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书也有如此柔情
一个周日的午后,恋恋不舍地读完了这本书。很早前,读过前面一部分,后来中断了,但每次看到书架上的书时,都会想某本书里写到的,关于纸质书与拥有者之间那种独特而奇妙的连接。就像床头那本《不慌不忙的坚强》,写林徽因的一本书,文字柔软而美好,封面是旧黄色和墨绿色,书中夹着一个垂着墨绿色流苏的书签。每次看到,都从内心不由地感叹:真是绝配啊!其他的每本书也是,都有那么多独属于它的记忆。从买它、拿回它、翻开它、阅读它、合上它,闻着它的味道,触摸着它的纸张,在阳光下被徜徉在文字里,与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产生共鸣,那些时不时涌上的激动和雀跃难以言表。和电子书相比,纸质书带给我们的独特情感是自己心里的一块宝地。和作者不一样的是,我有电子阅读器,但仍旧喜欢我所拥有的每一本纸质书。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幸福的,能同时享受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购书方式。只要有书,人生足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初识此书是在贾行家老师的《文化参考》课程里。那是 2021 年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贾老师以这本小书为引,谈了自己对于电子书和纸质书未来的思考。全书篇幅不长,不到五万字的内容很快就可以翻完。作者从 “书之形”、“书之用”、“书之体”、“书之聚” 四个角度,为纸质书献上了一封感情真挚的情书。然而讽刺的是,我读的却是电子版。我始终坚信,电子书永远无法完全取代纸质书。虽然电子书非常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读。而且类似这种可以随手翻阅的小书自然没有买纸质书的必要,读电子版省时又省钱。但是那些大部头或者学术类书籍,必然还是要看纸质版的。除此之外,我个人还有个小癖好,我极其喜欢新书开封时散溢出的那一丝淡淡的墨香。这种墨香瞬间即会消散,但其实已经融化在文字里,随着我的阅读而愈发浓烈,持久地氤氲于书房之中。借用贾行家老师课程里的几句话:“我们总说书的价值在于文字和思想,但是我们对于思想的感受从来不是单纯的精神层面,而是由复杂的感觉叠加起来的。纸书和我们的联系很微妙,又很具体,电子书现在的问题不只是不能用来炫耀身份,也没有模拟出来那种复杂的情感联系。电子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是为了让不同的选择更加安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从《窃读记》到掌上文学钟楼书店的 4 层有好些教辅材料,除了课本外的连环画自己少儿文学也数不胜数,小时候的空闲时间(真不明白小时候怎么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就坐在书店的角落里偷偷看《淘气包马小跳》,满是印刷品的店里是有味道的,沉闷的墨味儿和散不去的汗味,还有明明很安静又总让人觉得嘈杂的窒息味道。 省图书馆就安静得像肃穆的教堂,走到里面不免小心翼翼,刻意放轻的脚步声和只用气音交谈的读者都让这个通透明媚的地方变得更文学了一点儿,即便呆在里面的我手捧言情小说。 正如作者所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把千万本读物分享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之后,走进书店走进图书馆的人变少了,书的收藏意义也变淡了,在家中把书堆得乱七八糟无处再堆的人少之又少了,但我们也并没把读书这件事搁置下来。窃读不算偷,电子读物也不是对文学的亵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