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是彩色就更好了,真迹我有缘见过部分,等疫情结束有机会还想继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代人已身处全球交往时代了,他们赴远方有飞机,到近处有汽车,然而,“人心的进化” 却是相对缓慢的。只要有机缘,我就愿意用脚 “丈量” 所居所游之地,用心去 “体悟” 所亲临相遇的文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按照西方那种审美超越生活的观念,审美的对象确实容易导向一种审美乌托邦,审美似乎变成了一种远离生活的幻觉,但是我们要记住:哪怕是古希腊那种以 “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 著称的伟大雕塑艺术,也是古希腊那个时代生活的直接产物。再次,哪怕千疮百孔之地,也可能有废墟之美,其实大量的古代艺术品都是以残存的状态存留于世的。因为过去那个 “完整的时代” 永远也回不去了,但是通过艺术品的残存却可以窥豹一斑,我们从艺术中可以看到那个曾经的 “伟大的时代”。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来,在古时做个画家还真不容易,既要有书卷气,又得纵览名山大川。然而,古训的提出者董其昌,尽管画上自有综合而成一宗,但在学问上却未破万卷,因不求甚解常为后学诟病。开腿行万里路者众,坐定读万卷书者少,二者得兼方能 “眼前无非生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美学,之所以成为全球美学的最新主潮,成为中国美学的最新思潮,实因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之世界大势。然而,中国美本然就是生活美。中国人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形成了活生生的审美生活传统。从中西交流来看,这世界 “既平且美”!生活美学,既是 “当代美学”,又是 “古典美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又平又美》读后感

              这是我在得到里读完的第 92 本书。没想到我一个被评价为缺乏审美的人竟然把这本书啃完了。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点:1. 中国的艺术不是走向亚洲艺术,而是对接全球艺术。2. 中日韩三国艺术相同和不同得地方。3. 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理念的差异。生活中本不缺少美,只是我们没有关注罢了,愿我和所有的朋友都锻炼出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