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重新感受鲁迅先生文字的魅力
🌹《朝花夕拾》收鲁迅 1926 年所作回忆散文十篇。这些散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 “旧事重提”,1927 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为 “延伸阅读” 目的附的《鲁迅自传》、《社戏》、《雪》、《记念刘和珍君》等八篇文章,有的可与《朝花夕拾》作互文性阅读,有的本身即为语感非常好、文情并茂的美文,通过阅读它们,可对鲁迅先生其人其文有进一步的了解。 🌹十篇回忆散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味书屋》、《父亲》、《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金句:🍀A 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低一班的在后面总不能走出他之前。这一种螃蟹式的名公巨卿,现在都阔别得很久了,前四五年,竟在教育部的破脚躺椅上,发见了这姿势,然而这位老爷却并非雷电学堂出身的,可见螃蟹态度,在中国也颇普遍。🍀B 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C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 “清国留学生” 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D 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E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F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H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I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8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经典的魅力在《觉醒年代》中,见到真性情爱憎分明又充满烟火气的鲁迅,燃起重读鲁迅作品热情。在时局纷乱,世人纷争之时,童年的回忆带给鲁迅直面人生的巨大力量和鼓舞;在出发去看五猖会前,父亲高压让鲁迅背熟二三十行《鉴略》才准许看会,想起现在的我们不也经常在带孩子出门游玩前,先让孩子做完某项学习任务,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学习效率会奇高,读到此处仿佛看到百年前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为人父母在这样的正向激励法方面都能感同身受,唯一不同的是当年的儿童学史启蒙读物《鉴略》,在幼小鲁迅读来完全不懂,完全是死记硬背,给幼小的心灵带来反感,反而冲淡了当年去看五猖会的美好记忆。经典的力量恒久远,常读常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朝花夕拾》里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 “正人君子” 的攻击而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之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一脸媚态等的憎恶。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或不顾儿童的性命,或将 “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斥了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 “无常” 形象,指出 “无常” 这个 “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 “公理”、“正义” 旗号的 “正人君子” 予以了辛辣的嘲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出儿童广阔的生活兴趣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两位 “名医” 的行医态度、作风、如何开方等种种,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上述七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 “别一类人们” 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 “乌烟瘴气”。作者也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时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经历和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态,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所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 “吉利” 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 “恭喜” 的情景,把这个农村妇女的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得到祝福后的惊喜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又如《范爱农》中写范爱农得知恩师被杀后,违逆众人意见,反对发抗议电报的细节,把他极度悲愤的心情和倔强耿介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朝花夕拾》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有些书就是可以用来读一辈子的初中时读过一遍《朝花夕拾》,如今看完写鲁迅身平的《明暗之间》,又找来翻了一翻,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触。个人觉得初中生读这个,大概率是读不懂的吧。或许是我迟钝,比较晚熟。《朝花夕拾》要结合鲁迅的身平,以及还要有一些阅历,才能体会到鲁迅先生那时被通缉,四处躲藏,寂寞又悲哀的心境,只能通过回忆中美好的人事物来舒缓一下现实。但,少年们又不妨好好读读这本书。鲁迅先生的语言、讲故事的技巧、对人的洞察和思考都是让人惊叹不已的,极为高超的。当作一个个小故事来看也很不错。不用管那些考试题的意义是啥的。最后说一句,因为和鲁迅先生是 "老乡",所以书中讲到的很对俗语、故乡的食物、传说、习俗,扑面而来的亲切感,读起来也会让我更容易理解一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