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5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人着魔的辣椒素,原本只是辣椒为了繁衍而进化出的自保手段。但最终,它却闯入了人类世界,拓展了烹饪的选材,颠覆了美味的标准,冲破了阶层的隔膜,定义了个人的价值。对于辣椒这种小巧的植物来说,这个结局,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读得蛮开心,两个原因。第一是这本书是我的自我突破,从小到大动物的书看了不知道多少,植物的相关只是却一直是我的盲区,所以开始阅读植物也是一种进步。第二,今年以来看了好几本科普的书籍都是我们中国的作家写的,很开心看到我们有越来越多这样能写出有趣又靠谱文字的科普作家。全书分为留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不是植物的植物,吃肉和有毒的植物,生存能力超强的植物,改变世界的植物,驯化人类的植物以及启发了人类文明的植物。我记录了几个自己印象特别深的。海带之前不知道在哪听说过海带不是植物,但没有深究原因。读了这本书觉得科学家真了不起,真的是非常严谨。照例来说海带有着符合作为 “植物” 的一切特征:拥有叶绿体,不怎么移动,依靠光合作用而不是其他的方式获取生存的能量。这么说来,海带作为植物都是无懈可击的。问题出在叶绿体上。普通植物的祖先的叶绿体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是某个单细胞生物吞噬了含有叶绿体的蓝细菌,这个被吞噬的蓝细菌就成为了这个真核细胞的一部分:叶绿体。蓝细菌本身有一层细胞膜,而这个真核细胞吞掉蓝细菌之后又会用一层膜包裹住它,因此我们常见的 “叶绿体” 有两层膜。那海带呢?科学家发现海带的叶绿体竟然有四层膜,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海带的祖先吞掉的不是蓝细菌,而是之前吞噬了蓝细菌的那种真核生物。而海带细胞在吞噬这个真核细菌的时候又用一层膜包裹了真核细胞,因此海带的叶绿体实际上是由 1) 蓝细菌膜 2)真核细胞内膜)3)真核细胞膜 4)海带细胞内膜构成的四层膜。这就导致了在种属分类时,海带不再被认为是植物,而是属于 SAR 超类群,不等鞭毛类生物(亲戚们大概都是各种简单小虫)。改变世界的植物辣椒作为四川人,一定要来讲一讲辣椒。但是为了讲清楚辣椒为什么辣,先要搞清楚植物如何和动物博弈,来传播自己的种子的。为了使自己的子孙走得更远,大部分植物 “选择” 和动物合作,以自己的果实吸引动物来吃,再通过动物的移动,把残骸或者碎片传播到四方。但这个方法有几个显而易见的风险:1- 动物可能会吃掉营养丰富的种子;2 - 在吃果肉的途中,动物可能会咬碎种子。为了对抗这些问题,植物也 “发明” 了各种风险管控手段。对于种子被吃掉的风险,有些植物进化出了坚硬的内壳,以至于普通动物根本咬不开;也有些动物进化出了剧毒的种子,吃掉了这种种子的动物要么死掉,要么得到一个不会想要重复第二次的 “经验教训”,不管哪种原因,不会移动的植物都可以很好地挑选合作对象。还有一种策略是进化出无法被动物消化的纤维素外壳,种子在动物消化系统浏览一圈后,随着动物远游他方。而为了应对 “种子被咬坏” 的风险,常见的做法是进化出和果实体积大小极度不对称的种子。比如很大的果实却只有很小的种子,通过 “分散” 的策略,降低被动物咀嚼的风险;而有些种子则进化出了一些 “警告信号”,例如我们熟知的杏仁就含有剧毒的氰化物,而氰化物的味道是我们这些生存纸巾的生物刻在 DNA 里面的 “剧毒味 “。但不管是那种手段,为了让动物心甘情愿的吃自己,植物也必须付出代价:更鲜艳的颜色,更香的味道,更甜的果实。而这些特点辣椒都没有,它是怎么做到的呢?辣椒的传播者主要是鸟类,因为鸟类和哺乳动物不同,它们没有甜味或者辣味的感受器,哺乳动物望而却步的辣椒,鸟类可以吃得毫无心理负担。这有什么好吃呢?第一,辣椒不用花那么多能量去进化出果实以吸引哺乳动物;第二,作为种子的传播者,鸟类比哺乳动物更理想。鸟类飞得更远,而且不咀嚼,更不容易破坏种子,因此辣椒也不用太费心保护自己种子。就这样,辣椒和鸟类形成类一个紧密合作的联盟。辣椒进化出辣味,所以没有哺乳动物会和鸟类竞争辣椒果实,而辣椒也获得了稳定的搬运工,自然界双赢的典范。启发文明的植物 - 植物胶水最近各种 “小历史” 书很多,大都是讲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是如何改变世界的。这本书里面也有几种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改变了文明进程的植物或者说植物产品。第一就是从树皮里面提取出来的焦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石器时代的人是用树藤把石块绑到棍子上,做成的石斧…… 后来科学家发现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单靠树藤是无法固定石片的。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届时了古人制作石斧的方法:胶水。更确切地说,是用焦油作为粘合剂,辅以树藤,这才把石块牢牢固定在棍棒上,以此产生了原始的武器,开启了人类称霸地球的进程。当然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历史确实是由无数不起眼的小进步堆叠而成的。除了上面这些具体的硬知识,这本书还给了一个挺有启发的视角。我常常觉得我们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由毫不环保的 “人工垃圾” 堆砌而成的塑料世界里面,和大自然隔得太远,远到不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里。但是,塑料从哪里来,是从石油和原油中提炼而来的。石油和原油是什么?它们是亿万年前动植物的黑色液体化石…… 所以即便是塑料这种充满了现代性和污染感的东西,实际上也源自生命循环的一部分。只是以人类短短几十年的寿命来看历史,才难免生出夏虫语冰般对自然傲慢的担心。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大脑,却有超级智慧的植物

        这本书或许不会像其他商业、教育类书籍一般,显得 "有用",但它或许能够让你对这个世界又多几分认识和了解,同时让你离有趣的灵魂更进一步。透过书中,你会看到从一粒细胞到实现全球霸权的过程,以人类的视觉观察植物的强大。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会动的动物比不会动的植物更高级,但看过之后,才发现事实真的很打脸,完全颠覆我们对植物的很多认知。因为对于动物来说,没有植物就没法生存,但对于植物来说,它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甚至当他们放弃运动,把根系深深地扎入土壤得到时候,它们就已经成了环境本身。为了应对不同的环境,植物的世界发生了一系列的合作和斗争,这绝对不亚于动物和人类的生存历程,植物的世界或者是一场真正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植物的战斗

          蛮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的非常赞!作为科普从业者,我太少看到这么优秀的科普作品了!每篇都是从一个稍微远点的故事,扯到我们不知道的植物的故事上。海洛因是 “英雄”,现在的香蕉不是以前的香蕉,叶绿素为啥是绿的…… 太多不知道的知识,看得我惊喜连连。希望一定要有机会能见到汪老师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是我喜欢的类型,推荐

              植物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习以为常而又不为我所知的事情,非常喜欢这种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打开认知,想象力和脑洞的植物学,逻辑学,科学,哲学读物

                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看好看

                  有趣过瘾又涨知识。虽然有些小瑕疵,但总体是严谨的,关键是能引起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善莫大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推荐。一口气读完系列,很有趣的植物科普读物,介绍了 29 类植物的 6 大生存法则,生物总是以延续基因为主要目的,了解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小知识,比如地衣、海带、珊瑚、海葵都不是植物;味精的产生跟海带有关;珊瑚虫在 11 月月圆之夜后的第二天到第六天某一个晚上同时产卵;大部分种子都是苦的,且有毒,是植物希望其他生物能将种子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而不被吃掉;荔枝吃多了会导致低血糖,荔枝病;随处可见的虞美人罂粟属植物,不过吗啡含量极低;现在吃的香蕉跟 50 年前完全不一样,因为 50 年前的那种已经灭绝了…… 演化论告诉我们,一个物种如果天生就是这样,那么意味着,它一定因为现在的样子而获得了某种生存上的优势,这或许是植物的智慧,这也告诉我们,宽容地对待周围的一切,包括植物和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万书开眼 046 《植物的战斗》海带是植物吗?未来的生物书会把它们从植物界放出来。蘑菇、海葵、珊瑚也不是。[捂脸] 颠覆以往认知、关于植物的真相,在这本书能找到答案。生物学家发明了一个新词,泛植物 —— 所有静止不动的生命,才能把上面说的囊括在里面。看着像处于生物链底层的最无助的植物,好像只能被动物啃食,实际上是充满了智慧的。意大利植物学家斯特凡诺・曼库索估算,地球上的生物总量,大约 99.7% 都是由植物构成的。剩下的不到 1% 才是人和动物。这本书讲述植物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它们产生了这样奇特的变化。[偷笑] 是什么本领让植物获得压倒性的生存力量?答案是 —— 光合作用。能光合作用是因为有叶绿体。而叶绿体和蓝细菌的结构很像。从远古追溯起来,实际上是蓝细菌,进入了另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之后,不死去,却共生,最后成为了它的一个零部件,并帮助植物称霸地球。从合伙人的角度来看,植物祖先就是选对了他的合伙人,也像选对了伴侣,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璀璨一样。书里还揭开了有毒植物,食虫植物,苔藓,榕树,辣椒,胡椒,薄荷,桑葚,咖啡茶,罂粟,巧克力等植物熟悉又陌生的一面。讲述植物的过程中,不单单是像生物书上介绍植物有什么特点,常常是从背后的植物学家的故事引入,增加人文趣味。感觉植物不像以前冷冷冰冰的站在路边除尘,真的有很多和人类发展交缠的历史,好像也是一个鲜活的人。植物中有一种生物碱,能帮你提神醒脑、集中注意力,还能够帮你驱除疲劳、赶走睡意,就是咖啡因。咖啡、茶、可乐、巧克力饮品以及各种各样的功能饮料里,都含有它。[呲牙] 生物碱哪里来的?大多数植物在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时候,就会产生生物碱,利用它们驱逐害虫。吗 feiya 片这些臭名昭著的毒品,也属于生物碱类物质。而咖啡因是比较温和的生物碱。最近带着孩子在识别小区、路边的植物,刚好这本书也可以用得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系统而浅显易懂

                          内容比较全面,主线索比较清晰,非常不错的科普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入浅出,有知识有趣味

                            因陶勇医生推荐而来,感受到了植物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智慧与勇气。确实,不适应不害怕,植物有的是时间去完成代际更迭、变异成长。虽然所学所做离植物学很远,也远没法通过此书窥得一二,但星星点点,让我对植物肃然起敬。万物有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不错的书

                              讲了很多关于植物鲜为人知的知识,很多很颠覆我们已有的认知,从生物演进的角度看看植物世界很是有趣,而且是一种系统化的科普视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植物的战斗

                                这是一本关于植物的科普书,写得深入浅出,有真相有故事,值得一读!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和遍布地球各处的适应力值得我们学习,不要看不起他哟,他的不动就意味着动,不争,则意味着争。没有大脑,没有神经,但是却颇有智慧,真是难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植物,是有智慧的

                                  作为比动物,尤其是人类生存更久的植物,它们到底是人类驯化的结果,还是一直默默操纵人类的神秘之手…… 书中通过几个物种的进化变迁,再次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活下来的,或许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长得最快的,而是最适应变化的…… 动物是这样,植物也是这样,而人更是……AI 时代到来,恐慌没用,更重要的,是适应这个时代和科技的进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植物,我们知道的应该多一些!

                                    我们知道不少动物的知识,因为我们的孩子们对动物园的兴趣往往很大。我们知道很多关于微生物的信息,因为我们身边的健康养生乃至最近三年的疫情都在不断迫使我们知道多一些,希望为自己为家人多一层保护和少一些忧虑。那么,对于植物,我们又知道多少呢?除了中国人最常接触的新鲜蔬菜和家里小区乃至公园里的植物,我们以后能否依旧欣赏到如此丰富的绿植和蔬菜供我们挑选?这本书,给我一些新鲜的或者是重新整理的知识。汪老师的科普作品,从来就没有让人失望过。这一次依旧是如此。最后,谢谢三位作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不同的视角解读植物,感觉每一种植物都是充满智慧的武装部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开卷有得】植物的战斗 「保守的计算认为,地球上的植物大约占生物总量的 82%,微生物、藻类和真菌大概占 17%,剩下不足 1% 的生物是人类和各种动物… 不管哪一种算法,植物正主宰着这个世界这件事情,肯定是不容置疑的。」 我们总认为,动物绝对比植物高一个档次,因为植物不会移动,傻傻待在原地而成为动物的食物。但从生物演化角度来说,植物在历史上的演化,精采度绝对不输动物,甚至植物利用动物特性,协同合作以提高植物的生存率,「王猪笼草会在这个盖子上面分泌出很多的蜜汁,吸引小动物来舔食它的蜜。而它分泌的这种蜜汁中含有一些类似泻药的物质,小动物吃了蜜汁后,几乎立即就会拉肚子。于是这些小动物一边恋恋不舍地舔食着蜜汁,一边把粪便排泄到王猪笼草的笼子里面。马来王猪笼草就是靠着给动物当马桶这种充满味道的方式,获取环境中所缺乏的氮元素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植物绝对不会是低等的生物。本书叙述植物的演化历史,介绍蓝细菌如何从共生行为演化为叶绿体,进而发展为地衣类、苔癣类,而为了适用各种不同的环境,有些演化成有毒植物、爬藤植物、食虫植物…. 等等,是一本有趣的植物演化入门书籍。 「植物生命在能量获取效率上,竟然比其他会动的生命更厉害」这话怎么说呢?书中提到,老虎虽然可以上山下河,但本质上是贴着地面的行径路线获取食物,所以老虎的捕食路线是一维;鸟类则可以一边飞行一边捕食,捕食路线不受地形影响,能量获取效率更高 所以鸟类的捕食路线是二维;植物呢?大树的根深深扎入土壤内,树干伸向天空,每一片叶子都能真实接受阳光的光合作业,树根都能真实吸收养分,所以大树获取能量的效率比老虎和鸟类都高,属于三维空间。此外,无数动物以森林树群为家,造就了丰富奇妙的生态体系。从演化的角度,植物放弃了移动,却能够更有效率的获得能量,并且在占据生存空间上,可以说完胜动物。更进一步而言,在植物占据环境时,也同时改造了环境,甚至本身已经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你还真的认为植物是低档次的生物吗? 另外,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书中提到了小麦、甘蔗、西红柿、玉米等植物与人类之间相互的影响,「如果浆果会呈现出甜味,就必然会吸引到能够嚼碎它们种子的哺乳动物前来取食。只有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才有能力识别果实的成熟,也对甜味有强烈的需求」, 因此在演化的过程中,植物并无动力将果实演化有甜味,「所有有甜味的水果,其实都是人类驯化和选育的结果。在自然界中,根本就没有让水果变得更甜的环境压力。你身边所有甜美的果实,都是人类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里,与植物共同创造的。」也因为人类的介入,植物的演化速度已经快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因而越来愈多被人类改良的植物已经无法离开人类独自生存,「假如没有人类,Gros Michel Cavendish 香蕉根本就不会出现在地球上。它们不能产生种子,也不能通过杂交来引入新的基因。它们是与人类深度共生的物种。」 我不是学生物 / 理工学科,所以书中介绍基因、演化等科学,我并不理解,但不影响阅读此书的乐趣,从演化的历史进程来观察植物,对于植物只有更加的佩服,也赞叹生命为了生存、适应环境、战胜竞争者的压力下,透过基因演化,让生命不断延续,也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推荐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啦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