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精彩的化学之旅

    化学家发现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并由此猜测,燃烧化石燃料可以阻止下一个冰川期的来临。这代表了化学家们一贯乐观的态度,就和诺贝尔当初发明炸药,却幻想炸药只会用于开矿这样和平的目的一样。真实的社会发展总是会突破他们的预期,然而迷局的答案也早已被他们识破。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阐述了化学史上诸多发现,每一个故事都很独立,但它们共同组成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化学之书(里程碑系列)》

      关注化学学科概念、理论、技术等发展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厘清化学成果的时序,勾勒出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线索,理解化学作为 “中心科学” 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本书通过丰富有趣的故事来展现科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探究科学大有裨益。科教融合 — 化学史的教育既有助于孩子们理解科学事业、梳理人类探索自然之谜,也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化学发展的关注,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格式引文:[美] 德里克・B. 罗威著.【化学之书(里程碑系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3.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m89YU1SXIeLcuwd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编年体化学史大事件科普版

        从我作为文科生能企及的化学史的角度,努力吸收了一些冷知识,比如历史上的幸运儿和倒霉蛋、有心栽花和无意插柳,比如人类用化学干过的坏事和好事,以及不同时空里好与坏的相互转换。有一些东西是挺震撼的,比如发明四乙基铅和氟利昂的是同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对地球影响力最大的人的排名,此人肯定榜上有名;又比如化学在疾病(特别是癌症)诊疗方面的贡献,药物的发现及其发生作用的方式,毒与药的辨证统一。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从公元前 50 万年开始,带我们走了一遍化学的发展历史,从蒙昧无知,崇尚炼金术,到现代的百花齐放,辐射到生物,材料,环境等众多领域,人类的科技以加速度发展着。看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看《生活大爆炸》片头的感觉,新奇的事物飞速在眼前展现。对于成人来说,这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他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但绝对会激发浓厚的兴趣,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可能就是他。整个阅读过程十分愉悦,强烈推荐你也读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化学是怎样创造性改变生活的?

            第 005 本悦读体会《化学之书》我是学化工机械的,与化学有一些关系,带着好奇点开这本书,感受到惊叹、臣服、敬佩,这是 —— 一本精美插画科普,一套浩瀚化学辞海,一部化学编年史诗。 亘古至今再到未来,横跨五百多个世纪,瞭望 250 个里程碑。 触摸古老贵金属器,窥探微观分子结构,穿越结识化学伟人。 理论化学应用化学,生物化学医药化学冶炼精制石油化工, 青铜、黄金、钢铁,尿素、烯烃、苯环,炼金、电镀、催化,…… 好奇地随手翻一翻,探索不熟悉的化学,竟发现离生活很近。 搜索这元素周期表,寻找那熟悉的化学,发现尽是精彩故事。 这是一本宝藏(zang)藏(cang)书,翻开一页就有惊喜,合上之后就有不舍。最后,发现化学就是这样历史悠久地创造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化学之书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005 本(278)#《化学之书》🚢在化学领域也发生了相似的演变,尤其是以石油化工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和抗生素研发为代表的三大领域发展的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人们想象,所有科学门类的进步几乎都在步调一致的高歌猛进当中。20 世纪 50 年代末,DNA 和蛋白质序列被确认为认识生命系统的 “钥匙”,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这一生物 “密码” 就首度被揭开了。分析化学家纷纷配备了新型色谱技术和核磁共振谱仪等研究 “利器”,而药物化学家则解析出了如抗生素、类固醇等自然产物的结构,并尝试用人工方法对它进行合成和改性。🚢只要条件适宜,许多化合物都可能形成晶体。在诸多外部条件中,温度是结晶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冷却速度足够快时,那些我们通常认为是液体(甚至是气体)的物质都有可能形成晶体。一般而言,形成晶体的难易程度不只取决于该化合物是否具有足够的纯净度与浓度,还取决于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 只有分子结构足够规整才能最终形成重复有序的空间排列(即晶体)。🚢在人类发展史上,铁器时代取代了青铜时代,这可能会让你产生某种误解 —— 以为铁一定具有比青铜更为明显的优越性。事实上,上好青铜的硬度比铁更高,也更加耐腐蚀。铁器时代的到来主要归因于公元前 1300 年地中海和中东地区发生的战乱,这些战乱造成了大规模人口迁徙,使不同地区间的金属贸易被完全打乱,青铜冶炼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事实上,制香学一直都是推动许多化学发现的引擎。一直以来,人类对充满诱惑力的气味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人们学到了许许多多关于天然产物的化学知识。远在人们发现如何用化学方法来生产药物之前,古代化学家就已经制造出了价值连城的香水(过去,香水也被认为具有某种药性)。🚢从古至今,水银都被认为是一种既神奇又珍贵的物质,不仅仅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几种无须精炼(Refining)即存在于自然界的纯净物之一,更是因为它是唯一一种在常温下处于液态的金属元素。基于这一特性,它似乎有着长存千年、永不变质的神奇魔力,但事实上这种奇重无比而又闪闪发亮的液体毒性极强。🚢如今随处可见混凝土,甚至可以说没有混凝土就没有现代建筑。然而,混凝土的化学结构却出奇的复杂,从结构上说,它是由两种元素(铝和硅)与氧原子共同形成的强有力的空间网络结构。这两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颇丰,它们是众多矿物和人造陶器的基础材料。但要最终形成混凝土还需要加上钙离子与水,只有这些元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才能将物质黏合在一起。🚢瓷器的具体成分各有千秋,但其中有一种是必需的 —— 高岭土,高岭土的名称取自于中国西南部的一个村庄名,那里是高岭土的产地之一。其他原料还包括毛玻璃和一些矿物,如长石或雪花石膏、石英和骨灰。除此以外,制造瓷器还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原料中水含量的精确控制;二是很高的烧制温度(甚至超过 1 200 摄氏度,即 2 100 华氏度),只有在高温下才能将混有细针状硅铝酸盐 [如莫来石] 的预制品烧制成光洁透亮的瓷器成品。🚢单就储氢材料而言,配合物骨架材料未来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各种金属的氢化物也是时下研究的热点。无论哪种储氢方案,要做到切实可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可逆吸收和释放氢气的能力,可以根据需要释放出氢气;具备循环吸收 — 释放氢气的能力,能够满足长周期运行的要求;储氢容量要高;储氢材料本身的安全性也要高。虽然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化学、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 “氢经济” 时代来临是指日可待的。🚢2008 年,美国化学家安德鲁・B.博卡利人工 “模拟” 这个反应 —— 将二氧化碳成功地转化成甲醇,同时他的 “液态光” 技术还旨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一次转化成工业烃类化合物。考虑到耕地减少、粮食供应和气候变化等现实因素,这足以成为一项改变世界的技术。至于模拟光合作用的另一作用 —— 生产我们呼吸所需要的氧气,科学家们也进行了详尽的研究:通过裂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书有感

                搞物理研究的不会再去列举牛顿的工作,化学工作者似乎也不必清楚拉瓦锡当年干了什么。可能你会问:什么样的人肯花时间去读这本书,读这本书有什么用?一是生命有限,值得投入时间精力的事情无限,要想活得精彩,就必须学会取舍;二是能力有限,书中涉及的化学门类众多,原著用词也很精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祖先们对火焰及其效应产生兴趣,或开始思索岩石和颜料的色彩,或尝试将植物当作药材使用时,有意无意间,他们已经踏上了化学的探索之旅,如今这一旅程仍在继续。穿越历史长河,当代的化学家似乎与青铜时代的金属匠人、古埃及的祭司、中国古代的学者及古波斯的炼金术士存在着某种联系。如今我们回顾这一段段历史,总结前人的经验,重温前人的历程,一部由化学进步构成的科学史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开启兴趣的大门

                    化学,因为不是从事相关专业,还能记住的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初中背诵的诗:钾钙大美女…… 二价氧,一价氢,铜绿,亚铁等等。这些名词在学习时就不是太理解真正存在意义,只知道做题背诵,考试得分。读了本书后,了解化学自古以来发展过程,在化学历史洪流的浩浩汤汤中,逐渐明白了每一个符号都是有生命的,每一种新元素的发现,都充满了偶然与必然,给时代带来了变革;从居里夫妇的经历中,感受到每一位先贤追求科学真理道路上付出的艰辛,赌上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化学随着不断发展,如古老炼金术描述的那样,虽有些夸张,但真的是有化腐朽为神奇感觉。推荐化学老师们讲给学生,父母讲给孩子,开启每个人化学学习的兴趣之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5天匆匆看完

                      其实大部分都看不懂,毕竟是化学的专业术语,我觉得除非是化学科班出身的才能看懂大部分吧。而且我猜,就是看懂了一篇,隔了几篇(即书中的几十年)后再提及同一个概念,应该也忘记了。但我也产生了两个想法。第一,以化学为例子,近代以来的绝大部分发明发现,推动人类进步与发展的人,真的没有中国人。第二,看着化学这个学科以一个个里程碑为路标一步步往前发展,真的仿佛看到了一副化学的历史长河,一个个先驱们在实验室里追逐着自己的目标,不知不觉间就促进了人类的飞跃进步。看完后,我觉得,就算人类的化学事业从此停止 50 年,诺贝尔化学奖还可以继续有说服力地颁 50 年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涉及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欢迎加入作者德里克・B. 罗威的探索历程,书中涵盖了公元前 50 万年到 2030 年化学发展史上最重要、最有趣的 250 个里程碑。这条时间线轨迹上有各种各样的化学主题,如水银、氨基酸、希腊火、贤者之石、聚合物、荧光、温室效应、自由基、银版照相法、超临界流体、氯氟烃、化学战争、色谱分析、LSD、多诺拉的死亡之雾、铅污染和工程酶等。书中还介绍了包括帕拉塞尔苏斯、弗朗西斯・培根、安东尼・拉瓦锡、汉弗莱・戴维、琼斯・雅可比・贝采里乌斯、玛丽・居里和埃米尔・赫尔曼・费舍尔在内的重要科学家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化学之书》按时间顺序排列,内容丰富、权威,每一个话题都配有一篇短文和惊艳的全彩插图,同时,作者也在 “注解和拓展阅读” 部分列出了相应的参考文献供读者深入研究。这趟化学之旅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在追溯 “中心科学”(化学)演变的过程中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发现、理论和技术应用。化学家德里克・B. 罗威曾在多家全球顶尖制药公司从事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药物开发工作。 从杜克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他获得了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做博士后研究,文章常见于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学术期刊《化学世界》等,为化学科普网站撰文长达 12 年,现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不论是科普读物还是工具书,本书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 总的来说,本书作为一本化学科学的科普读物,从学科背景知识素材的丰富性和内容的理解易读性来说,还是比较到位的;此外,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里程碑事件,以及对其它学科以及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事件选择来说,也是比较客观和中肯的。2. 本书可作为化学学科的一本字典类的补充工具书(目录名称及编排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3. 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与化学学科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当然,时间顺序基本上与这些概念的顺序相一致),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有一种编年体史书的感觉。但也正是由于只对化学相关概念单纯按照时间进行罗列,甚至缺少对时间进行分期,因此当你在阅读目录的时候,几乎无法对本书、以及化学学科形成一个大体的框架和认识。当然,如果读者足够细心,还是能够通过梳理化学相关概念的时间轴,进而发现化学在人类历史不同阶段所做出的贡献的大小。基于上述特点,阅读此书时,会给人一种珍珠虽多,却散落满地的感觉。虽然看似以时间为经,串起所有化学相关概念,但却由于缺少了模块专题之纬,使人无法看清化学相关概念之间的源流分支及内部联系,以及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在不同层次维度上的关联和影响。从一个化学从业者的角度来看,额外提供一个可以串联起化学相关概念的知识图谱,似乎是本书一个有待改进、且值得尝试的方向。科普读物不应当仅仅是感性事物或是有趣事件的堆叠罗列,还应当通过提供基本的学科框架来合理安置这大量的感性事实,并为读者做进一步的系统学习或探究提供指向和脚手架。此外,在介绍完每一个化学相关概念之后,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发读者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比起事件本身的趣味性来说,好的问题可以使得兴趣这一动机变得更加深刻而持久。4. 本书在 “化学处于‘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的地位” 这一论断的阐述上,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书中虽有不少化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所产生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技术,但对于化学对其他科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性的阐述却很少,因此 “中心科学” 的地位并不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且有着强烈现实需求基础的科学,从提供新能源到创造新材料,在人类前两次工业革命当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中,每一次技术的突破,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约束规则的深入理解与拓展,而作为探究物质世界约束规则的化学学科,也必将与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其他学科深度交叉渗透,而在这种深度的交叉融合当中,化学的 “中心科学” 的地位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得以体现和保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化学简单到复杂

                            身为学化学专业的人出身从元素周期表,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分子,原子,质子,夸克,中子,电子,有机,无机…… 十年的化学生涯历历在目。内心一如既往地喜爱,每每在书上或是网络媒体看到结构式,分子,原子,质子等等,或是听到关于物质的理化性质,反应原理,内心仍然是激动又亲切的。一别工科深似海,从此再无理工男。多从生活寻真谛,处处能做辈中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关于人类化学简史的书

                              我们知道来路才有去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了辅助孩子成长,读了很多初高中学科类的图书,等于帮孩子去挑选出最适合他成长看的书,如果如此枯燥的学习中保留住他的求知欲,我想多读书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让他看到目前最痛苦的元素周期表,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动动人的故事。这本化学之书都是围绕一个元素、一个工艺、一个发明的小故事,内容不大,但是生动易懂,确实很适合初高中去读,同时每个故事配的一张图片也特别,很少见到过,例如铝热法焊接铁轨的照片,也许能极大提升孩子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对于本人来说,虽然初中极其爱好化学,但更多限于做题,这么多有趣东西的发明和发现,才能知道我们有多少位学者为了弄明白这个世界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应该认真的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将人类积累的知识一点点传递给下一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回顾多年学习的化学知识

                                  把化学码历史梳理出来了,值得学过化学的人看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快速浏览,哪怕得到一点也是值

                                    虽然这本书按照时间排序来写了化学的发展,每个发展没有写的特别详细,每种物质的描述略带一笔,但是作为这本书,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就够了。我在药店上班,才发现药物的硝酸甘油及时来源于硝化甘油的衍生物​硝化甘油又名为三硝酸甘油脂,由于其液体可因震动而爆炸,属于化学危险品。硝酸甘油则是硝化甘油的衍生物,从某一方面,可以认为硝化甘油约等于硝酸甘油。硝酸甘油主要的作用是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周围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肌氧耗量减少,从而缓解心绞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化学史不只是简单了解谁在哪一年干了什么,而是要理解化学进展的前提,理解前人的局限性,从而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比如在 20 世纪 30 年代,米基利因发明四乙基铅、氟利昂而荣誉加身,但在他去世仅数十年后,人们就发现他的发明严重污染了大气。本书从化学的角度为我们了解历史打开了一扇窗,为当下的我们审视自己、克服偏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当下的科研成果能否接受得住历史的检验?”“什么才是我们值得传承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如何看待学术大家?” 读历史会告诉我们答案,帮助我们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去往何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入工科门,一生搬砖男

                                        元素周期表,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分子,原子,质子,夸克,中子,电子,有机,无机…… 十年的化学生涯历历在目。虽然离开这行十一年了,但是内心一如既往地喜爱,每每在书上或是网络媒体看到结构式,分子,原子,质子等等,或是听到关于物质的理化性质,反应原理,内心仍然是激动又亲切的。一别工科深似海,从此再无理工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燃素部分

                                          化学研究宇宙现存的物质以及它们结合后的特性和用途;物理把这些特性分门别类加以利用  翻译得很好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