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科普佳作,专而杂学,好玩有趣。学会量子思维,开启未来的思考方式。
内容简介
就在量子科学成为流行名词的时候,《量子大唠嗑》的作者——35岁的马兆远做了圈子的出走者。
凭着科学的初心,以物理学以实验为核心的体验主义精神,他卷起袖子做了实业,希望去做一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联系的实验。《量子大唠嗑》可以算做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心得笔记。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但它是那个比较靠谱的
《量子大唠嗑》的第 一部分说明了一件事,科学不是绝对真理和也不代表绝对权威。科学仅仅是认识这个世界的相对靠谱的方法,但它因为理性的不完备而充满了开放的活力。马兆远长期从事量子力学研究,在《量子大唠嗑》的第二部分,他把所感的关于量子的情况细致道来,让你清楚地认识到量子,认识到量子物理能应用到的场合以及量子究竟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二十一世纪了,你还在用十八世纪的思维看这个世界吗?
用牛顿经典物理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维方法对后来三百年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思维方法被其他研究领域的人认可并借鉴。利用这套思维,亚当·斯密分析总结出了经济规律、达尔文分析总结出了生物演化规律、马克思分析总结出了社会发展规律、佛洛依德分析总结出了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德鲁克分析总结出了企业管理规律……
可是这个世界的状况越来越复杂,客观实在、因果关系、科学的理性等等以前建立起来的经典观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似乎不那么万无一失,在将量子物理学成果应用于科技实业创业的过程中,马兆远发现除了将量子物理应用于物理科研本身之外,量子物理学还带来了强有力的思维借鉴。这种思维的借鉴是否会在新的时代里产生新的亚当·斯密、达尔文、马克思、佛洛伊德、德鲁克……来应对现今及未来社会遇到的、用以前的牛顿经典物理学思维已经无法解释的新状况?《量子大唠嗑》第三部分探索性地从复杂关联角度,将量子科学引入到人类社会生活领域,引入到社会、经济、组织管理、工业升级换代、人工智能等等情境中,也许能启迪读者找到新的工具。
天再旦者,卯时日全食之谓也。我们需要这样一场“天再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部分 科学
- 一 三个问题
- 二 信仰从哪里来
- 三 经典科学的诞生
- 四 体验的新科学
- 五 一百年前的旧文字
- 六 科学共同体
- 七 科学与技术
- 八 科学和信仰
- 九 捣蛋鬼哥德尔
- 十 神秘论
- 十一 不必科学的中医
- 第二部分 量子
- 一 量子力学的逻辑建立
- 二 双缝干涉实验
- 三 因果论
- 四 猫
- 五 量子纠缠的缘起
- 六 稍稍深入的量子力学
- 七 量子模拟实验
- 八 经典之外的量子力学
- 九 量子力学、哥德尔和体验主义
- 第三部分 世界
- 一 量子模拟和人工智能
- 二 科学和技术的创新
- 三 教育的体验
- 四 管理创新团队
- 五 冥想的体验
- 六 营造创新组织
- 七 去工业化的进程
- 八 终身学习的设计师社会
- 后记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