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喜欢这本书

    我是在哈尔滨上的大学,对这座城市一直有些特殊的感情。我喜欢那里的建筑,那里的冬天,那里的松花江,太阳岛和江北,平房等地方。我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黑白之城》,一看是讲的作者在哈尔滨求学任教多年的点点滴滴。我跳读着里面的一些章节,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求学的时代。我在哈尔滨待的时间不久,仅仅四年而已,这个城市被誉为 “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尤其是中央大街的巴洛克建筑,让我流连忘返。每年和媳妇回家,都要暂停到这里逛逛。回忆真的美好。这本书讲了很多八九十年代的哈尔滨故事。有很多细节,非经历而不能讲出真情实感。迷人且致命,潮流且疯狂,开放且固守,中俄合璧的建筑,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小人物和大人物共同演绎的奇幻城市。我是对于她,多么的迷恋,无法自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亲和接地气儿

      读起来就像日常聊天一般娓娓道来,展现出作者大学以及大学毕业后的看到的生活中的人的样子,配上插图,很传神,让人想到自己上大学时候的点点滴滴,大学是最美好的青春年纪,无论是怎样度过,都是独一无二的独家记忆。插图再多些就更好了,或者多些彩色的插图,更具代入感和亲切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黑白之城》观后随笔

        刚看完黑白之城,作者苏丹教授自己在哈尔滨求学任教的 7 年生活,刚开始看的时候乏味不堪一度看不下去,在想为什么有人会记录这么琐碎的生活和小事和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看着看着就又想一直看下去。我虽然生长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只说着东北话但对东北其实一无所知,只知道东三省的省会是哈尔滨长春沈阳,进一步了解是大学的时候,秦皇岛就有许多东北迁移过来的人们,我上的大学叫东北石油大学,总校在大庆,同学们好多都是黑龙江过来的。慢慢的知道哈尔滨曾经也很繁华,有一些叫鸡西尚志绥化佳木斯的地名,同学给带过哈尔滨红肠,东北的男生都很高很膀。我家所在城市的火车站也算是东北地区的一个交通枢纽,好多车都是到齐齐哈尔那边,上大学的时候挤的绿皮车上都是那边的人。这些年东北各个城市的存在感都很低,伴随东北的关键词都是人口净流出,经济发展下滑的严重,家里都剩老人年轻人都走出东北,全国各大城市东北人占据都不少。我对哈尔滨的另一方面认识就是喜欢看看谍战剧,潜伏悬崖伪装者之类的,什么中统军统在哈尔滨有站,这些电视剧我至今还是白看不厌。哈尔滨最初是松花江边的一个小渔村,随着一百多年前中东铁路发展建设,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哈尔滨也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同事也孕育了许多出色的建筑工程师设计师分配到全国各地延续建筑事业。跟着作者的思绪,我像是站在他那个大学的校园的中心,看到了他从刚刚下火车到校园,一点点的生活相处的人发生的事,到他毕业的分配留校任教,通通跟他又过了一遍。我见识了哈尔滨人的豪迈和温情,领略了零下 30 度冰霜的寒冷,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真能冻死人的冬天。这本书还让我看到了在那个时代读书能让人拥有的机会和见识,那时上个大学的含金量,80 年代就有研究生了他们已经在研究出国留学海外发展等等,让在 21 世纪还在做困兽之斗的自己顿感落后。读完这本书的今天,正巧哈尔滨爆火的信息蔓延,让这座沉睡了许久的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我很开心,为哈尔滨的苏醒开心。2024 年的目标,咱也去趟哈尔滨。想看看万国建筑群,溜溜中央大街,去马迭尔餐厅打个卡,索菲亚教堂拍个照,冰雪大世界逛一逛,滑个真雪😀ོ最后忘了说,如果没有人记录,这一切都会被忽略慢慢遗忘,忘记曾经繁华的冷冽的包容的哈尔滨,忘记那些存在过的人和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都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它需要有超人、厉害的人、平凡的人也需要有普通人和讨生存的人,一件件小事综合成大事,每一件大事又要分解成各个小事去处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代入感真的很棒,生动有趣的描绘出一幅幅当年的恋恋风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一个哈尔滨人,能看到一本建构在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文学作品,实属难得。这本书中提到的诸多地点,如哈工大,大直街,中央大街是那么的熟悉,提到的那个年代的学校故事,其中很多感到一种似曾相识,可能是时代的烙印、风土的特点?抑或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故交故事 历历如昨

              没有省城生活的经历,但离家千万里,哈尔滨也已经接近故乡的代名词了。近年开始关注过往小人物的故事,沈阳的《五爱街往事》《张医生与王医生》,以及这本山西人说哈建工的…… 这些人,这些事 —— 都曾经活生生的出现在我的生活场景里,与我真实接触到的邻居,发小,同学,同事重合。我们没有伟人视角,没有世界格局,看惯了《西游记》,就经常不把土地公公当领导。艺术照拍出来比较养眼,但是多年以后,还能值得玩味的,是这些充满烟火气,充满人情味 —— 破马张飞的家长里短,可爱可憎的张三李四,我也是这汹涌人潮里的一滴,和周围的水滴一起打着旋儿,被时代裹挟着一路东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初读到对旧时绿皮火车的回忆部分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很深的代入感。佩服苏丹教授的文笔,第一次看艺术家写的书,被深深地折服,笔下的火车、哈尔滨、高考、求学、教书、社会百态生动形象,一幅幅画面跃然纸上。对建筑艺术和东北城市的描写,让我对这两个未知的领域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才是货真价实,真才实学,那个年代的东北还曾辉煌。就像作者说的,对生命命短暂的现代人而言,城市成了我们精神气质的母体,生命中居留过的每一座城市对于我们都有不言而喻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霹雳舞终究是一种街头文化,它的发展状况在一个城市中并不平衡,哈尔滨当时霹雳舞的水准之高在全中国是罕见的,派出的选手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屡屡夺魁。相比之下,校园里的热烈程度和整体水准要略低于社会。同时民间高手如云,令人叹为观止。所以那时候霹雳舞培训班的老师大多来自社会。街头青年凭借一技之长逆袭大学校园堪称超凡脱俗的社会景象。有一次,霹雳舞痴迷者同班同学王永刚走出校园参加了一次社会舞厅的活动,回来之后大为赞叹道:“痞子们跳得真好,难度比电影里的大多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关哈建工的回忆

                    黑白之城,是冰雪之城、是音乐之城、是故乡的城…… 记载了学长当年求学于此的难忘经历,也让后来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设计人

                      以一个设计师角度去看这本书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感受这个行业,感受这个火车拉来的城市,感受冰天雪地,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期待有机会可以去一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十月里松花江边的风景绝美,秋水长天,枫霜槐黄;那些色彩明艳的木船,倒映在层层的波浪中被一遍一遍地折解,化成一片缤纷的晖晕;江面上轮波往来,汽笛悠扬…… 这里是这座城市的情感神经中枢,是源源不断生产故事的流水线,永不间歇。在 50 年代的《徐秋影案件》中,它曾是黑色的,满是阴郁和悬念。70 年代的《黑三角》中,它变成了蓝灰色,透出些许轻柔,即使女特务水鸭子就在江畔不停地叫卖冰棍,穿着灰色中山装的特务猫头鹰在左顾右盼……80 年代,这条江才开始和浪漫的生活挂上了钩,人们在这里大声赞美,放肆地畅想,勇敢地示爱。此时,那首熟悉的歌曲《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在耳畔响起:“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叫黑白之城 却是五彩斑斓的故事 作者说 “死记的道路 硬背的人生” 却是细节都掰开揉碎给大家看 画和文字都灵动跳脱 像是乘着作者打造的海盗船 从高到低看了个精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作者 1984 年到哈尔滨读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三年,书中写的就是这七年。喜欢这一类的文字,读过后仿佛多多少少也经历了一部分作者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阅读

                              这本书中关于绿皮车乘车经历的描写,是我看到过描写最传神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哈尔滨旧忆

                                苏丹先生回忆曾驻留七年的哈尔滨,84-91 年间他的大学时光,他写哈尔滨的寒冷,人文,建筑和城市文化,江湖恩怨和情义,让我加深了建筑视角中对哈尔滨的理解。最有感触的是哈尔滨的寒冷和拥挤的绿皮火车,那也是我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是第一次知道苏丹教授这个人,文章写的真好,既有历史的叙述,又有幽默的语调,还有优美的文笔,作为学生的话,真的可以借鉴一下这样的文笔那回归文章的本质呢,20 世纪 80 年代的哈尔滨,一切好像映射了我们有些人们的故乡,我年少时一群人门的美好回忆,繁华大街好不热闹,逐渐长大后,故乡好像留不住人,人们不断的向外走去,繁华过后,也兴起了多少人的不甘与愤怒,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终于被默默磨平,变为平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20 年前广袤的黑土地上,突然出现了一座欧式风范的城市。维系和支撑它建设和发展的,有两条血脉,一为人工铺设的中东铁路,另一条是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松花江。构筑城市的庞大物质由松花江上游源源不断运送而来,比如来自吉林的木材和来自郊县的石材、水泥。而维系这座城市运转的人口则来自铁路,中东铁路拉来一批一批的人口,一些来自俄国,另一些来自中国内地。水路载来了充足饱满的物质颗粒,而铁路拉来的是混杂且矛盾的人文。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