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9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捨己从人与孤芳自赏之间取得平衡

    人与人间的关系就如同刺猬取暖一样,远了会冷,近了则彼此伤害,不远不近的距离则是恰如人意。我们所有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我们不管是工作、生活、爱情、友谊我们都在寻求着一个恰当的距离。爱与孤独的距离有多远?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我们在茫茫人海里寻找爱与被爱的对象,可随着时间,经验、阅历的增长我们会发现,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单?究其原因何在?我们是否走在自己人生的孤独之路?武志红老师的《为何越爱越孤独》一书,则会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解释。每一个行走在孤独之路上的人周围都有爱相随,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爱与孤独本身并不冲突,而越爱越孤独的原因更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场战争:在于每个人都存在的支配欲望,都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爱人身上,支配者是主动强加,而被支配者则是委婉的强加。我们都不容易看到并尊重恋人爱的逻辑,我们都执着于自己爱的方式上,并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这就导致了孤独,并且越相爱越孤独。看这本《为何越爱越孤独》最大的收获在于懂得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会让自己对真正的爱是什么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同时正是因为这份独立我们都很容易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而与人交往中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掌控欲,而彼此间的不配合,则会引起愤怒情绪的产生,而在于某些时候我们都执着于一些想法,假如放下想法,就可以少去控制别人。而对于解决问题,我们要学会就事论事,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当成一个单独的问题来处理解决,而不是把其他问题都搅进来。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孤独的爱

      如果爱不孤独,这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爱恨情仇、痴男怨女和家族悲欢。很多人有半生去求证爱与不爱,最后也是蹉跎了年华,惨淡收场:有人到老都在为这一生没有被父母真心爱过而耿耿于怀;有人一直在验证另一半的爱,抑郁癫狂,歇斯底里;有人觉得自己从未被朋友真心以待,在人际中或是冷淡疏离,或是如履薄冰;有人认为孩子不懂恩情,骂骂咧咧。爱到头来不过是场自我修炼啊,与他人无关。与生活及自己的和解,才能带来内心真正的圆满。你从来不是谁的肋骨,也没有缺失过什么部位需要他人来填补。从开始到结束,你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需要为你的人生负责的,自始自终都只有你一个人。不要试图控制别人,不要试图改变别人。也不要强迫他人按你的意愿来回应你。因为我爱你,所以才需要你。而不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才爱你。爱是因,而非果。对父母、亲人、爱人、朋友,诚心以待,做了能够做的,不管未来是什么样的结局,都能坦然接受。只有心无亏欠,才会了无遗憾。这一杯我干了,你随意。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爱到极致不是恨,而是怕

        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逻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逻辑看对方。结果,越爱时就越孤独,因为越爱时就越坚持自己的逻辑,而这时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了。对史凯兰而言,她是个 “好女孩”,而 “好女孩” 的逻辑是不能给别人带来麻烦,所以她说:“如果你不爱我就告诉我,我会主动消失。” 但对威尔而言,史凯兰这句话会让他进一步相信,她并不爱他,她好像在寻找一个让自己主动离开的借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越放弃越拥有

          我行,你也行,不要总认为只有自己可以而别人不能做到。放弃自己的自恋,不要用自己的行为模式要求别人,要知道世界不是围绕自己转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也共享着同一个世界,放弃那种全世界都被自己控制的错觉自恋感。就事论事,不要无端联想,别把小问题想象成大问题,更多问题,莫要让一个坏苹果,污染更多水果。放弃完美人认知!没有人是完美的,学会理解一个人是复杂的。是人就会办你认为的好事和坏事,不能简单化的就事论人,要学会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不要因为一件事而去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人是多样的复杂的。少有人有凭借一件事而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武断的就事论人,只能让我们失去可能获得的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社会的家庭结构,从整体上看,是这个社会的权力结构的缩影。所以,向权力结构开战,也是向家庭结构开战。不过,开战从来都不是好办法,虽然开战会震荡乃至摧毁一个腐烂而僵死的体系,让新体系作为一个新生命诞生,然而,若家庭结构或人心不变,只不过又是一个轮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些杂谈合集+影视解读,作为一本书结构太松散。

              这些内容还是触动到我 1、讲话时多以‘我’开头,少用‘你’开头的句式。你开头很容易讲评价,而非感受。当使用评价时,我们的焦点几乎总是对准别人,而不是自己,并且势必会有褒贬。2、警惕只谈自己的过错而不谈自己的动机和责任。因为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所以除非一个人能明白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动机和责任,否则事情不可能出现好的转变。3、在那些特别有表现力的影视作品中,两个相爱的人之间常会出现长长的沉默,但这沉默不是令他们更远,而是令他们更近,便是同样的原因。每个人的 “小我” 都活在自以为是的投射和认同的游戏中,即 “小我” 假定自己早就掌握了自己人生和周围世界的规律。而在人际关系中,“小我” 会将某些东西投射到对方身上,对方一旦有了反应,“小我” 则会特别关注符合它所投射的内容。用更准确的语言说,沟通中的沉默,就是你在限制自己 “小我” 的表达。当你的 “小我” 在沟通中退位时,她的 “小我”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退,而被 “小我” 所掩盖的东西就会映现出来。4、鬼故事是父母和儿童的共同需要。通过鬼故事,父母和儿童共同将 “坏” 的东西投射到鬼故事上,于是他们之间的分裂变弱了,这个最重要的关系得以保护。童话故事也有同样的作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识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

                  很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五星神作

                    不像很多外国作者写的心理学的书籍那样隔靴搔痒,这是个人觉得把自恋讲得最透彻最深入最明白的书了,而且几乎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故事都很精彩,都能把一些复杂的情绪分析的丝丝入扣,了不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比较喜欢第二部分,其他……无感。

                      最大收获是本书第二部分关于「投射」与「认同」,「自恋幻觉 abc」,这也是第一次让自己会有这样的觉察,原来我还是有不少的「投射」的:我努力付出 a,同时渴望对方回应 b,但实际没有(ta 只会按自己的方式来爱你)所以最后,我没有获得期望的 b,我们发生了冲突(表达 c)。最后,自恋 abc 游戏因为 “累了”,玩不下去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例子都太极端了,典型点就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一看

                          里面有很多金句,看到很多地方的时候,倒吸一口凉气,真的直击内心深处。但是最后大篇幅的用电影里的情节反馈人物的时候,稍微有点败笔。因为可能读者没有看过,还有就是影视作品本就是虚构,那种真实共情感反而没有了。总得来说是一本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会说,两个都是真实的。派漂流故事的奇幻版和雨果的冉阿让,之所以能如此打动人心,是因为我们心中渴望这一部分,它不是虚幻地打动人,而是可以真实地疗愈一个人的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一本书读两遍时,到底在读什么

                              当我第一次读武志红的书,我大受震撼并且推荐给了身边的很多朋友,以为发现了新大陆,以为别人都会和我有差不多的震撼,结果我兴冲冲的问别人反馈的时候,却极少有这样的(真实来说身边的同学反馈是一个也没有)… 包括得到的武志红心理课,我都会在深夜里一遍又一遍的听一个章节,打开心里朦胧又无法言说的一个又一个小问题,一边听课一边流泪。我把这门课程反馈给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经常和我讨论这些烦恼的一个朋友)的时候,我信心满满的想,她就算跟我感受不一样,也一定能解决一点自己的问题吧!毕竟我听下来受益这么多,而她目前面临的很多问题,在课程里面都提到过… 结果也可以想象,并没有,她还是按照原来的认知来看待自己的问题,丝毫没有改变… 虽然我也没有什么非要让别人按我的来的想法,但是当无法与人产生共鸣的时候,还是小小的难受了一下,只是一下。这本书是第二次读,里面很多的点激发了我,想了很多,或者说我的内心和大部分书中的内容是相当契合的,所以读起来很畅快,又很仔细,没有抱着学习的心,只是感受里面讲到的情感,沉浸在我和作者都能理解的情景中,又一遍理解自己,感受世界。我很喜欢武志红那本解读孝道的书,虽然现在被禁了,当时在上市的第一时间买到了一本,想来也是大部分内容与我所感一样。所以,人在推荐喜欢的书的时候,也可以不用走出自己的感觉,大胆的谈一谈自己的感觉,用感觉来描述对这本书的满意,对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此心不动 随机而动

                                一本靠听读完的书。听的尤为专注,有些话比读还深深的刻进了脑子。武老师这本书编辑的多少有些混合版的感觉,但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这本书听了两遍,不是用脑听,而是用心听了。所以既是知识的获取也是心灵的疗愈。触动有几点:1. 拆掉思维下的 “我”,走进 “生命流动” 之 “我”。不徒生关于未来之烦恼,也不妄生关于当下之期待。我们能做的就是屏蔽 “小我” 的自恋,打开内心做该做之事。2. 关系中尤其要放下 “小我”,不要工具化对方,我们的意义不是以我的存在去消灭你的存在,而是我看见了你的存在,你也看到了我的存在。3. 过去的经历会刻入我们的潜意识。我们的本能反应和选择会成为命运的轮回。要破除轮回就是真正救赎曾经的内在小孩,否则一生都是在玩投射认同游戏。4. 融合才能适应的更好。好和坏都要接受。自己以及他人都是一个融合体,生命的真相就是如此。当坏的太多,身边的亲人就越受伤。所以,在关系中,无论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都应该把和自己的关系放在第一。把自己照顾好了,才有余力把好给他人。以前听佛语言凡人徒增烦恼,看完是真的明白了。烦恼都是自己搞出来的。回到王阳明的那句名言 “此心不动 随机而动”,明了真相,我们才能自己该怎么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反复看 “投射” 那一段,讲的特别好,对自己有进一步的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会孤独?

                                    感受:高啊 心理学家写书评真的很毒到。心理学真的很值得学习。思考:为什么会孤独?我的理解,大概就是处理不好种种自我,生活中到种种角色,和关系。玩总结为自己的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是现实的我,理想的我,我应该扮演的角色。内循环是很哲学的,需要自己不断的探索,灵魂三问,明白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找谁)?我要什么?外循环就是人际关系,社交,我扮演的角色和别人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与家人,同事,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需要再看一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成年人的命运是童年的轮回。如果我们要改变原有的逻辑,我们必须要有勇气。生活的美在于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创造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很多触动

                                          推荐给大家读。很多地方以前从来没往那个角度去想过,印象深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