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美贸易战背景分析

    作者目前在日本大学任教,看标题和听书解读以为是赞歌,其实是醒世危言,全书主要观点:1. 中国出口奇迹是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和采购,中国作为国外高端品牌全球价值链的中间一环得到了好处,搭了跨国公司的便车。2. 因为是中间环节,利润低,贸易顺差数目上好看但并不美好,中国并没有赚什么钱。3. 这次全球疫情(作者成书时是 2020 年),西方国家为国家安全会重组供应链,如果外资撤离供应链转移,我们就危险了。4. 对中国高科技封锁越来越厉害,中国公司越来越难得到高科技术。当警世危言看挺好,其实领导们很清楚,所以才有双循环政策的出台,也才有宣示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但作者还是腰没有站直;我的看法:40 年来外商投资中国,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不是外资的恩惠,是有利可图。关于美国的技术封锁,作者也太悲观了和外行了。比如作者讲电子产品的操作系统没有美国的,中国的就不转了,这是完全错误的概念。首先美国的创新是 0 到 1,而中国是 1 到 100 的落地,乔布斯用的技术也是发明了几十年的,应用市场和数据积累也是关键。以 “微信” 为例,当年 “米聊” 比微信推出的要早,但因为微信可以用 QQ 和电话号码注册导流,才让米聊流产,在民用市场决定性的不是技术,而是谁制定规则,华为被制裁,受影响的是欧美市场,原因并不是技术,是欧美用户已经习惯了 Google 的规则。当年日本在美国的威胁下屈服,让出半导体制造业,日元升值经济停滞,不是因为日本不能获得美国的技术,而是美国 “拳头大”,日本国内市场小,没有回旋余地。作者书中讲中国只是组装,赚钱的都是外国跨国企业,道理是没错,需要成长过程,从特斯拉的引进,“链主” 的作用已经在起作用,在大飞机制造产业更是如此。中国国内市场对美国企业对等的吸引力,所以苹果和微软等美国企业也不能如 Google 等放弃中国市场,以未来人口增长和发展,非 G7 国家的市场才是中美未来的战场,东盟国家近期的态势已经呈现。领导人讲话中已经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过去中国创造的出口奇迹并不是西方的恩赐,是资本有利可图,以目前中国安定的环境,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勤劳的员工,中国依然是资本投资的热土,撤出中国的公司很多也是由于大浪淘沙,从管理到技术竞争不过而远遁的。国运当头,美国确实错过了几次压制中国制造的机会,看大会报告,领导们对局势很清楚,战略思路也明确,竞争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躲不开的,中国这个地方历来就出 “卷王”,过去四十年每年都在卷,未来也一样。

      1
      1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中国出口奇迹”的新视角

      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里,中国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 “出口奇迹”,从 20 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出口小国,成长为了如今出口商品数量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很多发展经济学家和中国的观察家们,也一直在尝试解释中国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难以用主流经济理论来解释。比如:为什么中国在尚未完成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的时候,就能从长期以汽车和机械工业著称的德国手中,夺走世界最大出口国的头衔?为什么中国在很多技术还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却能成为世界第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为什么中国的 GDP 还不到全球 GDP 的 15%,但是美国将近一半的贸易逆差源于中国?为什么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多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等等。  而这本书,就给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这个视角,叫做 “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上,我们能看到一个产品从研究、开发、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到最终的产品销售等多个任务环节,这些任务可能是由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分别承担的。而仔细研究中国出口产品,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出口产品中的大多数,都是沿着全球价值链制造和销售的。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大规模融入全球价值链,是中国出口奇迹的重要催化剂。而这个催化剂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全球价值链的品牌、渠道和技术溢出效应。正是这三种溢出效应,助力了中国出口产品数量的飞速增长,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另外,如果用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来审视现有的贸易统计方法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其实被高估了。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四十几年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这也在国际上引发了关于是否存在 “中国模式” 的争论。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是存在的。而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催生了中国出口奇迹,而且促进了中国企业自身的成长,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参与后的经济成果,都是无与伦比的。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书摘:过去 40 年里,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孕育了中国的出口奇迹。但是,全球价值链战略并非没有风险。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也一直扰乱全球价值链的平稳运行。目前,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价值链,面临两个主要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大流行。追求分散化的全球生产中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但跨国公司没有充分考虑到与之相伴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可能会突然破坏全球价值链的可靠性和正常运作。迄今为止,对许多跨国公司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已经威胁到以中国为全球价值链中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了平衡风险和收益,跨国公司将对价值链的地理分配进行调整,这将决定全球价值链未来的发展轨迹。新冠疫情的经验表明,供应链的多元化对于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至关重要。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的中断,无论其技术重要性如何,都会导致该价值链中的所有企业停产。医疗用品对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将被列入每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必需品清单,获得与粮食、能源等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生产回流减少对全球价值链的依赖,将成为新的趋势。美国政府加强半导体、大容量电池、关键原材料,以及医药和原料药生产的努力,会进一步助推中美两国在关键科技产业脱钩的趋势。这些具有大概率可能性的预测表明,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中主要供应国的重要性,未来可能会逐渐降低。美国政府限制中国企业采购和使用美国技术,意味着这些企业的全球价值链战略或将终结。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将不得不在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领域,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资,以谋求自给自足。中美两国在科技产业价值链的合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国企业一度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美国技术实现自身工业化和赶超的时代,或许已结束。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品质、成本、效率

          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过去 40 年中国出口的爆炸性增长,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核心作用。許多发展经济学家和中国的观察家们,试图解释中国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并找出促使中国出口能够广泛地渗透到全球市场的关键因素。他们在学术期刊、杂志和报纸上发表了大量此类研究和文章。这些研究认为,促成中国出口奇迹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中国政府促进出口的政策;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出口导向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步;等等。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因素都帮助中国从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大幅提高了中国出口的增长率,促进了中国制造产品向国际市场的渗透。然而,这些因素远远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为什么美国将近一半的贸易逆差源于中国,而中国的 GDP 还不到全球 GDP 的 15%?为什么中国制造的产品,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产品都更有竞争力?事实上,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中国制造产品,都是以外国品牌销售的。到目前为止,即使是在鞋、玩具、服装等这些被公认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中国企业依然没有培育出得到国际市场认可,并能够与耐克、ZARA、优衣库等竞争的品牌。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外国品牌,中国的商品出口量,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吗?要想清楚地理解中国出口奇迹,我们必须走出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汇率制度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框架,研究中国出口产品的生产组织方式,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探索中国出口产品中蕴含的核心技术的来源。仔细研究中国出口产品,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产品的生产过程,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沿着全球价值链制造和销售的。过去几十年,全球价值链给国际贸易的商业模式、国家的比较优势以及国际贸易的组织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核心科技技术必须从源头控制在自己手中

            前几十年中国搭上全球价值链的快车,获取了技术、订单、加工费,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人均收入,但是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新冠三年疫情,使美国从科技上封锁中企。一些发达国家发现,全球化养成了依赖化,而核心原材料,涉及安全的依赖可能是致命的。所以,才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随着中国人力成本增加,一些跨国企业转而寻找更低廉的劳动力国家。这是必然的,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售价在逐步降低,利润空间被压缩,尽量减少成本就成为必然。对中企的封锁也让一部分乐观者,意识到技术依赖的危险。就像当初的两弹一星,芯片设计制造等核心科技技术必须从源头控制在自己手中,就像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粮食生产必须保证绝对安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2年强烈推荐必读书

              如果 2022 要我推荐一本书,我觉得除了《置身事内》,就是这本了。让我们对中国 40 年发展,以及未来去向如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1- 任务而非产品这是第一本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而不是从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中国出口奇迹的书。什么是全球价值链?就是各国贸易不再是以「产品」这个最终品进行贸易,而是通过「任务」将产品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完成。所以每个国家都是「产品」价值链的一部分。产品价值无法像古典理论所说的可以归属某一国家。-2- 过时的贸易统计体系以中美贸易为背景,本书从两个角度分析了传统贸易统计是如何扭曲中美贸易平衡的。第一个角度,以传统贸易数据为基础的分析,错误地假设所有从中国运出的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并代表中国的科技水平,但其实中国出口产品中包含大量外国增加值,「中国组装」(Made in China)只占「产品」价值一小部分,但从中国出口的组装产品却都算做中国的出口总额;以 iPhone 为例,一部 iPhone 手机 1000 美元,中国的附加值在 25%,但贸易额却是按照「产品」总价值 100% 计算的,中间相差 3 倍。第二个角度是美国无工厂制造商苹果公司、耐克公司、高通公司和 AMD 公司,他们直接在中国建厂,直接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但产品主要利润通过知识产物等品牌溢价被美国公司拿走,销售的产品绕过了美国出口,但其实本质是离岸工厂的美国产品输出给了中国。-3- 中国崛起的新解释角度传统视角认为: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中国在合适时机选择渐进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加入 WTO 给中国带来的国际贸易最惠国待遇。但其实连接这两个机遇的跨国组织也是关键。跨国公司组织和管理的全球价值链,具有三种溢出效应。这三种溢出效应,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高科技出口冠军的决定性因素。第一种溢出效应,来自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拥有的品牌。中国企业以合同制造商的身份加入全球价值链后,就可以以国际公认的品牌销售自己制造的产品。第二种溢出效应,来自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不断培育出新市场,创造出新的需求。第三种溢出效应,来自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建立的全球批发和零售网络。作为外国跨国公司的指定供应商,中国企业获得了利用这些基础设施,进入国际市场的便利条件。-4- 疫情和贸易摩擦给中国的提醒虽然中国在 40 年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快速成长,虽然中国在「产品」中的价值比重越来越高,虽然跨国组织的溢出效应给中国带来了跨越式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1. 中国既不是这些产品领域的技术领导者,也不是这些产品的发明者。中国企业到目前为止依然不具备生产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核心部件的能力。一部国产手机,操作系统不是我们的,芯片不是我们的,内存不是我们的,屏幕不是我们的,摄像头不是我们的……2. 跨国公司是逐利的,一旦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了,利润变薄了,跨国公司的工厂会毫不留情从中国迁走。三星 2019 年关停了中国所有工厂,迁往了东南亚,富士康在苹果的压力下在印度建厂,nikezara 都选择在东南亚和南美建厂。3. 参与全球价值链并非是没有风险的。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会破坏价值链的平稳运行和可靠性。国家安全比利益更重要,这句话在中国适用,在其他各国也适用。疫情之下,3M 公司停止给美国之外的公司供应口罩。粮食和能源优先保障国内需求。-5- 中国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应妄自菲薄虽然全球化在退潮,但中国不应该退缩。全球化本质是实力和担当,除了有硬拳头挺直腰板,也要自立更生突破核心技术。少一点资本盲目扩张,多一点甘坐冷板凳。大国到强国任重而道远。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不平凡的四十多年,下一站如何走?

                中国不平凡四十年,下一站如何走,事关重大,民族复兴,国家兴衰,都在此一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那时候几乎没有外贸。现在的中国拥有 14 亿庞大的国内市场,这个规模足以让我们重回世界之巅。更何况已经打开了世界大门根本就关不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有什么可怕?!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没落实际上是在满清后期,究其原因,其实不是开放与封闭的问题,也不是制裁与围堵的问题,而是军事实力的落后,是战败的赔偿和一系列丧权辱国的被殖民和被掠夺之后的国力日衰,然后恶性循环。贸易顺差实际上就是用和平手段赚了他国的钱,不管用什么方法计算,国家外汇储备的数字一目了然。强军,强军,强军!经济状况好了,就一定要强军。只要我们的军队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已经发展完善的国内产业的持续发展,不再发生被殖民和掠夺的惨剧,历史一定会证明,所有的围堵都将是徒劳的。我们都知道拉动 GDP 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在规模的面前,投资和消费足够大,就算国际贸易是一匹坡脚马,也不可能挡住中国发展的步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出口之谜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040 本(313)#《中国出口之谜:解码 “全球价值链”》🚢在过去的 40 年里,有两个重要现象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个现象是,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全球出口的冠军,世界高科技产品出口第一大国;第二个现象是,国际贸易已经演变为以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任务贸易。这两种现象的形成密不可分。一方面,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融合,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向中国延伸价值链和利用中国庞大廉价的劳动力的绝佳机会;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为中国制造 / 组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条捷径。🚢基于大量案例和实证结果的分析表明,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是中国制造 / 组装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价值链主导企业的品牌、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及全球批发和零售网络的溢出效应,系统地消除了中国制造 / 组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传统壁垒,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产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大规模渗透,培育了中国出口奇迹。🚢中国企业从为外国手机品牌商组装手机开始,逐步向高增加值的细分市场发展,最终培育出能够与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竞争的本土品牌:华为、小米和 OPPO。在获得操作系统设计、手机芯片组生产等核心技术能力之前,这些中国企业就跳跃到发展品牌的阶段,并最终成为世界市场上手机产业链主导企业,建立了由自己组织和领导的全球价值链。这种非线性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路径,体现了全球价值链战略,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追赶目标提供了灵活性。🚢1978 年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经过 40 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每年的商品和服务出口额超过 2 万亿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想对外开放政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当时也想不到,在 30 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会超越日本、美国、德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企业可以为全世界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 —— 从鞋、T 恤、毛衣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为什么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为什么美国将近一半的贸易逆差源于中国,而中国的 GDP 还不到全球 GDP 的 15%?为什么中国制造的产品,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产品都更有竞争力?🚢仔细研究中国出口产品,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产品的生产过程,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沿着全球价值链制造和销售的。过去几十年,全球价值链给国际贸易的商业模式、国家的比较优势以及国际贸易的组织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急剧扩张,比日本和 “亚洲四小龙” 的出口更为惊人。首先,当中国在 2009 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它的人均 GDP 还不到 4000 美元。其次,中国出口的产品,不仅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占据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且在高增加值的高科技产品领域也占据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1980 年,中国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的货物仅为 182 亿美元。到 2000 年,中国出口猛增到 2492 亿美元,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 10 倍多,年均增长 14%,远高于同期中国 GDP 的增长。从 2000 年开始,中国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除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 2008 年,在 2000—2010 年 10 年间,中国出口平均年增长率超过 20%。到 2010 年,中国出口额达到 1.58 万亿美元的新高,居世界首位。两年后,中国出口额超过 2 万亿美元。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第一个年出口额超过 2 万亿美元的国家。在 1980—2010 年的 30 年间,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始终远远高于同期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价值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在中国出口中的比重大幅增加,而农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则大幅下降。总体而言,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中国出口的一半以上。农产品、燃料和矿产品的生产需要依赖土地和矿产资源,而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则依赖大批量的廉价劳动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中国经济

                      分析透彻,回顾了过去,展望了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还是别看了,不够闹心的呢。

                        最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得到】每天听本书的解读。讲述了中国的贸易顺差并没有那么大,很多计算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这本书还从自身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这几十年为啥发展迅猛,是谁作对了哪些事情,听解读版还是蛮感兴趣的。而真的读的时候,也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的。一方面,我们为啥在经济在一二十年前还处于经济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出口却直奔世界第一,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成长。他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我们参与了全球经济,所以被外商以及国际贸易带动着迅速成长。然后又通过详细的计算,把出口顺差中的水分挤掉,给出了他认为准确的出口数额,但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恐怖,美国也没有那么大的贸易逆差,我当时还挺兴奋,觉得这个人还挺可观的。(但现在回想起来,他其实是给美国人民宽心呢。就跟我们学习历史时,听说鸦片战争前我们全是顺差就很开心,有了鸦片后就变成逆差了,就开始不开心,甚至但心了。这时如果有本书告诉你,其实没有那么大逆差,那些鸦片没赚走那么些银子,我们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还是挺赚钱的,只是政府为了宣传告诉你逆差很大,实际没多大,是不是能让你心态好受点?那么美国人民看到这本书也是这样的感受。懂了吧。)第六章时,他还夸奖了一下我们的政府政策,非常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读到这的时候我都还挺心平气和的。可再往后读就越来越难受了。这本书的英文版似乎应该是出版在 2020 年左右,虽然在国内出版是 2022 年的七月,可书里最后提到的事实全是 2020 年武汉还处于封城,特朗普还当政的时期,所以他最后一章给出的结论让一个中国人实在是莫名的焦躁。首先是他认为中美摩擦,对中国的伤害很大。原来我们乘借着全球贸易链的东风,顺势而起,而加入 WTO 后,很多外资都放下顾虑来中国建厂投资,2015 年后,还把中国当做最大的出口市场,而中美摩擦后,这些外商的信心动摇了,分分撤出,开始寻求替代中国的第三方国家。美日这些国家,更是补贴让本国的资本从中国撤离。这是第一次冲击。其次是他认为新冠疫情对中国的影响太大了,工厂停工,造成了中国已经没有能力按时提交国际订单,而疫情席卷全球,对于医疗物资的需求,却全都卡在中国的产能上,现在中国不行了,各个国家就没有医疗设备可用了,所以这又是一次让外资撤离中国的浪潮。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为啥没提俄乌战争对美国和欧洲的影响,是不重要吗?还是写书时俄乌战争还没爆发。另外,2020 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已经恢复的生产,也完美的满足了世界各国的出口需求,这个为啥不提?是写书的时候没看到吗?那么如果看到了这两件事后,作者还有那么大的底气说外资会全部离开中国,造成中国经济的停摆吗?还是那句话,这就是一本写给美国 “人民” 或者担心中国威胁的那些世界 “人民” 看的书。虽然国内今年因为疫情的反复,经济是受的影响,可无论从平民百姓的致死率、感染率还是防疫的力度,全球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呢?而那些所谓顶配的七国,有多少平民百姓死于这场疫情,经济也濒临崩溃了。如果没有中国在基于国际贸易的支撑,这些国家又会什么样?而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合作,以及已经深度嵌套的国际件的贸易准则,他提到的这些冲击并没有给我们造成什么影响。所以,这就好比你去算命,瞎子说,你活不了两年了,可你看到这个瞎子的批语时,已经是三年后了,你不但活着,而且活的还算不错,相比于邻居来说。那么对瞎子的话,你本可一笑置之,可还是想嚼了一只死苍蝇一样恶心。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感受,评分不高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强大,永远都是正在进行时

                          从我个人拙劣的读书经历而言,我们身边缺少的,从来不是有才华的学者,而是说真话的学者。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在我看来,好书的价值就在于此:它从来不会一味夸耀,而且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一个问题,从而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呈现。生活中,我们总会刻意隐藏阴,而放大阳。但我们似乎忘记了,阴和阳本质上是一体的。正如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当我们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强大之路,任重道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该书应该说给了我们认识国家间贸易统计的一个新视角,即出口贸易增加值。它以 IPhone 案例入手,揭开了全球价值链运作机制的面纱,揭示出中国所谓全球最大贸易出口国表面繁荣下的真实悲凉,在自我膨胀后遭遇到的处处捉襟见肘和举步维艰。可以预见,后续的道路依旧艰难,唯有在内部自信和外部谦合的统一中、在苦练内功和勇毅外拓的兼行中,逐步踏出一条坚实的国际合作道路。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解答好多行业疑惑。作者开始抛出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一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中间技术向的人民币贬值无法对抗关税的举例没太看懂 (但是我听说电子厂的零件原材料都是美元标价,或许可以解释),但手机行业管中窥豹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 “上了全球化快速列车” 后的努力,在原材料,中间品到最终品的贸易价值链条上话语权的争夺,而如今中国供应链转移受疫情大流行导致的主权国家对自给自足的迫切想法和贸易摩擦高额关税的影响无不见证着这个时代。本书末尾给出一个不为悲观的结论,中国企业一度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美国技术实现工业化和赶超的时代,或许已结束。供应链转移往往是过程性的,从服装行业,到瓷砖行业,到家电行业,再到电子行业,每个可能跨度五年甚至更多,非洲可能在瓷砖这一步。我们一边期盼着产业升级,一方面又依赖着这些行业,在智能化制造的今天,只有电子行业存在着摩尔定律的作用,产线复杂迭代快,非长期标准化产品,使用纯机器化成本高,需要大量的普工,而普工又关系着多少家庭的生计![合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有参考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初次阅读完,我觉得我应该再读一遍,可以收获更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一样的角度诠释出口,诠释全球化

                                    从全球价值链看单一国家的比较优势,是不能决定其在价值链上生产和交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而价值链上端的牵引,让下游中国企业进入了世界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创汇,并逐步成长,拥有自主品牌,但整体还是受牵制。作者洞察了无工厂制造商带来的变化,察觉了传统顺差逆差的数据漏洞,中美贸易顺差没有实际大,存在无形资产的增值。新的形势下,中国企业一度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美国技术实现自身工业化和赶超的时代,或许已结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虽然今天的中国科技企业还未能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顶端,但是,过去 40 年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术创新路径。在此基础上,只要国家一方面坚定支持基础科研,以合理的体制保证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另一方面持续扩大开放,就可以真正支持中国科技企业融入全球竞合,并帮助中国科技企业夺取科技创新的一个又一个制高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作者全球供应链的观察视角,尤其是苹果手机这个案例的详细解析,能够更好的理解当今的国际贸易,尤其是中国出口和国际贸易中的真实地位。也可以用这个视角去看未来,看风险,看机遇。不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数据解读

                                          iPhone 的产业链分工,用真实数据解读,深刻认识中国在产业链分工的位置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