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4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幸福,是一种补偿机制

    尼采曾说过:“你遭受了痛苦,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得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他人理解,他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独特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会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尼采用这简单的道理同我们诠释孤独的定义。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如果你不能接受,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不愉快,你都会将之当成痛苦。换之,假如你接受自己在这世界上是完全孤独的,那你将会把这种孤独用作对自己的安慰和力量,慢慢地从中渗出满足的幸福感来。有的人生来就是王子,却一直活在痛苦之中,比如哈姆雷特,他一直在自己的人生中寻找痛苦的影子不能自拔,他未曾试图看看身边其他更值得的事,还因自己的痛苦,把自己心中的尖刀刺向身边人。人生本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平凡中度过的,但是怎样才能在平凡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自己的能力了。我们通过认识自己,可以认清大多数人的平凡都是常态,用平常心去接受一个平凡的自己,让自己变得简单而豁达将是你走向幸福的必经之路。当然这条路上只有自己,这条路必然是孤独而寂寞的。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用之用

      喜欢周国平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他解释什么是哲学开始。解释一个概念如果就从别的概念出发,就可能陷入一种是似而非的概念循环,对哲学的解释就容易这样。周国平从科学和宗教的对称性出发解释哲学,精妙之处在于把常人似懂非懂的脑海里面的认识串联起来,很好的把哲学的概念嵌套其中,无论真懂假懂,有一种踏上了哲学之路的感觉。像我,被科学浸染多年,宗教般的相信科学方法论,对宗教的认识是暂时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给予的一个 “迷信” 假说。直到听到了周国平解释的哲学。       这本书我本来是当一本心理学书籍看的,因为刚好重读了《被讨厌的勇气》,想看看周国平怎么把孤独和勇气建立起联系。读完了感觉自己的哲学观又被启蒙了一遍。       哲学的字眼,古希腊那些经典和圣贤故事在一个人没有心灵需要的时候看上去像无病呻吟,故弄玄虚。但一旦踏上了究竟疑问之航,它就是摆渡过河的一条船。周老师说是退路,我觉得像是一条船,一棵树,人生遇到激流时它可以承载你过风浪,遇到狂风暴雨帮你遮风挡雨。对现代人来说,可能身体的痛苦不常遇到,激流和风浪更意味着心灵的痛苦和无尽的寂寥。       哲学的用处并不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刻,而是在无数人生选择和困惑背后。我们总是习惯于从结果找寻原因和动机,归纳于今后的方法论和处事原则。哲学就是无论结果怎样,下次你面临相同的选择还会选择相同的选项。我觉得这就是 “孤独的勇气 “的无用之大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谈幸福,谈哲学,谈人生

        周国平老师是哲学出生,学哲学的人,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人生的理解和释然,语言朴实很亲切,迷茫的时候可以看看这类书。人过中年以后,应该有两方面的觉悟,一方面是与人生必有的缺陷达成和解,另一方面是对人生根本的价值懂得珍惜。有了这两方面的觉悟,就会有好的心态。通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敢于孤独的勇气

          感悟内心,格我精神。倾注心灵,升华灵魂。修道行为,自知自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勇敢面对孤独,生命只有一次!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的生活哲学之书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