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昨天晚上,和马徐骏老师通了个电话。主要是因为他刚举办了第一次线下影响力私董会。我问他,办完感受如何?马老师说,虽然第一次办线下活动,但大家反馈参加完的体验很不错。我就好奇,为什么第一次办,就能办好呢?果然,这次马老师我分享了他的新收获:这次活动能办好,当然是此前做了很多准备,不过,在准备过程中《聚会》这本书对他很有启发。《聚会》这本书我很早就听过,但是一直没有仔细看过。马徐骏老师说,他是听了樊登老师讲了这本书,觉得很有意思,就买了纸质书来学习。(这让我我想到,马老师时常在得到知识城邦发布他的读书笔记,最近关于《聚会》这本书的内容发布频率是比较高的。)他说,这本书中有一点给自己很大启发,就是:一次线下活动的效果,除了活动内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但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因素是 -- 活动的场地环境。人是环境的动物,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如果我们能把聚会的场地和活动的主题之间建立比较深的联系,那么用户的体验感就会大大增强。那马老师是如何用聚会这本书改进自己组织这次线下闭门会的呢?马老师说,原来他们准备把这个活动放在高档酒店里举办。但是看到要重视场地环境的观点后,他就想,这次活动主题的嘉宾是 “国民公路 G318” 文化的发起人李克崎老师,讲的是汽车和旅行的主题,因此,最好能够找一个和汽车、旅行、甚至 318 国道相结合的场地,那大家的感受就不一样。为此,马老师和李老师商量共创,结果正好李老师有一个朋友在上海有一个汽车主题的场地,而且里面还有一幅大大的 318 国道的地图。这个创意想法的实施,不仅让参加活动的用户体验非常好,也让分享嘉宾感觉进到自己的主场,还节省了高昂的酒店场地费,真可谓一举三得。从这个故事中,我有几个收获:1、马老师有个特点,每次通电话都不会让你空手而归,总会掏心窝子分享自己的最新收获。所以我就爱和他聊天;2、学习有时候,真的不在于看很多知识,而是面对问题,积极主动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在贡献中学习,远胜于在学习中学习。4、马老师选书的方式也很主动,结合自己的问题,看到樊登老师分享,有了一个基本判断,再进一步深入学习。5、其实办活动要重视场地环境,说出来并不是什么很新的,石破天惊的观点。但只要是自己此前没注意到的,能够帮助改进活动的,就都是收获。其实,做事的核心不是知识,而是用心 -- 真诚地希望所有的人都更能受益,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一次任务。怀着这样的心,不断思考,尝试,才是真正的学习。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