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这里没有别人(《北回归线》读书笔记)
我还真是认认真真地看了个开头,然后,越读越快。我承认,后半部分,我是刷出来的。或许是这种写法真的不太适合我这种直线的普通读者,确实看着有些累。毕竟看了下一句,就能把上一句是啥给忘掉,来回倒腾着看就看那几句,然后又觉得什么也没看,这是在对脑子是种折磨。或者说,这是作者对我的嘲笑,就好像在看古文,人家用了一大堆典故,你不知道就是看不懂。其实我在边读,就边在脑子里想象,如果真有这么个人,就坐在我旁边, 不停地说着书里的这些话。啊....... 我得有多烦,这个人好絮叨啊,没完没了,就是这么一直叨叨叨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恨不得手里有手机去刷会别的,只是手机上防着这本书,还只能看下去。我也是挺坚强的。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花了时间,总会读到点什么,或者说不小心地想到点什么,总也要说出来才算没白花这个时间。首先,我身边有这样的人,就是一边说着满天星辰的话,一边做着不着边际的事情。不得不说,米勒在这方面还是厉害的,能把脑子里想到的所有星辰大海、黑混龌龊都能写的出来,还有那么多的诗意。是,就是诗意。什么是诗意?有人说诗意就是把不相干的东西都能放在一起,产生一种常人注意不到的疏离感和联系。“我想要一个男人和女人的世界,一个树木不讲话的世界,一个河流能把人载到各地去的世界,不是成为古老传说的河流,而是让人同别的男女,同建筑、宗教、植物、动物接触的河流,是水上有船只行走的河流。人们在这样的河里溺死,并非淹没在神话、传说、书籍和以往的尘土中,而是淹没在时间和空间的历史中。” 这个确实是有诗意,至少我是没法写出这么美的句子。这或许就是作家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至于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书评有很多,我只想讲点我自己感觉出来的。主要的感觉,就是整本书其实都在说一件事情,就是到底什么才应该是真正的人。米勒把人写得在世间的生活很无奈。在工业时代以后,人的生活好像就成为了一种不知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感觉。没有人能说清楚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对的,什么样的人生是好的。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一部分时间去换生活的本钱,类似的就是那种作为一个作家,却做着一个校对员的工作。无论内容和句子是什么,都没有一个标点符号重要。“休息时大家聚在一起,叫我们从头凉到脚的问题便是:如果失去工作你怎么办?”“为了奉承老板,我不时走到他面前礼貌地问他这个或那个词是什么意思...... 唯一叫我懊悔的是我懂的太多,尽管我很小心谨慎,还是不免暴露出来。假如我来上班时胳膊底下夹着一本书,我们这位老板准会看见,若是本好书他便会怨恨我。” 在现代化的机器里,每个人的最后一点精力都被榨干。米勒说,我们都是现代进步的殉难者。或许也正是在这种殉难的悲惨下,所谓的下流场所才会让人那么舒适,因为在那里不需要理智,也不需要思考,就是满足最简单的身体欲望,或是口舌,或是性。就这么简单。或许也这是因为如此,米勒才会觉得在这种看上去丑恶的地方才能驱散那些本已经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恶臭。米勒说:艺术家总是孤独的,如果他是艺术家的话。对了,艺术家需要的正是孤独。实在是,孤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的美好。孤独可以让人能冷静地观察,孤独也能让人最彻底的沉沦。因为孤独,总是一种对人类来说最可怕的处境了吧。所以,或许这也是巴黎为什么能那么吸引人的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而不是像纽约那样一个被成为的样子。其实每个人都被这个世界撕裂了,每个人的世界都在分崩离析,在这里或者那里留下一块块的时间。所以他打定主意不再坚持什么,也不再指望什么,他决定要保持中立,不在是任何什么别人以为的人,他只做自己,无论是牲口、猛兽、流浪汉、强盗。就是,做自己或许对别人来说就是丑恶的,这又怎么样呢,谁也不知道怎么活着是对的吧。他说:“我曾一度认为,有人味儿是一个人可望达到的最高目标,可我现在明白这意味着要毁掉自己。” 是的啊,除了我们,这里没有别人,我们死了。最后,还是用米勒自己的话来结束吧。“人一露面,这个世界便重压在他身上,把他的腰压断。总有过多的腐朽柱子立着,过多令人痛苦的人性有待繁衍...... 如果说,在过去千百年里真出现过一个眼睛中流露出绝望、饥饿神色的人,一个为创造一种新生物把世界翻个底朝天的人,那么他带给世界的爱便会化为愤怒,他自己则会变成一场灾难。如果我们不时读到探究真理的书,刺伤人使人冷酷无情的书,令人叫苦落泪诅咒谩骂的书,我们就知道这些文字是那个被压垮的人写的。他唯一的抵抗方式就是诉诸文字,而他的文字总是比世界上撒谎压人的重量更有力,比胆小鬼们发明的旨在压垮人格之奇迹的刑台和刑车更有力。如果哪一个人敢于直抒胸臆,秉笔直书他的真实经历,真正的真实,那么我想世界将毁灭,将被吹成碎片。”p.s. 本来想打三星的,多这一颗星送给自己的看不懂。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