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0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还原历史何其难~

    历史经不起道德的评判。诚如作者所言,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历史是错综复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野,得出的历史结论大不同。或许剥离道德的因素,会把历史看清楚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555

      天朝的溃败如果要找一个原因,鸦片战争的确是很重要很重要,但是如果要负责任的话,鸦片战争不负责任,因为它不是一个主体。总体来说天朝的溃败并不是单一的特殊的,而是相对于西方的其他世界没有跟上社会的进阶,导致了无论从财力上还是从武力上都被西方镇压。亚洲,拉美,非洲,都是这个样子,谁也不比谁好,都在后来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难兄难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这是今天历史学界都会同意的观点。历史过去了一个半世纪。我们面前的一切,告诉我们这个历史使命还没有完成。中国依旧落后。我们还经常面对着那些曾困扰前几辈人的老问题,以致我们仿佛能直接走进历史而充当一个角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思考

          每日一书:《天朝的崩溃》。吕思勉先生说过,我们从不缺少历史,但我们缺少历史观点。茅海建先生,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鸦片战争,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思考方式。威风凛凛战功赫赫的果勇侯杨芳,在与英军的作战中,未露丝毫的 “果勇” 精神,而在对道光帝的捏谎上,却大显惊人的 “果勇” 气派。但是,若将杨芳的谎言与后来的奕山相比,又只是小巫见大怪了。璞鼎查的快速到达,表明了英国此时在轮船技术、地理知识和殖民体系诸方面的进展。这比起林则徐由北京到广州花费 61 天,琦善的 56 天,奕山的 57 天,多不了几天。若除去璞鼎查在孟买停留的 10 天,反是英方更快。科学缩短了空间的距离。东、西两个大国越来越近。清朝今后将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强地承受到西方的压迫。作为鸦片战争结束标志的 1842 年 8 月 29 日在南京江面上签字的中英和约,被后人名之为 “南京条约”。它共有十三款,无疑是一项苛刻的不平等条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虽然是作者的呕心沥血的历史专著,但是让人丝毫没有生硬和枯燥。其数据、文献的引用,被巧妙的结合到了叙事当中,一个个战役,让人能脱离教科书式的道德评判和电影镜头式的人物特写。而对于当时中国政治体制的描述,可谓神来之笔,对各官员内心的解读,却犹如意识流小说一般,让人感同身受。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只看一本关于鸦片战争的书,那就选这一本。

              这是一本研究鸦片战争的史学名著,主要讲的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在遭到欧洲的经济、军事和外交冲击时,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但这种缺陷是体系化的缺陷,所以鸦片战争的失败,并不是某几个人的责任,也不是决策是否正确的问题,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那这个 “体系化缺陷” 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本期解读要谈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提到中国在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失败,我们一般会有这样四种印象。第一种印象就是,奸臣当道,忠臣壮志难酬,林则徐后来被罢免发配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二种印象是,清政府目光短浅,腐败无能,在战场上一触即溃,然后就一味地求和,甚至不惜割地赔款。第三种印象则是,中国的技术实在太落后了,只能用大刀长矛对付英国人的洋枪洋炮。还有第四种印象就是,英国人实在太帝国主义了,不光打了我们,还逼我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印象不能说错,但是在茅海建先生看来,这些结论实在流于表面。如果稍微回顾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些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论调,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而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不论是 “洋务运动” 的 “师夷长技”,还是外交领域的苦苦支撑,都是在这些论调的笼罩之下,希望求一个贤臣良主、政治清明的局面。

              但这种论调追求的局面,其实仍然是旧道德模式下的 “忠良贤愚”。这也是为什么茅海建把这本书叫作 “鸦片战争再研究” 的部分原因。从这个视角来看,《天朝的崩溃》就是为了打破这种流于表面的论调,把这场在 100 多年前改变了中国乃至东北亚政治形态的里程碑事件中,蕴含着的内在复杂性揉开掰碎给你看。让你明白,传统中国统治崩溃的必然性已经孕育在东西方两种体系的碰撞中。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天朝的崩溃》,你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晚清名臣李鸿章那个著名的形容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通过这本书,我们就会看到,鸦片战争,乃至于整个中国近代的挫折,其实都是国家体系,甚至是文明体系的所造成的,责任并不在只清政府。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作者黄仁宇就说,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就有完成军事现代化的组织,也就是全面进入热武器时代。但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因为社会组织和生产方式不支持。在战争中,皇帝和大臣互相不信任的现象,就更是自古以来的问题了。至于外交认识,早在几百年前,宋、辽、金三朝之间,就频繁地签订和撕毁条约,只不过延续到清朝而已。所以,中国近代的种种危机,归根结底,都是国家体系和文明体系的危机。

              所以,在这本书的最后,茅海建先生无不感慨地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尽管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最终不得不承认,在鸦片战争中,无论如何,清朝都会成为失败者,既然如此,最好的办法是越早与英国缔结和约越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细节颗粒度

                越来越喜欢这种学术性著作,细节丰富,感官就很不一样,同样是关于那段屈辱史,这样的著作会带读者跳出情感,训练大脑,真正的有益。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Ericcison),核心是找到知识源头,如学科创立者和 H 指数排名前 40 位的论文来集中阅读,重点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模块,具体做法每个人可能有属于自己的方式。有效学习可以概括为一条清晰的路径:动机 ---> 兴趣 ---> 刻意练习 ---> 知识源头(论文)---> 输出 ---> 写作、以教带学 ---> 即时反馈 ---> 学以致用内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纪之变,梦中之人。

                  180 多年前,天朝盛世转衰之时,西方列强踏上工业革命、现代化、军事贸易智敏的快车,东西方两个世界的非正常对话,给清朝,给中国,给当时的政治人物,官兵,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道光帝,林则徐,琦善,杨芳,奕山,伊里布,奕经,刘韵珂,耆英一班 “天朝” 政治精英,在英国的坚船利炮挑衅中,仍不知天下已经不是那个万邦来朝的天下,一味只讲究祖训,只识天朝体统,对外面的世界毫无认知,也毫无兴趣。固执的帝王,献媚的臣子,落后的军事,腐朽的体质,一次鸦片战争不能使之改变,那就还有第二次,一次南京条约吃不完的亏,那就还有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遗憾的是,天朝大员们经次屈辱,竟无梦醒之人,相较之下,邻邦日本,即将在屈辱中走向明治维新,富国强兵之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奈的降维打击

                    本书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 “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不容假设,战争不可避免,大清亟待变革

                      鸦片战争,以及晚清一切对外战争失败的总结,绝不能仅归咎于一个官员,一群官员,乃至一个皇帝,一套制度。根本原因应该在于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差异与冲突,两种经济组织、协作方式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英国很需要茶叶但是大清草民不需要他们的 “奇技淫巧” 也买不起,官方也不接受鸦片,注定了大清国不能同意英吉利国的贸易请求。英吉利国如果不坚决打开国门,就会对大清处于极大贸易逆差,就打不开整个世界市场,也就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全球扩张需求,自身资本增殖的迫切需要,这关乎许许多多英国国民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国运。所以,英国的战争决心是坚定的,冲突是必然爆发的。其实皇帝和大臣是励精图治的,但是受限于时代,无计可施。宗法地主的封建体制是适于小农经济的,这套政治制度也对官员发挥才能产生限制因素,官员不乏勤奋有为者,但也大多缺少进取作为精神,战争来临时根本没有退敌良策,这属于时代的思维局限,文明体系的思维框架,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果敢、坚毅和权谋,以及历史经验,根本不能打败先进火器。杨芳用马桶驱邪退敌,奕山用三国时代的铁索连环和火攻攻击海上英军军舰,于事无补。况且小农经济封闭、单一,不需要地理大开拓,也不需要工业革命,人普遍没有紧迫感,追求稳定和安逸。在封闭的国度里,人们更缺少全球视野,有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力行抗敌,但朝野上下浑浑噩噩,不了解世界地理更不懂对手。某些卖国贼,妥协退让者,无论是道光帝想息事宁人,还是琦善遵旨办事,固然是战败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但不是最最要害之处,良臣和明君也不能指望,历史不能这样假设。百姓贫穷而无余钱购买英国商品,恰恰反映大清的社会矛盾和体制弊端。在僵化腐朽的八旗绿营制度下,士兵平时不务正业,缺少训练,战时调兵不灵,战力低下,士气不振。军事装备的管理制度极其落后,兵器过时的问题无人问津,由于专制皇权的压力,研发新武器也被祖宗之法束缚着,没有人敢违反规定。在极力维护专制皇权的总方针下,为防范民众造反,而将火炮技术保密而不是研发,把兵力分散驻防而不是集中,而且为防范绿营起义而令其配备最次装备,如此松散的组织造成了战时大溃败。追求绝对稳定和安全的政策,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动员力,制约着现代工业体系的成长,彻底扼杀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充分利用举国体制优势,自然是走向现代化的巨大枷锁。所以,历史重来一遍,在文明体系和经济利益的冲突下,英国与大清仍然会产生诸多文化和经贸往来的冲突,英方仍然会拿出最大的战争决心。即使是以所谓和平方式进行经贸往来,英方也不会安分守己,必然在侵犯领土、司法主权,贩卖鸦片等方面损害清朝方面利益,通过商品倾销占领市场,导致手工业者破产,清朝方面坚决反制在所难免,殖民者眼里永远只有利益,只会以各种方式逼迫大清国接受主张。在封建体制发展到极致的时代背景下,固然有忠臣和良将,可是全国上下已经难以形成凝聚力,而且因为不了解对手,所以练兵和御敌策略都是根本上的错误,屡战屡败更不能指望士气持续高涨。对于旧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并且,停留在封建社会的世界观里,在思想上是不可能走向世界,了解对手的。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一次论文作业而邂逅

                        读完了这本握在手中分量十足,浑浑无涯四十一万字的巨著,我感慨良多。我感到自己有幸读到了一本好书,为自己褪去了一些幼稚,思想更加开阔而高兴,也为自己通过这本书认识到它的作者 —— 茅海建老师这样一位值得崇拜的 “偶像” 而欣喜。      虽然我常常不喜欢将书分出一个高下,但这本书的确是我心目中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因为它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启发、感触与思考。不妨多说几句 —— 或许最开始在刘老师推荐的一众书目中,我选择了这部《天朝的崩溃》,也并非机缘巧合。早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就曾在我的历史老师,孙教授,他的口中听说过、在他的书架上看到而与这部书有过一面之缘了。可惜我没有在高中时读到,不然会给当时的我带来更多难以言表的喜悦吧。      有关我自己的小感触显然言之过多了,还是回到要谈的这本书,还有这个人。阅读完全书,我又去找了相关的资料,翻开了另外一些书,只为了寻找这个人的身影。这样的 “执着” 就好像是 “追星”,而我的这位偶像,茅海建老师,他的形象在也我心里越来越丰满,愈加崇敬。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很多,更不乏 “后起之秀”,可是总有三个人要首屈一指,“南桑北茅西南罗”,指的是这三位大家:桑兵、茅海建和罗志田。三位老师风格各异已是学界所熟知,就不再卖弄文字了。而茅海建老师的特点正是考究严谨,学术上安静专注并不热闹,而他一旦有动作,那便必定是大部头的著作。认识他的人给了他这样的评价:“学界苦行僧”。这位苦行僧不住寺庙,反倒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当成了第二个家。从社科院的研究员干到华东师大的教授,只要没有工作没有课,他便去第一历史档案馆里寻他的 “经”。如果人家年三十不放假的话,想必他也会放下手里的复印件去馆里泡上一天。这样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      历史的车轮把时间碾碎成铺路的细沙,转眼间,1840 年的鸦片战争距今已有一百八十年,而二十多年前,一位社科院的研究员决定深入研究这个百年以来已产生无数 “结论” 的事件。十余年的心血,终于在 2005 年成熟,《天朝的崩溃》问世。尽管本书在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激起了许多人的讨论批评,不过,自茅海建老师之后,学界根据所谓 “政治正确” 来评判学术著述的风气,居然为之稍杀,后来者日子好过多了。可是茅海建老师却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多年前,北大评他长江学者,还因为此事而作罢。迄今为止,茅海建是几位史学界大腕中,唯一一个头衔还是特别简单的人,没有官衔,也少有各种 “江学者” 之类的荣誉衔头。然而,这些或许会让人觉得茅海建老师可能有些古板,执著。然而读完一本《历史的叙述方式》有会使你感叹,他就这种是做事认真的人,认真地让人尊敬,感动;再读到他的《依然如旧的月色》,我们便真正地走进了老师的身边,听他讲述他在孤独月色中平凡而又温暖的 “人文关怀”……      回到本书。全书共有一篇绪论,八章正文,以及非常有分量的征引和对照表。而从这篇绪论开始,茅老师便要冲击读者的思想。很多人,很多人一眼扫过便批评:“你怎么在为‘汉奸’平反,侮辱‘英雄’啊!”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虽然我只有一些愚见。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在《历史的运用与滥用》中的确阐述了一个道理,我们学习历史的同学都熟知,历史可以为当下的政治所 “利用”,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我们都习惯于学习榜样,以反面教材为戒。然而这本书并没有陷入 “历史虚无”,因为它同样强调着真实历史的重要性。探索历史是困难的。解密掩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疑问,接近历史的真相,好比是在泥沼中前进。而茅海建老师的工作就是认认真真地考究,实证。事实上,他所做的事就是说实话。而以前很多人都不愿意思考,只知道一个 “利用”,正如老师所言:“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可是,这样真的对吗?我想,如果我们由着性子自以为是的,打扮 “历史” 这个小姑娘,将永远不会得到历史的馈赠 —— 经验与反思。当我们回到史料实证中去,我们的思考更加严肃,更加深刻。      当我们跟着茅海建老师以这种方式审视鸦片战争,我们就能看到许多新知。在绪论中我们就能看到老师许多贯穿全书的思考:“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 “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 而 “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接下来,随着时间线索,我们在史料中重历了鸦片战争。一个个中英双方的历史人物,接连登场。可是,跟随他们的经历,我们便会觉得对他们的评价绝不是一个 “卖国贼”,另一个是 “民族英雄” 这样简单。从琦善、林则徐、关天培,到伊里布、杨芳、奕山,再到奕经、裕谦、刘韵珂、耆英,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道光帝…… 战前、战时、战后,一个个具体的人在面对具体的事。就以大家都最熟悉的林则徐为例,他虎门销烟,又有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的称号。可是不为常人所知的是,他对于 “夷” 人轻视使他完全没有预想到英军的开战;而对战事的毫无反思,使清军在近代战术面前屡战屡败;当他起起伏伏离开了沿海的夷务后,又回归了天朝体质下的一员,对于近代化的学习甚至算不上是半途而废,只是浅尝辄止…… 我们应该苛求他吗?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分开谈。一方面,林则徐作为一名士绅、一位民众,战后以何种形式抗英(包括反入城)都不该受到指摘,这是他们在那种身份下关心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的表现。尽管他们的思想落后、手段陈旧、目标错误。可是,这应当由当时社会的思想家、政治家来负责,这些人的缺位是令人叹息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林则徐视作一名赋有思想的政治家,就应当有更高的眼光,应当有负责任的态度,善于将自发的斗争纳入正确的轨道。我们这里不是对林格外苛求,而是历史,客观历史提出了这一标准。鸦片战争给中国提出的使命是近代化,偏离这一轨道就不可能真正的 “制夷”,反有可能偾事。林则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他的错误,他的失职,尽管他那对抗的姿态是可以表扬的。      同样的,我们再去看这一位位大臣,那个皇帝,还有更多的平民百姓,都绝不是可以轻飘飘地评价的啊。      时过境迁,从那次历史的转折点后,这一百八十年,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多少事,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古老悠久历史的文明又存续了两百年。今天,我们常讲文化自信,民族复兴,总是要以这段近代史为抓手。因为屈辱,所以这段历史我们不怎么自信,因为屈辱,所以我们要恢复往日复兴。可是我想,以评价和结论来学习的当下的教学还是有些轻松了。正视历史一定要深入的思考,“以史为鉴”,我们的今天会更加深刻,而明天,面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有了更多的经验和启发的我们也会寻找到最优解…… 而这本书就是一本对我们历史思维与观念有所开拓的好书吧。      以上便是我读完《天朝的崩溃》这本好书的一部分启发和思考吧。尽管已经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要求,也没有很好的表达,那也还是到此为止吧。      希望有机会,未来我能 “故地重游”,再次翻开这本我心中的年度好书吧。期待下一次思想的启发!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留给光绪皇帝的时间不多了从清朝历代皇帝中来分析,清王朝的覆灭,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皇太极建立后金大汗、福临跨国山海关、玄烨文治武功、胤禛最勤奋的皇帝、弘历如果他寿命短一些是最好的皇帝、颙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旻宁、奕詝(咸丰)、载淳(同治)、 载湉(光绪)逐渐没落、溥仪退位。历时 2000 多年的封建王朝完了,看似很强悍,但外强中干,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王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后人以深深的警醒

                            鸦片战争的那段历史大家都知道,本书详尽的叙述了过程,清朝倒驴不倒架的态度,战败后粉饰太平,不思进取反思,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活在旧日的美梦中,不图改变。腐朽的清庭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苦难。我辈后人以此为鉴,居安思危,不断进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想的落后才是真落后

                              这本书豆瓣评分很高,读完我觉得对得起这个高分,作者多次对比蒋廷黻的一些观点,刚好这本之前读的是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太好不过了,鸦片战争于中国是一个灾难,于迂腐的大清朝,更是打碎了自以为是的 “天朝” 梦,书本的最后的提问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比起 150 年前,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拉大了还是缩小了,毫无疑问。历史让人伤痛和惋惜,但也让后来人看清了如何才能强大,对一个国家而言是这样,对每一个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不进则退,每一次的沾沾自喜都可能是下一次落败的伏笔。史料非常详尽,越读越叹息,从清朝和英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到朝廷的 “主剿” 与 “主抚” 之争,再到派出一员员猛将,一个个败退,尤其是厦门、定海之战,准备好几个月,最充足的准备了,最后几个小时就沦陷了,真是好气。官员们各种心思盘算,怎么向朝廷报告成了关键,于是各种欺瞒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应该是相当迷茫。通讯如此落后,都打输了,道光才接到开打的报告,好不容易等来一封假捷报,殊不知事实上已经被攻陷,所有人都想赢,也不明白为什么我泱泱大中华会打不过 “逆夷”。大将军们各种迷信,从上到下所有人都迷信英国人是有缺陷的,只会在船上作战,无法在陆地上好好行走,更不用说是陆战了,结果可想而知,所有被打得稀巴烂的战役中,英方几乎没有几个人的伤亡,真的是好惨好可悲。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的较量,完全被按在地上摩擦,降维打击。每一次的失守都让我内心想骂一句脏话,每一次派出的大将背景罗列都让人觉得很厉害的样子,然而最后都被吊打到怀疑人生。我们原来知道的忠奸善恶似乎都不那么绝对了,“奸” 臣也没有不抵抗,“忠” 臣也没有让局面变好。底子里的全清朝人民的认识都不够来抵御这一场灾难,连到底是为什么而战可能都还没搞清楚就已经被打得稀巴烂。没有近代化,武器的落后,更关键的是思想的落后,真的很可怕。这本书值得读,我也推荐给了几个朋友,反馈都是值得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证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 “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控制不了温度就控制温度计

                                  清朝傲视 "四夷" 的 "天下" 观念,部分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优越和外传的历史传统,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水平,并不低于西方。至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确确实实是落后了。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国最先进的事物,经过儒家教义的折光,顿时变为最荒谬不堪的东西。君主立宪,在皇权至上面前,有如大臣擅权;经商贸易,在农本主义面前,显为舍本求末;追逐利润,在性理名教面前,只是小人之举;至于女王主位、男女不辨,更是牝鸡司晨之类的 "夷俗";即便令人兴叹的西方器物(钟表、玻璃、呢羽等),享用赏玩收藏之余,仍可斥之为 "坏人心术" 的 "奇技淫巧"。无怪乎海通 200 余年后,中土的官僚士子们并未折服于西方,反坚信于中华文物制度远胜于 "西夷",尽管他们在一个事实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西方 "船坚炮利"。如此盲目自大,导致道光帝将琦善对军情的如实陈词,统统当作 "妄称" 的虚情,"要挟" 道光帝的 "危言",并予以道德的斥责。这实际上也下了一道钳口令,封住了杨芳和奕山的嘴巴:不仅不许败,而且不许言败。这就把杨芳和奕山推上绝路,他们面前只有一条出路 —— 捏谎。广州到北京的河川山岭,成为谎话的天然屏障。整个广州战局,完全成为一个骗局。整个鸦片战争,也是一场骗局。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朝的崩溃,非一人一组织之过,乃社会的上层建筑与世界的发展格格不入导致。另一方面,落后就要挨打是颠不破的法则。这个世界还是一个弱肉强的世界,发展好自己,增强自己的实力,方能获得对手的尊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仔研究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不是某几个人的责任,也不是决策是否正确的问题,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表面看来 1. 平定大乱后,军事技术无发展需求;2. 武器技术不进取,加重封闭;3. 先进武器长时间不使用被遗忘。4. 经费脱离实际武器偷工减料。实际上:1. 政府的制度严重限制了先进武器的生产和发挥。2. 皇帝与官员相互不信任。3. 内在矛盾造成了整个鸦片战争的战略混乱。4.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衷是争取利益占便宜,但最终结果却更严重。鸦片战争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的挫折,都是国家体系,甚至是文明体系所造成的,军事技术、官僚体系、外交认识不是清政府独有的,甚至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问题,只不过延续到清。中国近代的危机,归根结底是国家体系和文明体系的危机,清朝作为失败者在所难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认识

                                        茅海建老师这本书,成书很早,可惜我 2021 年才看完全书,如果能早点看到,会早点改变我对世界的认知,就像熊逸老师的《微言大义》重新塑造了我的三观。  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鸦片战争,以时间和行动为轴动态的看待,就像数学里的微积分,鸦片战争只是一个名字,里面的事是随时间一步步被人推动出来的。大清是一个闭塞单一系统,而大英相对大清是一个开放多元系统,两者的碰撞是大英占绝对优势,整个事件发展就由大英主导,大清被动应对,个人今天倒觉得最后的结果,对大清朝还算不错的,但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长时间的灾难。从道光帝、林则徐、琦善、伊里布、杨芳、奕山、耆英等人至始至终都不去搞明白为什么英国要打鸦片战争、为什么英国这么强大,还想维护天朝上国那一套旧东西,耆英主动找噗理查签订《虎门条约》,后与美、法都没有深入商讨就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无不是想早点结束 “衅端” 恢复旧治,骨子里认定大英就是夷狄不值得学习,思想不转变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可避免,中日甲午战争不可避免,内部矛盾激化各地的反叛不可避免,最终还是当时百姓遭殃。  本书还让我对所谓 “名族英雄林则徐” 有了更多认识,对 “三元里抗英事件” 有全面的了解,对所谓 “主战派(剿)” 和 “主和派(抚)” 有清晰分析。   对于以身殉职的裕谦,前方战事不利时,想到的不是如何调整部署、构筑防线、鼓舞士气、安抚民心,或者有序撤退城中兵民,再不济交付指挥权安顿好后事,他一样都没有做,留下一片混乱,只顾自己去 “谢主隆恩”,这行为跟临阵脱逃其实没两样,大清官员只认皇权不认民,实在是百姓的悲哀。  茅海建老师这本书也让我对历史学都了新的认识,历史学也是重研究的,有多方可靠材料时,这部分历史就是可信的,没有时就存疑,这很像微分,函数可微就能微分,函数不可微就不能微分,秉承科学的态度做学问,如果加入个人感情都有说明,这样的书非常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耆英给道光的奏折称,究竟能否济事,惟有竭尽犬马愚诚以冀报称。不论是在北京的道光,还是在前线的钦差、将领,充满了无奈。帝国走到清末,确实是太老了。只是天朝的人,依然以为自己是世界中心,其他都是夷,远近不同而已。刚开始主战,再正常不过,只有前线见识过英国实力的人,才知道战无可战。后来挨揍了,主张抚。正如有见识的人看到的,对英国开放,其他国家如同秃鹫直接扑上清朝年迈的身体。天朝被近现代科技给颠覆了,而处在天朝里的人,看不到,看不清,看不懂。又想起诺基亚总裁喊着泪说,我们没做错什么啊。跟不上时代,算错吗?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