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洞见》…小石头的便便是香的还是臭的还是空的?
《洞见・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小石头拉了一坨便便,喊妈妈半天没来,就自己玩起了便便,软软的粘粘的,真好玩。妈妈一手拎着小石头朝溪边走,一边怪骂,这个杀千刀的蘖种。屎克郎在一边嗅了很久,见没什么动静,就扑上去滚起粪球来。一直在附近吃草的小羊,好像一切没有发生似的,自个儿悠闲的吃着草…… 相由心生。便便的"好玩相"由小石头的"趣味心"生。便便的"臭相"由妈妈的"厌恶心"生。便便的"香相"由屎克郎的"欢喜心"生。便便被小羊无视,小羊的"无心"生了便便的"空相"。便便还是那个便便,便便的各种"色的相"都和"空"一样,皆由众生众心生,这就叫"色不异空"。此所谓相由心生…… 便便还是那个便便,即是臭的,也是香的,也很有趣,但也可能是"空"的。佛教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感觉即感觉。如果我们接受感觉的起落,认为它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认为它有别的深意才去孜孜追求,结果往往会更好。所渭"正念冥想"正是"无所住而生其心"或"应生无所住心"……(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10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44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冥想修炼手册🤔在佛学的世界里,事物原来没有什么特殊的形态,只不过是我们的意识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义罢了。有时候你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我们的自由意识让我们在事物上感觉到的 “本质” 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存在于我们所感知的事物上,但其实它们都是我们头脑的营造,与现实并没有必要的联系。「佛学的意义是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佛学不是让人消极和避世,相反,佛学让人更自由,让人自由选择去体察任何事物,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获得更丰富而真实的体验。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成长的体验在于自我观察和自我觉知。向内观察自我,向外觉知变化,在虚与实、变与不变中坚守自己的本心,走自己的路,远离控制,拒绝活在他人的期待里。觉知情绪是控制情绪的前提,一旦产生觉知,就可以解决因为意识困境带来的大部分情绪问题。只有不被情绪左右,才能跳脱情绪之外,掌控自己的行动,切换生存状态。我们要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发掘自己的自由意识和觉知,以此来撕下伪装的面具,看清自己的真面目。我们也许都不曾去倾听自己的内心,而是选择评判外界的是非,不去思考自己的喜好,而是选择外界的诱惑,不去感受自己的情绪,而是选择外界的期待…… 因此,我们都越来越与自己的内心边缘化,从而导致自己又累又丧,最好的方式就是忘掉此刻,给自己一个舒适的冥想练习。
1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1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不仅需要被接受,更需要被理解。超越所有视觉是洞察,是洞见,是开悟,也是钝感力,是无我。一切皆是真实。最终所有类似的概念走到极致,不可避免的是万物相通。不管是哪种情况,“无源之见” 或许都是对佛教开悟最精辟的描述: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类的视角,抑或是其他任何物种的视角。这种洞察切实藐视了自然选择的权威,因为自然选择全都在于特定的视角。自然选择就是要创造许许多多种不同的视角,每一种的成形从根本上讲都遵从一种原则:它比与之相抵触的视角更真实,没有另一种视角天然具备对这种真相的意识,而对其荒谬性的意识则更淡漠。佛教开悟就是要超越所有视角。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8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本就是《佛学为什么是真的》,推荐所有人阅读每一个人都很不同,每一个人也都追求卓越,但在外向内向八卦冷酷幼稚成熟等一切表象之下,人类可能有着更多更广泛更深刻的相同之处,或许都有些自卑,都有些容易自责,都有些夜深人静觉得寂寞的倾向,或许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想被看见,或许这既是看见自己,也同时是看见人类(怎么忽然就写到了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相同的意思了),这本书不教你怎么冥想,但通过作者在冥想修行中的感受和体验,发现和揭示了很多用本能主宰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我想,可能在每个人自我探索的不同阶段,看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启发,从感觉上说,作者的感悟有深浅不同,现在有不少恰好领先我半步的点给我触动和启发,或许一年后,又会有别的点在半步之前等待着我握手。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7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佛学的真谛即幸福的真相本书标新立异,从神经学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佛学,这不仅会颠覆你的认知,同样也会刷新你的三观。 佛学并非佛教,前者是门学问,后者则是宗教信仰。本书也不是鼓励人们信教,更不会令你 “大彻大悟”,而是想让你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是如何运行的,它遵循了怎样的科学逻辑、从东方传到西方的过程中其理论经历了哪些演变等,所以本书论述的是 “知其所以然” 层面的知识。 作者本人 “坐禅冥想” 的经历与感悟使得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你若翻开此书,会领略到这个既进又远的认知盲区是可以以一种情境再现的方式被逐渐消除,这同样是阅读此书的价值所在。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為什麼佛學是真的?佛學的意義是把我們從自然選擇給的局限視角中解放出來,從一個更高的水準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煩惱究竟從何而來?進化設定我們的快樂必須是短暫的,因此我們永遠都不會滿足,而這就是人生的 “苦”。同時,進化設定我們的各種情緒並不能反映真實世界,所以煩惱可能是 “空” 的。所謂的 “冥想”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無論是強烈的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我們的做法都不是壓制或者扼殺它們,而是承認它存在、允許它出現,但是不受它影響。經常聽到的那句 “色即是空” 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謂 “空”,並不是說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是空的,而是說我們賦予萬事萬物的 “內涵”,是空的。佛學的優點就是它允許你 “思辨”。它從不故弄玄虛,總是用盡可能簡單明白的語言把道理說清楚。這本書要做的就是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嘗試解釋一些佛學的概念和觀點。書裡講到很多現代科學的證據,來說明佛陀當年的相關說法是對的。這些概念和觀點都是去除了超自然現象的東西。這裡沒有六道輪回,沒有因果報應,更沒有 “神通”。基本上是把佛陀當成一個覺悟了的哲學家。本書的最大好處就是相對比較簡明易懂,沒有任何故弄玄虛的地方,實實在在地用現代人的語言說話。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像學習一般哲學那樣辨析和論證,還可以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去檢驗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5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重新发现世界:如何通过科学去解释佛学三个概念苦:不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冥想:冥想的目标,是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个人真正的自由。无论是强烈的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恰当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者扼杀它们,而是承认它存在、允许它出现,但是不受它影响。色即是空:所谓 “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 “内涵”(情感意义),是空的。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即迅速做出好坏评判。如字母 “Q”,如果你联想到 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 “阿 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三个假设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比如吃饭和谈恋爱都能让人愉悦。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如果我们只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所以,自然选择希望你重复去做一些事情。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 “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知道真相的你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环境变了编码没变。人们对高糖高脂食品不加节制的摄取,现代人常有的抑郁症失眠焦虑等第二种错误叫作 “假阳性”。对理性明知的无害事物的恐惧,过度关注自己给他人的印象四个矛盾第一个矛盾是 “无为” 和 “成功”。冥想时,你越想要专注,反而越难做到专注。当你不刻意追求,反而更易达到成功第二个矛盾是,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第三个矛盾是,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你越要和它对抗,你就越受它控制。第四个矛盾是,你越是了解 “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 这个道理,你就越能不受情绪的控制。佛学的意义就在于,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1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4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佛学为什么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本书从哲学上解释了佛学的基本概念,如何正念冥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解释一些基本概念欲求不满是苦,贪嗔痴是苦世界万物有相,我们赋予万物的内涵是空,我们不能反映真实世界的情绪是空,烦恼是空,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言一切相者,即非一切相,是顾名一切相。这里说空,不代表我们不上进,躺平,而是要有正念,有积极利他的正念,有努力奋进的正念。从哲学的角度看传统宗教的经典,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很多,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每日一书:《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美国进化心理学家罗伯特。赖特以心理学求证佛陀所说的五大认知真相:快乐是由于不满足(苦)、苦乐都是感觉(非我)、人是感觉驱动的(无我)、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界(空)、我们能从苦中解脱(冥想)。赖特把佛学和现代科学 —— 特别是进化心理学 —— 联系在了一起。这本书大约讲了五点。第一,人是进化的产物。说白了,人就是一种动物。作为动物,我们本质上是在为我们的基因服务。基因想要被复制和传播,我们就得好好求生存求发展,要觅食,要求偶,要为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不断奋斗。我们做这些事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是大自然为了让我们去这么做而给我们的回报。动物的日子就是这样本本分分地生存、交配和繁衍。第二,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就不完全是动物了。人性在觉醒,而动物性在消退。我们发现,为了基因去做事总是伴随着 “烦恼” 和 “苦”。基因给予的快乐是短暂的,让人永远都不满足,因为只有不满足才能让我们继续去做这些事。我们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烦恼多而快乐少的境地。快乐和烦恼,都是 “感觉”。第三,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至少七个情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这就是佛学说的 “无我”,也就是没有一个单独的 “自我”。各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声音,一个人做什么由他大脑中各个模块的竞争结果决定。所谓 “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第四,因为受感觉驱动,我们看世界就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我们主观地赋予万事万物各种内涵 —— 这个东西对我的生存有利吗?对我求偶有利吗?据此给它们打上或好或坏的各种标签。而这些标签并非那些东西的本性,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这就是 “色即是空”。我们的主观判断有两大倾向:一个是 “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个是 “嗔”,希望远离不好的东西。因为 “贪” 和 “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这就形成了 “痴”。第五,佛法能让我们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佛学提供的一个方法是冥想。冥想的直接作用是训练跟各种感觉的剥离。我们在冥想中要观察随时产生的各种感觉,而不被感觉所劫持,不做感觉的奴隶。这样我们就能超越贪、嗔、痴,看到更客观、更真实的世界,体会到世界的美好。这些观点符合《五蕴皆空经》等佛陀当初所说的佛经的说法,同时又能被现代的进化心理学家所接受。赖特在书中列举了很多最新的现代科学研究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来支持这些观点。也许这就是现代科学版的佛学。如果在传统内观的框架内修习正念冥想,最终目标就要宏大得多:获得洞见。并不是理解一些新事物在日常意义上的洞见,而是要看清事实的本质。千年前的佛教经文解释了其中的含义。经文将 “内观” 解释为 “三法印”(the hree marks of existence)。“三法印” 中有两个概念比较好理解。第一法印是 “无常” impermanence)。谁又能否认万事不永存呢?第二法印是 “苦” dukkha),不满足。第三法印 “无我”(notself)则不同。单要理解 “无我” 这个概念就很有挑战性。“五蕴” 这样分类:(1)“色身”(开示中称作 “色蕴”),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2)基本的 “感觉”;(3)“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4)“心所”(很大的一个类别,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5)“意识”,或认识,特指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佛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在这一点上交汇:在普通的人类生活中并没有掌控局势的唯一的自我,也没有意识的首席执行官,有的似乎是一系列自我,它们轮番上场,掌控着局势。如果它们是通过感觉掌控局势的,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改变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可以改变局势。据我了解,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正念冥想。18 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写到,人类的理性是 “激情的奴隶”。尽管理性在人类动机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做决定的永远都不是理性。我们做某事,是基于感觉做出的决定。“本质” 是佛教中 “空” 这个概念的核心。至少 “本质” 的缺席是 “空” 这个概念的核心。“空” 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感知到外部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存在,但是它们缺少一种叫作 “本质” 的特质。伟大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写道:“个人所谓的‘我’和‘我的’,二者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定。” 就此他观察到:“我们的近亲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子和儿女都如我们的骨肉。他们死去时,我们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任何事物都没有 “自性”;任何事物都不具备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所有要素;任何事物都不是自给自足的。由此形成 “空” 的理念: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性,都缺少独立存在性。不管是哪种情况,“无源之见” 或许都是对佛教开悟最精辟的描述: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类的视角,抑或是其他任何物种的视角。这种洞察切实藐视了自然选择的权威,因为自然选择全都在于特定的视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4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把佛陀当成一位觉悟了的老师而不是当作神灵,更有利于我们学习。📖书名: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作者:【美】罗伯特・赖特❓为什么推荐这本书?《洞见》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赖特是一个研究进化心理学的学者,同时还是个科学作家。他从未在哪个寺院正式出家,只不过学习和练习过一些打坐冥想的功夫。但是这本书非常值得你了解 —— 甚至可以说值得你学习,因为赖特是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求证佛陀当初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关于这本书,你可以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这是用科学来解释佛学的一个尝试。但我更喜欢另一种更激进的看法 —— 相对于善男信女的膜拜和 “仁波切” 们的鸡汤,这本书说的才是佛学的本义。🌟想让现代人学习一门好学问,你不需要,也不应该用一个神秘主义的、充满超自然力量和有来世的世界观去吸引他。我们学习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这些学问都是为了今生今世受用,好学问应该有可见、可观测、可重复验证的特质。🌟 这本书大约讲了五点。第一,人是进化的产物。说白了,人就是一种动物。作为动物,我们本质上是在为我们的基因服务。基因想要被复制和传播,我们就得好好求生存求发展,要觅食,要求偶,要为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不断奋斗。我们做这些事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是大自然为了让我们去这么做而给我们的回报。动物的日子就是这样本本分分地生存、交配和繁衍。第二,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就不完全是动物了。人性在觉醒,而动物性在消退。我们发现,为了基因去做事总是伴随着 “烦恼” 和 “苦”。基因给予的快乐是短暂的,让人永远都不满足,因为只有不满足才能让我们继续去做这些事。我们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烦恼多而快乐少的境地。快乐和烦恼,都是 “感觉”。第三,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至少七个情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这就是佛学说的 “无我”,也就是没有一个单独的 “自我”。各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声音,一个人做什么由他大脑中各个模块的竞争结果决定。所谓 “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第四,因为受感觉驱动,我们看世界就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我们主观地赋予万事万物各种内涵 —— 这个东西对我的生存有利吗?对我求偶有利吗?据此给它们打上或好或坏的各种标签。而这些标签并非那些东西的本性,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这就是 “色即是空”。我们的主观判断有两大倾向:一个是 “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个是 “嗔”,希望远离不好的东西。因为 “贪” 和 “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这就形成了 “痴”。第五,佛法能让我们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佛学提供的一个方法是冥想。冥想的直接作用是训练跟各种感觉的剥离。我们在冥想中要观察随时产生的各种感觉,而不被感觉所劫持,不做感觉的奴隶。这样我们就能超越贪、嗔、痴,看到更客观、更真实的世界,体会到世界的美好。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本书是美国进化心理学家、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的罗伯特・赖特多年研究与实践所成,书中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通过进化心理学的知识求证佛陀当初说的关于人类的 5 大认知真相:(1)我们的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苦);(2)快乐和烦恼都是 "感觉"(非我);(3)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无我);(4)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空);(5)我们能够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冥想)。并教会我们通过正念自控训练冲破大脑错觉,实现与各种感觉的剥离,从而摆脱烦恼与痛苦,变得更智慧,更幸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洞见佛学的意义,就是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做诱饵,来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为了传播基因,我们要吃饭,要找到性伴侣生孩子,而为了加强自己的生存权和生育权,我们还要打败竞争对手,还要获得声望。因此,自然选择给我们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 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第三、对于以上两点,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