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9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新闻读什么?

    今天学习《蔡钰商业参考 3》,看到这一段话:「运气就是识别并且抓住机会的能力,也就是择势能力。我们都很熟悉那句 “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其实准备好既包括了有能力识别,也包括了有能力抓住。俗话还说 “选择比努力重要”,其实选择和努力都重要,选择对应的就是识别,抓住对应的是努力。能不能抓住机会得靠我们各自的能量,但能不能识别机会,」现在的信息社会重要的已经不是如何得到信息,而是如何辨别,最近和朋友聊天,还有朋友停留在传统社会的真伪辨别,看到新闻上领导视察,发现摆拍和群众演员就大惊小怪,其实看 “新闻联播” 不是看消息的具体细节,而是 看政策导向,看《环球人物》也是如此。昨天 526 是 “得到” 同学节,祝贺 “得到” 三人组合作 10 年,真是不容易,最近 “得到” APP 平台也在不断精进迭代,给同学一封信,最后用孟子言:「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大白话就是做好自己,如果不成功不怨别人(环境)而是要改变(提高)自己,深以为然。

      3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小时候一些茶余饭后不起眼的想象里,我常幻想自己是英雄,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打倒怪兽的奥特曼,都是遥不可及的梦。随着年纪增长,想象不知从何时起淡去,对英雄的定义也悄然改变。很多男孩从小视父亲为英雄,我却不然。我父母都是剧院演员,一上演出就少有时间管孩子,哪怕我发烧感冒,常就把我放在后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陶渊明的文学

        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回望历史,陶渊明和他的作品,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已经内化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资源。“桃花源” 成了理想国的代名词,“欣欣向荣” 成为更宽泛意义上的形容繁盛世情的成语;“觉今是而昨非”,自 20 世纪初起就变为现代中国人自我批评的常用套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更是成为人们正面欣赏与反面批判都喜欢引用的名句。更不要说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这些既具美感又富哲理的佳言名句了。这其中外观十分明丽、内涵特别深邃的,是陶渊明创造的 “桃花源” 或者简称为 “桃源” 的意象。虽已有很多的研究,实地说与虚幻说也各有道理,但出自他笔下的那片在战乱中幸存的和平之地,从根本上说是历代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永恒的归宿。直到现代,当《桃花源记》被翻译成不同的文字,在与陶渊明当年生活的空间迥然不同的地方,被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读者阅读时,它赢得的赞誉,正源于它描绘的是一方和谐的世界,这世界足以抚慰被战乱和贫穷困扰的人类心灵。意味深长的是,陶渊明为后人描绘了这样一个极具美学意味的理想境界,但这个境界据陶氏说,只有渔人一顾,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 这很具有象征意义,也像一个预言,预示着后来大部分追慕陶渊明的人,其实是很难完整地把握陶氏文字真谛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物了解

          可以选择杂志里你喜欢看的篇章,拓展自己思维,转变自己的思考方式。这是不错的选择。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