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放下自己,拥抱眼前的真实(《我和你》读书笔记)
我们总在讨论什么是真实。真实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以及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吗?或许未必。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我们所有感官到的东西都是对象,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侧面,它们或许是我们理解真实的工具和元素,但它们永远只是一个元素,并不是真实本身。这和佛学的一些理念有些相像,所谓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其实想表达的不过是我们的感官其实或多或少都对应着一些虚妄。如果我们把自己感官到的东西当成了真实,那不可能避免地最终会掉落到虚妄里面。但是问题就在于,我们很难认识,或者说表达出来什么才不是虚妄,反过来说我们也就没办法去定义真实。这个真实就只能去尝试用生命或者联系来取解释或者标识。这本书,多少有些玄学的意味在里面。因为它说的就是一个很难用我们贫瘠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东西。真实、永恒、联系,这些词看上去意义足够明确,我们把这些词说出来好像就明白了它们的意思。只是当我们真正深入去思考这些词到底在说什么的时候,往往又觉得它们根本没有办法说明到底是什么。所以,这本书里面提出了两个基本词 “我 - 你” 和 “我 - 它”,这两个基本词所代表的世界,就是想告诉我们,真实、永恒、联系这些大词儿,到底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它” 的世界,或许就是能被语言描述清楚的世界,是那个物质的、对象的、可认知的世界。“你” 的世界,在我理解,强调的是一个联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关注的就是联系,而不是什么实在的东西,或者说不是对象。这应该就是我们人类理解上的难点,就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东西能够很容易的理解,哪怕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只要是能够指代明确的实体,人都是能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是对于这种动态的、不是十分明确的联系,这种没法明确对象,又要把它们拉到一个世界这种实体的概念上来的时候,就会让人很难理解。所以,“你” 的世界,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能认识和描述的,我们只是知道,但是又说不出来。而当我们一说感受到了,“你” 的世界就会 “坍缩” 到 “它” 的世界。这有点像量子世界,就是我们没看到量子的时候,它有一个不太确定的可能,但是当我们看它的时候,它就会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拿艺术作品来举例。作品,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生命的灵动。它不仅仅是作品那个东西,能被看、被听、被触摸,也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可以被接纳、拒绝、感受。它是一种生命的流动。作品要的,是和面前的东西一对一,没有评价和描述,你只是知道,知道自己被触动了,知道自己被链接了。注意,是被,虽然你在主动地看、听或者说是感受,但是触动的那一下是被动的。这就是所谓主动和被动,在 “你” 的世界里,其实是统一的,它就是整个生命。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但是有这种感觉的人相遇的时候,或许就是那么会心一笑,就会理解。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所有的语言、文字是在是匮乏,它只能描述一些实在的东西,包括情绪和情感,但是当这些词说出来的时候,那个感觉就变了,或者说坍缩了,变成了没有那么丰富的东西,而变成了有具体指向的唯一。这就是人的一种困境,我们感受的东西是如此复杂和丰富,而我们往往在寻找的就是那个能够理解我们这种复杂和丰富的对象,然后和这种对象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连接以后,人就会觉得幸福。但问题是,我们没办法确定面前的这个对象能否同样感受的到,只好借助语言和文字来进行确认,可是又由于这种确认总不是自己的全部,就会感到失落。这种寻而不得,或许就是我们所谓的虚无,或者无意义。浮现在我面前的形象,不可能感受、不可能描述,只能使它成真。我们只能知道,知道它是真的,我们知道我和它在互相作用,我们在一起的这种相遇和联系,才是真。而一切语言和文字,都是阻碍,只有所有手段被打掉,才会相遇。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东西,叫 “智慧”。只是到底什么是 “智慧”,没人说的清楚。知识其实我们很容易理解,就是那种能够像幻灯片的东西,它可以根据我们的理解插到一连串的幻灯片里面,我们知道它就在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智慧则不是,智慧像一片水,你看着它的时候,它是一片清澈,还能透过它看到大千世界,只是稍稍有些变形。只有你沉浸去了,你才能感受到那种流动、包裹、触摸,还有在智慧里看到的不一样的世界。智慧这个东西,说不出来,所有的语言都是在努力把世界对象化,成为一个个幻灯片。语言越有力,越会把那种紧紧的联系变成对象。面对这种说不清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 “沉默”,我们共同一起默不作声,然后用精神来链接。这很难,很难,非常难。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有智慧的人那么少吧。人是一种特别奇怪的动物。一个人只能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存,却一直在渴望所谓的永恒不变。所谓的永恒,到底存不存在?没人说的清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太多智者曾经说过自己看到过永恒,只是从来没有人说自己拥有过它。永恒不是个对象,不是个能够掌握在手里的东西。它不是那个 “我 - 它” 世界里一个可以被认识、被认知、被了解、被说出来的东西。那或许是一种状态,只有你和它遇见的时候你才能知道,原来我遇见了永恒,只是它在人类贫瘠的语言里并没有存在的。我们只能用永恒这个词来代表它。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和这个世界联结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就是永恒。也就是说,永恒其实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不过我们经常选择忽略了它。我们没有真正张开自己的眼睛去好好看这个世界,也没有真正敞开心灵,去好好感受和这个世界的联结。再换句话说,其实我们一直都和永恒在一起,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自己,其实我们知道只是,我们还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或许所谓的真实、永恒,就是最为 “我” 能够真实地明白 “你” 当下的感受,而这种明白可以是对人、对物,亦或是对世界,那这种明白就是所谓的 “联系”。而这种联系,一定是当下的,一个瞬间的,实实在在就在眼前的。也只有这个眼前的,才能遇到真正的永恒。书里对真实给了一个极其有趣的判断,那就是,真实,是我们接受了我们以前所没有接受的东西,而且我们知道。真实是被给与的。所以真实,是我们接受了的东西,不是那个在外面的东西,而是我们接收到自己身体里的东西。我们接受的不是内容,而是眼前,是眼前的能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候并不真实,因为我们总以为真实是我们所看到的、摸到的,甚至是拥有的。只是当我们去追求那些所谓的拥有的时候,往往却忽略了自己身体里的真实。得到了追求的东西,反而得到的是空虚。或许,所谓的真实就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成长。我们总是在真实里会感到,生命多出了那么一点,虽然或许只有一点,但是也确实只有那一点是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的真实。其实,意义不是追求来的,是遇到的。或许对于成年人来说,撕裂就是生活的本质吧。从小到大的教育都在试图告诉我们一件事,这个世界是我们能认识的。我们把整个世界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像一张张幻灯片一样去审视和学习。只是,我们好像见识了太多精确以后,拼接起来却发现很难得到一个完整的世界。或许,所谓的能控制,都不是生活吧。你会发现,能够控制的,大多是和你自己的生活无关的东西。拉开了距离之后,它不再是你身体里的东西,你才会没有什么顾忌,才能够去控制。只是,没有了生活,真实也就没了。拉开了距离,也意味着自己的抽离,同时也意味着在真实上蒙上了一层虚妄的薄纱,我们仿佛能看见真实,只是再也触碰不到了。那种一瞬间碰触的质感,再也回不来了。真正地努力生活,或许不是让这个世界和自己想象的一样,而是把自己抛出去,放开对自己的保护和隔离,生活才能真正走进来。只是这真的很难。毕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外壳,本身就是脆弱得一触即破,哪还舍得自己亲手敲碎它呢。只是,不敲碎,那个本来就在一天天长大的自己,就没有成长的空间啊。“所有的真实生活,都是相遇。” 所以,真正的生命,或许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用自己生活出来,然后遇见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第一次就能读深的都算我佩服……作者:马丁布伯这是一本很经典的书籍,嗯,经典到译者前言就写了将近 20%…… 可见翻译的难度。书里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组合成一句话,就是不太懂…… 却又觉得缺少一句都不可以。但是!有些话你就是觉得有道理!自己难以表达的东西,他居然能串成一句话?!写得好!划线…… 过了几天回头看,竟会忘了这句话当时为啥划线了,得需要重新看前后句才能再懂😂其实全书就说了 “我 - 你” 关系,和 “我 - 它” 关系这一件事。就这么一件看似再简单不过的 “我和你” 的关系,如此写一本去论证,实属不易。虽然似懂非懂,也没有参加深奥的读书会,但隐隐的非常认可 “我 - 你” 关系带来的那种深深的看见的感觉。同时,也理解当今社会,尤其这几年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充斥着 “我 - 它” 关系,把员工物化等现象。书里并未说这种没有视人为人现象不好,只是描述,我个人反而觉得能凸显真的我能【看见】你这种关系的珍贵。看,你估计也看不懂我的书评了吧?反正我说的比作者还好懂点呢,不信你自己去看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