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国企业家 2022年12期

    我对评选机制和采访编辑存疑,输出信息和企业家精神勾连疏离,在海量噪声中企业领袖排行榜独特性不鲜明,如何将 25 位企业家差分有料有启发地呈现是个复杂系统。此外政策性论述有距离感,可能期刊都会审慎处理某些议题,放不下没来由的架子,但读者观感和价值传播也得有所考量。仅代表个人浅薄漏见,期待中国企业家双赢ต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越来越发现,大家对小米的误解还是挺多的。” 雷军向《中国企业家》道出了一直以来内心的烦恼。创立十年,小米成功上市,跻身世界五百强,手机出货量重返世界前三的位置。可以说,小米用十年时间交上了一份可观的成绩单,雷军也早已拥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这位 “劳模” 如今依旧保持着不停歇的高速运转,他的这个烦恼依然没有消失。数月前,雷军也曾在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何振红的独家对话里表示:“其实很多人不懂小米。” 他的烦恼在于,小米还没有成长为他理想中的那个小米,而外界甚至连现在的小米都没有看清楚。雷军太想证明小米了。从大学毕业创业开始,到为金山软件奉献了十六年青春,再重新出发,雷军以一碗小米粥开启了二次创业的冒险征途,成功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中国手机行业,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起飞。小米和雷军的故事,外界早已耳熟能详,但其中的酸甜苦辣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加复杂。小米十年回忆起小米诞生的经历,雷军仍会热泪盈眶。雷军在金山的十六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彼时金山与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有着巨大的落差,甚至连一些游戏公司都比不上,这让雷军后来反思到:“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离开金山后的雷军迷失了一段时间,但当他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机会,决定进入手机行业时,巨大的野心和冲动又回来了。彼时的国内手机市场,可以说是草莽江湖,高端耸立着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这样的国际巨头,国产中低端则是 “中华酷联” 和泛滥的山寨手机。放眼全球市场,iPhone 的诞生宣告着智能机的时代正式来临了,全球经济高速增长,一批庞大的中产阶级崛起,制造业迎来转型升级。这是一个令雷军感到隐隐激动的历史性机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备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建立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的循环体系,首先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卡脖子” 难题,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在技术上我们要能够 “站得住”,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关键产品要有较强的掌控能力。我们既要有 “从 0 到 1” 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又要有 “从 1 到 100” 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要改变要素 - 投资为主的驱动发展模式,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未来五年将基础研究投入占比由 5% 提高到 15% 左右的水平,并逐步提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势造英雄

          关于企业家的成功与时代的关系,92 派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总结为 "时代好、命运好、机会好","是大时代给出了大机会,一代人抓住了时代机遇、改变了命运"。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也曾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一家企业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的节拍。汽车不是有钱就能玩的简单生意,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需要知识、经验与时间的沉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