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5.0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古文观止》——精神食粮

    每天一篇笔记整理,从 2023 年 11 月 13 日至 20241 年 8 月 28 日,用时 293 天终于将这套《古文观止》读完。​如果要问我收获了什么,我好像也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突然想起,在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回到家里,我们总会问,在幼儿园吃了什么呀?他总是会回:不记得了。日复一日,孩子在长高长壮同时他也在成长。​昨天跟儿子打电话,他聊起自己的目标,我觉得好像有点远,并开玩笑的说他还得继续加油。他却这样回我,不是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吗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 能听出他话语中的底气,为娘甚是欣慰。一起加油吧。​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素养的提升不能止步于高中

      由于现行体制的影响,大学的里的公共课少了语文,只要不是文科生,大多数人对于文学素养的提升也就止步于高考。个别人可能还有机会选修到相关课程,但是大多没有机会再去像高中时期背诵古文,了解其中的意思,从而错失了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去滋养自身的机会。

      这本书只要你在学生时代用过功,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的曾经出现在你的课本和试卷里。少了应付考试的压力,每每看到其中的文字让人不禁朗读起来。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是其一大特点。

      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教育意义,透过了书中文字,你感受到的是数千年来华夏文明的精神力量。合上书脑海里出现的是气节,文天祥的英勇就义是气节,《五人墓碑记》里的更是气节。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必须给满分。

        以前觉得古典文学诘屈聱牙,难读,经常翻了几页就放弃了。这次放慢速度,发现越看越想看。经典的东西不仅书本本身厚重,当你翻开它的时候,发现那完全是一个世界。那些折叠在这些经典名篇当中漫长岁月累积下来的东西,一点点地浮现在你的眼前,让你应接不暇,倍受滋养。它的时间感让你可以直接与千年前的最强大脑对话,了解他们的思想、事迹,仿佛就在昨天,那么近,那么远。《古文观止》,古文,观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吴楚材名乘权,吴调侯名大职,二人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都是乡间塾师,以课徒为生。吴楚材学识渊博,除此书外还编有《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者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 222 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1],王贰于虢 [2],郑伯怨王。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3],王子狐为质于郑 [4],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5]。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6]。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7]。秋,又取成周之禾 [8]。周、郑交恶 [9]。君子曰:“信不由中 [10],质无益也。明恕而行 [11],要之以礼 [12],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 [13],、蘩、蕰、藻之菜 [14],筐、筥、锜、釜之器 [15],潢污、行潦之水 [16],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17],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18],《雅》有《行苇》、《泂酌》[19],昭忠信也 [20]。”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