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5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幻灭还是执迷不悔

    这部作品为 2015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她以访谈记录的形式,创作了数十篇短篇小说,并将其整理成长篇小说,生动地展现了苏联解体后的二十年 (1991-2012) 普通人的精神风貌。对于未曾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来说,理解作者的心情或许颇为困难。我愿分享一则身边的真实故事以助理解:我有个前同事比我大 10 岁(1952 年)生人,典型的北京部队大院子弟(家住北京台基厂),76 年清明节事件属于 “小平头” 团伙被抓,至今手腕还有背铐的疤痕。他人很聪明,头脑活跃,89 年后大家都各自争相出国,他去的苏联莫斯科,亲身经历了 91 年叶利钦红场革命,自己倒卖中国皮夹克也让他在莫斯科站住脚,和一同去的俄语女翻译组成了家庭。但叶利钦政府的汇率狂潮和地方腐败欺凌,也让中国商人不能立足,04 年铩羽而归回京,因为夫人懂俄语,拉到京旅游的俄罗斯游客去红桥采购,一来二去熟悉了,发展到 08 年合作在江苏办厂搞磷酸铁锂电池,到 12 年散伙了,润去美国洛杉矶大 house 定居,48 岁时生的儿子也已经上了美国名校,他年迈的母亲和弟弟都在北京,享受着优渥的离休待遇,他夫人良好的俄语和俄罗斯的朋友,一带一路更应该是大好商业机会,可看他的朋友圈,怨气冲天,标准的 “恨国党”,支持懂王,抗议选举不公,支持乌克兰,大帝必亡,现在转发的是加沙群众夹道欢迎以军坦克进驻。这个故事结合本书阿列克谢耶维奇写的众多案例,充分展现三观尽毁对人的打击和造成的困惑,作者和我的朋友属于 “生长在红旗下”,当年在红场为叶利钦欢呼的时候,以为终于认清了真相,找到了真理,可是现实无情,俄罗斯的寡头黑帮,呈现的是资本社会的原始残酷,但不能承认是普世价值的错,是因为坏分子,只能再次寻找灯塔,Make America Great Ageain. 美国越战时期 “垮掉的一代”,也是价值观崩塌的结果,满怀的正义情怀,被那个燃烧弹下赤身裸体奔跑的小女孩照片所摧毁。但美国人从小接受 “社会达尔文” 主义,认可就参与,不认同逃避不能强迫,从不妄想改变制度,所以美国越战后从征兵制度改为募兵制就相安无事,毕竟美国人认为不可能本土作战,再去当兵也是为了利益。可阿列克谢耶维奇前苏联一代和我的朋友,已经被教育要有高尚理想所寄托,开始是 “解放全人类”,后来是普世价值或 “民族复兴”,喜欢争论价值观和制度的对错,其实都和自己无关,但他们深陷其中走不出来。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更多角度拼凑出来的苏联

      这本《二手时间》的作者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走遍前苏联,以录音和笔记的方式记录下人们的讲述。以苏联解体为分界线,记录下改革前后前苏联人民的私人历史,受访者包括共产党员、犹太人、劳改营归来者、个体户、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农妇、西方自由主义者、刽子手、亚美尼亚难民…… 由他们口中讲述的和质问的,就是过去几十年苏联的真正的历史,以及在这场疯狂的变革中,俄罗斯人所谓的民族性,到底起到何种影响。前苏联这个国家基本经历了一切,沙皇和东正教、共产主义、大清洗、二战、批判斯大林、冷战、核威慑,到苏联解体、休克疗法、完全资本主义、普京…… 及经历之复杂 这世上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可能也就是咱中国了。人民的信仰被来回扳弄,就像春运时的铁道分轨扳手,今天信仰的明天就是禁忌,昨天的英雄今天可能就被唾弃。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联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邻居,曾经的同志加兄弟。历史数次的巨大转弯,也都曾让人们无所适从。“我,我的儿子,我的母亲…… 我们是生活在不同的国家,虽然都是俄罗斯,虽然是一家人,但我们彼此之间是一种奇怪的关系。奇怪得可怕,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被骗了……” 老共产党员,实用主义者,和更年轻一辈的完全不在乎这一切历史的年轻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书中有一段,我觉得相当的感慨。当年苏联地位最高的将军,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在政变的时候只身赶回莫斯科,政变失败后在办公室自杀。他的遗书说:“当我的祖国即将灭亡,当我视为生命意义的一切都在毁灭,我已经无法继续活下去。年龄和过去的生活,赋予了我放弃生命的权利,我已经战斗到底。” 若非是西方昔日的对手将军给予了他关注,他死后,甚至没有一场葬礼。『美国《时代》倒是发表了周刊讣告文章了,文章作者是海军上将威廉・克劳福,里根时代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相当于苏联的总参谋长)。他多次在军事谈判中会见过阿赫罗梅耶夫。他尊重阿赫罗梅耶夫,是因为他的信念,虽然对于他来说,这信念完全是陌生的。敌人也向他致敬……』故事中那个匿名的克里姆林宫高层对阿赫罗梅耶夫将军的评价:“他是个具有理想主义浪漫情怀的共产党员。他相信光明的共产主义之巅,坚定不移,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这种认识,今天看来很盲目…… 如白痴一样可笑……” 无论事实如何,无论其他人如何评价,但是我始终认为,为了真正的信仰而去战斗的人们,永远比投机主义者更值得尊敬。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诺贝尔奖作家书籍:时代变革中的人们

        先说下书名,本书书名的来历在最后一章中有介绍,原版俄文的标题 “二手” 是英文,“时间” 是俄文在俄文中时间和时代是一个词。体现出本书描写的时代变革从苏联时代进入到俄罗斯时代,而俄罗斯时代是从西方学来的二手社会形态。还有一些引申解释对书名好奇的朋友可以先看本书最后一章。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 1991 苏联解体到 2001 年,第二部分从 2002 年到 2012 年,两部分是非常对称的,两部分第一章的标题都是 “街上的噪声和厨房里的谈话” 只是时间不同。全书才用的是采访的形式,以第一人称 “我” 在讲述,作者在记录,有很多作者对于讲述人的表情描写十分的有趣,但是又不是单独的采访,第一人称 “我” 在同一章中有多次转换,甚至有开会一样的多人发言。这也是作者出名的复调式写作,第一人称多次变化,虽然有时会迷惑到底是谁在说,但是完全不影响阅读体验,反而有很强的代入感和沉浸式体验。书中的采访对象从将军到工人,仿佛作者想通过各种人物的采访,要把那个时代,那个变革的时代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上部最后两章,解体后的人们从 “兄弟” 成了仇人。在别国的土地上,少数派总是被残忍的杀害,原来的朋友邻居变成了外国人,像《邻人》里的情节,善恶变化来的是那么突然。也有《利维坦》的意味,人的恶是没有底线的,这一点在变革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又高于《邻人》一个地方的故事,又比《利维坦》贴近真实。比如解体后的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互相的残杀,以每个人角度去看待那段历史,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感受各有不同,时代就是时代他的变迁不属于任何人。在时代的变革中,社会主义信仰崩塌了,坚信的人们无所适从,被人们嘲笑落后。受苦的底层人民,他们被煽动来,煽动去,昔日的朋友成为了仇人流血在持续。在苏联时代出生的人们,他们受到的就是战争教育,只会这样活着,不应指责他们。十四岁死去的热爱诗歌的孩子,苏联培训了他们,但是他们要过俄罗斯生活,从诗人去卖锅,做买卖。作者用采访的形式将两代人呈现给你。让你身临其境,又冷眼旁观。诺奖作者的文笔一如既往的让人难忘,蕴含力量的语言,犀利的文笔,稀少的形荣词,简洁而干净。本书是作者一大段题材的最后一本,整套被称为乌托邦之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内容跨度近百年的复调式口述史,太沉重了。各种惊惶无措、匪夷所思,让人喘不过来气。快速刷完一遍后买了纸质版,需要慢慢消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不要再继续读下去

            泪水还没有干,擤过的鼻子还酸着。不记得是第几次,不记得这本书读了多久,因难以承受而停下来,因难以置信再次捧起,因难以言说而无法自拔。纪实文学的魅力,从一本书中窥探到整个历史,为什么现在的人成为现在,而过去的似乎从未存在,有些人缄默不言,有些人甘愿苟活,有些人被死去。这是苏联,是俄罗斯,是乌克兰,是阿塞拜疆,是…… 为了读懂一本书,我带着他们的记忆,苦的痛的绝望的口吻,再次迈入那些曾经。多么珍贵的方式,让人性毕显,却看似那样不经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8大他者的存在

              在我的阅读生活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个很特殊的节点,我兴奋于那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力度。当时就做了一个雄心很大的计划,要用差不多的方式来理解苏联。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是这批资料中的一本。人们在苏联在的时候把几乎所有问题都归结为苏联在,人们根据很多莫名其妙的标准来说明自己的不如意,最后不如意的原因都是苏联,大他者意义上的苏联,后来,苏联它没了。但不如意还在。大他者原则上是不会消失的,它是一个心理结构上的位置。但作为情绪归因,却未必。很值得翻一翻的一本书。这个题目前前后后准备了很久,最后一部分拿出来做了论文,更多的还有待整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梦想无法照进现实

                无论是苏联存在的历史,还是苏联崩溃的历史,都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造成了巨大伤害。曾经为了追求平等与生存,俄国选择了苏维埃体制,带来的却是大清洗、劳改营、大饥荒、流离失所。当俄国人受够了那种体制压抑,渴望过上自由、富足的生活时,推倒原有体制带来的却是新的问题和不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不懂

                  读的比较困难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苦难的国家遇上荒唐的时代

                    他为什么离去?因为他的国家离去了,他也就和她一起去了,因为在这里他再也找不到自己。我想,他一定会想象到一切将会怎样,社会主义如何被砸烂,空谈如何以流血结束,盗贼如何横行;想象到纪念碑纷纷倒塌,苏联诸神变成一堆废铁,人们开始以 “纽伦堡审判” 威胁共产党…… 可法官又是谁?不过是一批共产党审判另一批共产党,星期三退党的审判星期四退党的。他也一定想象到列宁格勒 —— 这个革命的摇篮将如何改名…… 咒骂共产党如何成为时尚,全民开骂。他还会想象到大街上到处招摇的标语:“消灭共产党!”“权力归鲍里斯!” 成千上万的示威者,个个脸上欢天喜地!国家灭亡了,他们幸灾乐祸。打烂一切!推倒一切!对俄国人来说,造反永远是个节日,可爱的节日!只要下令 “进攻!” 袭击就马上开始;“把犹太人和政委们推到墙边!” 人民就等待这一天,欢天喜地。透过文字都能体会到无限的聒噪和压抑,终于忍受着读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语言学角度理解

                      这本访谈录,记录的是苏联人的战后生活,看得到不同民族的百姓对于领袖,对于生活的各种见地。感觉苏联人的脑子跟我们怕是真不太一样,可究竟是哪里不一样呢?迟钝和感性?可谁又不是呢?俄罗斯是个能诞生文学的地方,饱含伤痛。像这样的大部头,每一页都是。可它还有什么?好像作者也给不出什么答案,而且看不到希望。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语言主义了,记得哪儿看到乔姆斯基说过(记错的话请纠正我),用俄语交流,人更偏向于从众,用英语交流,人更偏向于独立。这是卓越的观点,《1984》中就展现了这些内容。又比如德国,为何这个民族总是能复兴?还是因为语言,这是个能走出康德、黑格尔、维特根斯坦、叔本华和尼采的民族。这种语言逻辑严密,能构建出精密的结构,通过这种语言工具,只要有足够时间,文明就能不断走向宏伟。好像胡适陈独秀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那时候的汉语已经太老了,需要松动松动,还需要在汉语中建立出严密的逻辑,汉文化就会获得进一步的生长空间。我不算职业撰稿人,但从我开始独立写作不久,我就决定务必要讲求语言逻辑的严密性,为此可以牺牲所谓文采。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谁都行,讲语境,讲逻辑而已。就尽量做到像维特根斯坦的意思,能说清的,就说清;说不清的,就不说。当然,为了逻辑性牺牲文采其实还是没有文采的托词,比如诗人李森的文章,就华美与逻辑兼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完之后是更多的问号和疑惑,还有震惊,和我的生活平行的另一些人在那样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不同角度看历史

                          这是一本口述历史书,读起来非常困难,不是很友好。如果对于苏联历史不是很熟悉的我们,共鸣很弱。对话采访看起来有点疑惑,有时候搞不清谁是谁。当然作者很忠于中立的态度,没有对这段历史有明显的偏向。但是很明显从所有故事来说,都是表现了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困难。看历史只兴替,希望国家强盛,人民安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历史中真实的人

                            这本书通过采访各种各样的人得到不同人对各种事情千差万别的看法,我从中看到现实是何等复杂 人是多么不同。也许人和人之间除了不同不再有其他相同了。在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情境下人们都在依据自身处境得出对现状的看法,我过去总想历史是不是可以改变的,现在我还是不知道究竟能不能,但现在我更明白一些历史为何那样发展,从各种现实的人的身上我看到历史的鲜活 历史 社会不是死的而是具体的。作为后人,对历史中的种种还是保以更大的同情之理解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忆反思

                              人们到底想要什么,既想要更多的物质,又不想要为了物质所经历的巨大变革。所以经历这一切才想什么是最重要的,深处艰难有了信仰也不觉得是艰难,处在大千世界反而心灵找不到归处。所以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年少无知,还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凡事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想要独立清醒真的容易吗?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同视角展示的生活

                                和平年代是多么的不易,历史存在的一重大意义在于,可以借助历史的光照耀前行的自我。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知道是错的还一直逃避,一直走下去。生活是需要爱的。大环境下爱成了口号,金钱成了坟墓的接引者。您的作品让我对自身迷茫又破去了一层幻影,对生活又有了新的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那段我们不太熟悉的历史。感受人间的凄苦,也许对我们的想法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一个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过度自由的背后,可能是一个深深的暗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他们开始还谈论政治,后来大家只谈论爱……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