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套书带你走进觉醒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胡适、鲁迅、傅斯年、黄侃等大师经典原著。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到晚清民国,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旧传统与新思想无时不在激荡中融汇,学术也因而别开生面。士人的眼界既开,学殖又厚,遂有一批大师级学者与经典性著作涌现。这批大师级学者在大变局中深刻反思,跳出旧传统的窠臼,拥抱新思想的精粹,故其成就者大。

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此时期的大师级学者经典性著作具有开创性,延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撰写导读,希冀借助今之专家,诠释昔之大师,以引导读者理解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等。是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有“蓬莱阁丛书”,其意以为汉人将庋藏要籍的馆阁比作道家蓬莱山,后世遂称藏书阁为“蓬莱阁”,因借取而为丛书名。

目录

  • 中国哲学史大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读
  • 再版自序
  • 第一篇 导言
  •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 第三篇 老子
  • 第四篇 孔子
  • 第一章 孔子略传
  •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 第三章 易
  • 第四章 正名主义
  • 第五章 一以贯之
  • 第五篇 孔门弟子
  • 第六篇 墨子
  • 第一章 墨子略传
  •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 第三章 三表法
  •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 第七篇 杨朱
  • 第八篇 别墨
  •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 第三章 论辩
  • 第四章 惠施
  •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 第六章 墨学结论
  • 第九篇 庄子
  •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 第二章 孟子
  • 第十一篇 荀子
  • 第一章 荀子
  • 第二章 天与性
  •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 第二章 所谓法家
  •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 中国思想小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导读 常乃惪和《中国思想小史》
  • 导言 中国五千年来思想变迁的鸟瞰
  • 第一章 原始中国民族的神话思想
  • 第二章 宗教与伦理观念之进化
  • 第三章 神权思想之衰落与人事观念之代兴
  • 第四章 宗法社会思想之圆满的发展
  • 第五章 贵族社会中的一般思想
  • 第六章 学术的解放与思想的分化
  • 第七章 各派思想之凋落混合及神秘思想之复兴
  • 第八章 怀疑时代的曙光
  • 第九章 佛教的输入
  • 第十章 新佛教宗派的创造
  • 第十一章 唐宋间理学未兴前之新形势
  • 第十二章 宋朝理学的起源及其成立之经过
  • 第十三章 理学的大成和独占
  • 第十四章 程朱学的衰落与王学的兴起
  • 第十五章 理学的反动时期
  • 第十六章 考据学全盛下的清代思想界
  • 第十七章 思想的解放与今文家的活动
  • 第十八章 欧洲思想与昔日之中国
  • 第十九章 政治思想与实际政治运动
  • 第二十章 新文化运动的黎明时代
  • 第二十一章 新文化运动的成绩
  • 甲、哲学及思想方面
  • 乙、国学方面
  • 丙、文学方面
  • 丁、教育方面
  • 戊、社会运动方面
  • 魏晋玄学论稿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魏晋玄学论稿》导读
  • 读《人物志》
  • 言意之辨
  • 魏晋玄学流别略论
  • 王弼大衍义略释
  • 王弼圣人有情义释
  • 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
  • 向郭义之庄周与孔子
  • 谢灵运《辨宗论》书后
  • 附录
  • 魏晋思想的发展
  • 魏晋文学与思想
  • 魏晋玄学与政治思想
  • 贵无之学(上)
  • 贵无之学(中)——阮籍和嵇康
  • 贵无之学(下)——道安和张湛
  • 崇有之学与向郭学说
  • 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
  • 魏晋风度及其他(全二册)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魏晋风度及其他》导读
  • 一 旧文明批判
  • 文化偏至论
  • 我之节烈观
  • 随感录三十五
  • 随感录三十六
  •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估《学衡》
  • “以震其艰深”
  • 所谓“国学”
  • “一是之学说”
  • 看镜有感
  •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 忽然想到
  • 春末闲谈
  • 灯下漫笔
  • 论“他妈的!”
  • 十四年的“读经”
  • 这个与那个
  • 学界的三魂
  • 无声的中国——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 老调子已经唱完——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 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我所要说的几句话
  •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学匪”派考古学之一)
  • 四库全书珍本
  • 重三感旧——一九三三年忆光绪朝末——
  • 古书中寻活字汇
  •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 儒术
  • 隔膜
  • 点句的难
  •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 二 文化史研究
  • 《古小说钩沉》序
  • 谢沈《后汉书》序
  • 《会稽郡故书杂集》序
  • 《吕超墓志铭》跋
  • 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 《嵇康集》序
  • 《俟堂专文杂集》题记
  • 《小说旧闻钞》序言
  • 汉文学史纲要
  •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
  • 《绛洞花主》小引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
  • 《唐宋传奇集》序例
  • 流氓的变迁
  •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寄开明书店中学生杂志社——
  •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大学第二院讲——
  • 谈金圣叹
  • 二丑艺术
  • 《北平笺谱》序
  • 选本
  • 论“旧形式的采用”
  • 算账
  • 脸谱臆测
  • 《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
  • 隐士
  •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答文学社问——
  • 从帮忙到扯淡
  • “题未定”草
  •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三 新文艺概观
  • 儗播布美术意见书
  •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 娜拉走后怎样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
  • 论睁了眼看
  • 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
  • 革命文学
  •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讲——
  • “醉眼”中的朦胧
  • 文艺与革命
  • 太平歌诀
  • 文学的阶级性
  •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
  • 文艺的大众化
  •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为美国《新群众》作
  • 上海文艺之一瞥——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
  •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 论“第三种人”
  •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
  • 又论“第三种人”
  • 小品文的危机
  • 批评家的批评家
  • “京派”与“海派”
  • 小品文的生机
  •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 “京派”和“海派”
  • 什么是“讽刺”?——答文学社问——
  • 文坛三户
  • 杂谈小品文
  • 四 翻译文学论
  • 摩罗诗力说
  • 《域外小说集》序言
  • 《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
  • 不懂的音译
  • 咬文嚼字
  • 《思想·山水·人物》题记
  •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 几条“顺”的翻译
  • 风马牛
  • 关于翻译的通信
  • 祝中俄文字之交
  • 关于翻译
  • 为翻译辩护
  • 关于翻译(上)
  • 关于翻译(下)
  • 拿来主义
  • 论重译
  • 再论重译
  • 非有复译不可
  • “题未定”草
  • 五 语文改革说
  • 随感录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
  • 古书与白话
  • 再来一次
  • 写在《坟》后面
  • “此生或彼生”
  •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
  • 答曹聚仁先生信
  • 门外文谈
  • “大雪纷飞”
  • 汉字和拉丁化
  • 中国语文的新生
  • 关于新文字——答问
  • 论新文字
  • 大同书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大同书》导读
  • 甲部 入世界观众苦
  • 绪言 人有不忍之心
  • 第一章 人生之苦
  • 第二章 天灾之苦
  • 第三章 人道之苦
  • 第四章 人治之苦
  • 第五章 人情之苦
  • 第六章 人所尊尚之苦
  • 乙部 去国界合大地
  • 第一章 有国之害
  • 第二章 欲去国害必自弭兵破国界始
  • 第三章 初设公议政府为大同之始
  • 第四章 立公政府以统各国为大同之中
  • 丙部 去级界平民族
  • 丁部 去种界同人类
  • 戊部 去形界保独立
  • 第一章 妇女之苦总论
  • 第二章 论妇女之苦古今无救者
  • 第三章 女子最有功于人道
  • 第四章 论男女贵贱不在身体脑度
  • 第五章 原女子被屈之由,本于繁衍人类之不得已
  • 第六章 女为男私属,于是伸男抑女
  • 第七章 抑女有害于立国传种,宜解禁变法,升同男子,乃合公理而益人种
  • 第八章 女子升平独立之制
  • 第九章 男女听立交好之约,量定限期,不得为夫妇
  • 己部 去家界为天民
  • 第一章 总论
  • 第二章 人本院
  • 第三章 育婴院
  • 第四章 小学院
  • 第五章 中学院
  • 第六章 大学院
  • 第七章 恤贫院
  • 第八章 医疾院
  • 第九章 养老院
  • 第十章 考终院
  • 庚部 去产界公生业
  • 第一章 农不行大同则不能均产而有饥民
  • 第二章 工不行大同则工党业主相争,将成国乱
  • 第三章 商不行大同则人种生诈性而多余货以殄物
  • 第四章 独农与公农之比
  • 第五章 独商与公商之比
  • 第六章 独工与公工之比
  • 第七章 公农
  • 第八章 公工
  • 第九章 公商
  • 第十章 总论欲行农工商之大同则在明男女人权始
  • 辛部 去乱界治太平
  • 第一章 分地为百度
  • 第二章 全地通同
  • 第三章 地方分治以度为界
  • 第四章 全地大同公政府政体
  • 第五章 各度政府政体
  • 第六章 公通
  • 第七章 公辟
  • 第八章 地方自治
  • 第九章 公金行
  • 第十章 竞美
  • 第十一章 奖智
  • 第十二章 奖仁
  • 第十三章 学校
  • 第十四章 刑措
  • 第十五章 四禁
  • 壬部 去类界爱众生
  • 癸部 去苦界至极乐
  • 第一章 治教以去苦求乐
  • 第二章 居处、舟车、饮食、衣服及其他之乐
  • 道教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道教史》导读
  • 弁言
  • 绪说
  • 一 上品道、中品道与下品道
  • 二 方内道与方外道
  • 三 清静说、炼养说、服食说及经典科教说
  • 四 正真教、反俗教、训世教
  • 道教前史
  • 第一章 道底意义
  •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别
  • 第五章 秦汉底道家
  •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
  • 第七章 巫觋道与杂术
  • 附录 道家思想与道教
  • 中国佛教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简要系统 不失风趣——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导读
  • 一、蒋维乔与境野哲
  • 二、简要系统,不乏卓识
  • 三、语言畅达,不失曲致风趣
  • 四、资料丰富,存阙存疑
  • 叙言
  • 凡例
  • 第一章 佛教东传之期
  • 第二章 佛经传译之初期
  • 第三章 四大翻译
  • 第四章 南地佛教之中心
  • 第五章 佛教之弘传与道教
  • 第六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统(一)
  • 道安系
  • 罗什系
  • 第七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统(二)
  • 第八章 禅之由来
  • 第九章 极乐往生与兜率往生
  • 第十章 天台宗之起源及其开创
  • 第十一章 嘉祥之三论宗
  • 第十二章 造像与石经
  • 第十三章 会昌以前之佛教概说
  • 第十四章 唐之诸宗
  • (一)念佛宗
  • (二)法相宗及华严宗
  • (三)律宗
  • (四)禅宗
  • (五)密教
  • 第十五章 华天之再兴唐武周世之破佛
  • 第十六章 宋以后之佛教
  • (一)概说
  • (二)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与律宗之再兴
  • (三)元以后之喇嘛教
  • (四)禅宗
  • (五)诸宗融合之倾向
  • 第十七章 近世之佛教
  • (一)概说
  • (二)清代之喇嘛教
  • (三)清代对于佛教之保护及限制
  • (四)清初诸帝之信佛
  • (五)嘉道以后佛教之衰颓
  • (六)民国以来佛教之曙光
  • (七)敦煌石室唐人写经之发见
  • 第十八章 近世各宗
  • (一)律宗
  • (二)禅宗
  • (三)华严宗
  • (四)天台宗
  • (五)净土宗
  • (六)法相宗
  • (七)三论宗
  • (八)密宗
  • 佛学研究十八篇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佛学研究十八篇》导读
  •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
  • 附录 佛教大事表
  • 佛教之初输入
  • 附录一 汉明求法说辨伪
  • 附录二 《四十二章经》辨伪
  • 附录三 《牟子理惑论》辨伪
  • 印度佛教概观
  • 印度史迹与佛教之关系
  • 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 附录 说无我
  • 佛教与西域
  • 又佛教与西域
  • 中国印度之交通
  • 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
  • 翻译文学与佛典
  • 一、佛教输入以前之古代翻译文学
  • 二、佛典翻译界之代表人物
  • 三、翻译所据原本及译场组织
  • 四、翻译文体之讨论
  • 五、译学进步之影
  • 六、翻译文学之影响于一般文学
  • 佛典之翻译
  • 附录 佛教典籍谱录考
  • 读《异部宗轮论述记》
  • 说《四阿含》
  • 一、《阿含》与五百结集
  • 二、《阿含》在彼土之传授
  • 三、《阿含》传译源流
  • 四、《阿含》研究之必要及其方法
  • 说《六足》、《发智》
  • 一、说名称及传译渊源
  • 二、说《六足》
  • 三、说《发智》
  • 说《大毗婆沙》
  • 一《大毗婆沙》之结集
  • 二《大毗婆沙》内容略说
  • 三《大毗婆沙》之传译
  • 四《毗婆沙》研究复活之希望
  • 读《修行道地经》
  • 《那先比丘经》书
  • 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
  • 见于《高僧传》中之支那著述
  • 附录
  • 《大乘起信论考证》序
  • 佛教心理学浅测 (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义)
  • 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关于玄奘年谱之研究
  • 《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文六种合刻序
  • 中国基督教史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教会史学家王治心与他的《中国基督教史纲》
  • 第一章 导言
  • 第二章 中国的宗教背景
  • 第三章 基督教教义与中国
  • 第四章 基督教始入中国的传疑
  • 第五章 基督教在唐朝的传布
  • 一 景教碑的发现
  • 二 景教教义与基督教
  • 三 景教的盛况
  • 四 景教的传教方法
  • 五 景教的灭亡
  • 第六章 元代基督教的传布
  • 一 元代的景教
  • 二 元代的天主教
  • 三 元朝基督教的灭亡
  • 第七章 明代基督教的输入
  • 第八章 利玛窦与其他教士
  • 第九章 南京教难的始末
  • 第十章 天主教在文化上的贡献
  • 第十一章 第二次教难前后
  • 第十二章 礼仪问题的争端与其影响
  • 第十三章 更正教输入中国的预备时期
  • 第十四章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
  • 第十五章 道光以后天主教的复兴
  • 第十六章 道光以后更正教各宗派的活动
  • 一 公理宗
  • 二 信义宗
  • 三 圣公宗
  • 四 浸礼宗
  • 五 长老宗
  • 六 监理宗
  • 七 内地会系
  • 八 其他教会
  • 第十七章 庚子的教难
  • 第十八章 庚子后基督教的新趋势
  • 第十九章 基督教与国民革命
  • 第廿章 非基同盟与本色运动
  • 第廿一章 基督教的事工
  • 一 布道
  • 二 文字
  • 三 教育
  • 四 医药
  • 五 社会
  • 第廿二章 结论
  • 本书参考书
  • 中国史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导读
  • 自序
  • 初版自序
  • 再版自序
  •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 第一节 商代文化
  •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 第二节 奴隶
  • 第三节 庶民
  •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 第五节 家庭
  • 第六节 士
  • 第七节 宗教
  • 第八节 卿大夫
  •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 第一节 楚的兴起
  •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 第三节 晋楚争霸
  • 第四节 吴越代兴
  • 第五节 郑子产
  •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 第三节 秦的变法
  •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 第二节 墨子
  •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 第一节 吕不韦与嬴政
  • 第二节 六国混一
  •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
  •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 第八章 秦汉之际
  •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 附录 张君荫麟传
  • 春秋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春秋史》导读
  • 吕序
  • 序言
  • 第一章 西周史略附注
  • 第二章 从西周到春秋时的经济和社会情形
  • 第三章 从西周到春秋时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学术
  • 第四章 种族疆域与列国世系追述
  • 第五章 黄河下游诸国的争雄
  • 第六章 齐桓称霸前的国际形势
  • 第七章 齐桓公的霸业
  • 第八章 秦晋的崛起与晋文称霸前的国际形势
  • 第九章 城濮之战与晋文襄的霸业
  • 第十章 楚的强盛与狄的衰亡
  • 第十一章 晋国的复霸
  • 第十二章 弭兵之约的完成与中原弭兵时期各国内政的变迁
  • 第十三章 社会制度的变迁
  • 第十四章 孔子的出现
  • 第十五章 北方政局的终结
  • 第十六章 南方的混战与吴的衰亡
  • 第十七章 春秋史结论
  • 附录
  • 周振甫函
  • 童书业答函
  • 明史讲义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明史讲义》导读
  • 第一编 总论
  •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 第二章 明史体例
  • 第二编 各论
  • 第一章 开国
  • 第二章 靖难
  • 第三章 夺门
  • 第四章 议礼
  • 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
  • 第六章 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 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
  • 中国近代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 总论
  •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
  • 第三节 东西对打
  •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中国历史研究法》导读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自序
  • 第一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 第三章 史之改造
  • 第四章 说史料
  •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 第六章 史迹之论次
  •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及修正
  •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 绪论
  • 总论
  • 分论一 人的专史
  • 分论三 文物的专史
  • 史学方法导论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导读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
  • 一、实践与思想
  • 二、理解与批评
  • 史学方法导论
  • 拟目
  • 史料论略
  • 第一章 史料之相对的价值
  • 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
  • 一、宜知中国所谓汉族于陈隋之间大起变化
  • 二、宜知唐宋两代有汉胡消长之迹南宋之亡又为中国历史一大关键
  • 三、宜据中国种族之变迁升降为分期之标准
  • 四、宜别作“枝分”(Subdivision),勿使与初分相混
  • 致蔡元培:论哲学门隶属文科之流弊
  • 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
  • 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
  • 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 一 试想几篇《戴记》的时代
  • 二 孔子与六经
  • 三 在周汉方术家的世界中几个趋向
  • 四 殷周间的故事
  • 五 补说(《春秋》与《诗》)
  • 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
  • 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
  • 评《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附录: 《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发刊词
  • 考古学的新方法
  •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
  • 第一章 历史语言研究所设置之意义
  • 第二章 筹备处时期之工作
  • 第三章 本所在广州时工作情形
  • 第四章 迁移
  • 第五章 本所移北平后之工作
  • 第六章 出版
  • 附录一: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报告第一期
  •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章程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导读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 第一课 概论
  • 第二课 文学辨体
  •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 附 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
  •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 弁言 左庵文论之四
  • 一 绪论
  • 二 各家总论
  • 三 学文四忌
  • 四 论谋篇之术
  • 五 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 六 论文章之音节
  • 七 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 八 《史》、《汉》之句读
  • 九 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
  • 十 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 十一 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 十二 神似与形似
  • 十三 文质与显晦
  • 十四 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 十五 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 十六 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 十七 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 十八 洁与整
  • 十九 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
  • 二十 轻滑与蹇涩
  • 二十一 论文章宜调称
  • 附录
  • 刘君申叔事略
  • 甲辰年自述诗
  • 白话文学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关于胡适的《白话文学史》
  • 自序
  • 引子
  • 第一编 唐以前
  • 第一章 古文是何时死的?
  • 第二章 白话文学的背景
  • 第三章 汉朝的民歌
  • 第四章 汉朝的散文
  • 第五章 汉末魏晋的文学
  • 第六章 故事诗的起来
  • 第七章 南北新民族的文学
  • 第八章 唐以前三百年中的文学趋势
  • 第九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上)
  • 第十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下)
  • 第二编 唐朝(上)
  • 第十一章 唐初的白话诗
  • 第十二章 八世纪的乐府新词
  • 第十三章 歌唱自然的诗人
  • 第十四章 杜甫
  • 第十五章 大历长庆间的诗人
  • 第十六章 元稹白居易
  • 文心雕龙札记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黄季刚先生《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
  • 文心雕龙札记
  • 题辞及略例
  • 原道第一
  • 征圣第二
  • 宗经第三
  • 正纬第四
  • 辨骚第五
  • 明诗第六
  • 乐府第七
  • 诠赋第八
  • 颂赞第九
  • 议对第二十四
  • 书记第二十五
  • 神思第二十六
  • 体性第二十七
  • 风骨第二十八
  • 通变第二十九
  • 定势第三十
  • 情采第三十一
  • 镕裁第三十二
  • 声律第三十三
  • 章句第三十四
  • 丽辞第三十五
  • 比兴第三十六
  • 夸饰第三十七
  • 事类第三十八
  • 练字第三十九
  • 隐秀第四十
  • 指瑕第四十一
  • 养气第四十二
  • 附会第四十三
  • 总术第四十四
  • 序志第五十
  • 附录
  • 物色第四十六
  • 后记
  • 唐诗杂论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唐诗杂论》导读
  • 类书与诗
  • 宫体诗的自赎
  • 四杰
  • 孟浩然(689—740)
  • 贾岛(779—843)
  • 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 岑嘉州系年考证
  • 杜甫
  • 引言
  • 英译李太白诗
  • 人间词话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人间词话》导读
  • 一、 “人生过处唯存悔”——忧生忧世的人生历程
  • 二、 “学无中西”——兼融中西的学术文化观
  • 三、 “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审美超功利的文艺观
  • 四、 “词以境界为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词学理论
  • 五、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始盛终衰”的文体演变观
  • 六、 《人间词话》的版本和删改情况
  • 卷上
  • 卷下 《人间词话》未刊手稿
  • 附一 自编《人间词话》选
  • 附二 《人间词话》删稿
  • 附三 《人间词话》原稿卷首的题诗
  • 整理后记
  • 附录 《人间词话》所引诗词
  • 卷上
  • 卷下
  • 《人间词话》附录
  • 中国小说史略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中国小说史略》导读
  • 题记
  • 序言
  • 第一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 第二篇 神话与传说
  • 第三篇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 第四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 第七篇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 第九篇 唐之传奇文(下)
  • 第十篇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 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 第十二篇 宋之话本
  • 第十三篇 宋元之拟话本
  • 第十四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 第十五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 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说(上)
  • 第十七篇 明之神魔小说(中)
  • 第十八篇 明之神魔小说(下)
  • 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说(上)
  • 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说(下)
  • 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 第二十二篇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 第二十三篇 清之讽刺小说
  • 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说
  • 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 第二十六篇 清之狭邪小说
  • 第二十七篇 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
  •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谴责小说
  • 后记
  • 《中国小说史略》引用小说书目简介
  • 条目笔画汉字索引
  • 宋元戏曲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宋元戏曲史》导读
  • 自序
  • 第一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 第二章 宋之滑稽戏
  • 第三章 宋之小说杂戏
  • 第四章 宋之乐曲
  • 第五章 宋官本杂剧段数
  • 第六章 金院本名目
  • 第七章 古剧之结构
  • 第八章 元杂剧之渊源
  • 第九章 元剧之时地
  • 第十章 元剧之存亡
  • 第十一章 元剧之结构
  • 第十二章 元剧之文章
  • 第十三章 元院本
  • 第十四章 南戏之渊源及时代
  • 第十五章 元南戏之文章
  • 第十六章 馀论
  • 附录
  • 元戏曲家小传 (今取有戏曲传于今者为之传)
  • 曲录自序(1908年8月,1909年5月)
  • 致铃木虎雄(1912年12月26日)
  • 致缪荃孙(1913年1月5日)
  • 《宋元戏曲史》(1918年)王国维撰,商务印书馆出版
  • 国学论丛王静安先生纪念专号序(1927年仲冬)
  •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1934年6月3日)
  • 读《宋元戏曲史》(1936年)
  • 鲁迅与王国维(1946年9月14日)
  • 顾曲麈谈 中国戏曲概论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导读
  • 顾曲麈谈
  • 第一章 原曲
  • 第二章 制曲
  • 第三章 度曲
  • 第四章 谈曲
  • 中国戏曲概论
  • 卷上
  • 卷中
  • 卷下
  • 中国画学全史(全二册)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中国画学全史》导读
  • 自序
  • 实用时期
  •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 礼教时期
  •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 第三章 汉之画学
  • 宗教化时期
  •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 第六章 隋之画学
  • 第七章 唐之画学
  • 第八章 五代之画学
  • 文学化时期
  • 第九章 宋之画学
  • 第十章 元之画学
  • 第十一章 明之画学
  • 第十二章 清之画学
  • 附录
  • 国学概论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国学概论》导读
  • 小识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国学的派别——经学的派别
  • 第三章 国学的派别(二)——哲学的派别
  • 第四章 国学之派别(三)——文学之派别
  • 第五章 结论——国学之进步
  • 附录
  • 一 志疑
  • 二 讨论白话诗
  • 三 政治制度与政治精神
  • 四 新诗管见(一)
  • 五 新诗管见(二)
  • 国故论衡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国故论衡》导读
  • 一、学术史家的自我定位
  • 二、“精心结构”的“著作”
  • 三、在“管籥”与“堂奥”之间
  • 四、“文实闳雅”的著述
  • 五、本书体例
  • 《国故论衡》赞
  • 上卷 小学十篇
  • 小学略说
  • 成均图
  • 一字重音说
  • 古今音损益说
  •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 古双声说
  • 语言缘起说
  • 转注假借说
  • 理惑论
  • 正言论
  • 中卷 文学七篇
  • 文学总略
  • 原经
  • 明解故(上)
  • 明解故(下)
  • 论式
  • 辨诗
  • 正赍送
  • 下卷 诸子学九篇
  • 原学
  • 原儒
  • 原道(上)
  • 原道(中)
  • 原道(下)
  • 原名
  • 明见
  • 辨性(上)
  • 辨性(下)
  •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导读
  •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 第一章 总论
  • 第二章 胚胎时代
  • 第三章 全盛时代
  • 第一节 论周末学术思想勃兴之原因
  • 第二节 论诸家之派别
  • 第三节 论诸家学说之根据及其长短得失(阙)
  • 第四节 先秦学派与希腊印度学派比较
  • 第四章 儒学统一时代
  • 第一节 其原因
  • 第二节 其历史
  • 第三节 其派别
  • 第四节 其结果
  • 第五章 老学时代
  • 第六章 佛学时代
  • 第一节 发端
  • 第二节 佛学渐次发达之历史
  • 第三节 诸宗略纪
  • 第四节 中国佛学之特色及其伟人
  • 第七章 (阙)
  • 第八章 近世之学术(起明亡以迄今日)
  • 第一节 永历康熙间
  • 第二节 乾嘉间
  • 第三节 最近世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导读 道咸“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 章太炎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清儒(一)
  • 清儒(二)
  • 说林(上)
  • 说林(下)
  • 悲先戴
  • 清代学术之系统
  • 与吴检斋论清代学术书
  • 菿汉昌言·连语(节选)
  • 汉学论(上)
  • 汉学论(下)
  • 今古文辨义
  • 学隐(一)
  • 学隐(二)
  • 菿汉微言(节选)
  • 论修《清代朴学家列传》与人问答书
  • 颜学
  • 正颜
  • 释戴
  • 与李源澄论戴东原书
  • 与刘师培书
  • 高先生传
  • 俞先生传
  • 孙诒让传
  • 瑞安孙先生伤辞
  • 孙仲容先生年谱序
  • 孙太仆年谱序
  • 清故龙安府学教授廖君墓志铭
  • 驳皮锡瑞三书
  • 菿汉微言(节选三则)
  • 与邓实书
  • 致国粹学报社书
  • 自述学术次第
  • 救学弊论
  • 刘师培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近儒学术统系论
  • 清儒得失论
  • 近代汉学变迁论
  •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 汉宋学术异同论
  • 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考证学不同论
  • 近儒之《易》学
  • 近儒之《书》学
  • 近儒之《诗》学
  • 近儒之《春秋》学
  • 近儒之《礼》学
  • 近儒之《论语》学 (附《孟子》、《学》、《庸》)
  • 近儒之《孝经》学 (附《尔雅》)
  • 六儒颂序
  • 近儒学案序
  • 习斋学案序
  • 幽蓟颜门学案序
  • 并青雍豫颜门学案序
  • 东原学案序
  • 王艮传
  • 刘永澄传
  • 孙兰传
  • 徐石麒传
  • 蔡廷治传
  • 颜、李二先生传
  • 朱泽沄传
  • 汪绂传
  • 全祖望传
  • 戴震传
  • 崔述传
  • 田宝臣传
  • 戴望传
  • 附录
  • 国学今论
  • 明末四先生学说(节选)
  • 最近二十年间中国旧学之进步
  • 清代学术概论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清代学术概论》导读
  • 清学史的经典性名著
  • 梁启超与“五四事件”
  • “迷梦的政治活动”
  • 映现危机意识的“心影”
  • 徘徊于治学与问政之间
  • 并非治清学史的第一人
  • 章太炎和梁启超,兼及刘师培
  • 非天才的天才论述
  • 自己给自己作盖棺之论
  • 节目提要
  • 自序
  • 第二自序
  • 一 〔论时代思潮〕
  • 二 〔略论“清代思潮”〕
  • 三 〔清学的出发点〕
  • 四 〔顾炎武与清学的“黎明运动”〕
  • 五 〔阎若璩和胡渭〕
  • 六 〔黄宗羲和王夫之〕
  • 七 〔颜元〕
  • 八 〔梅文鼎、顾祖禹和刘献廷〕
  • 九 〔由启蒙到全盛〕
  • 十 〔考证学的“群众化”和惠栋学派〕
  • 十一 〔戴震和他的科学精神〕
  • 十二 〔戴门后学〕
  • 十三 〔“朴学”〕
  • 十四 〔经史考证〕
  • 十五 〔水地与天算〕
  • 十六 〔金石学、校勘学和辑佚学〕
  • 十七 〔清代的“学者社会”〕
  • 十八 〔清学全盛的时代环境〕
  • 十九 〔桐城派与章学诚〕
  • 二十 〔清学分裂的原因〕
  • 二十一 〔清学分裂的导火线〕
  • 二十二 〔清代今文学与龚魏〕
  • 二十三 〔康有为是今文学运动的中心〕
  • 二十四 〔《大同书》是康有为的创作〕
  • 二十五 〔梁启超的今文学派宣传运动〕
  • 二十六 〔梁启超与康有为的分歧〕
  • 二十七 〔晚清思想界一彗星——谭嗣同〕
  • 二十八 〔清学正统派的殿军——章炳麟〕
  • 二十九 〔晚清西洋思想之运动〕
  • 三十 〔晚清思想界一伏流——佛学〕
  • 三十一 〔前清学风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异点〕
  • 三十二 〔清代自然科学为何不发达〕
  • 三十三 〔结语〕
  • 附录 《清代学术概论》序
  • 校订赘语
  • 经典常谈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经典常谈》导读
  • 《说文解字》第一
  • 《周易》第二
  • 《尚书》第三
  • 《诗经》第四
  • 三《礼》第五
  •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 四书第七
  • 《战国策》第八
  • 《史记》《汉书》第九
  • 诸子第十
  • 辞赋第十一
  • 诗第十二
  • 文第十三
  • 附录 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
  • 原文
  • 指导大概
  • 书目答问补正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书目答问补正》导读
  • 书目答问略例 此编为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海内通人见者,幸补正之。
  • 卷一 经部 经学、小学书,以国朝人为极,于前代著作,撷长弃短,皆已包括其中,故于宋元明人从略。
  • 卷二 史部 此类若古史及宋以前杂史、杂地志,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若诸本相等,举易得者。
  • 卷三 子部 周秦诸子,皆自成一家学术,后世群书,其不能归入经史者,强附子部,名似而实非也。若分类各冠其首,愈变愈歧,势难统摄,今画周秦诸子聚列于首,以便初学寻览,汉后诸家,仍依类条列之。此类若周秦诸子,及唐以前儒家议论经济之属,宋以前儒家考订之属,唐以前之杂家、释、道家,宋以前之小说家,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
  • 卷四 集部
  • 卷五 丛书目
  • 附一 别录目 【补】此录所收书,今已不尽切用,买置当分别。
  • 附二 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总目
  • 中国目录学史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 自序
  • 叙论篇
  • 目录
  • 目录学
  • 目录之种类与目录学之范围
  • 目录学史之组织
  • 溯源篇
  • 上古典籍与目录之体制为何如乎
  • 刘向等典校秘书之义例
  • 刘向等写定叙录之义例
  • 《别录》与《七略》之体制不同
  • 刘歆分类编目之义例
  • 分类篇
  • 分类之原理
  • 类之字义
  • 事物之分类
  • 学术之分类与思想之分类
  • 图书分类之始
  • 《七略》之分类法
  • 类书与目录学
  • 五分法之偶现与四分法之代兴
  • 《七志》与《七录》
  • 《五代史志》之《经籍志》
  • 正统派四部分类法之源流
  • 《隋志》以前之专科目录
  • 《隋志》以后闯出“四部”牢笼之十几种分类法
  • 对于《隋志》部类之修正与补充
  • 新分类法创造之尝试
  • 西洋近代分类法之进步
  • 杜威“十进法”之接受与修正
  • 体质篇
  • 目录之体质
  • 编目法之演进
  • 解题之有无及其派别
  • 检字引得之进步
  • 目录体式之变态
  • 校雠篇
  • 校雠与目录
  • 汉代校书七次
  • 魏吴两晋校书六次
  • 南北朝校书十余次
  • 唐代校书四次
  • 宋代校书五次
  • 元明二代不校书
  • 清代校写《四库全书》
  • 私家校雠
  • 史志篇
  • 史志之价值
  • 史志之源流
  • 《汉书·艺文志》及后人之研究
  • 《后汉艺文志》之补撰
  • 三国、晋、南北朝艺文志之补撰
  • 《隋书·经籍志》
  • 《群书四部录》、《古今书录》及《唐书·经籍志》之关系
  • 宋《国史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
  • 《通志》与《文献通考》
  • 辽、金、元三史艺文志之补撰
  • 明《国史经籍志》、《千顷堂书目》及《明史·艺文志》之演变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三《通考》、二《通志》、《清史稿》
  • 四种集刊
  • 宗教目录篇
  • 宗教目录之分道扬镳
  • 天主教与基督教之目录
  • 佛教目录之全貌
  • 中国历代佛教目录所知表
  • 佛录之始创者
  • 三部伪录
  • 第一部 总录
  • 竺法护与聂道真
  • 支敏度之《经论都录》及《别录》
  • 《二赵经录》
  • 奠定基础之道安《综理众经目录》
  • 僧睿之《二秦众经录目》
  • 南北朝佛录概观
  • 道祖之《众经录》
  • 王俭之《佛经录》
  • 萧齐三录
  • 空前精善之《众经别录》
  • 现存最古之《出三藏记集》
  • 僧绍与宝唱
  • 阮孝绪之《佛法录》
  • 分类甚精之李廓与法上
  • 南北朝之译经目录及梵经目录
  • 南北朝不著名之佛录
  • 隋代之佞佛与撰录
  • 法经之《大隋众经录目》
  • 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
  • 彦琮之《隋仁寿年内典录》
  • 彦琮之《昆仑经录》
  • 释灵裕之《译经录》
  • 智果之《众经目录》
  • 唐代之集大成
  • 玄琬之《众经目录》
  • 道宣之《大唐内典录》
  • 静泰之《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
  • 靖迈之《古今译经图纪》
  • 明佺之《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 至高无上之智昇《开元释教录》
  • 智昇别录三种
  • 毋煚之《开元内外经录》
  • 圆照二录
  • 唐宋之译经录
  • 《大藏》刊版所知表
  • 庆吉祥之《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 藏文蒙文满文之大藏
  • 解题最详之《大藏经纲目指要录》
  • 王古之《大藏圣教法宝标目》
  • 智旭之《阅藏知津》
  • 日本佛藏目录
  • 道教与《道经》
  • 《道经》目录及分类之创始
  • 陆修静首创《灵宝经目》
  • 王俭与阮孝绪
  • 《玄都观一切经目录》
  • 唐代诸道录
  • 宋刻《道藏》之目录
  • 《云笈七签》
  • 元明以后之道录
  • 专科目录篇
  • 专科目录之作用及其源流
  • 经解目录
  • 译书目录
  • 哲理目录
  • 宗教目录
  • 文字目录
  • 教育目录
  • 社会科学目录
  • 自然科学目录
  • 应用技术书目
  • 艺术目录
  • 文学创作目录
  • 地理目录
  • 金石目录
  • 历史目录
  • 国学论文目录
  • 特种目录篇
  • 特种目录与专科目录之分野
  • 丛书目录
  • 个人著作目录
  • 地方著作目录
  • 禁书目录
  • 刻书目录
  • 阙书目录
  • 版本目录
  • 善本目录
  • 敦煌写本目录
  • 举要目录
  • 解题目录
  • 辨伪目录
  • 结论篇
  • 著者对于古代目录学之感想
  • 著者对于现代目录学之感想
  • 著者对于将来目录学之希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