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5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纠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看待西汉历史时,皇帝之位由刘邦子孙来继承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从西汉建立到刘邦去世,时间很短暂,在此期间,功臣的叛乱时有发生。并且,刘邦的后继者惠帝力量薄弱,万难保证刘氏天下的长久。在这种不稳定的情况下,吕太后长达 15 年的统治,可以说确立了刘氏天下的格局。不仅如此,甚至西汉的统治形态,乃至中国长达 2000 多年的帝制形态,都有一部分是由吕太后的统治塑造的。就此意义而言,吕太后是与刘邦一同创造了皇帝统治形式的历史人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喜欢这种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诛吕》的读后感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诛吕》是一部关于西汉历史,特别是吕后及其家族历史事件的深入解读。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于吕后的形象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首先,吕后的形象在我心中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在以往的认知中,吕后是一个心狠手辣、残忍无情的太后,尤其是她对戚夫人的残忍手段,更是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在阅读《诛吕》后,我发现吕后其实是一个有血有肉、历经坎坷的女性。她的行为虽然极端,但并非无因。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孙,巩固大汉的江山,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与亲人、功臣集团的矛盾,以及最终吕氏家族的覆灭。其次,我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诛吕》中,作者通过多方视角、引经据典、用史实论证的方式,将 “诸吕之乱” 的真相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我发现,历史事件往往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各方势力之间的博弈、权力斗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都使得历史事件变得扑朔迷离。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不再盲目地相信一些片面的观点或结论。此外,我还从《诛吕》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作者通过爬梳史料、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方式,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这让我意识到,历史研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整理和分析史料。同时,也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总的来说,《诛吕》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作品。它不仅让我对于吕后的形象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知识和经验都会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是现代人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重新审视历史的片断,是新鲜活泼的,读来也算轻松。站在男性视角来看刘邦死后,吕后当家的这一段,司马迁和司马光选择了忽视,大致上描述一下就带过去了,存在着很严重的逻辑不通,作者补足了。不足之处是有些话重复了多处,八百字的文章写成了干字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真相往往让人唏嘘不已。

              吕太后在刘邦举兵到西汉建立这段时间内几乎没有功绩。并且,由于不受刘邦宠爱,她能被立为皇后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长兄周吕侯吕泽的军事实力。而皇后的地位使得吕太后有资格展开随后的政治活动。西汉建立以后,刘邦经常离开长安,一走便是很长时间,吕太后便以皇后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政。在这一过程中,她的能力得到了大臣的认可,双方建立起了牢固的信任关系。身为皇后或皇太后的身份自不必说,吕太后自己出色的决断力与行动力、以两位兄长为首的亲族的影响力,以及与大臣的信赖关系,成为她的权力基础。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权力基础,吕太后不仅可以保全其子刘盈的太子地位,更可以在刘邦去世后的 15 年间继续掌权。  在吕太后时期值得借鉴的先例很少,应当遵守的规则也不甚明确,只能摸索尝试。对吕太后而言尤其不幸的是,惠帝与自己的亲属相继离世。对这种情况深感不安的吕太后逐渐封闭了自己。不言而喻,这些死亡事件对吕太后在制定与功臣、刘氏诸侯王及吕氏一族有关的政策上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见,吕太后的悲剧是历史因素、其政策及其个人不幸遭遇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从西汉建立到刘邦去世,时间很短暂,在此期间,功臣的叛乱时有发生。并且,刘邦的后继者惠帝力量薄弱,万难保证刘氏天下的长久。在这种不稳定的情况下,吕太后长达 15 年的统治,可以说确立了刘氏天下的格局。不仅如此,甚至西汉的统治形态,乃至中国长达 2000 多年的帝制形态,都有一部分是由吕太后的统治塑造的。就此意义而言,吕太后是与刘邦一同创造了皇帝统治形式的历史人物。  人们普遍认为 “诸吕之乱” 是与刘邦之间存在任侠精神联系的功臣们支撑着处于危险中的刘氏统治,从吕氏一族手中夺回天下。然而,功臣们与其说是为了刘氏,倒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与利益最终引发了 “诸吕之乱”,还杀害了刘邦之孙少帝及其兄弟。  有人说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而西汉早期的历史正是胜利者随意篡改的典型。无论如何也抹杀不了的事实,通过史书记述的混乱与矛盾表现出来。这些混乱与矛盾,正是揭开历史真相的重要线索。 所谓 “诸吕之乱” 的真实发起者是以周勃为首的大臣及齐王兄弟。不过,这两股势力事先并未合谋。事发当日,大臣与齐王兄弟都是临时行动,双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互相利用。其结果是随着事态不断升级,最终吕氏一族全部被杀,乃至于惠帝一系的少帝及其兄弟也不得不全部被杀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西汉初年功勋集团与刘氏宗族的利益重分配

                这个事件的梳理,作者其实帮我们分析出来,这个事件的背后,是西汉初年功勋集团和刘氏宗族以及皇权对利益的重新分配。通过这个历史事件的解构,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解决不同的矛盾问题。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需要解决的矛盾。整个西汉初年,刘邦制度的建立,就为功勋集团和皇权的矛盾留下了伏笔。这个矛盾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到西汉是否会像秦朝一样二代而亡。吕后通过铁腕的政治手段,快刀斩乱麻地控制了局面,保证了刘氏集团二代三代的治理,留下了启发和模式。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汉代没有重蹈秦朝二世而亡的覆辙,得益于吕太后 15 年的统治,确立了刘氏天下格局,塑造了中国古代 2000 年的帝制形态。2. 汉初长安城有四支防卫力量,主要布局在皇帝所居住的未央宫周围,而非吕太后居住的长乐宫周围,由此可推测吕太后的政治行动始终是围绕皇帝展开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考据扎实

                    考据扎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西汉初年,旧传统余晖尚存,新体制还未完全确立,人们行事直来直去、古朴快意。吕太后在位期间 “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那是个大家相信生活一天会比一天好的时代。对我而言,翻看此书,让思绪回到那个意气风发而又景气初见的汉初,是一次非常珍贵的体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诸吕之乱” 的真实经过基于前文的考察,“诸吕之乱” 的经过大致如下。吕太后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少帝刘弘,由吕氏一族辅佐。一方面,身在长安的齐王之弟刘章与刘兴居认为,这是让自己兄长登上帝位的绝好机会,于是让齐王以吕氏一族要发动叛乱为由举兵。也就是说,齐王兄弟从一开始就打算清除吕氏一族,乃至于废黜少帝刘弘。另一方面,当时吕禄作为上将军统率北军,吕产作为相国统率南军,故大臣们几乎没有实权。大臣们虽经常伺机从吕氏一族手中夺回权力,但并没有具体计划,在如何对待少帝刘弘的问题上也不一致。此时发生的齐王举兵与灌婴出征,是大臣们重获权力的大好时机。掌握军队的灌婴在抵达荥阳后,派人与周勃商讨,其结果是身在长安的大臣们以清除吕氏一族为条件,令齐王撤兵。长安的大臣们让与吕禄关系密切的郦寄说服吕禄主动让出权力。然而,在等待结果时,郎中令贾寿的使者来到吕产处,告诉他灌婴已驻军荥阳的消息,并催促吕产迅速进入未央宫。碰巧在场的御史大夫曹窋与齐王一系是旧交,于是急忙向周勃报告此事,试图阻止吕产入宫。周勃从吕禄手中骗取北军将军印,接管了北军,并通过御史大夫曹窋命令未央宫卫尉不得让吕产进入殿门。不过,未央宫卫尉是吕太后任命的,不敢保证他不与吕氏一族勾连。因此,周勃派憎恨吕氏一族的刘章前往,以确保阻止吕产入殿,而刘章在没有周勃命令的情况下擅自杀死了吕产与吕更始。在以帝位为目标的刘章兄弟看来,这样做理所当然。因为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兄长登上帝位,故必须废黜少帝刘弘,而在此之前的首要任务是诛杀辅佐少帝的吕氏一族。从大臣们的角度来看,刘章的行动则导致了从未预想过的重大事件,不仅吕氏一族及其亲信被杀,甚至连少帝刘弘都必须处死。这是因为,在大臣们看来,如果没有少帝刘弘的同意就擅自杀害其祖母一族,少帝成年后定会清算此事。如上所见,大臣们与齐王兄弟在互相牵制的同时,也互相利用对方的行动,试图使事件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结果,吕氏一族被诛杀,最终连少帝刘弘及其兄弟也都必须被处死。事件的发展对大臣们与齐王兄弟双方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结果也出乎双方的预料。齐王没能当成皇帝,作为最大功臣的周勃也没能长久掌权,不得不就任封国。通过探明 “诸吕之乱” 中大臣们与齐王兄弟的关系,可以看出汉初权力结构的以下几点事实。对吕氏一族而言,其作为外戚的权力基础是与少帝刘弘的亲戚关系。只要少帝刘弘是皇帝,就可以确保吕氏一族的地位与权力。因此吕氏一族的最大目标是保证少帝刘弘的地位,取代刘氏称帝并不是吕氏一族的目标。然而作为外戚,为了保护年幼的皇帝,必须执掌大权。为此,吕氏一族成了诸侯王与大臣们的攻击对象,原因在于吕氏一族掌握着齐王追求的帝位与大臣们追求的权力。对大臣们而言,他们打算清除吕氏势力,同时遏制诸侯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臣们的目标是夺回实权,并不一定希望诛杀吕氏一族和皇帝。因为无论哪位诸侯王登上帝位,都会重用自己的亲信,大臣们还是有可能被排除在外。对齐王而言,只有废黜少帝,自己才有可能成为皇帝,而在废黜少帝之前,要先清除吕氏一族,这正是刘章诛杀吕氏一族的原因。结果,大臣们不得不废杀少帝。由此来看,大臣们与齐王兄弟在清除吕氏势力这点上一致,但是否要诛杀吕氏一族及是否要废立皇帝,双方存在冲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完《诛吕》

                          听裴鹏程老师解读完这本书之后自己也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虽然本书体量不是很大,但无疑刷新了我对历史的认知,吕后,这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 “坏” 女人,其实创造了多少中国历史 “第一”,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强硬手段恐怕很难做到,作者罗列了很多史书上相互矛盾的记录,然后一步步抽丝剥茧,把一个相对真实的女强人展现在我面前,让我对历史和对人物都有了更多的认知。有时候我们一直以来认定的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相!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