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 的 “大同” 社会是儒家理想的和谐社会的蓝图。从孔子开始,中国的儒家就向往着 “天下有道” 的社会,并极力想把它实现于现实社会之中。为了实现理想,中国的儒家们提出了很多具体的主张并身体力行。例如: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国家治理方面,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有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以及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儒家认为,追求这个理想的本身就有意义,是人生的态度,是人生的价值。理想社会虽然尚未在现实中实现,却在中国人的心中实现了。《西铭》中的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还有最后一句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都表达出追求理想社会的人生态度。《西铭》从诞生至今 1000 多年深受人们喜欢,也在于其中所体现的追求理想社会的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很多中国人都把张载 “四句教” 作为座右铭,人生要担当责任,为实现理想的 “大同世界” 奋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一儒家理想,业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成为 “中国人” 重要的身份特征。能否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剧变中,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能否指引未来的世界实现 “天下大同” 和谐与美好?我们有信心期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