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刨腹产分娩的孩子更有可能患上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
动物饲养场普遍使用抗生素的目的,不只是预防疾病,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想不到的 —— 生命早期使用了抗生素的动物,会长成更大的个体。研究表明,现在的孩子早熟,个子也越来越高,体重超标也越来越多,与婴儿出生后的 6 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有关。婴儿使用抗生素的情况除了婴儿自己的感染性疾病原因,也包括刨腹产时孕妇使用抗生素的母婴传播途径。这些婴儿与正常婴儿比较,更有可能患上肥胖症等代谢疾病。所以,今后刨腹产手术前的风险感知单上是不是应该加一条:刨腹产有可能让你的孩子今后更容易患上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微生物与人这是一个很棒的关于微生物和抗生素之间互动关系的科普读物,在微观乃至宏观的角度剖析了为什么当今的人类过敏现象如此严重。从我们日常生活出发,找到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那就是抗生素和现代卫生环境带给我们的影响。当母亲的 “菌群” 无法传递到下一代的时候,他的体内微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以至于无法在幼年时形成有效的防御力,从而使得抗生素这一药物频繁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用的越多也就越难形成免疫力。在书的末尾时,作者提到了一个原始部落的人身上提取到了一百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起到了平衡健康的作用,而一位普通美国人身上只有区区十数种。这样大的差距,怎能不会生病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人体过于复杂,微生物对人体来说,可能不是异物,微生物也造就了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描述,它到底是对人体有益的还是有害的,结果看下来,它既帮了人体也害了人体,就像是解药和毒药混在一起,无法区分开来,由于弄不清楚影响是怎么产生的,所以,我们无法只要它好的部分不要它不好的部分,复杂得如同一个人一样,和一个人交往,不能只接受他的优点,也要接受他的缺点,因为优缺点在一个人身上,是不可分割的。医学,看来不是对症下药这么简单,就像食物链里需要天敌来达到平衡,医学,可能也不是消灭了有害物质就万事大吉,可能也需要平衡。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以后“拉屎”献菌可能比献血的价值还高对于即将和已经成为父母的年轻人,建议都花时间认真读一读,因为上一代人大规模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产生的影响已经开始在下一代人身上出现副作用。比如我们对幽门螺旋杆菌根深蒂固的偏见,而新的研究证实它对人体亦敌亦友,对于小朋友有益,对于成年人可能有害,不一定完全有害。微生物对于人体的复杂程度,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相对是单一和片面的,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微生物被大规模无差别的杀灭,人们追求干净。但是肥胖,哮喘,过敏,食管胃酸返流等原来不常见的问题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些都是现代性的代价和副产品。这本书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人体是立体的,复杂的,不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个体,而是一个生态群落,好比说一个层次丰富的鱼缸。更多的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待健康问题,而不仅仅是从病理学的教条主义。在健康方面不迷信医生,保持认知的开放性并不容易。对于日常生活就是,没有必要在所有的时候把手的很干净,不要再用含有三氯生的洗手液,日常清水或者肥皂就可以了。微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不是在短期内能够看到的,有的时候需要跨越一代人的时间才可以。对于个人的启发就是,调整好生活方式,饮食,合理的用药,理解现代医疗系统的风险和缺陷,好好的保护好你身体里的微生物。也许随着技术的进步,打开了新的空间,丰富而多样的人体微生物具有医学价值。通俗的说就是你以后去医院 “拉屎” 献菌和可能比献血的价值还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消失的微生物》读后自从体检 C14 数据二百多以后,就开始对幽门螺杆菌感到忧虑。本来不觉得胃有啥问题,渐渐地觉得有不少症状了,比如说好打嗝。而且也开始有了一些胃酸反流的症状,还感觉越来越严重。这加深了我的忧虑。也找了一些资料,主流说法应该是,非必要不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直到看完这本书,才对这个说法了解更深。 微生物虽然很重要,但具体到某一种,现在知道的还不多,要想让人们更加重视,这类的证据还要更多。任重而道远。 对于使用抗生素也是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知道抗生素滥用严重,但是真要遇到事情,还是不能平常心对待,比如前段时间,我家大宝发烧 39 度多,去医院查血有细菌感染,这种情况下,医生开的抗生素能不用吗。虽然用药前,大宝状态已经好转,但还是给她用了两盒的阿奇霉素。。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大开眼界的科普书本书作者马丁・布莱泽博士,是国际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曾担任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授、纽约大学医学院院长,也是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主席。他从事相关领域科研工作数十年,擅长把前沿的科研成果结合日常的生活经历,用通俗且生动的文字向普通读者讲述。医学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在许多方面却好像病得更加厉害了。儿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比例不断攀升;胃灼热、食道反流,这些原本不太常见的疾病,在过去几十年里现爆发式的增长。这些五花八门的 “现代疾病” 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 “罪魁祸首”—— 抗生素滥用。人体内的微生物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滥用抗生素不仅带来了耐药菌的威胁,也让我们失去了体内的有益细菌。而这种威胁可能从我们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剖宫产如同一把利剑,砍断了母子之间的微生物传递,让孩子们的健康暴露在疾病的风险之下。本书作者生动解读了人体微生物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并以此告诫公众,滥用抗生素会损害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呼吁人们在日常生活、临床医疗和农业生产中谨慎地使用抗生素。作为人类微生物群系研究的先驱之一,马丁・布莱泽在本书中既从科学的角度梳理了上述问题的来龙去脉,又从个人及社会的层面探讨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人们每个人的身体中,特别是消化道里,都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它们被称为人体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大部分是有益的,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代谢、消化和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还能帮助我们锻炼和完善免疫系统。我们体内微生物的组成,从幼年时期就基本固定,并伴随我们一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维持这些微生物种类的稳定就非常重要,但是抗生素的滥用破坏了这种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面对感染几乎束手无策,而抗生素的发明,将我们从沉沉黑暗中解救,这种治疗细菌感染的灵丹妙药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我们享受了抗生素带来的好处,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抗生素的滥用使它们的药效不断减弱,耐药菌数量越来越多,我们面对细菌感染,可能又会束手无策。抗生素还会影响我们体内的友好微生物,我们出生以前,身体里是没有这些微生物的。这些世代传承的微生物,是人类从漫长演化过程中选出的,它们通过妈妈传递到我们身上,这关系到我们将来的健康,伤害和失去它们,都会让我们付出健康的代价。可抗生素和剖宫产如同两把利剑,正活生生地把母子之间世代延续的 “菌脉” 拦腰斩断,让无数孩子的健康暴露在肥胖、哮喘、食物过敏等疾病的风险之下。正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为了我们的孩子,如何寻求解决之道,这就是作者想要带给我们的思考。读过这本书,我们能做的大概有这些:比如不再向医生施压,让医生更好地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比如育龄女性要更慎重地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必须接受剖宫产;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细菌移植的方式,修复幼儿体内那些消失的微生物朋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