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沉思,你低头思考那一刻,就像黑夜在某一刻拥有了寂静和繁星。
于我第一次翻看这本书,已经过去一个月了,随着今天读完的最后一个字,我 2022 第一本精读的书也就到这里结束了。这一个月有很多启发,首先感谢佘老板的推荐,不愧是走进佘老板心里的一本书,他说写书评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我今天也来试着写一下书评(2022 精读的书都要写一写)。 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书评,有的书读着读着就走进了生活,为我所用;有的书读着读着就进入了心里,让我感动不已;有的书你明明知道它离我们很久了,但在今天的我看来,这些道理就像是一位当世智者说的一样,也不禁让我心惊胆战。《沉思录》这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我钦佩古罗马皇帝 —— 马克。奥勒留 有这样的思考,也钦佩在那样的时代里有这样的他,表现的如此沉着冷静。 这本书对我来说,如今看来我收获了什么呢?大概就是:我们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一样,不论是贫穷富贵,又或是恶人还是大善人,你是上帝还是普通平众,他们都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着,我们也都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我们有一天也会学着去认真对待我们自己的感受。 听有人说过,读书又何尝不是一种偏见,人们喜欢引用书中的句子,来印证当下自己的活法,还会试着去说服他人,书读着读着就成了自我表演。但我是不认可的,偏见每个人都会有,自我在每本书中也会有,但我们也就是在这样的一本本书中,发现曾经有偏见的自己,我们今天读的书有一天也会变成从前。因此,我还是想分享一下《沉思录》给我带来的启发,就像本书是作者写给自己的话一样,我也想对我自己说一些话,如果你们也恰巧一样,那真是太幸运了,我又遇见了你。有的事情需要不吝钱财;有的时候你并没有那么忙碌,你有你的家人朋友你有你的的义务;朋友抱怨,我们又怎能漠然置之呢 ?从未展现奇怪和惊骇,从不匆忙,从不拖延,不以笑声掩饰焦虑,也不狂热或是多疑,我们有一天也这样遵循着自己的本性;决不因初步印象的瞒足就停止探究,人或事,喜欢的值得再进一步;对于幸运所赐予的东西,拥有时大大方方享受且不做作,没有的时候并不渴求他们;因为欲望而犯罪的人比因为愤怒而犯罪的人更放纵也更懦弱(因为插队的事情发生冲突两人打架进公安局大概是愤怒,因为渴望愉悦去抢银行,去强奸等等大概就是欲望犯罪);留意让你变坏的事物,它可能正在使你生活一步步变坏;好人和坏人对于好事坏事的降临有时候没有天理;热爱你所学的艺术吧,它至少能让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所有发生的事情作为必须的、正常的来接受;做完一件好事不应该要求别人来看,而应该像一株葡萄藤在下一个季节继续等待结果一样;说你看来是最恰当的话,只要是一种好的气质、以谦虚和毫不虚伪的态度说出来;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带某种目的做出的,益达你记住了哦,抱怨也是;不要总是思考你的一生,可能想不出来结果也让那所谓的一生将你此刻打扰;人们也都因为对方而存在,彼此守护;你会因为什么事而感到痛苦呢,请你情绪不要波动太大,你要知道打扰你的从来不是眼前的这一事物,而是你对它的判断;如果神灵有力量,如果我们祈祷有用,除了祈祷你怕的事情消失之外,你其实还可以祈祷你不怕这些东西;不要总是说一个好人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朋友,丈夫或是妻子应当所具有的品质,而是要试着成为这样的人;当你因什么人的错误生气时,你应该立刻转向自己,想想你自己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人们总是看不惯自己身上的缺点毛病出现在别人身上);人们相互蔑视,又相互奉承,人们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可能因为我们身边也都是深陷泥潭的人;我们都如此爱自己,超过爱其他所有人,但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别人对我们自己的意见呢,你想不想听一听你最爱的人的声音? 所以这一次书评我也听一听我自己的声音。 这本说讲的是哲学吗?应该是吧,没有一种生活条件比你现在碰巧有的条件更适合哲学。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全书反复阐述了以下九条观点:1. 宇宙自然之道是不可抗的。2. 宇宙之道即是符合理性的,符合公益的。3. 宇宙浩渺无穷,而人只是其中的一点、一瞬。4. 人的存在方式,应该主动符合宇宙之道。5. 人的行为应该遵从理性,服务于公益。6. 一切皆都不过是你的主观见解而已。7. 一切存在都是符合宇宙之道的,因此不要为了外物而烦恼和愤怒。8. 别人的错误是属于别人,自己应该关注反省自己。9. 无论你的一生如何荣誉显赫,最终都将死去,归于乌有之乡;那些毁你、誉你、念你、恨你的人,那些埋葬你、纪念你、哀悼你、崇拜你的人,也都一样。和梁实秋相比,何怀宏的译本「信」上稍逊,「达」上略优,但「雅」上实在差距不小了。
5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跟着总理读枕边书《沉思录》 是我几年前就读过的书,当时是看到这本书是温总理推荐的,是他的枕边书,“不知读了多少遍”,这本书的好处就在于,不是一气呵成的书,你可以随意的翻开,不管是那一页,或者那一段,你都可以随意的浏览,在不经意间,也许某一段或者某一句就会触动你的心灵,让你的内心为之一振。让你仿佛看到一位忧国忧民老人对人生对岁月的感悟和沉思,书中的文字,就是这个睿智的老人,每一天的所思所想,就像我们每天记录的日记,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却深含智慧和哲理,让每一个阅读的人内心都会有所感悟、有所震动。可以说《沉思录》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所以我喜欢这样的文字,也喜欢这样的书,它可以放在你的床头,每天都可以随意的翻开,随意的阅读,让我们的灵魂保持宁静。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极其优美动人的一本书《沉思录》初读这本书真是惊奇无比在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 3 听到《沉思录》作者马可・奥勒留的观点,眼前浮现一幅画 “有人在穿越时空与我交流。一个在灯下独自书写的人,工作很忙(最后就是生病累死的)很繁杂(各种批示全靠人力)要裁决(生死毕竟是凯撒一般的人)要出差(南征北战不停)要制衡(古罗马的元老院有多 NB 是搞过大事情滴)…” 最先吸引我的是书写内容充满美感,例如这一段 “有一阳光,虽然它被墙壁、山峰和无数别的东西隔断。有一共同的实体,虽然它分布在无数具有各自特性的物体之中。” 光,无论与什么混合都不会改其是光的本质。是不是超级美啊,这堪比文人墨客的表达通篇随处可见,却深深感到这不是刻意美化修饰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不同时期的长河里有无数这样的人,三国时代的曹家父子、文艺气质拿捏死死的宋徽宗、最爱提提画画的乾隆皇帝,可他们都很少提及生死。大概是中国人一直都很避讳谈论生死吧,从小逢年过节家里老人会长辈悄悄谈论。而我也从好奇懵懂渐渐亲身经历,一个个高大挺拔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弯下,思维行走也都不知不觉变的缓慢。随着年龄增长,一些看似黑天鹅的事件也飞起飞过或落下。坦白讲有一段时间很焦虑,焦虑到寝食难安,通过得到学习,香氛精油,正念冥想、家人陪伴、德扑、调酒、国风、旅行放飞,有所改善但感觉觉好像有什么总在蓄力,下一次会更猛烈的反扑。《沉思录》让人有种莫名安静的力量,感觉有个人背对着你:手拿刻刀,叮叮当当把一些东西刻在石头上… 比如这段 “不断地回忆那些经常诉苦的人,那些由于最大的名声或最大的不幸,或仇恨,或任何一种最大幸运而非常引人注目的人,然后想想他们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他们已化为尘土和传说,甚至连传说也够不上。” 看到此处,是不是有种气球被戳破的感觉?哈哈哈,是不是很有力很直接却不带任何评判?之前用不断给别人看伤口猴子的故事,难怪总觉得偏题。原来是这样啊。奥勒留认为,人总不免会焦虑和烦躁,会生气和愤怒。焦虑原来是我们自己对自己产生的负面情绪(我在对自己不满)而愤怒则是我们对他人产生的负面情绪(我在对他人不满)他还认为,我们之所以常常陷入焦虑和愤怒,是因为我们太在意外在的东西,以至于迷失了本性和自我。现在我们普通人面对的信息量堪比千年前的奥勒留,如何能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奥勒留讲,一个人的价值可以用他所专注的事情来衡量。遵循万事万物背后的规律,就像试着听懂语言背后的真相一样遵循本心。“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时不时停下来,走慢一点,问问自己的本性和自我。最终,我选择陆陆续续读完了这本书,通过尝试每天跑步释放负能量转换正能量。现在依然会焦虑会愤怒,也学着放下舍弃。世界本如此,不必大惊小怪。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反思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的义务在读吴军老师《境界》后,才想认真读一读这本经典。读的过程思考自己,沉思自己。鉴于翻译后语言语义的区别,之后可能会继续读原文书来感受优美又有力量的话语。读本书所得:1. 灵魂需要养分你由三种东西组成:一个小小的身体、一点微弱的呼吸(生命)、还有理智。身体和灵魂是有区分的,身体需要养分,灵魂也需要养分。灵魂保持在一种状态和活动之中,读书的目的是明理,明理的目的是觉察事物本身,把它分为质料、形式和目的以及它必须持续的时间去领悟或解决问题。遇到事情向内求,一个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与更少苦恼。不要再随便地游荡,因为你将面临自己记忆力的衰退,抓经自己的日子,丢开无用的希望,来自己援助自己。不寻求外在的帮助也不要别人给的安宁,这样,一个人就必然笔直地站立,而不是让别人扶着直立。2. 作为一个人的义务首先,不要不加考虑地做任何事情,不要没有目的。把一切发生的事情都看作是正当地发生的事情,如果仔细的观察,你将发现它就是这样。顺应自身,等待自然的分解,不为延缓而烦恼,是一个人的义务。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符合宇宙的本性的,绝不违反我身外和身内的神而行动。一株无花果树的工作就是做一株无花果树;一只蜜蜂的工作就是做一只蜜蜂;一个人的工作就是做一个人。3. 有目的地训练自己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的训练自己。不让恶人做恶事,就像不许无花果树结果,不准马嘶叫。不许别的必然出现的事物出现一样,遇到事情,如果这是不对的,不要做它,如果这是不真实的,不要谈它。在人的生活中,时间是瞬息即逝的一个点,实体处在流动之中,知觉是迟钝的,整个身体的结构容易分解,灵魂是一涡流。任何人事物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任何人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丧失过去或未来,唯一能从一个人那夺走的只是现在。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推荐阅读,反正不长奥勒留是古罗马五贤帝中的哲帝,在一定程度上,因为这本书广为人知。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五贤帝,是先听说了《沉思录》,进而认识到奥勒留,随后了解到五贤帝。本书每个小节独立成章,可以放在床头,随便翻到哪就从那开始看。就我个人体悟,读这本书需要静下心来。我曾以过客的角度读了一半,然后就没继续了。后来《世界文明史》课程里,再次看到奥勒留,重新开始读。这一次看到了奥勒留的口吻,像是一位长者在教导跟随自己的学生,我甚至能想象他在苦口婆心的说话。本书就像是他在对着你讲话一样,不静下心来,听不了几句就想离开了。实际上里面有很多智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始终听从最初的现象,不从内心对你增加任何东西,那么就没有什么对你发生了。咋一看不太理解,本书有不少地方都给我这种感觉。好在这一段连贯起来,就容易懂了。这句话是这么解释的:我看到我的孩子生病了,我看到了,但我并没有看到他是在危险之中。简单讲就是不要想太多,不管是好是坏,都不要添加进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