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0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興趣參與爆發式未來產業的書

    這本書真的是全面而完整的說明了碳中和,從全球發展到各國措施,及如何推行,以及機會何在。真的是好書。                    碳中和,未来 40 年财富大转移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2021 年 3 月 15 日,在一次平常的新闻联播中出现了 “碳中和” 的身影。这次新闻联播中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内容,其中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新闻里面是用这句话描述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碳中和是种信仰

      碳中和像医学。地球是个病人,一个一天两包烟慢慢走向肺癌的病人,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就是香烟燃烧后的有害物质。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烟民人数不少,有戒掉的也有新加入的,立法禁止香烟生产似乎一了百了,然而各种原因并没有。那怎么办?早期是在卷烟前加过滤嘴,过滤一部分有害物质,后面是在公共场合禁止抽烟,还有就是等 —— 等你真有病了,再去治疗。也有中和对冲烟草危害的方式,比如比不吸烟的饮食更健康,睡眠更充裕,还常锻炼等。核心目的就是在其他意外来临前,不让烟草把你搞死。医学不完全是科学,但能解决问题,简单点说是活的好死的慢,碳中和更像是中医在治未病领域的应用。人会死地球会毁,求生是本能。但我们终归没法在多个地球做双盲对照试验,所以这个角度看,碳中和并不比医学更科学。碳中和是种信仰,可以选择信,并在信仰基础上只争朝夕,没有信仰的人生是空虚的,就像更多科学家都是基督教徒一样。也可以选择不信,并不影响你研究它,就如同无神论者同样可以研读各宗教经典一样。可以选择不信,不排除你会涉嫌违反反人类法,如果立法的话。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碳中和,打开新格局的那扇窗

        1.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无法逃避的困局。比如蒸汽机发明之前,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或者驴车。但你是否想过,道路两旁,堆积着满满的动物粪便、尸体。。。环境的糟糕程度,可能和现在我们吐槽各种污染、雾霾,不相上下。2. 每个时代的王者,都需要一把新的钥匙。在理解上面说法的基础下,我们可以判断,碳中和不是表面讲的这样。它是打开新格局的那把钥匙。过去可能美元与石油绑定结算,未来碳中和可能不在依赖石油交易。。。过去可能基于石油化工的制造业核心技术掌握在别国手里,且不出让。但未来能量源变更了,新赛道开启了,未必还需要这样依靠他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碳中和的一本入门指南

          本书作者作为碳圈内资深人士,对碳中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诠释。从碳中和的概念到背景,技术到管理,宏观到个体,都有详细的讲述和展开。对从事碳中和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士和关心碳中和的每一个个体,这本书都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碳中和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里,所有人的财富都将通过碳排放这个媒介进行重新分配,高碳企业的财富会流向低碳企业,增碳行业会流向减碳行业,这些企业的财富重新分配又会逐渐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所有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本书从气候变暖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出发,详细讲述了碳中和提出的原因、现状,以及从国家和企业层面如何实现碳中和。同时,本书详细介绍了碳中和带来的一个新兴金融市场 —— 碳交易市场的体制机制及参与方法,以及一个新兴的行业 —— 碳管理行业的业务内容及市场空间。最后,本书从个人角度出发,讲述在碳中和时代下,个人应当如何从日常生活、学习就业和投资理财方面为碳中和做出自己的贡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于 “双碳” 很好的一本科普书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碳中和时代——未来40年的财富大转移

                在碳中和成为全民议题后,关于碳中和的问题,我一直以为就是化学反应式的回收利用。直到上网查了才知道,碳中和原来已经是大趋势了,至少现在碳中和还没有达成的时候,无论生活还是投资,都是息息相关的。其实,最想了解的,不是碳中和是什么,而是碳中和来了,我应该怎么参与其中。碳中和时代的到来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个人发展确实会产生很大影响。有人看到了机会,有人看到了危机,还有人迫不及待想一头扎进碳中和领域成为其一生的事业。事实上,碳中和时代的到来对个人的影响确实会远远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环境生态,都与碳排放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碳中和的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很棒的入门书籍!

                  这本书刷新了我对碳中和话题的认知,特别是碳市场碳管理部分,从 “不知道我不知道” 到 “知道我不知道的状态”,也激起了我继续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这本书讲的比较全面系统,有很多历史资料、案例、图表,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对碳中和的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很棒的入门书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碳中和相关的科普/入门指南

                    1. 理解我们在这一战略中的目标,所处位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进度,我们目前的进度 3. 碳中和相关的科普 / 入门指南 4. 可二刷以加深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低碳时代

                      这是我完整读碳中和相关的第一本书,得到 AI 助手推荐,豆瓣评分也高。本书系统阐述了,全球碳中和的历史和背景,这个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相关机构在做哪些工作,企业该怎么做,个人该怎么做,内容全面无遗漏,是助力读懂碳中和的一本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文学中,不是所有坏的东西都值得去批判。坏的侦探小说,坏的色情读物,坏的幻想文学,本身就以次品的方式包装自己,它们并不怀着超越自身品类的奢望,不劳我们郑重拉杂摧烧之。还有一类作品,我们可以说它们是 “写坏了”,如才力不足者勉力为之而终不免竭蹶,像这类 “坏”,实值得我们同情,也不必去批判。只有一种坏,非批判不可,它们以精心结撰之名饰精心算计之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刘文静女士对汪老师的误会。有点意思。科普很良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碳中和未来已来

                            既有理论,同时结合场景学习,可读性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如果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升温超过 2℃,那么将给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这就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底线 ——《巴黎协定》将对温室气体控制的目标描述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 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 1.5℃以内。2、碳中和指的是 “正排放”(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和 “负排放”(从大气中吸收温室气体、比如植树造林)之和为零,它已经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3、目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80% 来自能源使用造成的排放 ——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3% 来自工业生产时因为一些化学反应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 排放最多的是水泥行业因煅烧石灰石产生的排放以及钢铁行业焦炭作为还原剂产生的排放,15% 来自甲烷逸散的排放 —— 主要包括煤油气生产泄露、反刍动物肠道发酵产生的排放以及农业活动产生的排放,剩下的就是一些烈性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源部分碳排放的中和,总体实施路径是将所有耗能设备都改为用电,然后所有的电力都由可再生能源来提供 —— 淘汰化石燃料电厂的同时,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几乎不产生碳排放的电力来替代,而不能电气化的就用绿氢。4、国际能源署在其发布的报告《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的路线图》中指出:从现在到 2030 年,在净零排放途径中,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部分减少都来自当今现成的技术,但到 2050 年,几乎一半的减排都将来自目前仅处于示范或原型阶段的技术。所以,那些现在看起来成本高不可攀的低碳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变成人人皆可负担的技术。【比如氢能?】5、碳资产将成为个人投资的主流资产配置。碳市场也有可能像楼市一样,成为未来几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6、碳中和对中国的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路径;有望成为气候议题这一世界性议题的领导者;未来的全球气候治理将带来大范围的产业重构和财富重新分配;碳中和目标可以帮助我国摆脱石油依赖,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扫清障碍;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的生产方式将从资源开采转变为工业制造,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全球门类最全的工业体系,能源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中国来说是重大利好,而且中国将完全扭转原有的化石能源进口依赖的局面,翻身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能源出口国,而且全球贸易占比最大的两个行业能源和汽车及相关产业链将彻底洗牌和重组,中国借助强大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的提前布局,将成为这次产业链重构的最大赢家。7、碳中和对全球经济的意义:全球需要寻找更大的经济增量市场,而碳中和恰好能够带来天量的投资和新的消费需求,是当前走出经济困境的最好选择。8、碳中和与新基建的关系:新基建的七大领域 ——5G 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 被认为是未来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它们的投资碳排放强度要远远低于传统基建,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新基建是与碳中和目标一致的。9、中国的碳中和路径将会直接影响未来全球的产业布局和投资方向。目前中国从国家层面还没有正式提出碳中和路线图。10、根据《国家温室清单指南》,每个国家在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时主要从五大领域(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LULUCF 和废弃物处理)和六大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角度进行报告。能源活动是指所有领域以获取能源为目的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如燃煤发电、工业领域用化石燃料来产热或产蒸汽等能源、家庭用电用气等。工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仅指因生产工艺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比如水泥生产过程中煅烧石灰石、以化石能源作为原料(如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农业活动的碳排放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等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废弃物处理主要是在处理过程中因生物发酵而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以及少部分垃圾焚烧过程中非生物碳(如塑料、橡胶)等被焚烧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则是因土地管理和林地变化造成的整个国家固碳量的变化。11、能源活动是中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占比 77.7%),其中能源活动中超过 95% 的排放都来自二氧化碳排放。根据 2014 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能源领域类的排放主要分为能源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行业的排放。能源工业碳排放主要是指生产电力而产生的碳排放(占比 32.5%,是我国碳排放最高的领域)。实现电力行业的碳中和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逐步退出煤电;二是发展零排放电力(风、水、太阳能、核能、生物质);三是在部分既有化石燃料电厂加装 CCS 装置,将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补集后封存在地下;电力行业的碳中和路径可能将以可再生电力为主,核电和煤电 CCS 为辅。我国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不仅仅是要发电系统的脱碳,还要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安全、可靠性的能源体系,还要解决在大比例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上网的情况下,电网调峰、储能和跨季节能源调配等问题。【清洁能源、电网改造】12、在新能源电力领域,因为电力需要供需实时平衡以及难以大规模存储的特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将加剧电力系统供需两侧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所以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储能设施的建设也必须跟上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现有的储能技术包括机械储能、电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和化学储能;目前世界占比最高的是抽水储能(占比 99%),其次是压缩空气储能、钠硫电池,最有可能成为电网大规模储能技术方向的是电化学储能中的锂离子电池和化学储能中的氢储能。13、在新能源车领域,由于使用场景限制,只有电化学储能和氢储能能够胜任,这也是电网大规模储能的两个比较有前景的储能技术。但是由于锂元素的稀缺性,按照当前全球锂元素的可开采资源总量来算,总共只能造出 18 亿辆新能源车,如果考虑锂电池在电网储能方面的应用,这个数量还需要减半,所以锂电池不可能是未来新能源车的唯一技术方向。最新研究方向钠离子电池则完全不用考虑资源枯竭问题,而且钠离子电池在充电速度方面大大优于锂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与锂电池竞争的新一代电池。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氢燃料电池车能够替代锂电池车成为交通领域脱碳的统一解决方案,但目前氢能产业刚刚起步,各环节成本都居高不下,所以除了应用于长途货运、海运和航空这种锂电池不适用的领域,在家庭乘用车领域,氢能车并不具备竞争力。14、氢能应用场景最令人期待的要数重型道路运输、海运、空运和氢气炼钢,但每个领域都有潜在的竞争对手。氢能能否大规模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能源电力的成本和其他竞争技术的发展情况。15、考虑选择的方向是否符合我国的双碳目标的需求。16、碳中和并不代表人类抵抗气候危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仅仅是人类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碳中和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中,所有人的财富都将通过碳排放这个媒介进行重新分配,高碳企业的财富会流向低碳企业,增碳行业会流向减碳行业,这些企业的财富重新分配又会逐渐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所有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本书从气候变暖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出发,详细讲述了碳中和提出的原因、现状,以及从国家和企业层面如何实现碳中和。同时,本书详细介绍了碳中和带来的一个新兴金融市场 —— 碳交易市场的体制机制及参与方法,以及一个新兴的行业 —— 碳管理行业的业务内容及市场空间。后,本书以个人角度出发,讲述在碳中和时代下,个人应当如何从日常生活、学习就业和投资理财方面为碳中和做出自己的贡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本碳中和的科普书,对从未接触该领域的读者是一本非常好的启蒙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碳中和

                                    未来将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一本对碳中和领域进行了解的基础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双碳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气候问题,任重道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碳中和入门书。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