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真佛只做家常菜,电影至味是清欢

    ️ 吃,是小津安二郎电影的重要构成。在他的作品里,我们见过秋刀鱼,见过咖喱饭,见过炸猪排,也见过拉面和关东煮,每一样,都是让人馋到流口水的存在。可小津偏只拿它们当道具,并强调,自己是做豆腐的。
     
    ️ 豆腐不同于咖喱饭和关东煮,味道至淡,却既能吃出 “鲜美”、也能拌出 “清淡”。
     
    ? 小津的电影,确实有些豆腐的味道在。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曾这样描述他的作品:“影片平静地映入眼帘,没试图攫住观众,也没有花言巧语。一个低诉着的简单的故事,一目了然,仅此而已。镜头仿佛滑过一群又一群人,没完没了,将所有的日本人带进画面”。
     
    ️ 这是小津作品特有的美感,也是小津的坚持所在,他的电影,风格高度统一,统一到让人觉得有些刻板,有人曾建议他,偶尔也拍些不同的东西吧,但小津都以 “我是开豆腐店的” 来为自己的 “毛病” 辩护。
     
    ️ 某种程度上,这本《豆腐匠的哲学》,就是小津的辩护集。这里面大多收录的是他职业生涯中晚期的言论,其朴素的电影美学思想溢于言表,其中,又以他评价自己的作品《秋日和》时候说的这段话最有代表性:
     
    ? “社会常常把很简单的事情搅在一起搞得很复杂。虽然看似复杂,但人生的本质其实很单纯…… 我不描写戏剧性的起伏,只想让观众感受人生,试着全面性地拍这样的戏。”
     
    ️ 在一部电影里做豆腐,不难;在十部乃至更多部电影里里做豆腐,却不简单。俗话说得好:“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有一集,讲述的就是做豆腐的故事 —— 从选黄豆,到泡黄豆,磨黄豆粉,冲水,用大火熬,往豆浆里加石膏,让豆浆凝固后成块状,最后,把豆腐脑倒入专用模子,把里面水分榨干成型,一家忙碌到半夜 2-3 点,成品后,凌晨 5-6 点又要挑到市集上卖,卖完的午后,才能回到家睡个囫囵觉。其中辛苦,只有真正做过豆腐的人才知道。
     
    ️ 身为导演,小津做了一辈子豆腐,只为不拘泥于文法地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感觉,让观者在最清淡的叙事书写中感受最醇和的人情味,这不是俗丽的煽情,也不是故作高深的哲思,仔细品,我们会发现,这就是你我都能感知的人生,是拉开一点距离后,看待自己的那份感动。
     
    ️ 小津留给这世界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认为,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这是他的电影观,也是他的人生观。作为电影世界的真佛,他只做豆腐这样的家常菜。愿你也能感受到他作品中 “人间至味是清欢” 的豆腐哲学。
     
    《豆腐匠的哲学》,推荐你读。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东京物语

      对开篇的平铺直叙和谦逊表示尊敬。像是一位老人在跟我们聊天…… 说他的过往、说他的故事,有一段是描述跟妈妈一起生活的片段,有点伤感(可能是文化和习俗不一样),他的母亲把他俩生活的地方想象成梄山(一处老人去等死的地方),深感惊讶和失望。记得在看电影《东京物语》过程中,有点压抑,总感觉小津导演在叙述着一个怎样的故事,没有体会和领悟到中心思想,不过心理总有一种,“人的归期” 思考…… 向一位老人致敬!同时因为《东京物语》剧本。给了本书 4 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读完了

        最后一章《东京物语》的剧本印象比较深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子女成家以后的客气和疏离感,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但不谙世事的京子却耿耿于怀。纪子与京子的对话把整部剧的情绪推向了高潮,道破了人生这平淡又无奈的道理,庸俗的,又很深刻,非善恶可解释,就是这个样子,即使选择对抗,最后也会走向相同的境地… 但是我,就算最后会被同化,京子与纪子是有觉知的在这个过程中。哥哥姐姐们就不一样了,好像自然而然的,随波逐流的,不需要做任何挣扎,像大多数人那样,理所当然的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看书,还是看电影?

          小津安二郎在影史上的地位已经被反复确认过了,他也是众多导演的 “心头好”。余味悠长,浸润心灵,撩拨着情感最细微的那根弦。他的电影可以不限次数地多次观看,随着光阴的移动,那些影像会展现愈加动人的风姿。相比小津的电影,这本书就显得寡淡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后一个剧本非常喜欢

            1,最后一个剧本才让我看到导演的水平很高。2,父母年老真的让人寂寞;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二儿子战死二儿媳独居,亲生的孩子都忙于工作顾及不了孩子而守寡的二儿媳却非常尽职尽责,人啊,没有担待的人反而会做更多;3,年老的日子一定要提早规划,万万不可指望孩子,指望谁都会失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导演的职业生涯很有趣。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