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不一样的西游
没读过《西游记》原著,读了这本小书,顿觉小时候每年暑假看得是 “刚擒住了几个妖,又降住了几个魔…… 难也遇过苦也吃过,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 式的热闹,对这部经典的了解浅显得不能更浅显。这本书从开头,作者就撕下了同心协力取经的温情面纱(或者说我以为的温情),把人性赤裸裸地展示出来,鞭僻起人物性格来那叫一个入木三分。随着故事深入,作者将故事与现实中的官场结合,讲起世故人情来,能让我这种生活经验极少的人豁然开朗。还将故事背景与史实一起分析,妖魔频出映射世道之乱,个别史实实在是让人窒息。还有道释两家的恩怨夹缠,读起来很过瘾。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1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小话西游 微窥人生🍀那漫漫的取经路最可怕的,不是妖魔,也不是鬼怪,而是连续数年的空虚,寂寞,困顿。🍀真正的历史是大唐玄奘,数年一人孤单前行,可以说无论是孙悟空,猪八戒还是沙和尚,可能都是玄奘在精神上的分身。1⃣️特别喜欢这本小说小话西游,小时候看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讲到的是悟空的爱情。小话说的却是那些芸芸众生中的,小生活,小心眼,小故事。2⃣️喜欢真实的八戒想发火就发火,想大吃就大吃,喜欢女妖精就喜欢,虽然常常犯错,他多么像我们所向往的,一个放松的人生。3⃣️喜欢悟空一路勇往直前,不屈服于自己的魔性,而且永远正直,善良,勇敢。4⃣️可能唐僧是我们内心有点迂腐的坚持。我们不曾改变,那是因为有些原则,我们不想打破。5⃣️连最没有存在感的沙和尚也不过是我们平平凡凡的样子,我们一路上,不多言不多语,没有惊天动地的本事,但我们是最忠诚的伴侣。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8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场披着神话外衣的社会政治学教材从小以为《西游记》是单纯的神话故事,里面简单的分为了好人和妖怪。 按照套路,好人通关的过程是需要打怪的,可是唐僧一个输出低、辅助低、爱群嘲吸引攻击自身又不抗揍的脆皮,想过关的难度无疑是地狱模式。一个人打不过可以组团刷怪。于是就有了高输出、物理伤害和法术伤害均满级的坦克孙悟空、一个清兵一流但是遇到对方英雄就跪的猪八戒、以及…… 恩,爱配合送人头的沙僧。师徒四人成团,但是遇到沿路各种大招五花八门的妖怪,打不过的情况基本就是每天的家常便饭。所以请其他工会的人过来助战也是日常套路,各个菩萨老道挨个露面的机会也接踵而来。一切都像是一场 RPG 游戏,或者更接近于后来的魔兽世界。可真的仅仅是通关游戏这么简单吗? 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大,接触到的言论也慢慢多了起来。很多评论指出,西游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西天取经的故事,至少不是一部儿童读物。再后来,听说明朝的四大名著,在当时被列为禁书的,既不是描写靡乱生活的《金瓶梅》,也不是天天打打杀杀吵吵着造反的《水浒传》,更不是一个个老奸巨滑宁我负人勿人负我这种三观不正的《三国演义》,反而是这部从小就被当成老幼皆宜的儿童读物、并且里面包含无限个人英雄主义光环的《西游记》。它到底讲了些什么,或者说它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自身成为名著,甚至成为一时的禁书呢? 虽然到现在为止,我仍然没有完整的读完过一次《西游记》,也许就是从小那种这是儿童读物是思维在作祟。可是当我读完刘勃的这本《小话西游》,曾经对于西游故事的热情貌似又被点燃了。听完了里面的分析,发现西游记到底讲了什么乱七八糟的,除了影射当年的嘉靖道长之外,被列为当时的禁书完全是理所应当。 如果说近年来 HBO 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架空大陆的各种奇幻、宫斗、冒险、淫乱故事,让人高呼很黄很暴力却又无法自拔的大呼过瘾,在当年,西游记应该充当的就是这么个角色。 里面明明讲的是几个和尚求取真经的故事,却有大量两性之间的明示暗示,甚至有人把铁扇公主那段当成性启蒙的读物。而当时悟空变作牛魔王与铁扇公主调情,一个石猴懂得这些,不是当年跟菩提老祖学的,又能从哪里接触到呢? 而观音就是个两面三刀的贪污犯心机婊,三个紧箍咒偷藏了两个,一边给人下绊子一边跑去做人情,这哪里是往日里救苦救难观音大士的普遍印象?而天天听观音讲经的金鱼下界成了专吃少男少女的妖怪,那观音到底讲的什么经? 里面佛家道家之间你卖我个人情,我给你做个面子,这种权力间的宫斗社交政治大戏也是层出不穷,你以为世人平等,不过是神仙之间的社交往来。 红孩儿长的一点不像牛,反而有太上老君的三昧真火,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是老君炼丹炉的扇火扇子,这一切都表明牛魔王就是那个接盘侠。而牛魔王为了显示自己脱离了妖的行列,娶了罗刹女,却又不甘心,去找了玉面狐狸做小妾,说的像极了贫苦出身入赘高管门下却又私下养小老婆的人。观音收红孩儿,心知红孩儿与老君的关系,直接留在身边做善财童子,既显示了佛家的普度众生,又让道家的子女在佛家成为公务员,同时还留下了要挟老君的把柄,一石三鸟,心机啊。 就像很早之前开玩笑说的,《西游记》里打死的妖怪都是没有后台的,而有后台的妖精被神仙领走之后,没有人再去追究妖怪到底害了多少人,该怎么处罚,看管不严的神仙需不需要负连带责任,通通没有。仅仅是神仙领走妖怪,百姓跪叩谢恩,师徒继续西行,一切就仿佛没发生过,没有任何人需要负责。这样,神仙手底下的各个童子坐骑逮到机会当然要下来作威作福,反正没被发现就是唯我独尊的一方霸主,被发现了也不会受罚,顶多是回去过回从前的生活就是了,这不就是一种变相的引诱吗? 《西游记》里类似的情况很多,可是看惯了电视剧却从未接触过原著的人更多,他们看到的央视版的孙悟空,是少儿版的白龙马蹄朝西,可书中的精华,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成人世界。 最后只想说一句,四大名著,不愧是四大名著。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7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重新认识西游记四大名著里,《西游记》大概是最为人忽视的一部了吧。尽管我们对西游记的故事都不陌生,对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女儿国等故事也都如数家珍,但大多数人只把西游记当做一个普通的神怪故事来看,对原著并不太了解。实际上,原著文字的背后,可不是几个故事那么简单。从西游记中,可以读出佛道理念之争,可以读出职场的关系法则,也可以读出时代的特征。都怪电视剧《西游记》影响太大,让我们对西游记的原著忽视了。本书作者刘勃,就用轻松诙谐的文字,带领大家细读西游记,领会文字背后的深意。列举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点:狮驼国大鹏怪把一座城的人都吃光了,这正是影射东汉末年到隋唐初年那一段混乱、黑暗、人吃人的时代。六耳猕猴影射的是猴子的另一个自我,叛逆的自我,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之后,就再也没有不服管教的情况出现,也失去了之前的可爱。唐僧看上去唯唯诺诺,但他和孙悟空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平淡。孙悟空能力超强,却不大把他这个师傅放在眼里,时不时还要在佛法上教训唐僧,这让空有师傅称号的唐僧很受伤。三打白骨精时,唐僧并非真的不明是非,多少也有点逆反心理在作祟。书中像这样的分析很多,实际上是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分析,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颇有六神磊磊的风格。全书轻松幽默,读起来毫无压力,茶余饭后翻一翻,非常舒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唐僧师徒的人情世故,取经路上的人生百态关于《西游记》的解读,我看的第一本书是《勘破西游》,当时是大为震撼,觉得作者真是脑洞大开,还买了好几本送给亲戚家里上高中的弟弟妹妹读,既希望他们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读一本轻松的书,当然也希望未来的精英们可以培养发散思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我心里,关于西游记的解读,那一本几乎是很难超越的所在了。刘勃老师的这本《小话西游》虽然很早就放在书架上,但一直都没顾上翻看。直到这几天,我们家小王开始读全本《西游记》,我也就跟着读一读解读西游记的书吧。不过,这本书里的 “人情世故” 太颠覆经典了,几乎将我们从小就在心里塑造的 “大唐圣僧” 和 “齐天大圣” 的光辉形象全部推翻,实在不适合天真的人读🤦♀️🤦♀️🤦♀️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有趣、有料、有成长!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作为家喻户晓的 “国民名著” 是对所处时代的深刻社会观察与隐性反映!但当有那么一部从:宗教文化的相互碰撞、政府运行体制、历史韵味、人情世故、人性的欲望、人的修行与成长…… 各方面用犀利而又幽默的方式去解读它时。你会发现:霍!原来还可以这样看《西游记》!是一种全方位的享受!它就是这本《小话西游》,不,应该叫 “大话西游”,因为它确实太丰富了。
有趣!如:吃唐僧肉是《西游记》里妖怪里惯用的理由,但并不是每一个妖怪都知道要吃唐僧肉及其利处,因为在妖怪界也分 “三六九等”,有鄙视链,只有有头有脸的才有资格。再如,唐僧和猪八戒关系好,原因之一在于,猪八戒让唐僧有领导的存在感,毕竟 “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
有料!在猴子大闹天宫时,二郎神等人本可以制服猴子,但由于二郎神等人是外人,天帝宁愿找如来等帮忙,也不愿再次请二郎神等外人!又如,佛教和道教的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友好,私底下却劲使阴招!有成长!这本书除了有趣,有看点等之外,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人、一群人在通往 “西天取经” 中的真实人的情况。一个人有善恶多面,你要怎样去克服、平衡是一种成长!一群人,在 14 年里遥远的西游中如何协作、包容、面对各种诱惑、各种利益关系,与这个社会相处是一种成长!
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而佛教信仰,不管是大乘佛教亦是小乘佛教,对人们的乘渡在当时是影响深远,不然太宗怎会派自己的御弟去西行取经呢!
“西行取经”,即是学其文化、传播文化,亦是每个人的修行,也是余秋雨先生所说的 “泥步修行”!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小话西游摘录部分内容,你就知道这本书多有趣了:略知一二使人退步。生活中不是缺少妖怪,而是缺少发现。—— 不过有时候,则是缺少大惊小怪。多好的见解,也架不住变成标准答案。怕了你了,没文化有教养,没见识有品位的人们。甲:他说话很少会有什么火药味的。乙:太啰唆,口水导致火药受潮而已。佛祖就算不能带来幸福,也能带来幸福观。我满怀仁慈的恩赐他们:这世上有太多的人从未得到应得的侮辱。甲:我不能再吃了,东西都已经到喉咙这里了。乙:你要是再长高一点就好了。所谓调侃,不过是被阉割过的刻薄。真相会因为愚笨而迟到,但,迟到的人往往是大人物,迟到的真相,也很可能更庞大而不可抗拒。以弱智自负是一种最无危险的享乐主义。我只擅长精神攻击,所以碰上你这种低等生物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有一种人,理想很伟大,人格很高贵,我特别喜欢看见他们倒霉。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如果他不是倒霉而是掌权的话,我就得忙于应付他的暴政,而没心情体会他的人格和理想了。如来佛祖眼里,众生平等。只有这时人和人之间的档次才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不能忘记佛祖确实存在,但我们也不可能总是面对佛祖。他们在乎的你不在乎,那是你不负责;他们不在乎的你在乎,那是你小心眼。由于单对单的话,你比他们都强,所以他们合伙给你添堵,说起来还是你辱人在先。个性不宜普及。白痴的美德,大约就是懒惰。愚者千虑,即令真有一得,也抵消不了九百九十九种愚蠢的代价。努力不能使白痴变得聪明,却足以使愚蠢变得泛滥。不能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了,毕竟,我要维护自己的生存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