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庄子谈到过人的四种层次:1、是知识、学养足以胜任官职的人,可谓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2、“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能把握自我的人;3、像列子那样可以御风而行的人,在物与我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顺势而行,因势利导,完成自己相对的自由;4、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与宇宙精神化合为一体,也就是《庄子》的最后一篇《天下》里所说的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获得最大的自由自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介绍性的一本书

      对庄子有个介绍。跟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关系。还有所有出自庄子的成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鲁迅很喜欢《庄子》,其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庄子语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余秋雨对于先秦诸子文学品相有个论断:我对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骆玉明在《简明中国文学史》中也给予了《庄子》很高的评价: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是文学性最强、文学成就最高的。这首先因为庄子和他的门徒们兼有哲学家的思维和诗人气质;生命究竟有何意义、完美的人生是否可能?当人怀着实际的生存感受和激情来发出这一类追问时,诗意与哲理已经是不可能分开的了。本书对《庄子》的论述扎实严谨,颇有卓见,如果你也对《庄子》感兴趣,不妨从这本书开始!作者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心的世界是至大的,只是一般人忘却展开它而已。读《庄子》,是我们展开心灵世界的一种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今天,我们对传统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入,不像四十年前,对传统文化基本持一种严厉批判的态度,而现在更多的是一种继承发扬的意识,对传统有更多认同。说到读经典,我们一般会想到儒家、孔子,这当然没有问题,儒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首屈一指的价值,处在最核心的位置。但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 “儒道互补” 之说,犹如车之有两轮,这也是事实。在中国历史中,纯粹的排斥道家(也包括佛家)的儒家也是极少的,而道、佛两家也吸收了儒家不少的东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书小感

            最喜欢庄子的世界一章,原本只是略略的读过其中十之一二的文章,但通过庄子的世界一章对,《庄子》一书的内涵要义有了基本的把握和了解,想想对以后阅读也大有裨益。其中庄子思想的由来,发展,后世的影响,及儒释道三家思想要义的对比,读后也深有启发。故事仍在继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心中的庄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庄子> 通识》算是给一个中国人科普了一下,庄子的生平,家事,文章,历史地位,文人影响。想要了解一部好的作品,先要了解这个作家,知道他的生存环境,才可以知道作品的伟大,想要了解伟大的作品,要从后世引用他的次数,还有就是高峰文人的推荐,才可以知道作品的伟大。逍遥,中国文人,江湖人,市井百姓,庙堂之人,外国不好说,至少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可惜,很多的事情都只在书里才有。或许正是如此,才要从书里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书

                以前总是分不清老子和庄子之间的区别,,现在稍微了解了一些。中国文化确实是儒家和道家相辅相成的,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到家的自由天性,也有如家的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屈从的世俗礼教,。佛教的禅宗对人心灵本心的把握,从庄子这边可以看到很多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常识性内容,读得很快。以前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了解,现在,需要由浅入深,慢慢补课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