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8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丰富阅历,用心去“看”、去感悟

    书中打破了我以往对创意那种玄之又玄、不可捉摸的固有认知。赖声川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剖析创意,从 “创意二部曲” 讲起,让我明白构想与执行缺一不可,光有天马行空的想 法不行,还得有能力将其落地。 “创意金字塔” 理论更是印象深刻,它清晰呈现出创意生成的底层逻辑,原来扎实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是根基,然后依靠智慧去转化,最终才能达成创意呈现。这提醒着我日常要不断丰富阅历、汲取知识,为创意的萌发储备能量。 “创意三毒” 的阐述也发人深省,经验、习性、动机这些平日里容易忽视的方面,竟会成为创意路上的绊脚石。比如总依赖过往经验,确实会陷入思维定式,限制了新思路的产生。这让我意识到要时常审视自己,主动打破那些禁锢创意的习惯与不当动机。 而关于创意实现方法里提到的 “如何看”,启发我要用多元、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世间万物都可能成为创意的灵感源泉,只要用心去 “看”、去感悟。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意是实践

      为什么好文章是妙手偶得?为什么音乐家能即兴演奏美妙的音乐?不是因为他们努力花样翻新,而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什么不能做,清楚边界在哪里。就像一位禅师说的:初学者心中可能性很多,专家心中可能性很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完最大的感受是这一套模型固然不错,但实在太主观了。不过想来也并不是赖导的错,对创意的把握说到底还是非常个人的。别人的经验也许可以有启发,但不能代替整个成长的漫长过程。说到底你要先在生活中进阶到足够的深度,才能在创作上打开相应的通路。而我们大多数人是想用创作来解决生活困境,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当然我们也可以反驳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还债写作,也能写出伟大的作品。那么就又回到了原点:方法可以传授,智慧得自己去体验,领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No.1825|关于学习的“方法论”

          作者赖声川是知名导演,更是一名大学教授。这本书的出发点就是 “创意” 这个看着如此神秘的东西,可以学吗?可以教吗?在印度菩提伽叶佛陀证悟的地方,他觉得这个东西可以教,至少他有点想教一教。在印尼一个闭关处完成本书的初稿。“创意金字塔” 从一开始写在明信片上,到后来一点点完善。本书的内容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赖导自己亲身的感悟和总结,也有与学生、师友不断实践、改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给我们呈现的,不是怎么学习有 “创意” 那么狭义的领域,而是启迪我们关于如何学习的 “方法论”,或者说指导思想。我们大多时候的教育,只注重 “一体两面”🀄️关于 “技术” 的那一面,不教似乎也不会教 “智慧” 的那一面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赖声川的创意学》就是这样一本,让你时不时想要停下来思考的书。它跟其他讲创意的书很不一样。赖声川不仅能创作优秀的作品,他也能观察到创意在他脑海中形成的过程。他不仅是创意的实践者,也是创意的反思者。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他把创意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所以,他谈创意,也像是在谈人生。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赖声川的创意学》

              赖声川认为,创意虽神秘,也是可以 “学” 的。他提出一整套创意理念,从灵感的产生到实践转化,总结出 “创意金字塔” 模型。赖声川结合生活体验、作品案例,分享积累多年的创作和教学经验,解析创意生成和实现的过程,实用,开放,引人思索。本书不仅写给创意产业工作者,每个普通人也可以有所领悟。本书的核心内容:赖声川认为,创意不是灵光乍现的瞬间,而是持续生产作品的能力。它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构想,就是在心里酝酿一个新颖的想法;第二步是执行,就是用合适的形式把想法表达出来。如果把大脑看作一台计算机,这两个步骤,就像是安装在大脑里的两个软件,它们都可以通过训练来升级。读书最让人开心的时候,不是读完之后的那一刻,而是读着读着,不得不停下来,掩卷而思的瞬间。《赖声川的创意学》就是这样一本,让你时不时想要停下来思考的书。它跟其他讲创意的书很不一样。赖声川不仅能创作优秀的作品,他也能观察到创意在他脑海中形成的过程。他不仅是创意的实践者,也是创意的反思者。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他把创意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所以,他谈创意,也像是在谈人生。真正的创意学习,是一种自我转化。一旦转化成功,世界自然而然变成一个创意乐园,供你任意玩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的一本书

                搞创作,还有其他事情,都要先做人。想明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于创意的哲学

                  非常喜欢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如《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宝岛一村》~特想知道它们如何创作出来的,灵感的碎片又是怎样被激发进而又串联起来,书中赖导娓娓道来许多,其中心意思是用 “如是观” 和 “因果观” 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经验、习性和动机,高级之处已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即所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什么爱因斯坦能发现相对论,牛顿能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个时代不缺知识,稀缺是 “智慧”,当然你我皆凡人,这些 “玄之又玄” 的东西只能靠自己去悟,哲学就是初接触感觉说了一堆拗口的逻辑,有点 “无用”,突然,有一天你顿悟了,发现原来 “无用之用” 才是 “大智慧”。总之,人生尽可能地去学习、去经历吧~然后~忽然有一天,仿佛任督二脉被打通,全然开悟,水到成渠的那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开书前试着想了一下,预估会应该这样这样写,那样那样写。不料并不是。🤔前半部分误以为是老生常谈,佛学的状态去探寻智慧,虽然很精辟,却有点审美疲劳。后半部分却惊艳了,再回想前面,其实还是有新的视角与亮点啊!显然,值得重读这本书。好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的智慧

                      艺术有方法,而智慧来自生活。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阅读器上读的部分是不是没同步过来… 进度不完全统一,而且阅读时长也太短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艺术,来源于生活。吗?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有毛病吗?似乎没有毛病哈。每一种艺术形式总是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然后被塑造成一种确定的并且具有延展性的可承载生活的范式;每一件艺术作品也总是源自于生活,至少我们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所以,当把这句话当做一种实然的对于艺术来源的解释的时候,它没毛病。生活,为什么并不必然涌现艺术呢?比如,我要想成为一个艺术家,我就像王阳明一样地去格竹子,去格生活,是否就会从生活中涌现出艺术呢?我是否就会成为一个艺术家呢?那是异想天开。身边有许多小朋友都想成为一名作家,并且经历一番世事之后,都想要写一部自传。他们都成功了吗?完成自己的心愿了吗?没有,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去琢磨一下什么是写作,从来没有退而结网,打磨一件形式的容器,来承接这份感动。我们会经常沉浸在自己的生活里自嗨,我们也有着强烈的愿望想要将这种自嗨的情绪表达出来,以写作的形式、短片的形式、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就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写作、短片、舞蹈都是怎么一回事儿,所以终究没能完成心愿。所以,格竹子格生活是格不出来伟大的艺术的,你至少像王阳明一样,把论语照着按自己的思想解读一遍,大家才能从你的不一样的解读形式中窥见你思想的轨迹,并激起内心久久尘封的感动,才把你当做一个思想家,一个艺术家啊。生活它就在那里,像撒哈拉的沙子一样,艺术不过是那沙子中的一抔,但是,但是你也得有个容器来盛啊。一个艺术家,你必然要有自己的形式,只有形式,只有结构性的形式,才能稳妥地承载你的情绪。所以,当把 “艺术来源于生活” 这句话当做一种应然的走向艺术道路的指引的时候,它大大的有问题,会把许多有志于艺术的人引向了歧路,以为格竹子格生活就能格出艺术;但它作为一种应然的指引,对于高阶的艺术工作者是真的有用。赖声川老师的知性理性优雅的思考,启发我打通了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墙,也让我如此真切地认识到 “创” 和 “作” 之间的距离。推荐,你要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四十岁了,再来修习智慧,还来得及吗?

                            这个是昨天读书群里一位网友推荐的书籍《赖声川的创意学》说实话,在读这本书前,我对赖导的了解仅限于《今夜我们说相声》和《再见桃花源》,而且,后者还是因为对金士杰老师的喜欢,才看的。这本书在【得到】的每天听本书里有解读版,当时听了,但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悟,听过也就过了。这次这个朋友询问我读没读过这本书,脑子里只是隐约有点印象,实在是想不起来什么。索性用一晚上的时间,仔细完整的阅读了一遍赖导的这本书,果然,收获颇丰。其中最打动我的,就是赖导将创作过程分为创和作两部分的提法。现有的无论是学院派的授课还是实际工作中的客户驱动,其实都是把精力放在了作这个层面。也就是只关注方法、技巧这些。为了满足快节奏的生活,牺牲了创这个阶段的钻研和感悟。虽然赖导说,创的这部分也是可以训练的,但是整本书读下来,我仍然觉得,一般人实在是达不到赖导说的智慧的层级。如果从小有一个正确的渠道,又有高人相伴,慢慢通过感悟和体验,训练出这种智慧的的能力,我当然觉得是可行的。但是已经被社会荼毒同化这么多年了的我们,能不陷入自我设限的怪圈,时刻警醒自己,要不断突破自己,已然不易。而追寻赖导提的那种创意灵感自然涌现的状态,对我等民众来说还是太难了。本书的前半部分我真的是受益匪浅,但因为连续阅读,后半部分我就已经开始理解不清了。这不是赖导书写的不好,只是这样的书,应该慢慢的,仔细思考,慢慢咀嚼。而不是像我这样不求甚解的扫描一遍就过去了。这本书我以后会反复的阅读,相信又是一本常看常新的著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标题名为创意学,但内容不教条。前半部份偏重自我认知,后半部份讲方式方法。个人受上半部份的启发多一些:内观、连结、真诚。本书的特点是赖声川编剧、导演的身份,舞台剧的创作举例贴近生活,与作者同处中文语境下来阅读也容易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很有参考性的创意方法论

                                创意是可教授的吗?这个问题过去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所有触动人心的好作品,背后都有着更深刻的思考,但这些思考,往往又和创作者的很多个人体验勾连在一起,怎样回朔这个过程,指出那些可以被共同感知到的部分,都需要很清晰的思路如何找到创意,如何把灵感变成一个完整的创意呈现,如何理解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好奇,不妨读读这本书当然,读完这本书也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带着这本书里给出的地图标注,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除了体育运动,创意是另一个激烈的赛场祝我们征途之路无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意

                                  发挥创意的重要条件是,需要强烈的个人主义独立思考及行动能力,而亚洲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还不太久,我们的血液、集体意识中对传统社会印象仍鲜明,还是习惯传统集体价值凌驾于个人权利及表现之上。在快速变化的消费社会中,个人对制式概念的认同无形中扼杀了创意。我们很容易自动接受各种社会加诸自我的制式观念及想法:“生活应该如何过”、“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么样的对象才是好对象”、“买什么样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怎么样才算是一顿好吃的饭”、“怎么样才是一个好假期”…… 其实每一项选择都充满潜在的创意,而我们居然愿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众人的标准答案,然后花毕生的力量来符合这些标准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梦之梦

                                    连续看了三年的《如梦之梦》,那个最好演员阵容的版本,卢燕、许晴、金士杰、胡歌,还有舞台剧界欠她一个表演大奖的 “江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AI 时代到来,人类最重要的资产价值,就在于创造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讲创意之道的书

                                        空手推荐的书,整体看下来会偏向道,在术的层面比较少。如果比较急,可以搜 “如是观”“因果观”“初衷影响结果”,然后跳到第 13 章,其他看看热门划线即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怎么看懂,估计是我和艺术的距离还有很远吧。继续努力,争取以后能看懂。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