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在讲压力管理的时候拿起了一杯水,然后问在场的人:“这杯水有多重?” 大家都很积极地猜这杯水的真实重量。但是这时候心理学家却说:“这杯水的真实重量并不重要,我感受到的重量取决于我举这杯水的时间。如果我只举了 1 分钟,那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我举 1 个小时、1 天甚至更久,我的胳膊会麻木,严重的话还会瘫痪。一杯水的重量并未改变,但是我举的时间越长,就感觉这杯水越重。” 没错,工作中的压力就像是这杯水,短暂的压力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如果压力持续不断,它们就会变成职业倦怠,进而伤害身心健康。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有关工作的思考我是近几年的时候,特别是接触到付费学习以后才开始反思有关工作、人生的意义。以前的自己真的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应试教育的受益者,我从读书中受益太多,因此走了另一个极端,迷信书籍、迷信读书。直到这些年,我才慢慢回归真实社会,认真思考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而工作在我的生命中充当着什么角色? 以前自己以为单纯的追求财务自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因此会在意物质,在意消费,会痴迷于金钱,计划换房子,买衣服,但慢慢的发现,焦虑也在增加,幸福感却在减少。房子里面有太多不用的物品,衣服堆满了衣橱,但是堆不满我的内心。对于挣钱,工作这件事情没有了长远的思考,有的只是反感和排斥。对于领导指派的任务本能的排斥,很多不满意的事情归结于外因,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的只是抱怨和负能量,可想而知,工作肯定也是不行,生活也是一塌糊涂。 后来我知道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我渐渐开始了反思,明白了 ABC 理论,工作不是为了领导而工作,而是为了自己而工作。工作是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感的建立不仅仅在于物质的增加,更多的是自己人生的确定,自己选择的重要性,明白了情绪对于自己的意义。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同样的事情,但是对于事情的反应和选择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可以掌控的。 但是无论任何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和困境,必要的正能量和努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太阳总会升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拥抱倦怠,做出调整本书主要介绍了 “倦怠” 这种现象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蔓延,并通过相关研究探讨了 “倦怠” 的原因以及长期 “倦怠” 给人造成的影响。最后,作者针对 “倦怠” 提出了一些可以拿来试一试的建议。感知幸福,“总有一天,我们富的买不起幸福”,事实上,当人的收入达到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程度,再多的财富并不会提升人的幸福指数。从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启发:适度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从生活点点滴滴中感受幸福,亲手做一顿饭菜,饭后去公园散步,闻一闻各种花儿的芳香…… 这些小事情都是可以提升幸福的好方法其它方方式:冥想,瑜伽,思考…… 这些都是走出 “倦怠” 的方式,找到能和自己生活节奏相匹配的一种方式,去尝试,去拥抱幸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每天刷本书Day9/100 刷书耗时:23min 推荐指数:⭐️⭐️⭐️启发:中国的 “三和大神”;韩国的 “尼特族”;日本的 “蛰居族”,这些在大时代下挣扎求存的人,这些不愿放弃自己嵌入社会的人,他们犹有可敬之处。随着 “社畜” 这词的流行,这似乎成为了一种社会认同,一种把人当作社会性牲畜的价值观,似乎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人类社会产出贡献价值的。我倒觉得这背离了生而为人的意义,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在人世间活下来,我们不欠社会什么,在享受生活和社会福利的当下我们也在产出对等的社会价值。但为什么如今却要要求,你既要产出社会价值,还不能有时间享受生活和社会福利(除非你可以遁入虚空 获得额外的时间),这样的契约是否还算是契约,还是企业主强权的施舍。读法:建议读一下三和大神的日常,然后再结合倦怠、反抗与陷阱章节的内容体悟一翻。摘录:倦怠是一个危险的开始,如果我们的社会再不反思制度对人的碾压和畸形竞争环境对人的侵蚀,被毁掉的将不仅仅是当下一代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