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探寻国家与个人未来发展机会与方向

    📖市面上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太多研究国家宏观经济的一些理论框架,以及国家应该采取那些市场或财政的政策,都只是理论层面。这本书不同的是,作者结合了大量的数据和现实的研究,努力在抹平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和市场研究的差距,力求寻找一种平衡。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国家与个人的发展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将计划和政策落到实处,才能有相应的结果。📖如果说国家宏观经济与我们的个人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我认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我们生活在自己所在领域的微观环境中,更生活在国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么宏大的《宏观中国》,讲的话题大到国家的整体布局,小到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更像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国计民生」问题。📖这本书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作者对于教育改革方面的独道见解,非常具有前瞻性。特别是作者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和推动中国教育体系的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指出中国目前有大量二三本学校的办学方式雷同,学生就业困难,国家应推动这些学校逐渐向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转变,着实引人深思。这是前两年写的书,结合当下的教育环境,作者的分析真的是一针见血。📖凡是过往,皆是序章。这本书更像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回顾,又带着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从长期到短期,从形势到政策,从宏观到配置,这一思路贯穿始终,经济增长、经济波动、资产配置,这一框架,就是国家和个人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动态演进的过程。都是且行且发展,且行且进步着。📖很多时候,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也只有理解了国家短期面临的经济状况,以及长期发展所面临的不足和机会,我们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全局性的规划,从而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

      转发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局”外平淡,“局”内波澜。(⭐⭐⭐)

      🟠本书对《置身事内》有很好的细节补充,但也是未尽之时。其各自写法不同,但各有特色。可见何帆老师选书确实厚道,考虑到了内容的衔接与拓展。🟡可能是《置身事内》初接触感觉太好了,《宏观中国》就显得平淡了不少,但其内容细节的补充还是挺有意味的。《宏观中国》的写着手法较《置身事内》并不凸显,故事情节起伏平定,也是它较不精彩之处。但考据,研判是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2021 年 12 月 22 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

        本书共 12 章,分为上、中、下三篇,每篇 4 章,分别讨论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经济增长属于宏观经济学的长期概念,周期波动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短期概念,而资产配置则属于宏观经济学在金融市场投资领域的具体运用。在每一篇的引言中,我都提供了一个自己长期使用的分析框架。在上篇引言中,我介绍了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并将这个简单的生产函数贯穿了第一章至第四章的分析全程。中国经济在 1978 年至 2007 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至今的增长减速、中国政府下一步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向、未来十年中国可能涌现出来的高速成长行业,都可以用这个简单但有效的框架进行逻辑一致的分析与阐释。格式引文:张明著.【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东方出版社.2020:4.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lPnikxgjUzPk6Cw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结构

          我一般把书籍分为广度 深度 动态。广度是要有自成一体的框架的,包括里面流程性的介绍。一个行业内的人,如果把行业底层的框架抽离成抽象的概念且能够精准的表达含义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深度是把一件事讲透,直达本质、灵魂的。这样是很不容易的,通常需要作者对于所要讲的抽象概念一个深刻的洞察,也要对于身边的、具象的世界保持一定的理解。动态不仅仅是与时俱进,还有对一个人人熟知的概念,重新翻读提供独特得视角,也可称为动态。而本书可谓是广度,深度的融合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本书的篇章布局中,我采用了 “从长期到短期、从形势到政策、从宏观到配置” 这一思路。这是因为,只有理解了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的逻辑,才能对短期经济走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只有全面、充分、系统地掌握了宏观经济形势,并熟悉政府制定宏观政策的思路与逻辑,才能对未来宏观政策走势进行更准确的前瞻;只有充分理解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现状与前景,才能进行更加理性准确的大类资产配置决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宏观分析基础而全面

              本书写于疫情之初,但书中大逻辑在有疫情时代依然符合主旋律,比如: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仍将继续下行;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目前仍处于高位,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是政府的中长期挑战;中美经贸摩擦将会继续倒倒逼国内结构性改革;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中国宏观发展,你可以从这本书中窥见一斑。

                📕 1978-2007 年这 30 年期间,中国 GDP 年均增速高达 10%。有这样一个拇指法则,如果一个经济体年均增速为 X%,那么该经济体经济总量翻一番就需要 70/X 年。换言之,在这 30 年间,中国经济总量每 7 年就可以翻一番,增长速度相当惊人。📕 人口红利 I 是数量方面的红利,意味着总人口中工作年龄人口比重的上升。人口红利 II 是价格方面的红利,意味着大规模低收入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压低了城市的工资水平,进而使得城市能够得以发展大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红利 I II 的结合,就构成了劳动力数量这一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的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之后高考成为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机制。相对公平的高考制度给草根阶层出身的年轻人提供了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跃迁的机会。这就提高了中低收入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的回报率,从而使得他们愿意将家庭收入的较大部分投入子女教育。由此,人力资本得以快速积累,进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推动中国储蓄率在 1978 年至 2007 年持续上升的最重要因素,其实是人口红利 I。中国的工作年龄人口占比由 1990 年的 66.7% 持续上升至 2010 年的 74.5%,这自然会推动中国储蓄率的上升。高储蓄可以为国内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压低了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提高了中国企业家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报率。📕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旺盛的内外需增长,另一方面是高储蓄压低了融资成本,这两者共同提高了中国企业家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报率,从而造就了持续快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济学——《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

                  📜《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是一部引人深思的金融学经济学著作。张明以其卓越的经济洞察力,深刻地剖析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机制、周期波动的根源以及资产配置的关键因素。📜首先,书中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全面分析令人印象深刻。张明巧妙地结合历史演变和现实状况,勾勒出中国经济腾飞的轨迹。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他呈现了一个生动而综合的画面,解释了中国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背后的动力机制。这对于任何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都是一次深刻的启示。📜其次,张明对周期波动的深刻剖析使得这本书在经济学领域脱颖而出。他不仅捕捉到周期性波动的表面现象,更是深入挖掘了背后的原因和机制。这种系统性的分析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本质,也为未来预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最后,书中对资产配置的论述展现了作者对投资领域的独到见解。张明通过对各类资产的回顾和分析,提出了一套全面的资产配置策略,使得读者在投资决策中能够更加明智地进行选择。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本实用的指南,有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幻莫测。📜总体而言,张明的《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不仅在理论深度上给予读者启示,更在实践指导上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于追求对中国宏观经济有深入了解并在金融领域有所建树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今年了解中国必看的一本书

                    这本宏观中国是乔治认为在众多图书中必看的一本书。因为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如果对自己的国家还不太了解的话,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讲述中国的图书又太多,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得到替我们选出了这样一本书:宏观中国乔治鼓励大家去看,乔治自己也在看。我们今天必须了解自己的国家,只有我们更好的了解了自己的国家,我们才能更清楚我们未来应该干什么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推荐

                      《宏观中国》让我重温了一遍大学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很惭愧的是,经济增长、周期波动、资产配置,上中下三篇,基本只看懂了上篇的 “经济增长”,中篇与下篇如读天书,汗。实在是对不住大学的学习呀。        但是《宏观中国》依然值得一读,也值得推荐。逻辑清晰,言简意赅,并且每一篇从始至终使用同一分析框架。其中对于当下中国,也有所预测。        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在经济分析中,能够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一旦谈到经济学,很多时候就会强调理性经济人。所以心中其实一直存有疑惑,这样的分析在现实中实用性几何?而自己之前在经济学方面留心也少,很少读到让自己有茅塞顿开感的著作。但是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系统性、联系性的思考稍微构建了一点儿。兹举几个感触深者。        一、人口红利。这个词其实经常听到,似乎也是很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的,人多么。《宏观中国》一书中分析了人口红利 I 和人口红利 I I 。        引文:        人口红利 I,是指在 1978-2007 年,中国的工作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在不断上升的。       引起我注意的是,书中将人口红利 I 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建立了联系。2000 年之后,工作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快速上升,而未成年人占总人口比例是快速下降的。而后者快速下降,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平时常说的一些概念,却没有联系起来加以思考。所以看到这一段时,有豁然开朗之感。       二、尤为让我动容的是书中对人力资本进行分析的一部分。       引文: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力的质量,在传统文献中,大致可以用人均受教育程度与人均寿命来进行衡量。…… 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比较新颖的衡量标准。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可以看这个国家的中低收入家庭将家庭收入投资于子女教育的比例。       这样一个较微观的标准的提出,还是很有意思的。       书中分析,1978-2008 年,中低收入家庭是很愿意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因为投资回报率高。而之所以有较高回报率,是因为这一时期里,中国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较强。       一直看到这里,其实也只是惊叹于这个微观指标的提出。但是整体而言,并没有受到很大触动。接下来的归因才是让我大受触动的地方。       引文:       更进一步的问题则是,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阶层流动性很高呢?追根溯源,这与 “文化大革命” 所带来的十年动乱高度相关。在 “文革” 中,很多精英阶层的人士被打倒,有些人甚至失去了生命,以致 “文革” 结束后,中国精英阶层一度出现了断层。       对 “文革” 一直觉得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却从来没有将其与社会阶层流动性联系起来考虑。       也是这里让自己发现,其实近些年很多的热门问题,也是在阶层流动性的层面上,和当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的。比如现在为何是 “寒门难出贵子”?又比如为何现在是 “读书无用论” 盛行?为何 “拼爹”“仇富” 成了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为何近些年才开始有 “凤凰男” 这次词出现?       社会发展中,其实都是环环相扣。系统性、联系性地思考问题,才能解释很多事情和现象。       自己还需要成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未来投资指导书

                        这本书从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历经的各个阶段发生的大事,从经济学角度阐述分析来揭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其说是介绍中国宏观经济,不如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相关经验与教训。上中下篇分别介绍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资产配置相应变化,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过去发生的问题,不断展望未来 & 创新发展。对于我们每个人自身来说看明白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对于自己个人职业发展,资产配置有着积极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个社会需要了解宏观经历

                          认识张明老师还是通过何刚老师的全球金融的视频课,本来就是一直是何刚老师的忠实粉丝,而且跟着老师学习了财经大课和全球金融课,已经基本了解到了对于了解全球经济的基本框架逻辑以及当今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尤其美国,欧洲,日本还有我们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向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通过何刚老师的介绍,听了张明老师对于中国经济的深刻洞察立刻毫不犹豫的开始读张明老师的这本宏观经济,这本书是张明老师利用 2020 年疫情在家时间写的,写的比较连贯,系统,深刻又简明,读完后我了解到了中国从改革开放来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和衡量这些发展的重大指标,张明老师通过自己对于劳动力,人力资本,固定投资,以及技术,制度这一块的具体分析深刻的阐述了中国几个阶段的发展的背后主要推动力量,以及目前我们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具体原因和下一步我们调整的可能具体政策,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认清楚我们中国现在的具体情境,具体的根据预期和现实选择一些具体的调整和改革政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可能的宏观政策去引导我们的前进方向。通过本书我了解到了,国家发展的很多指标例如三驾马车,以及一些金融调控手段,无论是财政上的,还是货币政策上的,对于国家后面的国家政策解读也有了一定的参考知识,真的是收获满满,感谢张明老师,感谢何刚老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的未来

                            1. 阶层:社会的长期稳定会导致阶层的流动性变小,从而导致阶层固化。2. 财富:阶层的固化导致财富的固化,因为资本社会时代,资本的收益率远高于人力资源的收益率,从而使阶层固化更牢固。3. 未来:打破现有的观念制度,注入新的血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大类资产配置的十条建议

                              建议一,在股市投资方面,应更加重视 “蓝筹龙头” 与 “科技创新” 两大配置方向。建议二:在债券投资方面,应警惕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风险的爆发。建议三:在外汇投资方面,应防范人民币汇率的潜在贬值风险。建议四,在大宗商品投资方面,总体偏悲观,但黄金仍有一定配置价值。建议五,在房地产投资方面,应该明确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高峰已过,相关投资应关注劳动力流动与优质公共资源分布。建议六,应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领域蕴含的投资机会。建议七:在金融周期下行阶段,资产配置应高度重视流动性。建议八:挑选优秀的机构投资者代为投资。建议九:避免被 “割韭菜” 的前提是调降无风险收益率。建议十: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警惕落入集体非理性陷阱。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实用的经济学著作

                                尽管外行的我,看的是懵懵懂懂,但基于多年的企业管理和对市场的关注,通过验证部分趋势和观点,觉得确实是一本研究宏观经济的好书。既有启发,又有很强的指引力和影响力,对我们思考未来经济走势有着重要意义。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洞察透彻… 这些不止是对此书的评价,也是这本书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强烈推荐喜欢经济以及工作涉及经济的人去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关于房子的一点收获

                                  这些年一直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房子,结合书中内容划重点:房地产究竟算风险资产还是避险资产,面临着一定争议。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相比,一二线城市房地产的价格更加稳定。与大户型房地产相比,小户型房地产的价格更加稳定。与郊区房地产相比,城市核心区域房地产的价格更加稳定。因此,我们把三四线、大户型、城市郊区的房地产视为弱风险资产,而将一二线、小户型、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地产视为弱避险资产。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宏观经济,长期主义!!

                                    ①此书首先谈论了过去中国发展的经济史,很多内容都是将过去的数据集成上去的。不过每章后面作者也做出来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对于想要了解经济史这块的朋友还是有一定的可读价值。②最后作者也列举出来未来需要注意的风险及风险配置,也提出了资产配置的建议。本书十点建议:(一是在股市投资方面,应更加重视 “蓝筹龙头” 与 “科技创新” 这两大配置方向;二是在债券投资方面,应警惕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风险的爆发;三是在外汇投资方面,应防范人民币汇率的潜在贬值风险;四是在大宗商品投资方面,总体偏悲观,但黄金仍有一定配置价值;五是在房地产投资方面,应该明确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高峰已过,投资应关注劳动力流动与优质公共资源分布;六是应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领域蕴含的投资机会;七是在金融周期下行阶段,资产配置应高度重视流动性;八是挑选优秀的机构投资者代为投资;九是避免被 “割韭菜” 的前提是调降无风险收益率;十是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警惕落入集体非理性陷阱。)③咱还是得保持独立思考,借鉴过去,选对将来!再比如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继往开来吧

                                      这是一本让你知道你的钱是怎么来的,也告诉了你它是怎么没的。硬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晰的宏观分析框架,放得下更多复杂信息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是不那么好入门的,如果不是工作或者特别兴趣的话,一般人距离宏观事件比较远,虽然新闻咱们都看,但是新闻里说的那些大事儿想要理解透彻,是需要一些理解宏观经济的框架的。这本《宏观中国》最有价值的,就是提供了清晰的框架,用作分析复杂的宏观现象。比起上大学读的课本,通透了许多。这也是我能够一口气读下去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通透。读大学的时候,记得宏观经济学的课程非常难理解,由于大量陌生概念堆砌在一起,理解和记忆的难度本身就大,再加上课本上的很多描述又以概念为主,学到后面,稍微有个前面的概念想不起来了,马上就陷入了理解的僵局。但是《宏观中国》不一样,上来就是一个五个要素、一个生产函数,用了四个章节结合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来讲。过程中都是我们原本隐约知道的事实,但通过这样一条 “线索” 串起来,理解起来就有了一种通透的感觉。很像是学经典物理公式,非常简洁,但却适用范围很广,就是读完有一种掌握了真理的感觉,非常过瘾。最令我信服的是,虽然这是去年写的书,但是按照书里的逻辑推演下来,今年发生的很多宏观事件又都成了顺理成章。这就让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早点读这本书,那么在 2021 也不会在很多时候那么被动,而是早就先知先觉了许多。当然,更重要的是思维逻辑的方式如果恰当,自然也能学会推演未来。并且,书里面也明确地说出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在哪,也期待着我们国家能早日想出化解风险的政策和方法。最后,冲着上篇清晰的宏观分析框架,以及中篇和下篇对各类资产的分析模型,这本书还能作为经济学相关的一本工具书,用作一个校对的参照,去将我们看到的新闻,读到的经济学书籍,用本书提供的分析模型去套用,也会将信息整理得更容易理解。所以,电子书读完,备上一本实体书,放在书架上,遇到宏观信息的时候,抬头看一眼《宏观中国》,心中的从容就又多了几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宏观中国

                                          又找到一位宝藏老师,有幸拜读,大为获益,受用良多!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