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书香我亦酣
这次回家过年我只带了这一本纸书,既是对老子的敬畏也是对读熊大师文字的忐忑。回家多日,唯有在夜深人静之时,才能神情清明的领略其风采。冬日寂静的夜,有些孤独与凄凉,正好有好书抚慰,泡一壶白茶,烧一壶黄酒,来一场刺激的精神之旅。读书的过程中,越来越佩服熊大师的博学与独特的思维。他就是一个大怀疑论者。读大师的文字要做好一切准备,去颠覆我们曾经奉若神明的经典。但他又不是信口开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狂妄,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引用古今中外汉学家的诸多考据,抽丝剥茧的去分析老子理论中的自相矛盾。读的过程我会频频点头,读完之后却又惊出一身冷汗。我们奉为圭臬的《道德经》在熊逸看来竟处处皆是逻辑不自洽的悖论。按我曾经的心态(心中的偶像和信仰不容被打破)这样的书是绝对不会读的!但如今我竟也能字字研读,辩证思考。读书早就应该如此吧,不那么坚硬,允许我允许!真是:道可道,非常道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孟子就折中地解决过这个问题:羊当然可以杀,可以吃,只是君子应该远离厨房,避免看到羊被宰杀的残忍过程。—— 小人有没有恻隐之心,孟子就不管了。这个道理引申之,如果我们手持先进武器,突然看到一只老虎在追捕一只小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按照《老子》“圣人不仁” 的标准,我们应该听之任之,不以自己的意志去干涉自然规律。但按照儒家的标准,即便我们知道老虎吃羊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也知道老虎并不是因为道德品质败坏才去捕食小羊的,还知道即便我们救下这一只小羊也救不下千万只小羊,我们至少还是应该开枪把 “眼前的” 这只老虎吓跑,把 “眼前的” 这只小羊救下来才对,非如此则是人性沦丧、毫无恻隐之心的表现,也就不成其为君子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古人厚古薄今可以理解,因为 “今天” 确实难以让人满意。但今人厚古薄今就实在不应该了,科技的大爆炸,让人类的生活获得了质的飞跃改变。只需认真了解一下古人的生活,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但现实是厚古薄今有着非常大的话语范围,影响深远。这与我们常常传统文化有没有关系呢?文化自信肯定是要有的,喜欢传统文化也应该成为共识。但不是所有文化都是精品,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最好的态度与方式。就是面对好的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无需为了彰显其所谓价值,展现文化自信而上纲上线,进行无限的解读。朴素未见的就是弘大,很可能就是简陋。认识到古人有智慧,可以为今天的发展提供思考是应该有的,但无需认为其思想就无比高明,因为古人的智慧,大多数是 “经验式” 的类比,是从个例现象归纳推导出来的 “普遍思想”,有可以指导普遍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的地方。也有好像对人生处世有意义,实则逻辑不通,好看而无用的地方。我们更应该厚今薄古,大大方方的承认,现代社会远比 “美好古代” 要好,让人活的更幸福更有价值。未来会更加美好,这才是我们学习古人智慧的价值,而如果 “知道” 古代智慧,是为了让人 “明白” 自己生活的现代是多么 “无知痛苦”,那么真是不如就不知道的为好,我们人类存在发展的意义也就没有了。正如马克思所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切莫让理论决定了实践!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为什么说《老子》不是百科全书而是一种启发?以下学习笔记由熊逸老师的启发式提问获得: 1,选择性的类比,以人事类比自然,是老子一贯的思维方式,但这种观察和思维是一个 “启发”,而不是通用的 “公式”,是一个 “维度” 的观察,而不是全面的 “解析”。 2,如果从公式化、单一维度去照搬《老子》的文字去认识事物,就发现很难找到验证码。很明显,一个五千字的文章只能是提纲挈领启发式的描述,并非全面剖析的 “百科全书”。事实上,万事万物任何一个实体都无法通过一个 “五千字的短文” 来完成 “所有维度和时空” 条件下的剖析,甚至,连观察的方法也不能完整描述。纠结于其理论的完备性和全面性、有效性,这样的思考从一开始就将是狭隘的。 3,老子的思维方法是启发式、离开了时空限制的思考框架。是通过提供一些事物内在的 “联系” 与 “观察” 来启发,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关系下的 “所有思考”!就是其中最大的价值。 同时非常感谢熊大的启发式提问,这种由自己观察和思考后得到的结论,即使不完备,都将成为自我认知的一块基石。这种引导读者独立思考的设计实在是精妙!推荐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学习和成长。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顶礼膜拜不是文化自信,正视并接受不完美才是。推荐指数:4 星●没有其他解读者的通病 —— 常识性的学术硬伤。●不搞所谓的 “以经解经” 那套虚把戏。(不懂小学,不研究历代注疏及文献资料,不参考学术界主流观点,不注重老子本人以及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全凭自己信马由缰)●能够接收前沿考古学的研究发现,不抱老黄历。很多《老子》解读者完全把帛书本、郭店简本、北大汉简本当不存在。●引金若虚的观点,认为后人解读《老子》过深、过厚,过虚。●批判精神。引胡适的观点,“我们今日不配读经”●提出读者错位的现象。《老子》一开始就不是写给你、我之辈看的,我们纯属遥远的不请自来的读者。大道理硬往身上套,常常荒腔走板。扣掉 1 星的原因:●部分观点如果点到即止会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太想把一个问题讲透,其结果往往会言多必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对于熊逸的文风,这本书是很好的范本对于不可言说者的言说,不一定等于错误的言说。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上帝是不可言说的,人类的理性、概念、逻辑等都无法穷尽上帝,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神学家库萨的尼古拉集 “否定神学” 之大成,论证 “上帝超越了任何概念”。但这绝不意味着《圣经》是错的,也不意味着《圣经》对于基督徒的生活缺乏实际指导性,更不意味着《圣经》是不讲逻辑的。“道可道,非常道” 并不意味着 “道” 不可说,一说便错。“错” 与 “不完备” 常常被人混淆。所谓 “不可说,一说便错” 是禅宗的思维,而不是《老子》的。这种想法如果用在 “道可道,非常道” 上,本身就会构成一个悖论:如果你认定 “道” 是 “不可说,一说便错”,并且《老子》全文都在论道,那只能证明《老子》全文都是错的,更加令人为难的是,就连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本身也是错的。《胜天王般若经》说:“一切诸法皆不可说,其不可说亦不可说。”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想把熊逸唱给你听阅读熊逸的作品,犹如爬阅一座座文化高峰。在无数次缺氧窒息的过程中…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1 从人类学哲学的角度审视 “国学”。从文本考据版本考究到拔高一层探讨作为人类这个物种的先天认知形式,原始思维模式是如何根深蒂固的盘据老子(当然也包括我和你)的内心。犀利背后却慈悲嫣然。2 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植根于我们中国人内心的并不天经地义的信念。正如近几年大热的原生家庭议题,“国学” 也是融进我们血肉的文化基因,无从选择,却可创造性转化,但前提一定是有意愿且有能力做到课题分离。熊大提供了思想武器。3 更清醒地做个现代人。从熟人社会模式转化到陌生人社会模式,对我们不过数十年,较之于西方蔚为大观批判理性的现代化局限,我们更需要的其实是文化自觉下的加强理性训练。为自我的诞生干杯🍻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