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人问,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有了最好的答案。 这是一本关于二战的书,展示了一段波澜壮阔,却少有人提及的历史,那就是盟军和纳粹之间的一场图书之战。 整个二战期间,纳粹实行思想管制,在欧洲销毁了一亿本书,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发起了「胜利图书运动」,号召各大图书馆和民众向在欧洲作战的美军捐书,募集了超过两千万册图书。 后来,各大出版机构又开始专门印制轻巧易携带的「军供版」图书,一直到二战结束,共有超过一亿两千三百万册「军供版」图书被投放到欧洲。 这是一个特别热血的数字,图书变成像枪炮一样的武器,一样打击着敌人。 书中还有一个动人的细节。 诺曼底登陆前,艾森豪威尔将军联系国内,提前准备了近 100 万册的军供版图书,发放给即将登船的战士。士兵们在上船前发现很多人的背包太重,必须放弃一部分物资。后来,卫生清理队打扫码头的时发现,扔满一地的物件中,很少发现有被丢弃的军供版图书。 直到战争结束,很多老兵重新走进大学,可能是战争中的读书经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多么可贵,老兵们比没有参加过战争的青年更刻苦上进,甚至被同学们愤愤地称为「该死的平均分提高者」。 图书用它自己的方式,参与着这场战争。给战争中的人精神的依赖,又给劫难后的人重塑的力量。
27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015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心灵的盔甲 意识的长矛单纯将读书视作乐趣,是身处和平年代的幸福。读书可以充实心灵,必要的时候,也能变成最好的武器。当纳粹大规模查禁和焚烧图书的时候,美国却在酝酿一场 “胜利图书运动”。前有公民响应号召,为美军士兵捐献百万册图书;后有 “军供版图书项目”,出版 1.2 亿本便于携带、适宜阅读的书刊寄往前线,可是依然供不应求。固然,“在反击阿道夫﹒希特勒的‘意识形态之战’时,图书是最为重要的武器”,士气大增的美军也赢得了战争,但曼宁笔下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更让人看到,作为武器,图书是怎样改变了个人的命运。前线士兵的生活艰苦而单调,阅读起先是一种仅有的娱乐。他们的处境愈是危险和绝望、愈难承受心理的煎熬和肉体的疼痛,愈是需要图书的慰藉 ——“图书能够帮助战士分散注意力、缓解心理焦虑和战争带来的紧张感。” 书中描写的家乡故事,像读到家书一样倍感亲切;书中鼓舞人心的语句,带来希望和力量;书中传授的新知,能让疲倦的心重新振奋。一个面临截肢的士兵为前途苦恼,朋友带来的一本海明威读得他痛哭流涕,却也助他积极应对变故。一个滚入狭沟的受伤士兵在连天炮火中等待救援,幸有一册小书令他毫不焦虑。如此便不难理解新书寄到时,一哄而上的盛况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全面战争引发的全面图书战争当代,图书遍地可见,增长的趋势和人口一样,步步攀升。可曾几何时,图书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在面对法西斯代表的德国侵略,以及柏林焚书热潮,全球人心惶惶,而美国也在自问:“欧洲已经沦陷了,我们真的还能中立,隔岸观火吗?” 继珍珠港袭击后,美国进行了全面反法西斯战争。而战场上,生命终将变成字符和数字。面对士气低迷,美国国内掀起了胜利图书运动,希望用图书去充实军人们的精神世界,因为战争太残酷了,就像书里说的 “他们从未如此面对或挑战自己的座右铭 -- 永远忠诚”。图书,此刻就极为重要。随着胜利图书的进行,国会也加入并创办了军供版图书 -- 专门为军人生产的图书。直到战争胜利,军人们不断的写信给出版社,给作者,文字充满了感激和爱慕,是这些图书,这些文字,让他们一次又一次放弃退缩。 知识,是真力量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当图书进入战争》: 图书乃战争之利器当我们读《当图书进入战争》时得知,老舍的《骆驼祥子》曾入选美国军供版图书,编号为 “BB-968”,我们自然会对这本书产生亲近感。
从图书的视角解读美国参与二战,这份新鲜的阅读体验独一无二。
二战期间,德国和美国的首脑都有过人之处:对知识的无限渴望以及由此产生的舌灿莲花演讲能力。
希特勒的最终藏书有 16000 本,而富兰克林・罗斯福则拥有藏书 22000 本。
但为何两国最后的命运截然不同:德国被肢解为东德和西德,而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当图书进入战争》这本书则从两国领导人对待图书的态度进行深入分析。
希特勒上台后,在德国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主义,实施一系列文化清洗政策,并且通过战争控制欧洲的文化场所,销毁图书超过 1 亿册,导致整个欧洲出版业几近崩溃。
而美国则提出 “图书就是思想战争的武器”,把图书提高到与枪炮、食品、交通工具等战备物资同等重要的地位,让图书充当 “精神装备” 甚至是 “文化侵略” 武器的角色。
在当时充满动荡的战乱时期,这种战略布局体现出一种基于国家长远利益的格局和智慧,把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推销到世界各地,极大地提升美国的文化霸权地位。
美国把图书送上战场的同时,还在国内打了一场关于图书的保卫战,粉碎当时的在野党共和党企图控制图书出版自由的阴谋。
总之,图书拥有一种奇妙的力量,关于文化的战争永远不会落幕,图书也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畏惧的武器之一。
没有人可以通过武力征服图书,图书却可以通过传播思想影响世界。对图书的尊重和敬畏,体现出一个国家面对历史和未来的格局与智慧。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各个时代都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人存在记不清是在罗胖那个音频版时的《罗辑思维》还是在每天听本书里,第一次听到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才产生了阅读他的兴趣。但是真的读完正本原著后,我的关注点却转移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我们总觉得是互联网出现之后,才有了喷子和愤青。前互联网时代的人似乎都很有礼貌、很谦恭,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当信件可以邮寄的时代,人性就是如此。明明一些人投入了自己全部精力,去服务那些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小伙子,使其内心可以获得一些慰藉时,却总有那些键盘侠(通过写信的方式发表言论,暂时想不出一个什么词,暂时用键盘侠替代)对这些真心做事的人横加指责。也有那些明明免费获得了服务的主,不知感恩,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无理取闹。而更过分的就是那些战时的政客。为了谋得一己私利,打压对手,就无论是否利于国家,利于战斗在一线的士兵的需求,而吹毛求疵、小题大做的去攻击政敌。而最恶心的就是打着 “我这是为你们好” 的幌子,将大众喜闻乐见的书籍全部封禁,不允许出版社出版,只规定寥寥数种出版物的审核机构。所以,令人恶心的人哪个时代都有,不懂感恩,自私自利、以权谋私、自以为是的主历朝历代都存在。让我们内心起波澜的不是大的国际争端,而是这些终生充斥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低素质的。。。。。(想不出来用什么样的一个称呼来形容这一类的货色。)其实,好喜欢这本书。我个人对这类生冷的小众历史毫无抗拒感。这段历史其实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了,精装书籍时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在这种易于携带、便于阅读的简装本从书的。而且,这本书的附录里,详细的列举了那一阶段出版的几千种图书的目录,如果你对收集旧书感兴趣,这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图书清单。推荐阅读指数三颗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美国士兵衣兜里揣着图书,向诺曼底海岸发起猛攻,朝莱茵河挺进,解放了欧洲;他们从太平洋的一个死亡之岛跳到另一个死亡之岛,从澳大利亚的海岸进攻到日本的后方笔像剑一样威猛,这便是本书的故事文字,或文字的突出表现形式 “书”,是人民创造的,并为人民的解放、人民的精神自由服务。书籍是人类精神的载体,是人类追求解放的武器。但是,自从人类创造了书籍以来,上层建筑便把它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据为己有,对它的控制一直没有停止过。书籍一度只在上流社会,或过去的达官、贵族的小圈子里流传。统治阶层利用书籍去控制人民、奴役人民。人民创造了书这种精神载体,不幸的是,书常常成了统治者用来限制人民的枷锁。书是精神通往自由的康庄大道。暴君们不喜欢人民拥有书,不喜欢人民按照自己的愿望读书,他们害怕人民获得精神的自由。统治者想方设法破坏这条通往自由的大道,破坏这条通往自由之道的极端方式便是焚书。统治者销毁他们不喜欢的书,规定人民读统治者喜欢的书,达到 “以愚黔首”,利于统治的目的,这便是中国古代焚书的原因。中国古代有史可查的焚书事件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时,也许这并非秦始皇的首创,只是他的焚书举动是最早有史可查的,以后历代都有焚书的事情发生,焚书的理由跟秦始皇焚书差不多。在此还特别值得提出来的是,古代暴君焚书,是世界性的现象。比如,今天我们读到的先秦古籍,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重新发掘整理出来的。无独有偶,我们今天读到的犹太人的经典《旧约》也同样经历过焚书的劫难,因此,在《旧约》史上也有 “壁中书” 的记载。从中西方书籍的历史看,暴君焚书,实际上是最愚蠢的行为。书一旦写出来,它便 “不翼而飞”,四处传播开了。统治者们千方百计破坏书籍,直至焚书,实际上无异于乌鸦企图用翅膀遮挡太阳的光辉。现代人们应该明白这一教训。人类进入现代文明后,现代独裁者对书籍同样充满恐惧,但是,他们对书籍的破坏远远超出了图书恐惧症的程度,而是对现代文明的亵渎。希特勒授意,戈培尔等策划的 1933 年柏林焚书事件,便远远超出了愚弄人民的智慧,威胁人民的精神自由等范畴,更是在鼓吹种族歧视、日尔曼人优越等令人不齿的谬论。书籍是人类精神解放的武器。希特勒一边焚书,一边制造他喜欢的书,用书籍进行政治宣传,企图通过书籍这一武器蒙蔽德国人民,打击世界人民,为此他专门写了《我的奋斗》。世界人民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比如欧洲的德国在焚书的时候,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掀起了全国性的抗议风潮。对希特勒焚书的抗议延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动员的兵员及后勤保障人员约 1300 万,驻扎在世界各地,以欧洲和太平洋为主。驻军所在地往往荒芜偏僻,生存条件恶劣,加上对死亡的恐惧、休战期间的无聊、寂寞、厌烦、孤独、苦闷,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军队士气低落等问题,这是指挥官们十分不愿意看到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人们立即想到了图书。用书籍去充实海外驻军们的闲暇时光,排遣他们心中可能出现的恐惧、空虚、苦闷等情绪。这期间美国的两次如火如荼的与书籍有关的运动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第一次是著名的 “胜利图书运动”(VBC),这时美军还未完全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但是美国人未雨绸缪,意识到与德国的战争不可避免,因此在国内做大规模的战前动员和战争准备,开始招募和训练士兵,以备派往前线。当时美国国内训练营地缺乏,营地基础设施差,与一般公民居住的家庭条件比较起来算是非常简陋,加上训练生活简单重复,难以让服役人员感到有趣,训练结束后难免陷入各种不利的情绪中。这不利于提高训练效率和训练水平,调动不起训练的积极性。如何让服役人员在训练期间保持高昂的热情,积极投入训练?这时,美国图书馆协会率先站出来,主张用图书这一精神武器武装美国人民,打击德国纳粹分子。在知识、图书、电影等领域的精英的同心协力下,全美掀起了一场爱国捐书运动。这一运动深得美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甚至小孩:当时美国的童子军都积极动员起来,推着三轮车,四处募集图书。这一运动一直延伸到美国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段,后来由于捐赠资源枯竭,加上通过捐赠活动募集的图书在尺寸规格、重量等方面不便于前线官兵使用和管理,这一运动才让位给了另一场图书运动。第二场图书运动即美国 “战时图书协会” 组织并出版发行的 “军供版图书”,这一组织出版的这一版式的图书专门为军队服务。与美国图书馆协会组织的 “胜利图书运动” 同时,美国国内报刊界也向军队赠送杂志书刊,他们的书刊由于体积、重量、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更受士兵欢迎。为了配合好前线战事,打赢这场战争,提高前线士兵的士气,消除士兵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等问题,美国陆军及海军都积极策划军队图书建设,争取图书财务预算,设立图书专项基金。除军方积极行动外,当时美国民间出现了一个 “战时图书协会”,这一组织的宗旨是帮助军队提振前线士兵的士气,他们对军队图书计划的具体实施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比如为了使图书便于携带和节约纸张,他们将以往的精装图书改为平装,减少书的厚度,增加书的内容,甚至把图书的尺寸规格做了改变来与士兵的衣袋、裤袋相适应等。图书的选题涵盖尽可能宽的领域,以适应几千万服务人员中存在的不同的阅读兴趣。士兵们对图书的反应热烈空前。在行军或进军过程中,为了行动快捷,往往需要轻装疾行,许多多余的物品会被从行军背包中清理出去。但是,士兵中几乎没有把书籍清理出去的,因为军供版图书的体积、重量等都小,不影响行军,而且即使在战争最激烈的时间,在一阵炮声跟下一阵炮声之间短暂的空闲时间中,他们都可能会取出随身携带的书,读几段或几行。士兵纷纷表示,读书使他们感觉像生活在家乡、或暂时忘却战争,总之让他们从战争状态中逃离出来,生活在另一个精神世界中。战时图书协会发展起来的这种新的版式的图书,一方面为了让图书能够适应所有服役人员的阅读兴趣,尊重读者阅读的自由,因此选题尽可能宽泛;另一方面,从选题到内容也不能让敌人从中得到支持。图书还尽可能让原书稿以全貌呈现在读者面前,以保障读者了解全面信息的自由。为了做到这一点,协会往往选择符合选题要求的书稿,而不随意删改一部书稿。军供版图书不仅在美军中有强烈的影响,而且在欧洲其他军队中,甚至在德军及日军战俘中,都产生了非常正面的影响。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后,军供版图书组织还专门成立了海外版服务部,投入到战后欧洲图书的生产恢复中,以满足欧洲解放后人民对图书这一精神物品产生的巨大需求。更有意思的是,军供版图书组织还经历了一段小插曲。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最激烈的时候,美国国内面临总统选举,国会议员塔夫脱企图以影响选举为由,阻止竞选对手利用军供版图书在军队中进行政治宣传,对军供版图书实施审查制度。战时图书协会和美国军方为捍卫读者(士兵)的阅读权利而与以塔夫脱为代表的少数国会议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以读者的胜利而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通过图书运动而表现出来的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客观地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美国国内正经历着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美国通过爱国主义来提振国民精神提供了契机。为了打赢对纳粹的战争,全美国人民节衣缩食,对各类物资实行战时配给制度。人民不仅没有怨言,而且积极配合,国家需要橡胶和铝,人们把家里一切橡胶制品和铝制品都捐献给国家,有些甚至是家里的生活用品,比如铝制的咖啡罐等。在美国参战的整个时期,国内各界都表现出对前线的积极的支持。比如前面提到的各种捐赠活动、图书分发活动等,无一不得人民的广泛支持。当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后,如何安排退役人员又成了考验美国国内政策制订者智慧的一大难题。除了留守欧洲和太平洋各地的几十万士兵外,有近千万退役人员需要重新就业。国会及时制定了《退伍军人权利法》,对退伍军人的各项权益做了积极的保护。在实施《退伍军人权利法》的过程中,图书界又处于领头的位置。首先,在欧洲战场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战时图书协会在为军队提供图书服务的书目中把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纳入了选题范围,及时地向即将退伍的军人们介绍各种职业,提供各种建议,积极解释《退伍军人权利法》,帮助退伍军人争取应得的权利等。其次,美国图书馆协会又一次积极行动起来,为退伍军人提供种类就业建议和参考。为了帮助退伍军人度过回到国内的不适应时期,各地的图书馆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比如举办电影晚会等,帮助退伍军人渡过难关。他们为退伍军人重新就业和缓解精神压力出谋划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大学。在《退伍军人权利法》的保障下,美国各大学积极行动,迎来了老兵学生。这是美国在赢得二战胜利后为退伍军人提供的最大的福利。人们一度对老兵学生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但是,美国老兵在大学如同在战场上一样,不负众望,他们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一度招来普通学生的嫉妒与愤怒,因为老兵学生太用功了,普通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地学习才能赶得上他们。有些老兵学生后来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了美国大学史上最宝贵的财富。以往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了解更多把焦点对准充满枪炮声的战场,通过读这本书,我们了解到,枪炮声中的战场仅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为突出的一面,而如果从总体考虑,以往对二战的理解就太片面了,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场战争,重新理解这场战争。这本书就以美军中发起的两次图书运动为切入点,向读者诉说了美国对二战参与的深入、广泛程度,以及二战对美国的重大影响。我非常有幸能够通过参与这本书的翻译工作而加深、拓宽了自己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解,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跟我一样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新的认识。这是一部历史研究著作,写作者务求准确,不容偏误。我作为翻译者当然要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我一直努力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当翻译工作初步完成时,我面对译稿,心里忐忑,不断反问自我:我又译错了多少?我只能说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错误难免,我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仅以我的努力,做一点微薄的贡献,以缅怀在二战,特别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勇士们。你是否有过心烦意乱的时候,以至很想找个人倾诉,想坐下来安静地把它写出来?” 一名水兵在写给作家贝蒂・史密斯的信中吐露心声,“这便是我此刻的感受。”“你知道,我 20 岁…… 但是我感觉自己已经 40 岁了。在海外的两年战争生涯中,我经历了地狱般的日子…… 我只是想让你明白,尽管我年纪轻轻,却见识过那么多苦难。” 当这名水兵写这封信的时候,疟疾正蹂躏着他的身体,他被迫卧床休息。他相信,正是那场疾病救了他的命。在船上医务室卧病期间,他得到一本史密斯的书 ——《布鲁克林有棵树》,军队专供版(Armed Services Edition,以下简称 “军供版”)。“我已经读了两遍,现在正从中间开始读,” 在信中他说道,“每次读这本书,都比上一次有更深的感受。”“我第一次在齐膝深的沼泽地里挣扎前行…… 抬着一副担架,战友宝贵的鲜血从担架上一滴滴地漏下,他的生命正在流失,我对此却无能为力。我非常难过,对世界充满愤怒,觉得自己不可能再爱上任何事和任何人。” 这名水兵写道。在经历了那场战争后,“怀着一颗死了的心…… 麻木的心”,水兵认为自己已经丧失了心灵的感受力。在阅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时,他的内心重新泛起波澜。“我无法解释自己的情绪反应,只知道它发生了,我的心被翻转过来,重新焕发了活力。信心的浪潮,汹涌而来,将我席卷。现在,我感觉或许经过一番努力,我还是能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机会的。我永远无法向你解释清楚,你的书对我有多重要,我的心里充满着怎样的感激和爱。” 这本书给他带来欢笑与喜乐,也带来感动的泪水。这名水兵说,尽管 “对一个身经百战的铮铮男儿来说,为了一部小说而哭哭啼啼,做出这么‘娘儿们’的事,是很少见的…… 对此,我不觉得羞愧”。这样的眼泪证明,他还是个正常人。“今天晚上我没法入睡,” 最后他说道,“除非我向作家袒露心声,因为她使我的灵魂获得了重生。” 二战中的美国军队基本上由平民军人组成 —— 直到珍珠港袭击事件发生前,人们对参战毫无概念。很多人志愿参军,其他人则选拔而来,这些对战争毫无准备的人们,面临着仓促草率的训练、极其简陋的装备、没日没夜的行军以及一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美国的全民阅读是怎么实现的?2017 年,美国的人均阅读量是 50 本书,中国是 4.66 本。美国可以算是世界上图书产业最发达、全民阅读最普及的国家了。这个普及力度是怎么实现的?答案居然是:
战争。
我想介绍的书是《当图书进入战争》
这本书讲的是:
二战期间,美国如何把图书送上前线,这些被送上前线的图书又如何影响美国大兵在战场上的表现,并最终在战争结束后,实现全民阅读的大飞跃。
这段历史,能直接启发我们,重新理解 “阅读” 这件事。
1. 先问个问题: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普遍读书的?也许你会说,印刷术发明之后。因为印刷术发明后,书的成本就降低了。其实不然。即使在美国,也要到二战之后。正是这场战争,才让阅读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一场惨烈的战争,意外地促进了图书作为一种产品的普及。
2. 二战期间,随着美国卷入战争,大量青年应征入伍。战争旷日持久,如何让士兵始终充满信心地留在战场上呢?当时摆在美国面前的困境是:
(1)媒体的水平有限,传播效率很低;
(2)战线拉得很长、兵力分散,无法集中组织娱乐活动;
(3)士兵的人数很多,所以这个解决方式必须要足够省钱。
由于这几个条件的限制,美国政府最终找到了唯一的解决方案 —— 阅读。
3. 在战争期间,美国甚至提出 “图书是战争的武器” 的口号,把图书提高到与枪炮等战备物资同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超过 1 亿册的图书在二战期间被送往前线。除了一部分来自于民间捐献,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政府专门组织专家去挑选、设计的。
4. 首先是图书的样子,发生了改变 —— 平装书出现。在这之前,是没有平装书的。有的都是尺寸较大、装帧精美的精装书。这些书既大又沉,很不适合战场环境。于是,美国政府专门成立 “战争图书专家组”,对图书样式进行重新设计。改为小开本、软皮装,要求能直接塞进士兵口袋。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平装书。
5. 其次,图书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原来的书,都是给上层社会看的,内容多是文学、哲学、法律、神学等。但给战场的士兵,内容就要丰富多了。“战争图书专家组” 专门研究士兵们喜欢看什么,挑选了极其丰富的主题和书目。于是,大量的小说被印刷,甚至连漫画、笑话这些之前不能成书的内容,也被集结出版。
6. 由于这些专门处理,前线士兵捧红了一批新的作者和作品。你一定知道著名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但你知道它是怎么火起来的吗?这本书早在 1925 年就出版了,但一直默默无闻。后来它作为军供版图书被送往战场,深受士兵欢迎。好多士兵家信里都说,回国后要像盖茨比一样,干一番事业。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它在国内的销售。
7. 再次,阅读的人也在发生改变。由于缺乏其他消遣,很多士兵在战争中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们虽然不像之前的读者那样,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却在战后把阅读的习惯带到了国内。
另一方面,战争结束后,军供版图书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型服务普通民众。价格的降低,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书。1943 年,美国的图书销售量只 4000 万册;1947 年,翻了一番;到 1952 年,甚至增加到了 2.7 亿册。阅读,真正开始变得平民化。
8. 纵观这段历史,这些严格挑选、重新设计的图书,不仅鼓舞了士兵的斗志,让他们知道 “为何而战”,最终赢得战争胜利。同时,也重塑了整个图书业。战争结束时,书籍这项工具,无论是样子还是内容,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9. 如果把图书当成一种普通商品,从美国阅读普及的案例我们能看到:一个商品的普及化,最重要的是不断降低它的使用门槛。越让人 “零门槛” 地使用它,这个产品就越有可能变得人人都需要。这也是《当图书进入战争》这本书,能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启示。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