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时间简史》是一部讲述宇宙奥秘的科普读物。霍金对 “时间简史” 的解释是 “从大爆炸到黑洞”,意思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由宇宙大爆炸开始,演化到黑洞结束。《时间简史》一书着重解答人类最古老的命题:时间是有始有终的吗?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传统思想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但霍金则认为,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 150 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以一个 “点” 存在,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后来,这个 “点” 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由此开始,物质逐渐形成。宇宙起初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进,它的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其中蕴含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最终形成星系。宇宙的空间一直持续不断地扩大,膨胀,直至今日。大约在距今 50 亿年前,太阳形成。大约在距今 46 亿年前,地球形成,并成为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可能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会逐渐收缩,最终又收缩成一个不占有空间的 “点”。这也代表着时间的结束。然而宇宙究竟会不会收缩为一个 “点”,还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宇宙在大爆炸发生之前到底是什么样,或者说发生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无人知道,且将会是个永恒的谜。这就是霍金的大爆炸宇宙的理论基础。霍金在该书中用自己全新的物理理论回答了有关宇宙的基本问题。在具体写作时,他放弃了所有数学的理论公式,将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首次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介绍给一般读者,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自己生存的宇宙,该书因此成为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244 时间的信使又把《时间简史》看了一遍。上一次看这本书,还是万维钢第一次提到 “当前科学理解” 这个词时,激动得翻开这本书。而距离第一次看这本书,竟然已经有十几年了。但即使在今天看来,这本书所讲述的关于时间的一切,仍然令人叹为观止。推荐序里这段话最为震撼 ——“那个只留下萎缩的躯干和游丝一般生命气息的智者就是先知,就是上帝遣派给人类的孤独使者。倘若不是亲眼所见,你根本无法相信,那些深奥到极致而又浅白到极致,简练到极致而又美丽到极致的天书,竟是他蜷缩在轮椅上,用唯一能够动弹的手指,一个语音一个语音按击出来的。如果不是为了引导人类,你想象不出他人生此行还能有其他的目的。” 比科学知识更令人震撼的,是科学家的一生。我们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到底有多少可能性?如果芸芸众生的大脑都能像霍金这样专注,是否会使文明的等级再上几个高度?为什么我们明明拥有着一切,却还感到无尽的虚无?天才的道路,是否一定需要这样高的代价?时常在想,如果霍金生在中国,他的人生会是什么状态?我们可能只能会用身残志坚这样的语言来感叹,厉害了我的哥。我们或许只会把他当做一个精神图腾,激励无数健全的人去奋斗。而这位被囚禁在轮椅上的巨人,所能做的绝对不仅仅是精神象征。他活出的是自己这个个体所能完成的一切可能性。他一定不是外星人,他一定是时间的信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窝在沙发里,在习习凉风和淅淅小雨陪伴下,看《时间简史》,时而清醒时而浑沌。从牛顿定律到相对论与弯曲时空,从膨胀宇宙和弗里德曼的宇宙模型,到量子理论及不可知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关于时间旅行、弦论、大统一理论则完全懵逼,为什么只有当时空是 10 或 26 唯时才是协调的?此时回头再看那些原本以为明白的,好像又生出糊涂来了。 大部分科学家忙于发展宇宙为何物的理论,当科学变得过于专业化和数学化,而哲学家却把他们的质疑范围退缩乃至细分到如此微小的程度,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伟大哲学传统,能去何处找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