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松果儿神经体
每日一书:《大脑的故事》。本书尝试在脑科学的学术文献和我们的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找出:“我们怎样做决定,怎样感知现实,我们是什么人,生活受到了怎样的操纵和指引,为何需要他人?以及作为一个正要了解并掌控自己的物种,人类正朝着什么方向前进……”“时间变慢” 背后的原理是:身处危机之时,我们会对时间产生 “预期” 判断,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在 “回顾” 时间,所以时间的长短体现的是记忆的密度。在生态系统中某一特定的生态位下,一生下来就有一颗预先设定好的大脑,这种策略很管用,但动物一旦离开这个生态位,它蓬勃发展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相比之下,人类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下蓬勃发展,从冻土地带到高山,再到繁华的城市中心,因为人类的大脑在出生时明显尚未完工。人类大脑不是一生下来所有东西都接好了线,而是根据生活经历的细节来进行塑造的,这就导致人在年幼时,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适应环境。动物大脑按预设程序接线的方式通常被称为 “硬接线”,而人类大脑的接线方式则叫作 “现场接线”。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认为,非物质的灵魂脱离大脑,单独存在。他猜测,感官输入进入松果体,松果体是通往非物质的灵魂的门户。(他选择松果体很可能只是因为它位于大脑中线,而大多数其他大脑功能部位都是成对的,左右脑各一个。)1924 年,德国生理学家兼精神病学家汉斯・贝格尔(Hans Berger)首次记录了人类的脑电波。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研究人员确定了若干种不同的脑电波:睡眠期间出现的 δ 波(低于 4Hz);与睡眠、深度放松和视觉想象相关的 θ 波(47Hz);人放松且平静时出现的 α 波(8~13Hz);我们思考活跃、解决问题时可见到的 β 波(13~38 Hz)。这之后还识别了处在其他范围的重要脑电波,包括 γ 波(39~100Hz),与推理和计划等专注的精神活动相关。出生时,婴儿的神经元是相互独立的、未连接的。在人生头两年,它们异常迅速的连接,两岁的娃娃拥有超过一百万个突触,数量远超自身所需,于是数量不再增长,取而代之的是 “修剪” 策略,随着成长,一半儿的突触都会被剪掉。整个童年,局部环境不断完善着大脑,根据接触到的东西,对拥有种种可能性的密林进行修剪,成功加入某神经回路的突触会被强化,没有成功的就会变得无用,弱化并被消除。大脑中的连接变得更少,却更强健,就像雕刻一般塑造自我,凿掉其它,留下 “自己”。因此环境对塑造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环境很敏感,“让大脑与环境相匹配,是一种明智的策略,但也伴随风险。” 青春期时,因为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是重要的控制冲动的区域,也是最晚成熟的区域之一,所以青春期的 “自我评价”,有着极高的优先级。成熟的追求愉悦的系统,配合并不成熟的眶额皮质,会使青少年在情绪上高度敏感,在控制情绪的能力上却比成年人弱一些。换言之,青春期的孩子如何表现,不光是态度或选择的问题,更是剧烈的、不可避免的神经变化的产物。在成年期,大脑还会继续变化。可塑造并维持造型,正是大脑的可塑性,在成年期时的经历依然会改变它,它也会保留这些变化。虽然难以用肉眼观察,但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改变了大脑的结构,从基因的表达到神经元的架构,出身、文化、工作、朋友,读的每一本书,看的每一场电影,都会在神经系统里留下痕迹,“这些不可磨灭的、微小的印象积累起来,造就了你是谁。” 大脑的损伤、肿瘤的发生、药物或酒精的摄入,更会改变大脑的实质,改变性格与意志,也改变着我们的身份定义。大脑不断变化和更新,即使我们难以察觉。有一个恒定的元素连接着所有不同版本的我:记忆。记忆是身份的核心,提供连续而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记忆来自往昔时光的一种脆弱的大脑状态,你要回想,它才浮现。” 记忆,由参与体验细节的独特细胞集群再现。因为神经元数量有限,所以它们都在从事多重任务,神经元在关系不断变化的动态矩阵中运作,不断连接,所以记忆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超有趣的科普书在我读过的关于脑科学的书中,《大脑的故事》是最好看的一本,赞叹作者的博学,更佩服译者精湛的翻译水平。作为科普读物,书中却也穿插着很多哲学观点及一些历史大事件,使阅读感受非常舒适,也再次印证,博学的作者总能让作品成为一个通向很多思考方向的枢纽,下面,我只举五个思考方向为例子。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几次人类种族大屠杀,那么,问题来了:思考一:这种惨绝人寰的悲剧为什么会再三发生?这要归功于政治家的手段,用 “去人化” 策略,通过各种洗脑,操纵部下或民众不把受虐者当人看,这样,大脑看待受虐者更像是物体,不再是人。这样一来,专为人类保留的道德准则也就用不上了。如纳粹把犹太人看成东西而不是人,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也这样看待穆斯林……1915 年,奥斯曼帝国系统性地屠杀了 100 多万亚美尼亚人。1937 年的南京大屠杀中,侵华日军杀死了数十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1994 年,短短 100 天,卢旺达的胡图人就杀死了 80 万图西人,还基本上用的是砍刀。这个问题,让人忍不住去把相关的历史书再拿来读读,用书中的视角去看相关的章节,比如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和张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的张献忠章节。思考二:若不想受政治家的操纵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坚定的观点,如何能做到?书中提到一个著名的实验:蓝眼睛 / 棕眼睛实验。这个实验让孩子们汲取了更深刻的教训:规则系统可以是随意设定的。孩子们了解到了世界的真理并不固定,而且也不见得就是真理。这次练习给孩子们带来了力量,帮助他们看透政治的迷雾,形成自己的观点 —— 这显然是我们希望所有孩子都具备的技能。教育在防止种族屠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了解形成 “群内、群外” 的神经动力,以及宣传洗脑植入这一动力的标准伎俩,我们才有望打断 “去人化” 通路,结束大规模的暴行。政治权谋距离我们好像很远,其实是影响我们个人环境最底层的约束条件,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至关重要。最低,可以避免自己被洗脑。思考三:我为什么是我这样的人?刚出生的婴儿,大脑里的神经元是相互独立的、未连接的。在随后的两年中,随着大脑细胞接收感觉信息,它们异常迅速地连接起来。每一秒就有多达 200 万个新连接(突触)在婴儿的大脑里形成。两岁时,小孩子拥有超过 100 万亿个突触,是成年人的两倍。当新连接的数量不再大量增长时,神经就开始执行 “修剪” 策略。随着成长,50% 的突触都会被剪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自己的过程,就像从一块大理石中把本就存在的可能模样雕刻出来。我之所以成为 “我”,不是因为你大脑里生长出了什么东西,而是因为原有的一些东西被删除了。当然,哪些被强化,哪些被删除,这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周围的环境对塑造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环境非常敏感。因为人脑采用的是现场接线策略,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置身的环境。出身、文化、朋友、工作,甚至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进行的每一场谈话,这些全都在神经系统里留下了痕迹。这些不可磨灭的、微小的印象积累起来,造就了 “我” 是什么人,也限定了 “我” 能够成为什么人。思考四:尽管做好了思想准备,但被拒绝或排斥时为什么还是会难过?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遭到排斥或拒绝时的激活的大脑区域和身体疼痛时激活的大脑区域,是相同的大脑区域。这种痛苦是一种引导我们跟他人互动、得到他人接受的机制。大脑内置的神经机制驱使我们跟他人建立纽带关系,敦促我们形成集体。这说明,我们所处的社会世界的一个特点:不管在什么地方,人总是在形成集体。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不需要沉溺于这种难过,也不需要为此自责,这是我们大脑的特性。思考五:会有人工大脑吗?一颗正常的大脑有大约 60 亿~80 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要建立近一万条连接。它们的连接方式非常特殊,人人不同。我们的经历、我们的记忆,所有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东西,通过神经细胞之间数千万亿条连接的独特模式表现出来。这一模式,庞大得超过了我们能理解的范围,可概括地称为我们的 “连接体” 一直有人问:一行行的计算机代码真的能思考吗?中文屋论证思想实验表明,我们开发了模拟人类智能的计算机,可它们并不真的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它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具备意义。在 1714 年,莱布尼茨就提出,单靠物质永远也不可能产生思想。但,有没有可能,莱布尼茨的观点里忽视了什么东西呢? 书中提出:要理解人类意识,或许不该从大脑零部件的角度去思考,而要着眼于这些组件怎样互动。书中举了切叶蚁群的例子,每只切叶蚁只进行局部沟通,完全不理解大局。但在蚁群的层面上,出现了复杂的响应式农业活动。这种现象叫 “涌现”,指的是简单的单位以合适的方式互动,便能出现更宏大的整体。大脑里的情况和切叶蚁群很像。单个的神经元就是一个专用细胞,和我们身体里的其他细胞一样,神经元的部分专门用途令它可以处理和传播电信号。像蚂蚁一样,单个大脑细胞终生都只运行局部程序,细胞膜承载电信号,时机一到就释放神经递质,并接受由其他细胞放出的神经递质。就是这么简单。大脑细胞生活在黑暗之中。每个神经元一辈子都嵌在其他细胞的网络当中,简单地对信号做着回应。虽然你的目标、意图和能力完全依赖于这些小小神经元的存在,可它们生活在一个更小的层面上,对它们自己合力构建的东西并无觉察。不过,只要有足够多的基本脑细胞聚集到一起,以正确的方式互动,意识就涌现了。蚂蚁和神经元一辈子都按局部规则生活。不知情的蚂蚁促成了蚁群的复杂行为,而神经元造就了我们。书中讲述了托诺尼的理论,其理论符合人类意识有可能摆脱其原本生物实体的设想。按照这种观点,虽然意识由大脑而生,但它并不一定必须以有机物质作为基础来构建。只要零部件互动的组织方式正确,用硅生成意识应该很容易。也就是说,人工大脑,将来完全可以实现。书中还有非常多有意思的实验和知识点,都特别好读,诚如前言所述:“本书不预设读者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只需要有好奇心和自我探索的欲望就够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是一本读了一半就推荐给朋友的书。对于健康的探索越深,越能体会大脑的重要性。所以最近一直在读关于心理和脑科学方面的书。也发现很多做心理专业的人都在学习大脑深度的问题。大脑在人生命周期的任何时间都在以不可想象的方式迅速的产生链接。不只是大脑本身发出的神经纤维,它用各种各样的内分泌物质与我们的肠道,与我们的各个器官不断的交换着信息。这本书尤其颠覆的是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可能真的不一定是我们真实看到的。知识领域之浩瀚,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关于人体的探索,愈发广博而无休止。学的越多,越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不了解一个领域的时候,请千万不要轻易评判。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了解你自己,从了解大脑开始!大脑可能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了。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就在于你有一颗与别人不同的大脑,它决定着我们的一切思考和行为。“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都发生在这区区 1.4 千克重的东西里”。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忽然很想读读这本书,了解塑造我们的大脑。
不同于一般高深莫测的脑科学读物,《大脑的故事》非常的好读,书中用很多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情,来引发你的好奇心和兴趣。比如,遭遇危险的瞬间,为什么会感觉时间被拉长?生活久了的夫妻,为什么会越长越像?这些问题,脑科学都能给你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大卫・伊格曼,是美国著名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他亲自策划、主持了这本书的同名纪录片 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这个纪录片还获得了艾美奖的提名。书中的 6 部分,大概涵盖了大脑机制、意识、感知、决策、社交几个方面,如果对某一方面有兴趣,拆开来看也不会影响阅读。以前,认为是心理学解决的问题,现在恐怕可以交给脑科学了,看完之后,确实令人感慨大脑的神奇。在这里总结了几个有趣的小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大脑要到 30 岁才成熟?
到了 25 岁,大脑童年期和青春期的转化终于结束。我们的身份认同和人格的结构性转变完成,大脑至此似乎发育完全了。但事实上,在成年期,大脑还会继续改变。可以塑造并维持造型的东西,我们称其具有可塑性。大脑就是如此,哪怕在成年期也一样:人的经历改变它,而它则保留这些变化。 如伦敦的出租司机,为了记住复杂的城市地图,反复在脑中记忆,长期下来,负责记忆的海马区会发生显著变化。
2.为什么会有 “夫妻相”?
我们生活的每一刻,大脑回路都在根据极其细微的面部线索解码着他人的情绪。 人会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面部肌肉模仿所看到的表情。人会用微笑对应微笑,哪怕肌肉运动轻微得都看不出来。人就是会在无意间彼此模仿,这就是镜像反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结婚多年的夫妻会变得越来越像,因为他们多年来 “镜像” 对方的脸,皱纹模式逐渐变得一样了。而打了肉毒杆菌的僵硬肌肉不但很难表现自己的情绪,也不利于解读他人表情,这大概也解释了为啥 “整容脸” 通常演技都很烂。
3.记忆为什么常常不靠谱?
记忆并不是一段视频,准确地记录你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它是来自往昔时光的一种脆弱的大脑状态,你要回想,它才浮现。 你对一件事的记忆,由当时参与体验的神经元负责,但每个神经元都要身兼数职,在终身无休的工作中,原来的记忆会逐渐被其他记忆模糊掉。记忆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
4.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你不知道的事
就算脑组织被阿尔茨海默病 “肆虐”,也不一定意味着人会出现认知问题。环境和行为能塑造大脑,它们对你的晚年同样重要。进行认知锻炼,即保持大脑活跃的活动,如填字游戏、阅读、驾驶、学习新技能,社交等,它们具有保护作用。反过来,科学家们发现,如孤独、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因素,则跟认知快速衰退相关。
5.危险时刻,为什么你会感觉时间变慢了
当人体受到威胁时,大脑 “杏仁核” 区域高速运转,征调了大脑其余部位的资源,全部用于应对眼前的局面。杏仁核发挥作用时,保留下来的记忆远比正常情况下更详细丰富,它激活了一套次级记忆系统。当我们回忆这个瞬间时,记忆的细节告诉我们,这件事肯定持续了更长的时间。
最后想说,如果我们想更好的了解自己,或许可以先从了解大脑开始。5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大脑的故事》又是一本关于脑科学、神经科学的书。这本书跟之前的几本相比,它更深入地探讨了研究神经科学对人类未来,对理解人类本身的意义。这就联系上了哲学层面的意识和存在。人类大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就仅仅通过神经元传递出来的电信号,完成了我们活着的所有行为和思考。这样一想,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神经元的活动是如何来形成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这一问题还仍然是个谜。这样一对比人工智能,它的逻辑还只是围绕着 0 和 1 而形成,无法真的理解它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它的一切行为也不具备意义。所以让计算机进行真正的思考,还是任重而道远啊。除去这些比较远的东西,我最大的是收获是书中提到:“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追踪这一预测失误:即选择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的差距。… 根本上说,大脑关注的是意外结果,这种敏感性是动物适应和学习能力的核心。” 看书的时候刚好在爱丁堡玩,这个时候有两篇论文出成绩,这刚好让我再一次感受了书中提到的这个观点。我明显感受到了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带给我的惊喜和落差。我的行为、心情都受到了它的影响。但我明显对比起超出预期的意外结果,更容易受到低于预期的意外结果的影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