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香港话剧做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百科全书式的呈现。

内容简介

香港话剧史(1907-2007)从表层来看,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问题,从深层来看,则是本土化和主体建构的问题。香港话剧百年史述,最重要的有四个发展趋势:一是殖民地时期的中国化,二是殖民地时期的世界化,三是回归过渡期的本土化,四是回归前后去殖民的主体建构,以及形成多元化的港派话剧风格。其中作为西来艺术,话剧本土化是核心环节,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国化,二是本地化。百年香港话剧,是一个从世界化到本土化的过程,创造了华语话剧“全球本土化”的典型个案。全书对香港话剧做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百科全书式的呈现,不仅在中国话剧整体格局中论析香港话剧百年的成就,填补国内香港话剧研究的相对空白;而且在华人文艺整体视野内研究香港话剧的发展问题,探讨全球化进程中,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多元整合,香港话剧史所提供的独特经验。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香港话剧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二、中西文化交汇的香港话剧
  • 三、香港话剧的本土化和主体建构
  • 四、回归后香港话剧的人文回归
  • 第一章 香港话剧的中国化
  • 第一节 香港话剧的诞生
  • 一、早期的西式演剧
  • 二、早期的粤剧改良
  • 三、早期的华语话剧
  • 第二节 剧运影响下的香港话剧
  • 一、华南地区话剧一体化
  • 二、中华抗战话剧一体化
  • 三、香港本地的剧运热潮
  • 四、“艺联剧团”和“西南剧展”
  • 第三节 现实主义和启蒙传统
  • 一、主潮:现实主义传统
  • 二、启蒙:剧运与国运结合
  • 三、战后香港话剧的发展
  • 第二章 香港话剧的世界化
  • 第一节 香港翻译剧场概论
  • 一、翻译剧的实践和理论
  • 二、翻译剧与“本我”建构
  • 第二节 西方戏剧的香港演绎
  • 一、1960年之前的翻译剧
  • 二、1960—1980年的翻译剧
  • 三、1980年至回归前的翻译剧
  • 第三章 香港话剧的本土化
  • 第一节 粤语方言话剧
  • 第二节 香港本地话剧的成长
  • 一、“非政治化”和“非社会化”
  • 二、“业余戏剧”和“校园戏剧”
  • 三、香港本地创作剧的发展
  • 第四章 香港话剧的主体建构
  • 第一节 从本土化到主体建构
  • 一、香港话剧主体性问题
  • 二、话剧生态环境的改变
  • 三、现代剧场美学的探索
  • 第二节 “九七”剧和身份探索
  • 一、本地历史的身份认同
  • 二、传统中国的身份认同
  • 三、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
  • 四、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求索
  • 第三节 本土创作剧与现实关怀
  • 一、三十年选集的本土性
  • 二、现实关怀代表作分析
  • 第四节 本土剧作家的创造性
  • 一、杜国威:港派风格的情感语言
  • 二、陈敢权:梦幻与现实,情感与哲思
  • 三、吴家禧:从“最佳编剧”到“赫垦导演”
  • 四、张达明:传统与现代,写实与抽象
  • 五、潘惠森:“昆虫系列”
  • 六、一休:“公路戏剧”
  • 第五章 香港话剧的多元化
  • 第一节 香港的主流剧场
  • 一、香港话剧团
  • 二、中英剧团
  • 第二节 香港的实验剧场
  • 一、香港实验剧场概述
  • 二、荣念曾和“进念·二十面体”
  • 三、林奕华和“非常林奕华”
  • 四、何应丰和“疯祭舞台”
  • 五、邓树荣和“合成美学”
  • 第三节 香港的商业剧场
  • 一、商业剧场和香港文化的特征
  • 二、詹瑞文和“剧场组合”
  • 第四节 社区剧场和教育剧场
  • 一、蔡锡昌/潘惠森和沙田话剧团/新域剧团
  • 二、变革性社区剧场:莫昭如和民众戏剧
  • 三、教育剧场:康庄大道抑或崎岖小路
  • 第六章 回归后香港话剧的声音
  • 第一节 回归后的香港创作剧
  • 一、从“大历史”回到“小人物”
  • 二、国族寓言和辩证形象
  • 三、回归传统和改编艺术
  • 四、香港话剧的语言意识
  • 五、新移民视角:外来与本地的交响曲
  • 六、本地艺术家的多元化探索
  • 第二节 回归后的香港翻译剧
  • 一、翻译剧场概述
  • 二、翻译剧代表作分析
  • 三、香港的英语剧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