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得到”应该出版网络版“人民文学”
本书是《大西洋月刊》编辑和作家的经验之谈,值得细读。怀念传统的《人民文学》类期刊,网络时代,应该还会出现网络上的文学月刊,里面有精心打磨的 “作品”,读者来信。如果 “得到” 出版月刊我会付费订阅,得到这么多文学爱好者和资深编辑就有了用武之地,短视频可以直播 “得到编辑部的故事”。本书听书解读 “如何写好非虚构作品” 已经很详细了,可以收听。我读是其他的感想,书中有意思的比喻是爷爷的故事:小孩子问爷爷酒吧墙上的麋鹿(标本),爷爷说:一天,可怜的麋鹿一头撞在墙上,他们就把它一直留在了那儿,“它身体的剩余部分从墙背后伸出来”“等有一天我们绕到后面去看看”,如果是长篇小说,安装在墙上的麋鹿头就是一切,可是在非虚构文学里,身体的剩余部分真的挂在墙的另一面。非虚构文学是欧美的长项,中国过去只有 “报告文学”,太多 “报告”,而文学作品需要的是文字的打磨,结构的构思,特别是去掉 “新闻腔”。看完此书更深的体会,要好好学英文,力争读原著,好的文学作品读翻译作品如隔靴搔痒。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走进非虚构写作的世界本书的作者是一对合作多年的伙伴,一位作家,一位资深编辑。书中分不同的章节讲述了不同题材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要领,许多论述相当精妙,比如 “故事的核心往往是一个需要抵达的终点,而不是由此开始的起点。”“清晰易懂不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美德,但总归是种美德,尤其是在一篇文章的开头。” 这些关于非虚构写作的原则和方法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如何开启一段非虚构写作,本书能带给我们不少启发。除此之外,两位作者分享了不少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趣事,全书的行文总体也是比较风趣的。这本书篇幅不大,不同章节可以分开阅读,不仅有理论,每一章都配有范例文章的选段,方便读者理解;不足之处在于全书尤其是结尾处基本围绕西方创作语境在谈,离中文写作有一定距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作家和编辑珠联璧合作家和编辑联袂写作,先从写作中极重要也易被忽略的 “平等对话” 开始,作者和读者在态度上是平等关系,大家都不傻,谁也别糊弄谁;在能力上,要有对话的可能和实力,而非对牛弹琴。贯穿始终的平等对话如何可能?途径在书中徐徐展开。区别于市面上很多强调写作速成的知识和技能,这本书更多讨论写作的底层逻辑,是两位合作四十多年的老搭档的心血之作,其中一位服务于注重传播自由思想的《大西洋月刊》,另一位的作品获得过以非虚构著称的普利策奖。书里有个细节耐人寻味,作者之一的基德尔早年被权威媒体的老大以字条形式评为完全没有写作才能的人,这评语在被基德尔知晓前,本书另一作者善意地把它藏了起来。对非虚构写作、如何与人合作、甚至职业发展有兴趣的人,都该读一读本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非虚构主义非虚构远不止于事实确凿,可是它的出发点,就是不要凭空捏造。如果事件发生在星期二,那么星期二就是它发生的时间,哪怕星期四会构成一个更有条理的故事,也不能因此改动时间。我们同样相信故事和人物的力量。小说的各种技巧从来都不是虚构作品的专利;除了企图以虚构冒充事实之外,对于非虚构作家而言,没有哪种讲故事的技巧是禁区。我们认为,对严肃的非虚构作家来说,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或是环境可以成为合适的写作对象。我们还认为,无论是故事、论证还是沉思,图书、随笔还是家书,每一样都要做到新颖而准确,能够表达出一种独特的人的存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作为一名文字爱好者(对我来说,文学究其表面可以概括为文字的艺术化组合),读到这样一本由优秀的作家与编辑合著的书,过程太享受,逐渐被内心蒸腾出的幸福感笼罩到微醺。写作是我想一直坚持下去的爱好。之前也尝试过不同类型的写作,但今天我好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调子和方向 —— 非虚构写作。不同于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的内容需要百分百的真实,但可以借用虚构文学的表现形式。简直太适合我!我最爱的就是当下的真实生活,不想创作什么高于生活的作品,只希望把生活的种种面貌,或平凡或光怪陆离,用更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感谢这本书帮我找到了写作方向,作为我非虚构写作的第一本指导书,会仔细阅读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真作“真”时诚亦难《非虚构的艺术》,是一本讲述如何 “写作非虚构” 的非虚构作品。小说创作理论界有一个词 “元小说”—— 即在小说中叙述另一本小说;如此做类比,在 “译文纪实” 系列中读到一本写作 “如何纪实” 的作品,大概也算是一种 “元非虚构”。将本书归于 “非虚构” 品类,也并非是挂羊头卖狗肉:与《风格的感觉》这一类传统意义上只讲如何写作的工具书相比,《非虚构的艺术》更多地展示非虚构作品的复杂以及非虚构写作的困难。本书的两位作者 —— 作家理查德・托德和编辑特雷西・基德尔,可谓是在 “非虚构” 领域摸爬滚打四十多年的一对欢喜冤家,即使是这样的专业从业人员,也很难说清楚非虚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字面上看,“非虚构” 是一个很浅显易懂的概念:只要是与 “虚构” 相对的,写作真实的人与真实的事,似乎就可以算是 “非虚构作品” 了。这仿佛在说 “我和一只会飞的大象环游世界” 是虚构故事,而 “我今天在动物园看了大象” 就是非虚构。然而,写出一件 “真事” 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真实的细节与因果来由,在这个过程中,事实除了可能因为时间的推移和当事人的隐瞒而被掩盖掉重要的细枝末节;我们在搜集材料时会不自觉将自己的成见与信念注入事件之中,这反而让真实的事件更加像是虚构小说的素材。此外,我们还必须学会将事实讲成吸引人的故事: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无处不有 “真相”,但我们大部分人只会记得历史上某些特定的事件与人物,其中 “故事思维” 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重要的 “真相”,我们就必须将碎片般的事实以符合人类认知模式的方式进行重组和加工,哪些有趣的旁支细节需要被舍弃?哪些事件应当不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戏剧效果进行重拍?身为作者应当如何在这些无奈的改编之下尽可能保存真实事件的原本框架?这些问题不到下笔之时,往往被认为是一些理所当然的 “常识”—— 而这世上的变化与意外往往都是反常识的。非虚构作者最需要掌握的素质,实际上却是在写作之外的一种能力: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在这世上的作用?凡是做事,都需要自信,一旦自信,就难免对自己有所夸大;而被扭曲的自我遇上客观的事实,我们扭曲的认知往往在现实的高墙上碰壁。本书引为非虚构典范的文体并非是如今常见的新闻特稿,而是 “随笔” 与 “回忆录”:两者的共同之处,一是在于写作者都不需要专业背景;二是这两类写作都涉及自我与这个世界的 “比例问题”:随笔,就是将自己脑中(哪怕是无法自圆其说)的一种观念扩充为能够影响自然环境,影响他人思维的价值观;回忆录,则是将自己的过去的点滴记忆以某种逻辑或思想重塑成自洽的故事。可是,我们怎么能够确定自己的观念就比他人的更加高深?我们又怎么能够信誓旦旦认为如今的我可以用一种简单的逻辑去解释过去的我?在写作非虚构作品之时,个人与群体、时间与空间、观念世界与物质客观、自我想象与他人凝视、自卑与自信、成功与挫败...... 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模糊不清却仿佛各安其位的要素,像是盛水的玻璃瓶被打碎一般四散各处,只有高超的非虚构作者才能正式自我的有限与脆弱,将被打碎的玻璃重新组装成一座华丽的艺术雕像。曹雪芹感叹:“**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一本《红楼梦》假如撇除真事之隐,难道不也是一本伟大的非虚构作品吗?说《红楼梦》可算是 “非虚构作品”,并非是在玩弄定义游戏。本书的两位作者认为,“虚构的一大危险,就是作家和读者双方都会失去信任感,” 换言之,即使是使用真实的人物与事件为底,假如写作者不能让读者感到双方共同身为人的某种共情与同感,这样的 “非虚构作品” 也与谎言大话无异。杜鲁门・卡波蒂的《冷血》开 “新新闻主义” 之先河,然而他在写作《冷血》时对当事人真实想法的利用与模式,也掀开了非虚构写作中受访者与写作者权力严重不对等的境况的一角。“只有作品超越了表演的层次,超越了提供娱乐或信息的层次,超越了取悦受众和编辑的层次,只有作品在做到所有这些的同时,仍代表了自己最重要的信仰,作家才有可能活得最为圆满。” 这是本书所描述的理想非虚构写作者的巅峰。然而在现实中,写作者与事件的经历者一样,都是吃五谷有情欲的凡人,身为作家想要靠写作挣钱,除了掌握基本的语法与词汇只是,既需要模仿时代的 “官样文章” 和流行的 “新造词汇”,又需要保持与当前社会的距离培养出自己的风格。在传统的纸媒时代,非虚构作家唯一发挥作品的途径就是通过报刊杂志和图书出版,而对此两位作者的共识是:“传统出版业...... 对于怯生生的青年作家来说...... 其实是以另一种方式上演了一出经典的家庭剧。不言而喻,作家是孩子,经纪人是慈母,永远站在孩子一边,出版商则是严父,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成绩,才能赢得他的爱。” 纸媒出版行业制造出了一种封建时代类手工业的生产方式,而在这种模式下,一种反商业逻辑的人际关系却也可能从中萌芽:本书的两位作者,理查德・托德和特雷西・基德尔,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作家与编辑的职业关系,发展成了共同创作、互相成就的知己关系。本书结尾,两位作者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回忆了自己与拍档的创作生涯,而这些回忆本身就是极为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模版。在传统纸媒时代,“编辑和作家彼此需要”;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平等,然而耐心倾听与完整叙述的能力也在这样扁平化的交流环境下逐渐消失。以 GPT 为首的大语言模型产品开启了文字的工业化产出时代,在可见的未来,短平快的低端娱乐和模板化的新闻报道都将会被 AI 取代。然而正如 “有锅气” 的家常小菜在预制菜成为主流的时代反而成了奢侈品,非虚构作品在未来的价值也不再是提供信息或者挑动情绪,而是将发挥连接人与人之间原始的情感联系,唤醒真正普世的观念规律的 “自我启蒙” 作用。正如本书所说,“改写的确是作家的特权。在生活中,我们极少有类似改写所提供的机会来修正过去,收回说过的话,在别人听到前,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述。” 未来,文笔的好坏和具体题材的话题或许不再是评判非虚构作品的唯一标准,能否在一部作品中看到作者犯错的勇气,能否从一部作品中意识到自己的可修正之处,能否用一部作品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世界可以靠每个人自己的反思和修正而发生改变,这些极其私密而难以量化的发问,或许才是人类的思考有异于工业化逻辑的价值所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这本书主要说的是,怎么成为一个非虚构写作的高手?注意,这里说的是,成为高手。假如你把它当成市面上那种 30 天写作速成班之类的内容,可就把这本书给看扁了。这本书说的,不是初阶的写作技巧,而是成为一个高手,需要的那些,更高阶、更重要,也更需要时间积淀的能力。假如把作者当成一棵大树,那么大多数的写作书,教的都是,怎么让这棵树长出漂亮的果实?也就是,怎么写出吸引人的文章,有哪些具体的技巧。而这本书谈论的东西,要更加根本。它说的是,写作者这颗大树,到底应该种在什么样的土地上?需要什么样的养分?说白了,就是在技巧之下,作者需要具备的那些,更底层的素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非虚构的艺术》这本书主要说的是,怎么成为一个非虚构写作的高手?注意,这里说的是,成为高手。假如你把它当成市面上那种 30 天写作速成班之类的内容,可就把这本书给看扁了。这本书说的,不是初阶的写作技巧,而是成为一个高手,需要的那些,更高阶、更重要,也更需要时间积淀的能力。假如把作者当成一棵大树,那么大多数的写作书,教的都是,怎么让这棵树长出漂亮的果实?也就是,怎么写出吸引人的文章,有哪些具体的技巧。而这本书谈论的东西,要更加根本。它说的是,写作者这颗大树,到底应该种在什么样的土地上?需要什么样的养分?说白了,就是在技巧之下,作者需要具备的那些,更底层的素养。本书的核心内容:对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能力,叫做保持和读者平等对话的能力。估计乍一听这个结论,很多人可能觉得,平等对话,这不是很简单吗?我们平常不就是这么交流的吗?但是,假如你有过一些写作经验,就会发现,在动笔时依然能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甚至是有点反人性的事情。换句话说,平等对话这四个字,从来都不是扎马步之类的基本功。它其实更像打通任督二脉,是普通人和高手之间,那个最关键的分水岭。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又该怎么做?这本书告诉你答案。这本书里说的东西,放在字面上看,都不是新观点。比如,和读者平等对话、把重点放在人物内心,还有平和地看待自己的经历。假如单摆浮搁的看,全是老生常谈。但是,假如仔细想想,那些最棘手的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些让新手成为高手的高阶能力,往往就隐藏在这些人人都知道的话里。这个现象其实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那就是,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常识。要知道,一个东西能成为常识,意味着它一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针对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有时候,与其去探索一个新知,倒不如,去点亮一个常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