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了解物理学的三个理由
终于读完布莱恩・格林的《宇宙的结构》,一部关于我们身处的巨大而渺小的时空的史诗。书中有当代最艰深也最前沿的物理理论,从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到量子力学、宇宙暴涨、时间之箭,再到超弦、M 理论、十一维时空…… 一切都那样令人目眩神迷;书中也充满着最生动最有趣的语言,和《时间简史》一样,全书没有出现任何数学公式,而每当介绍到那些深奥晦涩的理论时,作者都会给出一个我们很容易理解的身边的例子,比如用一块大面包条比喻时空,又比如用充气的气球表面比喻不断膨胀的宇宙空间。在阅读过程中,我每每为理解了某个理论感到豁然开朗,又每每因陷入难以理解的深渊而心慌意乱。那么,为什么要读这么深奥的理论书籍呢?这些关于天文尺度和粒子尺度的超越理解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嗯…… 我大致想到了三点理由:首先,物理学极大拓展了人类想象力的边界。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历程中,科学理论和探测技术手段一直在你追我赶中前进。未知世界加上已有经验,是我们想象力的源泉,而在科学与技术的帮助下,如今的物理学理论和观测数据,已经能够清晰地解释我们目力所及、肉身所触的绝大部分自然现象,人类终于不再把一切不可理解的事物全部归为简单的神佛鬼怪,而是开始探求隐含在一切规律背后的至高无上的智慧。如果你是一个不满足于神怪解释的人,当然应该试着去了解那些更加复杂、困难但却更经得起推敲质疑的解释。其次,当物理学走向极致,便充满了哲学意味与浪漫诗意。对于未知的好奇心,让人类总想给一切找一个道理,而无论是哲学的思辨,还是科学的试验,本质都是人类追寻真理的方式,两者那模糊的分野,恰存在于已知与未知的交界地带。只要物理学不能解释大爆炸之前发生的事情,本体论哲学就能继续思索下去;只要物理学不能为我们清晰展现十一维时空,哲学就能继续为时空的真实与虚幻辩论下去。而每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数十亿光年之外的浩瀚星辰,或是想象与永不可测的粒子相伴旅行,我们就瞬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迷失,那个时候,我们也许应该暂时放下严肃的哲思与科学理论,用更加浪漫的眼光体察这个诗意的世界。我们得以窥见这伟大的诗意,应当拜物理学所赐。最后,从最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了解最前沿的物理知识,也有助于我们避免欺骗。物理学向极致的发展过程中,让理论与经验直觉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留下了宽阔的模糊地带,成为伪科学骗子们生存的温床。他们只要稍稍断章取义地引用某个真实的科学理论,与我们日常的某些奇异体验挂钩,再辅以某些广泛的宗教文化认知,就能创造出足以令大多数人信服的歪理邪说。每当我看到听到有人将量子物理的种种诡异特性和佛教、道教、超自然、心灵体验、意识和潜意识等相联系时,我就会心生强烈的警惕,我想,这是阅读科普书籍带给我的强大盔甲,也让我更愿意向更多的人传递科学的思维方式,让更多人免遭别有用心的欺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