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有启发,从一点到另一点
本书是 “大玩家” 严锋的文章集。百度百科上关于作者的简介:严锋,江苏南通人,1964 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科学杂志《新发现》主编。业余为随笔专栏作家,音乐评论家,资深电脑游戏玩家,电子阅读器发烧友,IT 产品评论家。作者 1964 年生,看起来像是 “上一代人”。作者在书中有许多感慨,味道近似于 “今不如昔”,这多少会让今天的读者难以接受,不乐意接受。不过,如果用比较平和的心态来阅读,倾听作者的 “碎碎念”,还是能从中有所收获的。比如对作者喜爱的推荐的某个领域(如天文学)、某个人物(如莫言)、某本书(如《苦菜花》《长安十二时辰》)产生一点兴趣,进而去了解去探索,就能慢慢拓宽一片又一片疆域,一顿操作下来,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会变得更加宽广而有趣了。这就是读严锋的作品的乐趣,看看 “上一代人” 的想法,拓宽自己的眼界,丰富精神世界。第一次读的是严锋的《瘾的世纪》,震撼不已;第二次读的则是本书《时间的滋味》,相比之下,还是《瘾的世纪》更为震撼。可能是前者的话题相对集中,集中火力,才会给读者更大的触动吧。最后摘录几处作纪念:《我的父亲辛丰年》:大玩家严锋的父亲也是大玩家,提前退休,投入于兴趣爱好中,乐在其中,精神富足。《伟大的杂志》:要知道,在一个知识匮乏的年代,对知识的渴望是最强烈的。正是发育长身体的年纪,胃口很大。回到家里没有电视,更没有蜡笔小新,连农村有线广播到了晚上八点半都会结束。但是碰巧家里又有几百本书,你说我的热情会朝哪个方向喷射呢?自从学会了用《新华字典》以后,我的阅读欲望可以说是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回想那时候对各种书本的无条件的热爱,我现在会惭愧,会心醉神迷,会被多年前那个小小的饥饿的我所感动,也会高度地认同高玉宝和《高玉宝》。毫不夸张地说,无论看得懂看不懂,我把家里所有中文书都一本本啃了个遍,等到实在翻不出什么新花样的时候,便把焦急而无奈的小手伸向了《英语学习》。《好天》:一个没有电视、没有卡通、没有作业、却又热爱知识的小孩,平生第一次把自制的望远镜瞄准一轮新月,想想看这是什么样的感觉。那种手在颤抖,心儿怦怦乱跳的情形,我想就是所谓的极乐吧。《好天》:经常抬头看星星的人,知道什么是大,什么是远,什么是天长地久,对尘世间的很多东西,难免要淡一些。《泪是检验文学的唯一标准》:很简单,因为这本书根本不怕剧透。其实从前的经典都是不怕剧透的。《铡美案》怕剧透吗?《红楼梦》怕剧透吗?《战争与和平》怕剧透吗?真金不怕火炼,好书不怕剧透。一本恐惧剧透的书,肯定是一本底气不足的书,一个恐惧剧透的时代,就是一个底气不足的时代。《长安的城与面》:二〇一六年初,我在微博上读到马伯庸还在写作中的《长安十二时辰》的开头几章,一下子体会到从金庸武侠和刘慈欣《三体》以后久违的阅读快乐。《长安的城与面》:王安忆老师说过,她特别喜欢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漫步,即使是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也有非常熟悉的感觉,因为那是福楼拜写过的圣路易岛,雨果倾心的圣母院,巴尔扎克笔下的蒙马特尔大街。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故事,那它就是一些砖块、石头和钢筋、水泥。乔伊斯曾经骄傲地宣称,即使都柏林被一把大火烧个精光,也能凭他的《尤利西斯》还原重建。不朽的城市,需要不朽的文学。《贫困中的丰富》:在学习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时候,我常常感到纳闷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些高质量的制作,恰恰产生于非常困难的年代,而到了春光明媚,百花齐放,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它们却无可挽回地没落了?这里面到底有哪些机制在起作用?《连坛回首录》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比如,书中写到一九五四年,黎鲁先生因觉封面设计单调一律,下决心要向诸多非连环画专业的名家组稿,其中包括吴湖帆、刘海粟等,结果当然是无不从命,令人美的作品添色不少。这样的事情,恐怕也只有在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的时代才可能出现,今天连想都不用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