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每日一书:《征战:大清帝国的崛起》。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落后的部落,崛起于长白山区后,竟然能灭掉统治上亿人口、占据东亚最好地区、已经持续近三百年的明朝?循环的历史,更新的方法最近几年,读的相关的书籍挺多的,写大清开国的,南明政权的,晚明灭亡的,农民起义军的奋斗的。视角不同,观点不同,看法也有所不同。总体的感觉就是标题说的,历史是一直在循环的,很多事并不新鲜,北方民族的压力,朝廷内部的党争,武将的拥兵自重,农民起义军的死灰复燃,这些不是明朝独有。只是有些新问题,用老办法解决不了早年间看的作品,大概是为明朝感到惋惜。错杀了人,比如毛文龙,袁崇焕,逼死了人,卢象升,孙传庭。假设能迁都,假设朱三太子能及时到南京,假设李定国和郑成功可以通力合作。假设朱由检在与满清议和,或者招安李自成这两件事上,能坚决一点这两年再看的书,视角有所转变,从明朝做错了什么,转变到清朝做对了什么。相比晚明,清朝入关前后,称得上是励精图治。皇太极,多尔衮,都是一时人杰。对待汉人的合作者,还是很舍得花本钱的。如果单纯看历史故事,已经看了很多了。我试着和职场工作经验相结合,看看大清帝国的崛起过程中,能给我什么启发一、团队分红机制主要包括满清,明朝,农民军。满清,在入关前后,真可谓大方,皇太极亲自招降祖大寿的故事,面对降而复叛还给高官厚禄。这一列名单里,也还包括洪承畴,吴三桂等人。甚至在日后兵败如山倒的孙可望,清朝也给了不错的体面。我理解的,一方面,满清需要汉人高层的配合,另一方面,创业期,红利足够大。大明仿佛鲸落,足够乱世的野心家们瓜分。明朝,似乎从朱棣后的皇帝,都说不上大方,很大程度上,和税收制度有关系。也担负了巨大的压力。等到了崇祯执政时期,多少有点像士大夫和军头们,都已经自己瓜分好了足够的利益。晋商在走私中赚的盆满钵满,东林党在江南也是如鱼得水,至于吴三桂等辽人集团,固然是在抵抗满清的前线,但另一方面,辽人集团也和地方割据势力一样。庞大的明朝,同时供养着三只军队。我甚至觉得明朝信用破产了一样,日后南明的史可法想动员江北四镇北伐,开出的条件不比满清差,军头们也没有动力去为明朝奋战。农民军,主要讲李自成,李自成的起义军在历朝历代里,也算特别的,没有打宗教旗号,而且始终不改本色(中性词,没有褒贬)。直到李自成打下北京了,他都没有和传统官僚阶级合作的意思。倘若刘邦,朱元璋等人附体,想来分分钟搞定统战工作,准备抗击满清。再退一步,瓦岗的李密,元末的陈友谅,应该在这个事上,也会做的更好。闯王打下了首都,但他的心,似乎还是在陕北。没有分红,也就没有合作二、领导的性格朱由检在扳倒魏忠贤这件事上,非常有技巧,稳住九千岁,不动声色的观察朝局的反应,火候成熟了,一击必杀。作为一个非储君,且在朝也没有多少势力的继位藩王,朱由检很早就体现出他的政治天赋。但是在执政后期,我们所能看到的朱由检,似乎还是在玩这一套路。要不要招安李自成,要不要和满清议和,要不要迁都南京,要不要放弃宁远调吴三桂勤王。即便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了,底下大臣就是不表态。陈新甲用生命给同僚上了一课。如果两个事合在一起看,朝令夕改,薄情寡恩这些先不提。这一类领导,就是喜欢拿别人当枪使。在多数时候,这可能是奏效的,也是一种驭人之术。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如果没有亲自上场,恐怕团队都会宕机。人和人最重要的,还是信任。上下级也一样。三、团队的战斗力满清 VS 明朝,萨尔浒之战,松山之战,明朝都是举国之力满盘皆输。从战绩上看,可能是孙承宗以辽人守辽土,并且全国财政都往前线投入的情况下,后期勉强能稳住局面。关宁铁骑也的确有实力和满清军队过招。农民军 VS 明朝,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名气的确很大,但是农民军在和正规军的作战中,其实站上风的时候并不多。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曹文诏等将帅,在对阵农民军的时候,都能称得上是一时名将。农民军 VS 满清,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后续几乎是一路溃退。如果光看这些,答案仿佛很明显。但在不同时期,例如在征伐南明的战争中,吴三桂等汉人部队,比满蒙八旗更能打。在南明招安了大西军和大顺军余部后,这些起义军反而是抗击清军的主力和精锐。团队的战斗力,不是一个恒定的。非常仪仗组织来统筹。按传统的说法,可能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有句话很有名黑格尔: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曾经深以为然。现在想想,可能不完全对。是当时人不懂历史?或者不听劝?都不是,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光时亨针对太子先行前往南京的提议,说的是唐朝的灵武之事,不能说没读历史。也的确有这个风险在。蒋介石还说红军长征,走的是石达开的老路。也的确是石达开的道路,只是走出了不一样的结果。决策也受环境影响与信任相对应的,就是猜疑链。而且猜疑链,没得治。五代的故事,简要说,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皇帝都疑心将领要反,将领都疑心皇帝要干自己。从后周到北宋,才治好了这个猜疑链。读历史可以学到什么,时至今日,我也还是不知道。可能是看待有些事情的时候,思路会更清晰?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上马能战 下马能治『从建政开始,清朝与明朝进行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战争,战场由白山黑水的萨尔浒,一直蔓延到中缅边境。』序言中放入这么一段气势磅礴的描述,本书就不可不看😂。一个人口基数仅有明朝千分之一的渔猎部落,竟然可以在六十年四代君王的时间里,苦心经营,一步步蚕食掉一整个大明王朝,最终君临天下,甚至突破自南北朝以来 “胡人无百年之运” 的魔咒,享国祚二百七十年之久,直到中国封建王朝的尽头。作者侯杨方老师跳出传统着眼于事件的观察框架,以更加广阔的历史视角去解读清朝疆域的征战变迁史,从故事中跳脱出来,回到历史现场,用更加现实的手法去理解历史本身。相较于同类题材的书籍,侯老师首次引入了朝鲜李朝和西方传教士的许多历史材料,对那些存在争议的历史事件加以佐证与分辨,让隐匿在时间背后的真相得以重见天日。例如,历史上被传首九边的熊廷弼到底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还是战败失土,罪有应得。又比如,“若魏忠贤还在,国事断不会至此” 的猜测是否真的符合当时的现实状况,还有吴三桂是否真的 “冲冠一怒为红颜”,以及张献忠、李自成种种覆灭,毛文龙到底该不该死…… 等等的历史悬案,作者在书中也一一给出他的见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明的灭亡与清的崛起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崛起,在历史研究中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很多时候会把一个朝代的灭亡,尤其是最后一个皇帝说成是昏庸无能!在归因的时候,常常会把整个原因都归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那么我们就需要问一个问题:皇帝到底能不能决定一个朝代的兴衰?在这本书中,我们会看到明末的皇帝似乎并不是一个昏君,并且还是一个励精图治的有为君主,可为什么明朝就灭亡了?通过这本书我们也许就能够看到,不管是朝代的兴衰,还是事物的更替,我们很难归单一因素上!就像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它并是一个因素导致的,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因素的累积,最后成为了一个系统的问题,最后所有问题被引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大清前期的征战史,从跟明朝的作战到乾隆后期的十全武功。清朝入关于明朝的作战,是战略理念的相争。虽然明朝的体量远远大过清朝,也曾去得过些优势,但因为统治者内部的问题,尤其是崇祯的性格,导致了原本有的机会不断丧失。一直说明朝有火器,但看了本书才了解到。在战争的后期,清朝的火器水平也不弱于明朝,甚至还比较先进。明朝不是没有出过优秀的将领。但党争、财政问题、领导者的性格问题,制约了前线的作战。反观清朝这边,作为新兴的政权力量。基本没这些问题,因此在对明作战中,逐渐取得优势。而清朝入关后的战争,无论是平三藩、收台湾,还是对战准格尔、对川藏地区的用兵和统治,虽然是巩固自身统治。但也客观上对整个中国疆域,做到了地域和思想上的整合,真正做到了大一统。现代中国的疆域格局基本奠定,这是清朝对于中国抹杀不掉的功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把天下当一家私产朱元璋穷苦出生,不希望子孙吃苦受穷,定下了 “世袭罔替” 的规矩,皇帝的儿子除了一个当皇帝的,其他世袭亲王、郡王,而且皇族在明朝中叶之前是被禁止从事任何职业的,完全由国家财政来供养,且标准非常高。万历初年有一本《万历会计录》,里面记载全国财政支出 1800 多万两银子,其中供养皇族的支出达到 550 多万两,占了将近 30%。朱棣当初迁都北京,明朝中后期每年要从全国各地调粮 400 多万石供养北京,加上运输成本、人力物力、耗费巨大;还有供给皇族的粮食超过 800 万石,有的省份如山西、河南全年的粮食产量还不够供给本省宗室的一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