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身在故乡而深刻的怀乡”
四川人艺改编的话剧《尘埃落定》来到我的城市,因此我重新翻阅了一遍。依旧是沉浸其中,有感动有抽离。一、走不出的风景 —— 权力与情欲作者阿来在文中隐晦指出,将主角土司家的二少爷设定为傻子,是为了让他有种上帝视角,让他身处其中、超然物外。初读时,会觉得这位二少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再读时,认为也许是他的 "傻" 让他以人性本能为尺度去看待事物,反而看透本质,对人性遮羞布毫不遮掩。其实,无非就是 "权力" 和 "情欲"。权力更迭、兄弟相残、血亲复仇,都是历史上重演无数次的老戏码。其中一条线是土司家的三位男主人公 —— 麦其土司、大少爷和二少爷之间关于权力的争夺。老土司因为失去权力而衰老,因重获权力而焕发新生,即使是以失去亲生儿子为代价。但权势的美妙滋味超越了丧子的切肤之痛。还有汪波土司、拉雪巴土司、茸贡土司和麦其土司之间关于土地、人民和财富的争夺。很喜欢 "耳朵开花" 和 "罂粟花战争" 这两段情节,藏族风情加上充满想象力的叙述方式,荒诞又悲壮。情欲的描绘是直白而热烈的。老土司和央宗在罂粟花田里的翻云覆雨、二少爷与两位卓玛两位塔娜之间的爱欲纠葛,还有土司们与妓女纵欲狂欢的群像描写等。情欲,有时让人欢喜,有时让人堕入深渊。二、挣不脱的魔咒 —— 历史的教训相较于主角光环的二少爷,我更喜欢被两度割舌的书记官。二少爷是超然物外的 "先知",而书记官则是智慧凝练的远见。有一段对话我很喜欢,二少爷问书记官什么是历史,书记官说历史就是从昨天知道今天和明天的学问。 是的,古人云以史为鉴,历史确实可以解读现在、指引未来。但小说里的每个人都陷入了历史这部重映无数次的电影脚本中,有人抗争、有人顺从,但总体而言依旧是挣不脱的魔咒。书记官是清醒的,他明知反抗的下场,他依然要戏谑、依然要警示,当然代价是他遭受了两次割舌的刑罚。书记官是清醒的,也是痛苦的。这也是这个悲剧性人物吸引我的地方。三、回不去的故乡 —— 人类的悲喜其实相通阿来在后记中提到,他不想仅仅局限于牧歌式的异族风情,他追求一种普遍性。我曾经和一位同好的朋友聊起这本书,我因为《尘埃落定》去翻阅了不少茅盾文学奖的其他作品,但都没有这本书的惊艳与震撼。我朋友答道,因为在她心目中《尘埃落定》不仅仅是茅盾文学奖的水平,而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虽然近期流行语是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我读完的感受是人类的悲喜其实相通。我们都会为了权力与情欲而沉沦,某种程度上都难以规避历史的教训。更让我触动的是阿来在后记中说的,他的创作过程是 "身在故乡而深刻的怀乡"。"故乡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面貌。血性刚烈的英雄时代、蛮勇过人的浪漫时代早已结束。像空谷回声一样,渐行渐远。"我想这也是它深深地打动我的原因吧,对于逝去的英雄时代、浪漫时代的向往与缅怀。《尘埃落定》这本书于我而言十分特殊,它是为我打开阅读之门,引领我走向书籍这一广阔天地的引路人。我至今依然记得那是一个冬日午后,我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阳台边上。一翻开,我就沉浸其中。冬日斜阳慢慢地 "移动脚步",我的小板凳也一挪再挪。我想那是初尝心流的美好体验吧,那种沉浸其中的专注的愉悦。谢谢你《尘埃落定》!
5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67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真正读完一本书《尘埃落定》总算尘埃落定了,这是我在得到真正读完的第一本书,首先感谢贾行家老师的书单,他的书单很好,每本都有可读性。这一本在十本有趣的书里更有趣的书,吸引我从头到尾读完了它。对于在得到实现了读书自由的人来说,被吸引着读完一本书已经是难得的体验,因为书太多了,而且大部分不值得认真去读。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像傻子又不傻的人,讲人性和性这两个问题,以一个清醒的傻子的视角,讲人性的愚蠢和贪婪,讲像野兽的嘴巴一样张开的性的诱惑行文很美,连罪恶都在美丽上开着花朵。全部文字都充满着春天一样的香气,这是作者阿来特有的风格吧!那种灵魂的香气。阿来的名字,也是在贾行家老师的课程里听出兴趣来的,这也是在得到的收获,听到美好,感受美好,鉴赏美好,是这本书《尘埃落定》,是这个作者阿来,是贾行家老师,给我们的礼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中国的《百年孤独》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第二集是介绍作家阿来,他的故乡马尔康。1994 年 5 月的一天,打开电脑,“那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外声声叫唤”,故事开始流淌。阿来骄傲的说,半年后书写出来交给出版社,出版社提出修改,他说除了错别字,没有需要改动的。看《百年孤独》感到很奇幻,但可能还是语言的隔阂,没有震撼,也并不感到很吸引人,通过翻译的文字就有些虚了,看阿来的《尘埃落定》很震撼,通篇的构思,文字的描绘,故事,真是老天爷赏饭,天才之作。值得细读。建议不看改编的电视剧,会破坏对原书场景的想像,从作者的访谈和后记中可以看出,阿来是想写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感觉,在我看来,这部作品真是中国的《百年孤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4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尘埃落定大概在我初中的时候,尘埃落定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词。我在作者笔下看到了星光在头顶闪耀,白月光穿过凡尘让黑暗变得稀薄,嗅到牧场上温泉的硫磺和青草香。似乎是从上帝视角看到了芸芸众生,人们在苦中作乐,从不以下犯上,放声歌唱,唱得凄楚迷茫。人人都无所依傍,一瞬而来的情欲或是又上心头的痛楚都会消失,明白与否,从与不从,不过都是被命运搡了一把。小山岗上清风吹拂,天空云团汹涌,而我们都陷在尘世的漩涡里,心里满满当当空空荡荡。最终一切都在这个剧本里落幕了,都被新生事物扬起的尘土覆盖,落在尘埃里,融入大地。太阳照常升起,一个轮回,白月光又照进凡尘里。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马尔康的春天来得晚初夏的 5 月才是春天。7 月,盛大的夏天来到,春天清新的翠绿日渐加深,就像一个新生的湖泊被不断注入一样日益就丰盈了,日益就显出忧伤与蔚蓝。那种浓重的绿,加上高原明亮阳光的照耀,真是一种特别美丽的蓝。10 月,那金黄嘹亮而高亢,有一种颂歌般的庄严。然后,冬天来到了。白桦林一天天掉光了叶子。霜下来了,雪下来了。茂密的树林重新变得稀疏,露出了林子下面的岩石、泥土与斑驳的残雪。这时,小说里的世界像那片白桦林一样,已经历了所有生命的冲动与喧嚣,复归于寂静。世界又变回到什么都未曾发生也未曾经历过的那种样子。但是,那一片树林的荣枯,已经成了这本书本身,这本身的诞生过程,以及创造这个故事的那个人在造这个故事时情感与思想状态的一个形象而绝妙的况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打开就停不下来的土司故事记得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尘埃落定》是在电视上,一个电视剧当时在上高中吧,周围人看的不多,我自己看了几集感觉很好看,不过应该是没热播,看看就没了没有那种各台循环播放,就没看全。后来才知道有原著,矛盾文学奖阿来的作品。看之前有过疑虑怕因为电视剧先入为主,影响阅读体验,不过开卷之后发现是多虑了。故事整体实在太精彩了,远超电视剧。基本上属于那种一打开就停不下来的作品,尤其是最近看的外文翻译书比较多,看到中国作家的那种流畅的文字,倍感舒适。透过一个 “傻子 “的视角,写出了土司家在时代变革和 “夹缝” 中生存的经历,别人眼中的 “傻子”,在读者看来和事后证明,其实是一个非凡的远见者,那种 “我懂你,你是对的” 的代入感让人挥之不去。绝对值得一读的一本小说。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无法改变的未来?距离第一次出版,已经超过 20 年了。一部放到现在,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小说。 总体说来,前面比后面好看 —— 傻子主角超凡的洞察力,在开始是让人惊艳的,但是总是会逐渐习惯。但故事的隐喻也在小说的最后到达高峰 —— 尽管傻子主角预见到了世界的变化,土司时代终将结束,但是他自己仍然不能实现一个平稳的过渡,仍然要目睹它的崩溃。而一开始,仇人的誓言和最后他安心死于仇人之手,给小说画了一个完满的圆形。这亮点,又让我觉得和西方魔幻小说相似:贯穿始终的隐喻,以及闭环的小说结果。又是一本可使人一口气看完的佳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活着没有冗余,死的却也痛快“她走向世界,流布于人群中的故事再不是由我来操控把握了,而是很多人,特别是很多的社会因素参与进来,共同地创造着。” 这是作者后记里的一句话,我的笔记几乎都是描写季节和风景的。在这个流畅又跌宕的小说里,总能在风景或季节的描述文字里,感受到美与真实,虽然这样的文字极少,但也足够在紧张的情节中出走一会。就像主人公偶尔喝个美酒一般。读完这部小说整体感觉,就像 “阿来” 这两个字一样,简洁明了,没有废话。连景物描写都像是你穿了件黑色长裙给你佩戴一个闪亮的钻石,搭配的相得益彰,没有一点冗余。小说的人物没有特别的提溜出来刻意描写(当然也可能是我看的太快了),却融入于土司王国的发展变迁中,从来没有哪一点说 “傻子少爷” 是个能人,但每到事情的结果或个别的心理活动时,我确定他是个能人。小说里每一个死了的人也没有刻意的描写,只是说这个人死了,大致是怎么样的死法,交代的清晰简短,不留不清不楚的联想,没有惋惜、没有悲天悯人。但小说从头至尾又都有感情线贯穿着,我想作者把文字给了更重要的东西,这也是不同于别的小说的令人喜爱之处吧(至少是我喜欢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终尘埃落定我是从一个朋友的尘埃落定的话剧版分享后开始读这本书的。两个礼拜每天几分钟的读下来,今天终于读完了。读完内心有一种淡淡的伤,不像外边春天的风那么肆虐的翻滚的情感,很像仇人的刀插入肚子后血一点一滴落在地板的真实。这种伤不是悲痛,倒像是一种无奈。傻子少爷看到了一切,他预见了未来,他成全了复仇者,他原谅了他不忠的妻子。在他的内心,他更爱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的侍女卓玛。他爱那个被他预见的终将逝去的世界,以及它的规则。所以他安宁地让复仇者得逞,为了让复仇者更能得逞,他用傻子般地激将法提醒着复仇者。我没有想过作者轻描淡写的引入多吉一家人会有这样的效应,这也许就是他们的世界与规则。一个插曲,然后一个结果。如果土司们不被侵占,会不会也是这样的结局?还是历史终将如此,誓言与背叛终将到来呢?傻子说他看到了什么但看不清。他说他以为早已不爱他的家人但终与他们一起赴死。一切因此,尘埃落定。关于他们麦其,关于他作为傻子在其他人的心中,关于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转折点。所以有伤。但是淡淡的,能理解的,但挥之不去的。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人生的尘埃如何定落?在大雪覆盖的时候,我翻开了这本书,寒冷与潮湿是我心境的主旋律,除了感受到了冷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悲凉感,那些自诩聪明的人都在被命运玩弄,而最傻的我却掌握了自己的命运,顺势而为这个词也许更像傻子对待他生命的态度,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他心里都清楚、都明白,只有那些聪明人不明白,这样反而越能论证傻子不傻,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想做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此刻我无比追求做一个傻子一般的人,一个面对自己生命顺势而为的傻子……1 如何看待 "傻子" 与 "聪明人" 这本书最让人放不下的地方就是作者用一个傻子的视角来讲述最后一个土司制度的瓦解,傻子这个角色非常巧妙地把他和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对立开来,但是傻子并不是真的傻,只是这些土司家族中的人所认为的傻而已…… 你越是想要什么,上天越是不给你什么:那些除了傻子以外的聪明人,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欲望和权利而去斗争,谁也不想认输,谁都想要赢,继而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那些越是在意权利、想要满足欲望的聪明人却越是得不到他们想要的,反而最后是这个所谓的傻子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一切。我们认为一个人傻他就一定是真的傻吗:这本书中所有的人物都觉得二少爷是一个傻子,但是他却能够知道在别人都种罂粟的时候他判断出粮食的重要性,在别人都在开疆拓土的时候他却懂得开创新的市场,他不仅取了他们那里最美的女人,他还可以掌握两个土司家族。这样的人他一点都不傻,他只是把聪明用在了他生命中该用的地方,人生的一生中你不需要无时无刻都表现得像一个聪明人,有些关键时刻你聪明就够了,即使被别人说你傻,那也没有关系,你自己知道你自己不傻。我们眼中的聪明就一定是聪明的吗:当所有人都在为权利而争夺时,只有傻子不争,那些争的人就是聪明的人,可是这样就能论证他们聪明吗?只不过是他们自认为聪明罢了。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跟自己的欲望周旋、对抗,没有绝对的聪明也没有绝对的傻子,不过都是困在自己命运面前的人,在时代的命运面前,我们的聪明和傻都是没有意义的,在个人的命运面前我们在意聪明或者傻是不值得的。聪明和傻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命要过。2 傻子的一生是值得过的一生这本书用傻子的视角来描述了一个土司时代的终结,同时也展示了傻子所过的一生。当所有人都在争论输赢、在夺得权利时,只有傻子是不争的,这也是别人认为他傻的地方,一个土司家的儿子,怎么能不争权利、不想当土司呢?傻子不争是因为他知道他的父亲会是最后一个土司、土司制度会被摧毁,他争了也是没有用的,他是那个最聪明的人,他最先看到了结局,而其他人却看不透,或者他们看透了也不愿意承认这个终结。那些争的人什么都得不到,傻子不争反而得到,这也证明了那句话,不争就是最大的争,最后的赢家注定是傻子。但是傻子在意这些权利吗?他根本不在意,因为他站在更高处窥探到了结局,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尽情地享受他生命中的那些瞬间和不同的体验,他不在意固定的生活和稳固的权利,他更像是自由的鸟,顺着自己生命的轨迹走,不执念、不计较、不内卷。我们活在现代我们心中其实都有一个已知条件那就是我们最终都会死,就像傻子看到了土司制度终将瓦解一样,在这个已知条件下我们有人选择做傻子、有人选择在聪明人,每个人活得都不一样,但面对结局,我们都一样。如果要我进入到这本书,我也会想做这个傻子,命运把我带到哪算呢,顺势而为,简单自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又何尝不能做一个傻子呢?也许只有等到我生命的尘埃落下来时、我才能知道我到底算傻还是聪明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尘埃终会落定很久没有一气呵成看完一本书了,一气呵成酣畅淋漓。阿来与《尘埃落定》早有耳闻。但直到昨天,贾老师的推荐带来了我与这本书相会的契机。凌晨读毕,黑夜里望着天花板,脑子竟然如 “傻子” 少爷似的,有些如清晨醒来时的停滞,又好似万马奔腾后的疲惫。旁边,夫人鼾声正浓,是的,美女也是会打鼾的。窗外,突然有个女人的声音在唱歌,凌晨啊。读这本书,我的感受,就不用我的语言来表述了,那不精准也不厚道。就借用阿来在颁奖时的致辞吧,一种相似的感觉。“这本书的命运进展到这样一个模式里,我与之倒有了一种生分的感觉。我不能说这一切不是我所期望的。我只是要说,这些成功的喜悦与当初创作这本书时的快乐以及刚结束时体会的那种巨大的幸福感确乎是无法比较的”。是的,畅快的写一本书、读一本书、做一件事是快乐而幸福的。当我的手指,在不舍的焦躁中滑到最后一页,“我确乎感到,它是离我远去了。是的,她正在顺风而去。而对我来说,另一个需要从混沌的背景中剥离出来的故事,又在什么地方等待着了。” 谢谢贾老师,谢谢阿来,也谢谢这个奇妙的世界。期待下一次相遇,刻意的或是巧合的,一期一会。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