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不能简单粗暴地看待穷人
我以前是没有勇气打开这本书的,我会觉得这个标题就在讽刺我。我是一怯懦的人,我不喜欢去面对血淋淋的现实,我经常掩耳盗铃,不去面对人生的困难,能逃避多久就逃避多久。近些年来,我感觉我就是这种 “忙碌且贫穷” 的人。我知道我这个现状,但是我掩耳盗铃,我不想面对这个现实。无比庆幸的是我认真地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谈一下我的一些收获:1、我们应该抱怨穷人不太自律吗?罗振宇曾经在《即将到来的阶级分层》中谈到过一个问题,在美国你只要达到三个条件就可以避免成为穷人。第一结婚之后再生孩子;第二高中毕业;第三有一个全职工作。我们都是知道美国的穷人喜欢吃垃圾食品,在身材管理方面完全是失控的。是因为不自律才让穷人陷入了深渊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律的重要性吗?为什么他们做不到呢?这个问题我困惑了很久,这本书似乎给出了一些解释。美国穷人一直处于金钱的稀缺状态,而稀缺状态会让人变笨和更加冲动。第二天就要在客户会议上做推介的经理人,也想集中精力观赏女儿的比赛,但他自己都不知道心思什么时候又回到了那份推介材料上;想要集中精力准备考试的学生,心里却一直惦记着没有解决的学费问题。因此,当心里有负担时,就连做微笑、对人友善这样简单的事情,难度都会增加。以前年轻的时候不能理解,当我的工作越来越忙,我完全没有任何余闲以后,我也觉得我仿佛变笨了,变得更加冲动了,我就懂了。如果穷人时刻处于金钱的稀缺状态,时刻要为每一天的生计发愁,他们也确实很难做到自律。2、穷人为什么宁愿看电视也不愿意教育孩子呢?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专家们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穷人做家长时更加不称职。他们对孩子更严厉,更无法从一而终,而且情感上也会更加疏离,因此也就显得没那么富有爱心。另外,穷人更容易将自身的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前一天还在因一件事情而训斥孩子,第二天又会因相反的另一件事而责备他们。穷人无法充分地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他们也不会经常辅导孩子们做功课。他们还会放任孩子们看电视,而不会给他们念故事书。我们现在已知的良好的家庭环境所需要的组成部分,都是贫穷的父母没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的。他们为什么不能更好地养育子女?因为他们就是在类似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根本不了解其他养育方法。这让我想起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即使他们的父母回家了,也依然无法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和高质量的陪伴。这部分父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养育方法。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让人心酸的结论 —— 头脑自由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有一项关于父母养育子女的研究,是以空管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之所以会对空管员感兴趣,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每天都有所不同,有时还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某些日子里,空中会有许多需要管制的飞机 —— 天气条件非常糟糕时,等待起飞的飞机就会排起长队,频频延误。每当赶上这种日子,空管员的认知负荷就会变得非常高,他们会长时间地专注于让所有飞机安全降落这一件事上。在另一些日子中,空管员的工作节奏可能会稍微慢下来 —— 空中没有那么多飞机,脑子里也没有装那么多 “飞机”。研究人员发现,根据某一天空中飞机的数量,他们就可以预测当晚空管员养育子女的水平。飞机越多,为人父母的水平就会越低。用一个世俗一点的比喻来讲就是,同样一位空管员在轻松地工作了一天之后,就会表现出 “中产阶级” 的样子;而在辛苦工作了一天后,就会落入 “贫困人民” 的队伍。良好的教养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复杂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若想成为一位合格的家长,需要许多方面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大脑的自由。而自由的大脑,对于穷人来说,仿佛是无法企及的奢侈品。3、穷人为什么都不会规划未来呢?穷人能不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呢?难道就没有积极上进的穷人吗?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美国的一项研究:美国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培训项目,总是有人旷课、中途退课,就连劝服他们报名都很难。为什么美国的穷人都这么不上进呢?他们为什么不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本书给出了令人心碎的答案:请想象自己在一天的辛苦工作后回到家中,心中忧虑重重,不知道如何才能赚足够的钱来交这个月的房租、支付所有的账单和为女儿办个像样的生日派对,而且你想休息却怎么也睡不好。几周之前,你报名参加了计算机技能培训课程。你的想法是,只要掌握了新技能,说不定哪天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就在当天晚上,参加培训能给你带来的好处却显得那么抽象而遥远。你精疲力竭,快要被眼前的这些问题击垮了。而且你知道,就算你现在去上课,也听不进去什么东西。现在,我们可以将目光跳转到几周之后。那时,你又落下了一堂课。再去上课时,你能听懂的比以前更少了。终于,你决定中途退课,等财务问题解决之后再来上课,毕竟现在的你根本没有心思学习。所以,这个课程不仅无法包容你的失误,反而将你表现出的这些可以预见的错误进一步放大了,而且还强硬地把你推到了教室之外。这样的状态像极了工作后的我们,我们也很想上进,我们无数次面对的都是相同的场景。我们精疲力竭,快要被生活击垮了,学习的好处那么抽象而遥远,真正能够坚持的人实在是太长了。4、日程表应该排得越满越好吗?我以前买了很多时间管理的书籍,也下载了很多时间管理的 APP,但是我发现我都坚持不下去。我那个时候非常想努力填满自己的一切时间,以为那就是所谓的充实,但是我没有一次成功过。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这点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明白了余闲的重要性。面对太多等待去做的事情,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时间表排得尽可能得紧凑,以便将所有事情都安排进去。如果你安排得不够紧凑,就会感觉好像没有尽力去做事情一样。当效率专家发现员工们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会敦促他们 “更有效率” 地利用时间,但这样做就意味着他们会丢掉余闲。时间表排得很满时,如果因交通堵塞而耽误在路上,就会将所有安排全盘打乱,而交通堵塞对一般人来说不过是有点心烦罢了,不会真的误事。你因为交通堵塞,而在一号会议上迟到。因为一号会议和二号会议之间没有预留时间,所以二号会议你也无法准时出席。继而,三号任务也受到了影响。最后,你束手无策,只得将当天日程表中的一项任务推迟到第二天去做,可第二天的日程表也安排得相当 “高效”,于是乎,一项任务的推迟最终让你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听起来似曾相识?没错。因为你也是这样低估余闲的价值的。最不起眼的小差错都会酿成你无力承担的重大责任,将明天的预算提前借用到今天,是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的。我记得以前小易哥兴致勃勃跟我分享她的时间表时,我看到她把自己的日程表规划得非常完美的时候,我心生不安。因为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日程表太过于饱满,发生任何一点小意外,你的计划就会无法完美执行,你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我那个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余闲的想法,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能够允许意外的发生,能够让自己显得从容不迫。本书也提醒我们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余闲太少会让你永远被困在当下,无法去展望未来。余闲太多也会让你过于松弛,没有危机意识。给自己一点余闲的时间,就是给自己一个活在未来的机会,让自己更有创造力。
1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74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鱼渔相报何时了关于本书?一般说的稀缺都会指的经济上的含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世上大多数资源都是有限的,都可以就是稀缺的。而这本书切入的角度是人在稀缺资源状态下的心态。穷人可以说是金钱稀缺,工作忙的人是处于时间稀缺状态,忙碌的人处于精力稀缺状态下。那人们处于稀缺状态下的心态是如何的?这种稀缺心态导致了什么?怎么可以转变这种稀缺心态呢? 一句话总结: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根本原因在于稀缺心态。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是因为稀缺,稀缺引发稀缺心态,稀缺心态会产生管窥和产生带宽负担。稀缺 - 稀缺心态 - 穷忙。 阅读类型:行为经济学书籍 阅读评价:五星 简单点说,这本书重新审视了因果关系,你是因为穷人的思维导致的穷,还是穷导致了穷人的思维。一般的市面解释就是你是穷人的思维导致的穷,这本书独辟蹊径,说你是因为穷所以才会有穷人的思维,穷人的思维又加剧了你的穷。 本书的概念:▷ 稀缺: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时间太短,钱不够交学费,都会造成稀缺。稀缺是一种心理状态。稀缺,即一种需求比资源多的主观感受。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 “余闲”,不够,刚刚好,都是没有余闲。 带宽: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带宽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边接电话边开车时,开车水平会迅速下降。 管窥:专注于某一事物会忽略其它事物,也叫隧道视野。 稀缺对带宽的影响: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稀缺可以俘获大脑,牢牢地俘获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产生管窥心态,进而会影响我们的思维,从而会对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稀缺原因 1. 金钱原因:在富足的时候不积攒,稀缺的时候就没有余钱用于填补稀缺,掉入稀缺中就会借用,借用就会反复的在稀缺当中了。2. 时间原因:在充满稀缺的世界中,漫长的截止日期就是酿造麻烦的问题所在。早期的资源充沛会变相鼓励人们浪费,而等到截止日期临近时,管窥心态和忽略行为又会出现。稀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充裕时刻的浪费。稀缺始于富足,如果某个资源充裕的阶段不时地被稀缺所打断,那么其很快就会演变成一种永恒的稀缺。 解决稀缺问题的办法 1. 解决稀缺问题要从富足着手,这是原则。打破 “充裕 —— 稀缺” 循环的一种办法,就是将资源均摊,从而创造出长期的节制状态,而非突如其来的资源充裕,然后紧跟着阶段性的稀缺。2. 频繁的节点式截止日期。将漫长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为渐进式的阶段性截止日期,有助于问题的改善。3. 留有余闲。不管是工作计划,不是金钱安排,必须有 “余闲”。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任务。4. 把重要的事情放在 “管子” 里。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这样才能让重要紧急的事情变少,才不会杂耍式处理问题。最后:只要你规划和管理好 “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哒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我们背后的家庭社会背景起到了关键作用书中就详细讲述了贫穷是如何让人们更关注短期奖励,而不是长期奖励。
稀缺的状态,会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就是我们说的 “穷人思维”。说白了,如果孩子有理由相信第一颗棉花糖都有可能消失的话,第二颗棉花糖的奖励就更无关紧要了。
内华达大学的社会学家兰尼塔・雷(Ranita Ray)也写书讲过,贫困中长大的孩子,即使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在发工资的那一天,仍然会乱花钱,买些新衣服、染发剂什么的,这些东西可能看起来挺无聊的,但正是这样的消费,是他们能够承受的唯一放纵了。
一时的快乐,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可以让苦日子变得更容易忍受,尤其是当明天没有更多快乐可以期待的时候。
贫穷或者富裕都只是一个方面,重点在于,家庭给予孩子的稳定感。所以,那些曾经能做到延迟满足感的孩子,后来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的自控力,而是他们背后的家庭社会背景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于这一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社会学副教授杰西卡・卡拉尔科在《大西洋月刊》就发表过观点,她认为,这三位作者通过新 “棉花糖实验” 告诉我们的是,孩子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他自己,而是取决于他背后的家庭社会背景。也就是说,家庭为孩子提供的物质、精神层面的稳定感,才是一个孩子长大后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然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无比独特复杂的,有太多的变量,一个心理学实验不能真的进行简单概括。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传统的心理学实验在今天都应该被重新评估。
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快速流通下,心理学实验也会有更多的参照物和变量,还能结合科技对实验猜想进行验证,有可能,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经典实验被推翻,或者被证实不可复制了。7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掌控稀缺-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稀缺俘获大脑(scarcity captures the mind) 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稀缺对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和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 余闲(Slack:「组织中人员、资金或者地方的」富余部分、闲置部分)vs. 风险缓冲能力。- 现金支持 [^1] 能减少低收入成员减少 40% 的心理负担。~ 扶贫政策 - 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 亨利・戴维・梭罗 - 带宽(bandwidth) 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带宽是一种核心资源,我们在为人父母、学习、强迫自己去健身、思考自己的人机关系时,都会用到。带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做出的选择。「当经济陷入萧条时,我们能购买的商品会变得更少;当我们陷入认知萧条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从子女教育到健身、储蓄、婚姻等」- 因为专注,所以拥有专业技能;因为专业,所以有了管窥(tunneling)之见;因为管窥,所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 管窥 vs. 借用。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现时偏见(present bias):我们会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过高的估计即刻的利益。(让孩子马上参加 XX 培训、整理办公室、体检、写遗嘱等)- 管窥心态会限制每一个人的视野。- 稀缺陷阱(scarity trap)vs. 杂耍:如果长时间地经历这种 “最后关头”,我们就会一直处在所谓的 “杂耍” 状态,即频繁地应对紧急的杂事当中。当有了管窥心态时,我们就只能局部、暂时性地解决问题。- 逃离稀缺陷阱,首先就是要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很重要,但并不紧急,而这类事情正是管窥心态导致我们忽略。- 远离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的不是充裕的资源,而是足够充裕的资源。- 各种类型的稀缺都有共同的特点:管窥、借用、余闲缺乏、带宽负担。- 我们可以引入类似于减速带或助理这样的工具,利用我们对事情本身的洞察力,来构建出更为理想的成果。关键在于你所采用手段的内在逻辑,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了稀缺能帮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以及帮助我们管理长久以来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最重要的始终如一。良好的教养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复杂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你需要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去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你需要带着他们去看医生,为他们规划各种活动;你需要和老师谈话,贯彻学校的建议;你还需要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或者请其他人帮忙辅导功课,自己在一旁监督。不管对谁来说,这些事情做起来都不轻松 —— 无论资源多少都一样。而当你的带宽减少时,这些事情的难度就会加倍。在面对孩子的那一刻,你没有办法表现得耐心,做不到你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稀缺是心理问题,不是资源问题。读完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本书的观点和案例能扭转人们对 “穷人” 的一些偏见。穷人之所以会长期贫困,不一定是由于智力或努力程度的问题,而有可能是稀缺造成的恶性循环。这对强调消除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 的我国,也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可以给我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应该如何实践?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使我们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导致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这恰恰将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比如:缺钱(或时间)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让人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变得更缺钱(或时间)。如果你想要什么,不要等急需的时候才去要,而要提前积累。不要让自己陷入到 “紧急” 的状态中去,不要透支时间和金钱。生活中权衡式的思维越少越好,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集中在可以长期积累的事情上。今日事今日毕,时刻要记得未来还有未来的事情要做。按时休息,定期放空。稀缺是心理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简短的评价,希望对你有帮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匮乏」的自我实现预言#每天解读一本书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让我联想到自己、身边以及网上看到的很多情况,不过本书虽然讨论的是稀缺这个概念,实际上我愿意将它分类到认知科学当中,可以充实精力管理的内容,当然按照书中的角度来看 “稀缺” 的影响时方方面面的,不过既然从认知层面去解释这个问题,影响方方面面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书中提到一个概念,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比如饿的人对食物词汇的反应速度远超平常人,孤独的人更容易察觉别人情绪的波动,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网上一个关于大学辍学对生活影响的讨论,下面的很多回帖却关注的都是楼主去国外留学需要花多少钱。我们的认知资源经常都会被 “贫穷”“忙碌” 占据,而这本身就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决策过程,从而进一步造成更为严重的稀缺。
以下是我的解读。
一、什么是稀缺
稀缺在本书中的定义是需求大于拥有的状态,比如你要完成一个策划案,但是现在你只有一个小时,这个过程中你的时间就出现了稀缺,而这种影响更深的地方在于它会促使你形成稀缺的心态,最终外界环境的影响内化在了你自己的认知层面上,占据了你更多的注意力,这会给你带来好处 — 截止日期前的效率暴增,更多的是坏处,一方面你会过度消耗你的注意力,于是下一个任务你也会懒于提前准备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如果任务短期无法解决,它会长期影响你的认知表现,假期快结束而作业没做完的学生最难好好放松的玩,而且在游戏中的表现也要差一些。书中举了个印度甘蔗农民的例子,他们收获前通常比较穷,因为一年的收入花得差不多了,而收获后比较富有,这种情况下前后进行认知测验的结果是收获后能比收获前多答对 25% 的题目,而执行力上收获前要比收获后低 11%,犯错也要多 15%,
二、为什么会有稀缺心态
稀缺心态在本书中的解释是我们没有丰富资源是的行事方式,而我认为这里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僵化思维下看待当下资源的模式,处在僵化思维下,人不会思考未来可能的收益和增长,只会关注当下存在的东西,形成了一种自我设置的有限约束,加上认知资源被占用,这种心态会更为严重,就更难跳出当下。
从这里其实本书给了贫穷一个特别的角度,贫穷的人很大一部分和富有的人是没有差别的,但是他们的认知带宽太窄,而这种窄会使得他们更加无法有效利用手中的资源,结果就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如何打破稀缺的限制
本书提供的方法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有意的构造延迟满足,另一个是主动减少时间的压力,比如你的工资刚刚发了,你要做的不是像过去那样大买特买,而是好好先规划你每天的花销和一部分储蓄,剩下的钱克制的花费,短期来看你的生活陷入了稀缺,长期来看你的认知却被解放了出来,工作中也是如此,把功夫做到平时,虽然每天都会累一点,但是截止时就不会手忙脚乱筋疲力尽;另一个就是当你必须迅速做出决定时,告诉对方你需要时间考虑,不要让时间紧迫影响了你的判断。
当然我认为这些方法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人的大脑是不可能靠自己改变自己的,当你想要改造身体时需要大脑做出决定,而你想要改变大脑时则需要身体做出反应,所以我推荐的改善认知最简单的方法是先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天走走跑跑都可以,当你的身体被激活,按照具身认知的理解,你的认知资源也会得到扩展,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去认识当下的状态。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何管理自己的资源和他人的有限资源工人必须有效地工作;管理者必须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学生们必须通过学习构建起人力资本。所有这些都需要带宽,今天带宽的下降很可能会造成未来生产力的缩减。带宽是一种核心资源,我们在为人父母、学习、强迫自己去健身、思考自身的人际关系时,都会用到。带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做出的选择。当经济陷入萧条时,我们能购买的商品会变得更少;而当我们陷入认知萧条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从子女教育到健身、储蓄、婚姻等。带宽测评不应该仅限于国家范畴。公司同样也可以进行带宽检测:员工们的情况如何?每个员工都可以自行测试。也许在做出重要决定之前,最好还是确认一下自己所有的带宽可以全部被投入其中。怎样才能最好地对余闲进行测评?怎样才能最有效地确定人们是否产生了权衡式思维?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更深一步,从更为普遍的角度去测评不断浮动的认知能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解决了稀缺带来的损失,有没有跌进防止稀缺的成本里?经过漫长的时光,对稀缺的阅读并没有按照书中提到的一种常见错误的工作方式去完成 —— 每天想着集中固定一段时光阅读,从而造成一种对其他事物的挤压,心中对没做好的事情的分心造成一种很严重的浪费。也就是中国俗话里的 ,玩的时候想着学,学的时候想着玩,玩没玩好,学没学好。因为是电子书,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也算是对这本书中观点的一个直接运用。但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困惑。首先,农民在避免稀缺时,也就是认真规划自己的资金分配的时候,虽然避开了稀缺陷阱,节约了不少资源,但是又会产生需要投入成本去设计分配方案的需要,不是吗?诚然,所有能够遇到本书的作者及其团队的人,在书中的案例讲述中,无疑是幸运的。赛德希尔・穆来纳森教授为了得到自己的研究结论,不计成本的给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物免费提供合理的分配方案。但是现实中,其他的人身上是不会发生的。能量是守恒的。这是稀缺之后必须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因为 设计了避免稀缺的方案,却创造 "设计" 部分的成本,本书没有讨论。稀缺还是从很多方面联系了实际,至少这个词的提出已经让人耳目一新,审视生活。穷人贫穷的原因,毕业生完不成论文的原因,农民收获粮食时的缺少资金,餐厅经理面对一帮没有余闲的员工… 好书值得读两遍,第一遍陷进去,第二遍跳出来。下一步我要跳出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今日读书332天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今日得到:1⃣️ 稀缺不是客观上的物质稀缺,而是说的一种稀缺心态。就像有件事马上就要到截止日期了,一个人就会产生急迫感。比如你每周五就必须要完成工作和交任务,到了周四你还没做完,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心急火燎,开始全神贯注地工作,任何事都打扰不到你,因为这个时候完成任务是最紧急的事情,其他的事和这个相比都可以推掉,你会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只关注手里的工作,这时候也进入了稀缺的状态。2⃣️稀缺会产生四种效应:第一种,管窥效应,就好像你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这时候就只能看见管子里面的东西,管子外面有什么你都看不见,我们通常用这个词形容一个人目光短浅狭窄。第二点,稀缺还会导致借用,就是一个人习惯性地透支未来的资源。第三点,稀缺会导致没有余闲,就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第四点,稀缺会引发带宽的不足。3⃣️怎么避免稀缺?节约带宽、留有余闲、设置提醒。今日划线:📖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是导致他们无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带宽。反过来,带宽负担会致使他们的智力下降。📖通过外力将人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小小的改变,把重要的事情拉入 “管子” 视野,就能缓解稀缺带来的不良后果。当带宽有限时,让 “疏忽” 等同于 “默许” 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稀缺会产生带宽负担,因此节约利用带宽是对稀缺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对稀缺,要在富足和带宽充裕时开始行动。更重要的是,要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资源稀缺不可怕,稀缺心态可怕贫穷且悠闲、富有而忙碌,这两种状态都比较容易理解,但 * 贫穷 + 忙碌 * 就不然。现实却往往并不似想象那么合理,可能每个人身边都有忙碌而贫穷的人。有句成语叫做” 天道酬勤 “,付出多而回报少在一般的认知中是不太容易被接受的,可能归结为” 命不好 “这样的结论。抱怨从来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认为是问题,客观和全面的调查可能是解决之前的必经路径,《稀缺》一书的作者正是经历了多年的调查,提出 * 资源稀缺 * 是人们陷入贫穷而忙碌的原因,当然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作者在本书的结束语提出” 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希望这能触动一些人,并改变一些人的生活。但是,世界的真相可能是,有些人陷入贫穷和忙碌,另一些人富裕而悠闲。毕竟世界上所有人创造的总价值和分配的总财富是平衡的,是个简单而让人无奈的物理定律。创造价值可能不难,难的是分配。让天平保持平衡太难了,常态是一边高而另一边低。如果对本书的话题感兴趣,还可以读读《贫穷的本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警惕“稀缺”陷阱行为经济学家 Sendhil Mullainathan 和心理学家 Eldar Shafir 撰写的这本书,解释了人们在管理至关重要的稀缺资源(例如金钱,时间)时遇到的认知困难,给出了关于理解贫困,债务,时间管理和愚蠢决策的全新视角。
作者认为,稀缺性会导致短视,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稀缺性的直接压力上,而牺牲了长远的眼光。更可怕的是,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忍不住通过 “借用” 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而 “借用” 会进一步加剧稀缺。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知不觉将人推进了 “稀缺” 陷阱。穷人更穷,忙人更忙。
书中的例子大多来自于心理学实验,同时也在公共政策上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些见解。在阅读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很多次被戳中,原来生活中你曾经遭遇的喘不过气的状态正是因为稀缺心态在作祟。
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指出了贫困、没时间和愚蠢决策的根源,还针对性地给出了破局的建议,那就是在对关键资源的使用上合理配置 “余闲”。
如果你也在生活中经历过时间和金钱稀缺时迫不得已 “拆了东墙补西墙” 的慌乱,强烈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跟随作者理解稀缺,并从稀缺状态中走出来。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何摆脱“穷人思维”的陷阱?为什么穷人会越来越穷,富人会越来越富?
过去,我们习惯于认为:
富人有余钱用来投资,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接触更好的平台,眼界也就更高……
这些当然都没错,但似乎还不够根本。
美国两位大学教授,曾长期从事扶贫工作,工作中他们发现:对于很多穷人,即使给他一笔钱,也会很快用光,继续贫困。
通过大量的研究,两位教授发现了问题的症结 —— 稀缺心态。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常说的 “穷人思维”。
这就是今天给你介绍的,一本行为经济学的重要著作 ——
1. 稀缺心态
稀缺很简单,就是东西不够。金钱稀缺、时间稀缺、空间稀缺…… 只要生活,就必须受到稀缺的约束。这是个无法更改的事实。
资源稀缺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导致 “稀缺心态”。因为缺钱,就不得不每天想如何挣钱省钱,忽视了其他事情;因为没时间,就只能推掉其他事,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越没钱,越没有理财规划;越穷困,越没有长远眼光,都是稀缺心态在起作用。
2. 专注红利
你可能会想:稀缺也不坏啊,能逼我们处理好眼前的事,“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这确实是稀缺的好处 —— 专注红利,即短期内集中所有注意力,高效利用剩下的资源。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后几块巧克力,会让人觉得更好吃;假期的最后几天,人们会更加珍惜…… 都是稀缺带来的专注红利。
3. 但从长远来看,稀缺心态远远弊大于利,它会将人带入一种不自知的恶性循环。
坏处一:管窥效应,导致忽视
一旦面对稀缺,我们就得把注意力集中到当下需要解决的事上,忽略大量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每个人都知道理财计划的必要性,但却总是忙于为几块钱斤斤技较,忽视长期计划的制定,就是这个原因。从当下来看,穷人的每个决策都是好的;但长远来看,它们无不在损害长期价值。
4. 书里美国消防员的例子,让人震惊。问:消防员在什么时候殉职最多?答案不是火灾现场,统计显示,出事的消防员 80% 都是死在了去火场的路上。除了和其他车相撞外,引发死亡最多的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 因为没系安全带,在急转弯时被甩出车外。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严格训练的消防员,怎么会如此疏忽呢?其实就是因为管窥效应:从接到火警起,他们就进入了一种时间的稀缺状态,既要快速准备,还要做各种火情分析,这就导致了信息的疏漏。
5. 坏处二:资源不足,引发 “借用”
即一个人会习惯性透支未来的资源,比如越是穷人,越喜欢借高利贷;越是时间不够,越会把很多事情推到明天…… 未来的资源还没拿到,就已经被提前投资,于是不得不 “拆东墙补西墙”,这样 “借” 下去的结果是,你将长期处于稀缺状态,难以摆脱。
6. 坏处三:降低大脑带宽
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就像一条高速公路,能同时行驶的车辆是有限的。研究发现,大脑能同时关注的事,不超过七件;而且在稀缺状态下,大脑的带宽会进一步缩小,导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
7. 全世界都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往往越不去除草。为啥呢?因为他们太懒吗?不,因为他们要关注的事太多了,除了地里的各种事儿,还要考虑今天做什么、明天怎么活、某个东西该不该买…… 光是日常事务,就把他们的大脑占得满满的,没有精力去管长期来说重要的事情了。
8. 怎么跳出稀缺心态带来的恶性循环呢?
建议一:节约带宽
减少需要做决定的事情,减轻大脑负担。生活中的权衡式思维,越少越好。至少不要为了几块钱斤斤计较,为了省几块钱浪费大把时间。扎克伯格每天穿同样的 T 恤,就是为了减少选择的麻烦。相反,将目光从稀缺的东西上移开,多看看可以长期累积的价值。
9. 建议二:留有余闲
即使缺钱,也要留一部分用于储蓄,尽量不过度透支。时间上也是如此,不要把日程表排得太满,按时休息放松,定期让自己放空、无所事事一会儿,会扩宽大脑的带宽,让人更加高效。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这份余闲,用于精力管理、时间管理,把自己从稀缺中解救出来。
10. 建议三:投资长期价值
这个 “投资”,可以指金钱上的投资,每个月拿出一定的钱用于理财;也可以指投资自我,定期拿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和参加培训。随着自我提升,你会逐渐摆脱眼前做不完的琐事。
11. 建议四:设置提醒
稀缺的人常因为带宽负担太重,而忽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设置提醒是非常必要的。要健身,就设置好定时提醒;要存钱,就设置好自动转账,将每月的工资自动划一部分用于储蓄…… 通过提示,将忽视变成默许。
12. 你肯定听过一个词 —— 穷人思维,说到底,穷人和富人的根本区别,就是对资源运用方式的不同。微小的心态改变,生活节奏的点滴调整,就可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效应。关键就在于,你是否真的想做出改变。
让我们向《稀缺》这本书的作者穆来纳森、沙菲尔,译者魏薇、龙志勇,出版方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
稀缺不可怕,“稀缺心态” 才是穷者愈穷、富者更富的根源所在。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