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非虚构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就是它的真实,而《下沉年代》所展现的则是比真实更加让人感叹的汹涌澎湃,一个又一个众生的片段看似零散琐碎,各自在那个分崩离析的社会里挣扎,却又巧妙地共同构建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宏观历史。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奥巴马走马上任,在这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美国经历了去工业化、次贷危机、互联网泡沫等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处于这个大时代大环境的每一个个体,都会受到冲击,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政商精英、硅谷翘楚,还是为了生活艰难前行的黑人女工、南方红脖,只要身处与这个正在下沉的年代之中,就必将经历这代人的 “成长” 之痛,那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美国梦可以成为沉浮之间的精神支柱,梦醒梦碎之时的剧痛,则更能让人几乎失去挣扎的力气。帕克写就的这部《下沉年代》实在是出人意料的,它不是一部历史读物,也并非人物传记,他只是在讲述最真实的故事,来自四个阶层的人物在经历美国传统社会结构轰然倒塌时的沉浮与挣扎,他们满腔愤怒却呐喊无声,他们心怀悲哀却又无能无力,他们随着美国梦的破碎,继续努力地重铸美国梦。每一段平凡的人生都是一个大时代的组成元素,这些人物的片段穿插交互,如同每天同一时间正在上演的一幕幕悲剧或闹剧,电影胶片般从眼前滑过,然后一片一片地拼凑在一起,最后形成了一幅触目惊心的下沉年代里美国社会的大拼图。除了四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主要人物,《下沉年代》里纷纷登场的各色人物也在他们的篇章里演绎着各自的精彩,譬如山姆・沃尔顿、纽特・金里奇、奥普拉・温弗瑞、雷蒙德・卡佛、伊丽莎白・沃伦等等,他们每个人都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发出自己的时代回响,或留下一串幻影。故事也从硅谷、坦帕、华盛顿等地来回转换,犹如电影的镜头一般扫过,让这将近四十年的美国社会尽收眼底,讲述了那些我们熟悉与不熟悉的下沉年代里的美国故事,也让我们 “近距离” 观察着那触目惊心的分崩离析。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书笔记9 - 这是美国,也不是美国

      "在每个人的人生里,都会有建设性的东西诞生于逆境。有时候情况似乎太过糟糕,以至于你必须紧紧抓住自己命运的肩膀摇晃它。"1984 年,因为村上春树的缘故莫名多了一些文艺的情愫。然而在这一章的三位主角的人生段落里,生活一点都不轻松。充斥着早恋,吸毒,堕胎,城市过度工业化之后的满目疮痍和劳资冲突下的激烈对峙。塔米・托马斯摆脱福利成为工人已是万幸,强悍如奥普拉也有着不堪回首的童年,心比天高的康诺顿的英雄拜登,因为抄袭,政治生涯跌到谷底。"她上了一系列以总统命名的学校 —— 林肯、麦迪逊、格兰特、威尔逊;每一座学校最后都被落锤破碎机拆除了。" 书里没写的,也是在那一年,勒布朗・詹姆斯出生在了阿克伦,美国的 "铁锈地带"。她的妈妈 16 岁生了他,一个贫穷年幼的单身黑人妈妈,几乎是是美国各地贫民区里最典型的妇女画像。"社会地位低下 - 穷 - 教育程度低 - 过早怀孕 - 不负或负不起责任 - 下一代继续挣扎" 这一恶性循环几乎就是黑人挣扎的血汗史。勒布朗詹姆斯,是寒门中凤毛麟角的贵子。"但是每天早上,善雷蒙德会起床、喝咖啡、坐在书桌前,跟恶雷一直以来的做法一模一样。毕竟,他们是同一个工匠。现在,令他分心的事物变了,但他仍然试图以极其准确的方式记录下他耳闻目睹的东西;在美国的喧嚣中,这件小事就是一切。"1987 年,美国蔓延着一种对于失去的恐惧,失去家人,失去工作,甚至失去生命。还好,有雷蒙德・卡佛,底层的家庭、早婚,奠定了他人生的底色,他一直在生活的折磨中苦苦挣扎。如果他回顾自己的人生,可能会说,还好,我没有放弃写作。他把这样的人生如实地放到了作品中,那些小人物的拮据、痛苦、无奈、忧伤,以及内心的危机和挣扎,也成了一代美国人的写照。沃尔玛的巨大成功,是打破阶层壁垒的一种尝试。通过方便和廉价,受到几乎每个地方民众的欢迎。而方便和廉价,也同时导致工资降低,一些小城镇的生活,实际上更贫穷了。我常常在想,少数人的 "心想事成",是不是总会以多数人的 "事与愿违" 为代价。"在美国越来越富裕的那一部分地方... 他们转去昂贵的精品商店购买鞋子和肉类,好像多付点钱就能让他们对不断蔓延的便宜货免疫。与此同时,像梅西百货这样的前中产阶级经济堡垒逐渐消失,美国开始再一次变得像山姆先生长大的乡下一样。"1994 年的故事里,康诺顿终于进入了白宫,在各方权力的博弈中,康诺顿在权力中心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他的起点。顾城曾经说过:"现代汉语就像用脏了的人民币,我要把它洗一洗",还好顾城没有经历过,也不会经历,政治,否则他一定想把这个世界洗一洗。和政治比起来,用脏了的人民币简直可以说是一尘不染。然后就是硅谷的崛起,和是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彼得蒂尔作为这一切的亲历者,牢牢坚守自己的关键词:"自由意志主义" 和 "破坏"。从某种意义上,彼得蒂尔是硅谷的既得利益者,遗憾的是,整个硅谷很可能是美国下沉过程中的最后一针兴奋剂。"1995 年,他宣布自己是共和党人。他的朋友里奇・阿米蒂奇,一位众所周知的共和党员,警告他不要这么做:共和党已不再是艾森豪威尔的政党 —— 它甚至不再是里根的政党。某种东西被释放出来,那是一种丑陋的、非理性的精神,哪怕在外交事务中也是如此。"1999 年到 2003 年,我正在上海读大学,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律动和变化。千禧年,不但分界了两个世纪,也见证了中国从少年走入青春期的时刻,更在美国见证了资本和民众的割裂。科林・鲍威尔的无奈,为 16 年后特朗普的当选做了最好的预言。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既得利益集团和普通民众的渐行渐远,富豪精英们依然从全球化的浪潮中攫取这巨额财富,但是普通民众不但没有分到好处,还成为了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仿佛巨大的多级火箭,头部的飞行器继续加速前进,从尾部最初一级开始,每级火箭燃料用完后自动脱落。"在此期间,我们把所有便宜的、负担得起的石油从地下挖出来,靠它走到今天 —— 那么当它开始解体,我们将回到起点,但我们已经在这一路上发展的新科技中学到了那么多东西。" 他相信,生物燃料正是关键所在。当时针转入 21 世纪,社会下沉的趋势继续蔓延:迪恩经营的小型加油站和便利店被连锁巨头挤压得喘不过气,他试图转型投资 "生物石油",也终告破产.。随着 "去工业化" 与实体经济的衰落,随着社会组织和共同价值的式微,原本支撑 "罗斯福共和国" 的柱石正在坍塌,美国的底层社会正在逐步走向支离破碎。然后就是佛罗里达,那个疯狂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想要买一套根本买不起的房子,每家银行都争先恐后生怕贷款速度太慢。人们似乎忘记,制造业和农业才是实体经济的基石。基石稳定,才有可持续发展,基石崩塌,所有的光鲜都只能是泡沫。石油挖完了,地面开始下沉。美国的基层民众真的好可怜,失去了宗教价值,和开拓精神,人们的存在感,似乎只有每四年投出选票的时候。美国梦,一边是美国,一边是梦。"人们可以选择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重要的发明家或活动家,但是一个黑人总统 —— 没人能否认他的意义。这不仅仅是黑人的历史,也是美国的历史。后来,塔米在她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挂上了第 44 任总统的带框相片,上面是奥巴马在大选夜的芝加哥向人群挥手致意,头上高悬着他在竞选期间所说的话:" 我们的命运并非由上天注定,而是由我们自己书写。""2008 年,奥巴马当选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同年,次贷危机爆发,美国经济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挫败。杰夫・康诺顿借着拜登的上位回到白宫,彼得・蒂尔在硅谷既有着投资 Facebook 的高光时刻,也有投资失败的低迷境遇。无论如何,这都是富人的游戏,拿着普通民众的钱输输赢赢,磨练心态。塔米・托马斯的处境并没有因为奥巴马的当选而有任何改变,仍然苦苦寻找着养家糊口的机会。演说家奥巴马现在看来,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总统,他的整个任期几乎都在跟" 立功 "这一件事情较劲,无暇立德和立言。他要立的功是医疗改革,在功败垂成之际因为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 叛变 "而涉险过关。现在回想起来,他的竞选宣言是那么的虚空,那么的魔幻。"Yes We Can‘"的煽动性,让很多美国人都没有搞清楚"we"是谁,"can"的是什么,就投了"yes"。2008 年,美国进入了韭菜时代。" 那是迪恩・普莱斯生命中最艰难的年份之一,而 2011 年将会更糟。然而他总是发誓绝不放弃。他从未对自己的构想失去信心。他不会像拿破仑・希尔所描述的科罗拉多州的淘金者那样,停止钻探,卖掉设备,最后却发现,自己距离主矿脉只有区区三英尺。""丹青书" 里面有一句,说是人们往往会在成功面前放弃,就好像苦苦熬夜的人,在黎明之前睡去。我想,迪恩・普莱斯一定不想成为那个在黎明之前睡去的人,只不过他的黎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很多情节看着都很压抑,我也不知道,我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中国公民,到底在为什么难过。可能是一些人类底层共通的情感吧。Jay-Z 好歹是出名了,也富贵了,只是也经过了不少磨难的洗礼,和运气的加持。一个出身贫寒的黑人,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有超高的天赋,还要有超好的运气。大概一百万个黑人兄弟,才能出一个勒布朗詹姆斯,和一个 Jay-Z。"人性保持不变,但当金钱水涨船高,它就会以一千种微小的方式腐化人类的行为。" 华盛顿改变了我。"他说," 如果它改变了我,那么它也必然改变了其他许多人。""即便金融危机之下,精英们也总有手段通过各种各样复杂的法案,以及政府的资助度过难关。绝大多数人连九牛一毛的损失都没有受到。富人们的冒险并不是真正的冒险,因为他们只攫取利益,却不承担后果。他们带到桌面上的,除了过硬的关系网,还有无尽的贪婪。王尔德曾经写道" 有许多品德美好的人,如渔民,牧羊人,农夫,做工的人,尽管他们对艺术一无所知,但他们,才是大地的精华。"我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深以为然。我见过那些生怕被人误会的工人们,往咖啡里加半杯糖却把工作台收拾得非常干净的建筑工。这些大地的精华们,在富人眼里充其量是精华液。" 他曾在某处读到亨利・福特的一句话:"失败只是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下一次,你将更加明智。"" 所谓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 美国的种族,金融,代际,工业到处都有青萍之末的趋势,应接不暇。奥巴马总统至少还有一件事情可以专注,就是医疗改革。这未必是他唯一想做的事情,但是可能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没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医改法案,恐怕奥巴马的八年执政只剩下和中国互相签发十年签证能为人津津乐道。医改法案,也是依靠保守派大法官约翰・罗伯茨的最后叛变而逃出生天,避免功败垂成的命运。然后就是体制,想要对抗体制的精英沃伦,和试图在体制内求发展的普通人雷。殊途同归发现一件事情,中产阶级的生活,在渐渐被榨干。不同的是,有人面前还有着 "打不过就加入" 的选项,有人被扔在系统边缘自生自灭。"让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愤怒的,正是雷从自己的生活中认识到的事情:在这个不公正的系统里,有钱有权的人榨干了中产阶级的生活。"" 然后我们跳过围栏,我们开始失败 / 我们折叠起来,这还不够 / 想想我们离成功只差一点 / 我想在大地上像巨人一样行走 "。有人觉得美国社会是一锅番茄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觉得美国社会是一盘色拉,在一个盘子里,但是泾渭分明。读完这本书,觉得都不去确切,美国社会更像是小时候做的溶液分层实验,不同液体由于密度的不同,分成不同颜色的层次,不但各不相溶,而且上下分明。" 他读到过,有百分之四十七的美国人极其贫困,连所得税也付不起。百分之四十七!这是怎么发生的?贪婪。只是大公司的贪婪罢了。"对于某一个人的下沉,我们会报以极大的怜悯,仿佛战地上被秃鹫凝视的小女孩。而对于一群人的下沉,媒体也好,社会上层也好,有意无意选择视而不见。没有特定的受害者,总会让加害者更加心安理得。而一个社会的分裂,总是从上往下开始的。" 那是 8 月的倒数第二天。共和党人在十五分钟车程之外开着一场耗费一亿两千三百万美元的大会,而哈兹尔一家在付清所有账单之后,要靠仅剩的五美元撑到 9 月 1 日。"

        3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梦的黯淡与消亡(不革命难MAGA......)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写起,横跨美国三十余年历史,被誉为《光荣与梦想》之后的美国新史,一部定义我们年代的史诗。作者乔治・帕克跟踪描写了四位不同阶层的 60 后美国人 —— 追逐美国梦的南方白人农民,失去工厂岗位的非裔女性工人,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穿梭的精英,借互联网经济发迹的硅谷大佬 —— 展现四段沉浮人生,揭开四种阶层剧痛,写出一代人的愤怒与悲哀。通过作者的文字,对于不曾深入了解美国的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出,美国的问题不是今时今日的问题,而是经历战后经济飞跃的黄金年代之后,便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解体,问题不断积累,而政党之间为了选票你争我斗的内耗,没有形成真正能够代表绝大部分群体利益的政党,没有能够找到解决弊病的良方。这是一本关于时代转折及世界剧变的当下启示录。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的激荡三十年

          难得好书,首先是写法非常高明,非虚构历史叙事从 1978 年到 2012 年 34 年间,选 9 个年份(1978.84.87.94.99.2003.08.10.12)简单罗列年份大事记,然后重点叙述个人的平凡经历,重点人物故事是三个半,一个白人红脖子迪恩普莱斯,一个华盛顿政治精英杰夫康诺顿(协助拜登)一个黑人普通女孩塔米托马斯,这三个人会反复描述其经历故事,半个故事是讲硅谷传奇投资彼得蒂尔,期间传插政坛大佬金里奇,黑人名嘴奥普拉,军界的鲍威尔,沃尔沃的老板沃尔顿,小说家雷蒙德卡佛,演员爱丽丝沃特斯,财政部长银行家罗伯特鲁宾,说唱歌手 JAY-Z,著名博客编辑安德鲁布莱巴特,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以上人物生平的一点片段(不是生平介绍),所以如果不对这些名人熟悉读起来就不太过瘾,但作者高明的就是在于画面感非常强烈,只是片段,而不是写成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没有画外音,没有结论,让读者自己体会,许倬云读出的是下沉沉沦,我看到的是解脱撕裂,当然如果不喜欢人觉得散乱不知所云,这么庞大的帝国,三亿的人口,真是说不清,就是硅谷和华尔街,坦帕也不是详细介绍,就给读者一些画面,这本书写到 2012,喜欢的应该看出作者的预见性,不喜欢的还是不知所云。我喜欢作者的写作手法,墙裂的代入感,让读书身历其境去体会。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下沉年代的伤痕文学

            在群像式的多线叙事里,充斥着经历着丧失感的小人物,以及那些看似流光溢彩、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大人物,他们其实都是挣扎在一个下沉年代和茫然无措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比如我们看到杰夫・康诺顿追随协助拜登的故事,时而豪情万丈,时而落寞沮丧,可谓一唱三叹,心情如过山车般起伏跌宕。美国梦醒,书中的基调,好一番孤单寂寞冷。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晰的看透美国的割裂

              这本书超级超级深刻,得了 “美国国家图书奖”,好几个普利策获奖者推荐阅读。而且登上了 slate 近 25 年最值得阅读的 50 本书。这本纪实文学,追踪了四个美国人的一生:1. 一个勤奋的黑人女性,在工厂辛劳了一辈子,在晚年却因为制造业缩水被裁员,她决定奋起反抗。2. 一个白人知识青年,追随了拜登 30 年(一直为拜登工作),发现了里面很多腐败的钱权交易,决定说出一切。3. 一个底层白人,怀揣创业梦,一直被大公司大财团绞杀的经历。4. 一个硅谷精英,曾经投资盈利过亿,结果经济危机深陷泥沼的故事。这里面是比较真实,比较撕裂的 30 年的美国。非常血淋淋真实故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国梦已远

                一部关于美国最近三四十年里的社会发展变迁历程的精彩非虚构文学作品。从 1978 年到 2013 年,作者在这三十五年间,选择多个关键时间节点,持续追踪与访谈分布在不同职业、年龄和教育背景的几位美国人的生活变化与其参与的美国历史变迁。尽管作者无意于展开学术化的理论阐释,其讲述时段也截止于奥巴马时代,但通过作者精彩而细致的讲述,特朗普能够成为美国总统的深层次原因,已经于书中的字里行间,清晰可见。借助于个体化的故事组合,作者巧妙地勾勒出去工业化、金融危机、阶层差距拉大、民粹主义抬头等对美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这种既有整体关怀、又基于个体命运关注的写法,让人动容。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下沉年代中的美国社会图景

                  —— 继「美国三部曲」和《光荣与梦想》之后的三十年《下沉年代》的格式和风格,与约翰・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很接近。都是从 “人物” 切入,有繁有简、有详有略,来还原历史、描绘时代。「美国三部曲」描绘的是美国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的社会图景,之后的四十年(1932-1972 年),留给了美国的 “断代史”《光荣与梦想》。本书则是从七十年代(1978 年)开始,到金融危机后的 2012 年,算是为读者完成了时间上的衔接。本书从 “人物” 切入,描写的主要对象围绕四个主要人物和一个主要地区。对四个主要人物的描写,像是四人在这三十年的 “人物传记”,也代表了四类不同的社会群体。有最初心怀野心、最终梦想破灭的生物柴油企业家迪恩・普莱斯;有从国会工作人员、到华盛顿说客,再到心灰意冷离开政坛的政治精英杰夫・康诺顿;有从工厂工人,到社区工作者的黑人女性塔米・托马斯;有作者选取的硅谷代表人物,Paypal 创始人之一彼得・蒂尔 —— 很多人都读过他的《从零到一》。一个主要地区,是曾定位为 “美国的下一个伟大城市”,之后却深陷次贷危机悲惨泥沼的坦帕地区。在五个主要的描写对象之中,穿插着十篇关于美国著名人物的简短 “传记”,每人一章的篇幅。这些著名人物中,有搅动政治风云的民主党议长纽特・金里奇,有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雷蒙德・卡佛,有沃尔玛的创始人、美国前首富山姆・沃尔顿,有潘尼斯之家的创始人、“有机运动” 的领导者爱丽丝・沃特斯,有美股传奇说唱歌手、商人 Jay-Z,等等。通过这十篇著名人物的简短 “传记”,配合五个主要的描写对象,使历史和时代还原得更立体。在结构上,作者并不是围绕着 “人物” 一个一个纵向地写下去,而是以 “时间” 为结点,横向地描写不同 “人物” 在某一时间段内的经历。不同的人物,就像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下,时代的横切面。而行文在人物视角和上帝视角之间不断切换,来描绘那一时代的社会图景。既可以细微到人物吃饭的餐厅、喝酒的品牌,也可以宏大到仿若在城市广袤的上空俯瞰时代的变迁。那些作为时代节点的年份,内容都是来自著作、报纸、杂志、演讲、歌曲、广告中的引用,一方面是还原时代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能直观地向读者展示那些年人们关心的问题。本书开始的 70 年代,正是美国在历经了约三十年的 “战后繁荣” 之后,开始遭遇下沉的年代。下沉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制造业的衰落、次贷危机的冲击,以及后续华尔街和华盛顿金融货币政策的 “交易”。在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等各个领域都发生着解构和变迁。对于同一个时代背景、同一个历史事件,可以从不同阶层、不同人的视角,去观察事件对人的影响,更清楚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特征。例如,制造业的衰落,在迪恩・普莱斯眼中是烟草业和纺织业的衰落,是与硅谷和华尔街的飞速增长背道而驰的,其他地区的萧条;在塔米・托马斯眼中则更加直接 —— 钢铁行业的不景气,工厂的倒闭,工人的失业…… 这样的城市在美国还有很多,美国称之为 “锈带”。制造业衰落直接带来的,是经济结构变迁带来的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带来社会问题。这在以塔米为代表的黑人种族中,尤为明显。实际上,黑人种族在那一时代遇到的问题,在现今仍会遇到,例如教育问题、工作问题等,感觉伴随他们生活的永远都是 “毒品” 和 “枪杀”—— 即使成功如 Jay-Z 在成长过程中也不例外。次贷危机的冲击导致房地产的崩盘,更是加速了下沉的进程。导致了像坦帕这样地区的大批中产,陷入财务危机,生活也因此捉襟见肘,甚至 “出现在危机中心和社会服务机构”。迪恩・普莱斯的事业破产和梦想破灭,也与之息息相关。坦帕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危机往往是考验,对司法体系、对银行系统,也是对人心的考验。这与后续华尔街和华盛顿的 “交易” 也紧密相关,随着杰夫・康诺顿的视角,可以看得很清晰,尤其是开始了他的 “说客生涯” 之后。作者写道,“财富为他们的权力锦上添花,权力令他们的财富不断膨胀。” 康诺顿意识到,美国的 “政府已被金融精英接管”。也正因如此,他最终选择离开了华盛顿,不再理会美国的 “下沉”。后来,康诺顿把他遭遇的这些,写到了他在 2012 年出版的一本书里,The Payoff: Why Wall Street Always Wins. 有趣的是,康诺顿政治生涯的开始,是作为拜登竞选团队的一名筹款人。本书在出版八年后引进简体中文版,是否和拜登当上总统有关?毕竟书中有不少情节是关于拜登的。我们可以通过本书,去了解美国在过去的四十多年经历的 “下沉”,对美国今天的状态、世界今日的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全面的了解。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下沉的不只是经济,还有国家的未来

                    美国的下沉年代真的很恐怖,工业退化后留下的满目疮痍,城市变成一片废墟,余下一座座鬼城和空房。年薪三万美元竟然都不够支付账单,美国式的富有让我觉得其实他们很贫穷,高收入,高物价,其实生活并没有那么的令人羡慕。里面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大公司通过连锁经营把社区中的钱都赚走,社区越来越穷,大公司越来越富有。而发展社区自己的工商业会把绝大部分的钱留在社区进行周转,为社区创造更多的价值。大型公司通过毛细血管网在全世界各地抽取资金,留下贫穷的当地,这是现代世界不得不面临的趋势。沃尔玛通过廉价商品击垮了美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和本地的商店,让工作机会流出社区,使社区更贫穷,更加离不开沃尔玛的低价商品。一个地区如果没有本地大型企业和制造业提供工作机会和资金内部循环,上升通道就会逐渐关闭。在效率与公平面前,保障人的公平在国家逐渐富强之后将会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转向。车轮子上的美国人可以随着车子去往全国各地,城市在兴盛和衰败之间摇摆。美式追求效率的方式带给整个国家的割裂正在发生,挖空的中产阶级不再使美国伟大,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事实,希望不会成为我们的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下沉年代》

                      从未有这么多美国人正在独自生活,就算是一个家庭也会孤立地存在,在一个巨型军事基地的阴影中挣扎度日,没人向他们伸出援手。在方圆数英里内荒无人烟的地方,一个崭新的社区可以在一夜之间冒出来,然后以同样快的速度消失不见。一座老城市可能失去工业基础,流失三分之二的人口,它的所有支柱 —— 教堂、政府、商业、慈善团体、工会 —— 都如同公寓楼在强风中垮塌,却几乎没有发出声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奥巴马走马上任,在这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美国经历了去工业化、次贷危机、互联网泡沫等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处于这个大时代大环境的每一个个体,都会受到冲击,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政商精英、硅谷翘楚,还是为了生活艰难前行的黑人女工、南方红脖,只要身处与这个正在下沉的年代之中,就必将经历这代人的 “成长” 之痛,那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美国梦可以成为沉浮之间的精神支柱,梦醒梦碎之时的剧痛,则更能让人几乎失去挣扎的力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苦难是一种能量

                          彼得一直没能忘记。直到成为硅谷亿万富翁,他仍然为预期中的死亡深感不安。四十年后,当初的震惊仍深植于脑海。他从来没能平心静气地看待死亡,像大部分人一样学会无视它。他们的态度是一种不假思索的默认,如同注定走向末路的畜群。那个坐在牛皮地毯上的男孩长大后将不可避免的死亡视为一种意识形态,而非一种现实 —— 一种已经带走千亿人生命的现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

                            书里没有英雄,也不是故事,而是许多真实的人和他们的人生:有倔强破产的农民创业者;也有 Paypal 创始人这样的硅谷精英;有一腔热诚几次跟随拜登但不甚得志的华盛顿幕僚;也有美国国务卿;有衰退的工业城镇的下岗女工;也有曾经首富的 Walmart 创始人;有颠沛流离英年早逝的作家;有深受次贷危机影响的普通百姓和华尔街金融业者;有流离失所的剪辑师;有大明星、先锋厨师和大银行家…… 这本书的书的英文原名是 Unwinding,按说原意有两层:一层意思是展开,拆解,比如展开卷起的画卷,拆开粘住的胶带或者缠绕的线球;另一层意思是放松,就好像忙忙碌碌工作的几十年,停下来静静地坐在树下放空。被翻译成 “下沉年代”。或许是因为书中确实有很多书评所说的 “下沉,苍凉,辜负,凋零,黯淡,沧桑,撕裂,悲剧”。但在书里我也能看到” 坚持,理想,单纯,善良,勇气,成就”。作者把一个个人物的生活和经历记录下来。我们在不同的视角看不同的风景。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I Will Survive

                              看到中间韦德纳一段脑中景象时,我想到《新闻编辑室》第一季的第一集。有个女生问台上的三位嘉宾,为什么美国是世上最伟大的国家。左派回答道,“多元性和机遇”。右派回答道,“自由,还是自由,永远都要自由。” 下面是主角 Will 的回答,我忍不住将整大段搬上来。“Sharon(指左派),国家艺术基金会(NEA)就是个败家子。没错,它是花不了多少税款,可却给他(指右派)了机会,次次拿来咬你。你们吵来吵去,浪费的不是钱,是投票数,浪费广播时间和专栏空间。为什么人们不喜欢自由派?因为他们总是输。如果他们是真聪明,又怎么会他妈的次次输。而你(指右派),居然好意思告诉学生,我们美国已经牛逼透顶,是世上唯一拥有自由的国家吗?加拿大有自由,日本有自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澳洲、比利时都有自由,全球 207 个主权国家中,大概有 180 个都有自由。还有你,联谊会女生(指提问题的女生),以免你以后不小心乱入了投票站,有些事你是要知道的,比如,你的问题毫无根据。美国是世上最伟大的国家吗?我们识字率排第 7,数学第 27,科学排第 22,预期寿命第 49,婴儿死亡率排 178,平均家庭收入排第 3,劳动力排第 4,出口额排第 4,只有三项,我们是榜首 —— 监禁人员所占总人口比重,相信天使的成年人数量和国防开支。这项支出比后面 26 个国家的总和还多,其中 25 个还是盟国。当然,这都不是你这个 20 岁大学生的错,但你却毋庸置疑,是史上最差劲的这一代人的典型。所以你问我是什么造就了这个最伟大的国家,我真不懂你他妈在放什么狗屁。国家公园吗?”“我们的确辉煌过,我们为正义而拼,为道德而战,因合乎道德而立良法,因违背道德而废恶法,我们要消灭的是贫穷,不是穷人。甘愿牺牲,关心邻里,勤劳踏实,不空口说大话。我们有过伟大的发明,有过逆天的科学创造,探索太空,治愈疾病。培育出了最出色的艺术家和最强盛的经济体。我们敢于挑战,同时心怀谦逊。我们崇尚智慧,而非鄙视,我们不以聪明为耻,我们不凭‘投票给了谁’来区分人。也不像现在,如此轻易畏惧。以前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信息充足,有受人尊敬的伟大人物告知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要承认问题存在,美国再也不是世上最伟大的国家了。” 我想《下沉年代》展示了一部分,为什么美国不再伟大。书中的很多事件和《新闻编辑室》也有些重合,我看到科赫兄弟又出现在这里,看到占领华尔街运动如何壮大如何因无领导而衰弱,看到被称为社会主义者的奥巴马如何赢得大选。这本书的叙事很有意思,从很多普通的老百姓出发,从一座锈带地区的小城出发,截取从 1978 年到 2012 年的重要年份,然后平行叙述这些人或城市的故事。我之前推荐过的一部美剧《Shameless》相当于芝加哥南区的下沉年代,我们不眼见那些普通人甚至底层的人如何活着,如何活下去,就很难对一个国家又更真切的认知。你知道左派越来越激进,美国社会撕裂,阶层固化,那具体是怎么样,还要从这些平凡的故事中获取答案。所以标题还是用《Shameless》中 Frank 劫后余生唱的一首歌,希望每个不顺从的生命都能 survive,然后更加坚强。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现代版《光荣与梦想》,再现更真实的美国,读《光荣与梦想》已经是七年前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国梦的另一种解读:自由,与自由的幻想

                                  📖书名:下沉年代️作者:【美】乔治・帕克为什么推荐这本书?这本书用人的故事,讲述了时代的故事。“本书基于数百小时的访谈写成,其中有些访谈对象是书中故事的主人公,有些则分享了信息和洞见;此外,出版资料也补充了一部分信息,其中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列在下面。著名人物的小传全部根据二手资料写成,其中最有用的部分也列在了下面;小传有时会重述或引用主人公本人的话,这些引语可以在书籍、文章和歌曲里找到。”️没人能说清解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曾经有一束线圈将美国人安全地绑在一起,有时甚至紧得令人窒息,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松开了。就像任何重大变化一样,解体在无数时刻、以无数方式开始,于是,这个国家便在某个时刻永远跨越历史的界线,此后彻底改变,难以挽回。🌟解体并不新鲜。每隔一两代人,就会发生一次:观点市场中充斥着聒噪的派系纷争,国父们的神圣共和国随之崩塌;那场撕裂美国的战争,让她从多元变得单一;摧毁了美国商业的大萧条,也为官僚和大众的民主制度铺平了道路。每一次衰退都会迎来革新,每一次内爆都会释放出能量,每一次解体都会带来新的凝聚。🌟解体带来自由,相比过去,它带来更多自由,以赋予更多人 —— 离开的自由,归来的自由,改变人生和接受现实的自由,被雇用、被解雇和涨高薪的自由,结婚和离婚的自由,破产、卷土重来和创业的自由,见风使舵、坚持到底和逃离废墟的自由,大获成功并开始吹牛的自由,以及悲惨失败然后再次尝试的自由。🌟伴随着自由,解体也带来自由的幻象,因为所有这些追寻都脆弱得如同思想气球,在不同情境下会突然炸裂。胜利与失败都是美国人的游戏,在解体过程中,赢家将赢得更多,像充满气的飞艇飘上云端,输家则经历了漫长的坠落才跌至谷底,有的甚至永远不会触地。🌟独自生存于缺乏坚实结构的图景中,美国人只能靠随机应变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书写自己成功和救赎的故事。🌟在解体的过程中,一切都在改变,没人能够幸免,不变的只有解体之声:这些声音来自美国人,或开放,或感性,或愤怒,皆反映了美国的现实;它们也受到种种影响:他人的观点,上帝,电视,还有隐约残留的过去。解体之声,是在装配流水线的噪声中被说出的笑话;是拉上隔离世界的百叶窗后发出的抱怨;是冲着拥挤的公园或空荡荡的议会倾泄而出的正义怒吼;是在电话里做成的一笔笔生意;是当深夜降临,卡车在黑暗中驶过时,人们在前廊上做着的响亮的梦。🌟他陷入了一个谎言:上大学,接受好的教育,在一家《财富》500 强公司找一份工作,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他做到了这一切,却依然苦不堪言。他逃出了父亲的囚笼,却陷了另一种劳役。他决心从头开始,走自己的路。他要创造自己的事业。🍀“我感谢那些让自己的人生构成本书核心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或许这本书可以回答,为什么选择了特朗普。因为有的在升起,有的在下落。可糟糕的是,升起的只是极少数,下落的确是绝大多数。      从光荣与梦想的美国梦中醒来,四十年来的美国普罗大众发现,一切都在改变,但改变是下沉。他们失去了努力的机会,失去了保护财富的能力,失去了上升的可能。一切都在固化,都在上演着赤裸裸的掠夺,是国家以法律以公平正义名义,纵容的掠夺。不反抗又能如何?     不去选择特朗普,他们还能选择谁呢?拜登吗?今天选上了还不是一样,宽恕那些富人,要求穷人克制。无家可归的他们如何克制呢?这样的乱局,是不是和 “阿拉伯之春” 相似?美国社会发生的一场又一场骚乱,是不是前奏呢?革命或许不会发生,但重创整个国家,确是不可避免。      阶层固化,无限度的维护既得利益阶层,并且纵容他们不去承担责任。这是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描述的法国贵族,结果就是被一扫而空,归入历史垃圾堆。这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问题。这些财富新贵族,要好好考虑考虑,财富的获得和保持,是靠维持压榨还是恢复平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世纪美国断代史

                                      1978~ 开始 30 多年的美国历史,是每个美国人经历美国不断改变的历史,那时拜登同学作为意气奋发的参议院准备大显身手时,一切正在在改变,没人能够幸免这些声音来自美国各个阶级,或开放,或感性,或愤怒,皆反映了美国的现实;自己的观点,他人的观点互相交织一起,让人既好奇又担忧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解体与重生

                                        这本书描写的,是从 1978 年到 2012 年,在美国发生的” 解体 “(Unwinding)现象。书中有三位主角,分别是一个从贫穷到创业成功然后又破产的南方农民,一个因为制造业衰落而丢掉工作转身投入社区工作的非裔女性,一个把最好的年华和智力用在了华盛顿政客和华尔街的游戏中,最后毅然放弃的精英人士。作者通过跟随三个人奋斗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处在衰退和解体的美国。这里有因为房地产泡沫一度繁荣而又瞬间一片荒芜的小镇,也有处在” 锈带 “上努力挣扎自救的工业城市,当然也有华尔街、白宫、以及硅谷。从他们身上,既可以看到面对整个国家大盘的衰落,个体力量的弱小;同时也可以看到,即使面对社会的解体,每个普通人只要坚持内心的完整,也最终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除了三位主角,还有一些配角也穿插登场,有著名的奥普拉。温佛瑞、科林。鲍威尔、彼得。蒂尔这种名人,也有一些普通人。从而使得整本书对这个时代的描绘更加完整和立体。读这本书,不像是一本纪实新闻,更像是一个人物形象丰满和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足见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结构设计的巧妙。虽然整本书的基调是一种对衰落的忧伤情绪,但是作者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正如他在书中写道:每一次衰退都会迎来革新,每一次内爆都会释放出能量,每一次解体都会带来新的凝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少数人引领时代,多数人被时代裹挟

                                          一部来源于众多一手采访和二手纪实资料的非虚构作品,以三个典型人物为主线,记述了他们从 1978 年至 2012 年中各大时间节点的生活和工作,并在各大时间点穿插了当时的代表人物或事件。为读者呈现出美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人的生存现状,以及随着时代变化的挣扎和选择。书中没有做出任何评论或总结,只是围绕人物及其身边的正在发生做出表述。但正是透过这些人生活和工作随着时间的变化,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了美国社会的变化。人生的起伏,城市的兴衰,行业的变迁…… 都跃然纸上。有上升,自然就有下沉。少数人引领时代,而多数人则是被时代所裹挟。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