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4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化学毒品泄露事件之我思

    美国化学毒品泄露事件,让我想起了重读这本我年少时看的这本《寂静的春天》,它是我看的第一本原文的科普书。这本书描写了人类毁掉自然后的现象。我们与自然协同进化了数百万年,但是 DDT 等非选择性(non-selecttive)杀虫剂的使用,使得不仅 “害虫” 死了,宾州乡间的鸟也开始死亡了。如果我们不关注这种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以后人类面对的,就是 “寂静的春天”-- 不再有虫鸣鸟叫。50 年代,她就有这样的远见,这本书也成了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很可惜的是,俄亥俄州,离卡森的故乡也不远。克利夫兰离她的故居,驱车也就一个多小时。卡森提出,人类不要有寂静的春天,而卡森的故乡,现在面临的,就是寂静的春天。因为化学品泄露,小动物都开始死亡了。这本书语言简明,道理深刻,逻辑清晰,娓娓道来,有远见卓识。这个翻译版本,是非常好的,对理解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环境科学,毒理检验,学习逻辑叙述,学习说明和议论文都有很强的帮助。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引起轩然大波,作者本人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攻击。相关化学工业界与政府部门对她的论点、论据甚至其专业与个人经历提出质疑、反对乃至污蔑。为了保护个体利益,杀虫剂生产贸易组织全国农业化学品联合会(NACA),斥巨资对外宣称卡森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各界也有很多人能够正视卡森所提出的问题。1963 年,卡森被邀请参加美国总统听证会并作证,美国政府也表示认同《寂静的春天》的观点。卡森的呼吁最终影响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建立。2000 年第 12 期的《时代》杂志将卡森评选为 “20 世纪最有影响的 100 个人物” 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寂静的春天》简述乱用化学药物所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 1962 年出版的一部环境保护经典著作。这本书的主要脉络和它所带来的启发如下:主要脉络:化学药品的滥用:书中详细描述了二战后化学药品,特别是滴滴涕(DDT)等杀虫剂在农业和公共卫生中的广泛应用。生态影响:卡逊指出,这些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造成了鸟类、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健康问题:书中还提到了这些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包括癌症等疾病。环境危机:通过具体的案例,卡逊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这种破坏带来的深远后果。呼吁行动:最后,卡逊呼吁人们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启发:环境意识觉醒:《寂静的春天》被认为是现代环境运动的催化剂,它唤醒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本书促使人们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政策变革:卡逊的工作直接影响了美国的环境政策,例如 DDT 在美国的禁用,并促使了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成立。科学普及:卡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问题呈现给公众,启发了人们对科普知识的需求。责任与行动:书中强调了每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鼓励人们采取实际行动,如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支持环保政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反转的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开始广泛使用以 DDT 为代表的化学杀虫剂。它们在农药生产商的包装下看似无害,但是公众对真相一无所知。为此,忧心忡忡的蕾切尔・卡尔森写下了《寂静的春天》,将剧毒农药的危害告诉世人:它们会通过食物链层层传递,破坏生态系统,并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作为一部文字优美的自然文学作品,本书着重描绘了很多场景,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了解到农药给环境以及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本书指出人类不计后果地使用农药试图控制自然,结果却换来了自然的惩罚,故人类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反思该如何与环境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和谐共处。这是一段反转的故事。在 2006 年,世界范围内已经停用了 30 年 DDT 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呼吁,重新提倡使用 DDT 来抗击疟疾。在书中描述的时代 DDT 的喷洒面积非常大,造成在鸟类脂肪中积累,连南极的企鹅体内都有 DDT。但禁止 DDT 后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蚊子开始传染疟疾。美国在 DDT 被禁之前还持续资助斯里兰卡一个 DDT 防蚊项目,1968 年斯里兰卡整个国家只有 17 个感染疟疾的。第二年 DDT 被禁,结果只过了 1 年,感染人数从 17 个变成 50 万。这还只是斯里兰卡一个小国,DDT 被禁后受影响最大的是非洲国家,从前就指着它灭蚊,这个便宜啊。非洲在 2000 年时疟疾感染人数是 1.73 亿,占全球疟疾病例的 50%,而且因为非洲医疗条件差,所以全球 91% 的疟疾死亡发生在非洲。每年因为疟疾感染死亡的非洲人大约有 125 万,而且得了疟疾死亡的人中一半以上是 5 岁以下儿童,这在人道主义上更难让人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在作出重启 DDT 决定时做过统计,这几十年来因为禁止生产 DDT 导致蚊子传播疟疾,间接致死的人数是 2000 万人。有些作家比喻禁止 DDT “比希特勒杀的还要多”。DDT 虽然可能导致一部分鸟类死亡,但是只要在规范下使用,就能把害处减小到最小,还能遏制住疟疾。对于疟疾这种病,本来是有机会从人群中消失的。欧美国家赶上了那一拨的风口,就是大量使用 DDT 的年代,所以在欧美已经几乎没有疟疾感染了,感染的也是因为去非洲旅游的。亚洲国家里,中日韩,还有北方温度低的国家也赶上了风口的尾巴,比如咱们国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官方禁止的 DDT,虽然也算早了,但是那会儿市场不规范,偷偷生产禁也禁不住,可能真的要产生执行力要到 1990 年了,这种效果也导致咱们国家的疟原虫差不多被消灭了。但是东南亚很多国家没有赶上,那里经济落后,气候潮热,印巴这些国家的疟疾还是很常见。非洲是平均 1000 个人里 220 个人患疟疾,南亚是 1000 个人里有 20 个感染,全球 80% 的疟疾患者都在非洲,所以非洲是一点风口都没赶上,DDT 就被禁了。尤其是南部非洲,他们都没有自己生产 DDT 的能力,还没等发达国家成批的 DDT 援助到位,发达国家自己都禁止生产了,所以才每年死亡上百万人。之后非洲抗疟疾主要就是靠联合国的医药援助,奎宁、青蒿素和蚊帐,但和泼洒 DDT 相比,一个是守一个是攻。效果差很多,医药援助的成本也远远高于 DDT 援助的价格,免费药物能覆盖到的人群也少很多。像蚊帐这种东西,到了现在,在非洲常见的问题还是几个人用一个蚊帐,一周用蚊帐几天,蚊帐破了怎么办之类的,一看就是很不普及。通过防守的方式,最终钱花了不少,但效果不太明显。所以在这种疟疾非常严重的地区,重启 DDT 的益处就远大于对环境的害处了。从 2006 年到现在实施了 15 年,现在非洲疟疾感染者下降了 45%,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是青蒿素、奎宁根本比不了的,所以 DDT 现在又重新发挥了作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寂静的春天》的主题是人类对自身欲望的反思。作者在书中指出,人类不计后果地使用农药试图控制自然,结果却换来了自然的惩罚,人类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反思该如何与环境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和谐共处。这本书一经发表,就引发了世界级的轰动。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为本书 25 周年纪念版作序时提及,这部书引发了美国环境保护运动,促成了美国环保局的成立,更是席卷了全世界的工业国家。可以说,我们如今妇孺皆知的环保,正是《寂静的春天》未散的余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以为知道了个大概,看了之后对周边环境的认识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综上所述,筛查试验的成功之路可谓异常曲折与艰难。它不仅必须避免落入过度诊断与诊断不足的陷阱,而且必须摆脱以早期发现作为自身终点的诱惑,同时还必须闯过偏倚与选择遍布的险恶水道。虽然 “生存期” 极具诱正常细胞总是十分相似,恶性细胞往往各有不同。然而,沃格斯坦所以很明显,仅种麦子的农田里,以小麦为食的一种昆虫繁殖得很快,如果田里混种昆虫不适应的其他谷物,这种昆虫的繁殖速度会慢得多。我们几乎完全没有调研这些化学药物对土壤、水、野生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影响,便准许其投入使用。人类未经通盘考虑便如此对待滋养万物的大自然,恐怕很难得到子孙后代的谅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名气很大,刚刚拜读完,确实触目惊心,记忆中小时候那些昆虫,鸟类,鱼虾蟹等很多的小动物,已经见不到或者很少见了,很多植物也是一样,小时候那个花花世界,尤其是春天百花争艳,鸟鸣声,已经再也看不到了。爱护环境,珍惜自然,好好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环保科普读物

                    半个世纪前的著作,从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到万物有灵,让我们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善待我们的绿水青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永远保持谦卑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