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潦潦山河远阔,草草人间星河
全书用有温度、有烟火、有人间悲欢喜乐的文字串起 17 个篇章。外邦、阴森、畸零、仇隙、卑污…… 一连串的词语之间,只夹杂了温和这一个词。人向上跳,跳过智力,又越过情感,直至跳进觉悟者的行列,也就不再是人了。以前我想着,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还是要靠语言的,现在看来文字也可以,因为我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贾老师心灵的温热或者是一些强烈的震撼。《榴莲飘飘》、《踏雪寻梅》、《路边野餐》、《长江图》、《大象席地而坐》、《山河故人》…… 在阅读《潦草》时,脑海中总是会浮现诸如这些电影的影像画面,于是陷入一种浸入式的情绪和回忆中。就像看完《牧马人》后,我又开始相信人间值得,爱情也是存在的,最真的情感恰好是最朴素的,没有那么多的条件,也没有太多的渲染,只有触动人心的感动,其实,那就是真情。 虽是碎片化的文字,却有一脉情绪,经常会把我引入到一个场景,脑海里也会窜出很多个场景,就如同进入一个热闹的市场一样,讨价还价、嬉笑怒骂、嘈嘈杂杂的。书里就像一本混在一起的小说,又像是一部穿插各种人物的电影,流露着亦真亦假的气质,黑色的、残酷的、匕首般直直刺向每个人心中的最柔软的地方,人间虽然真情在,但也是藏污纳垢。这本书集合了太多人的故事,有边缘地方的大多数,也有大多数地方的边缘人。那些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人随便撩起他们的裤脚,便是一个尚未结痂的烂疮。
9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329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调子有点灰暗贾老师的课程都很精彩,文化参考我也是一直订阅,专业作家,自然文笔好,对文艺评论都很精彩,这本杂文也是文笔精彩,东北大地上,市井众生万花筒,东北这 20 年每况愈下,作者成书的时候也还是振兴无望,同时千万东北人南下闯荡,走遍世界,自立自强,韧性十足,就是作者本人这几年在 “得到” 专职专栏作家,应该也是赚的风生水起,看推荐人那个小圈子的人,还是有点灰,好像不这样就不够文艺,这方面南北方人很大区别(虽然我讨厌地图炮),罗胖代表的南方人,躬身入局,说句鸡汤: If you don't like something, change it.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your attitude , Don't complain . 作者静下心来,写个长篇才算正果,真看看周围,大多数老百姓还是生活越来越好了,不是让作者歌颂,起码应该乐观,生活都不容易,不喜欢看这些闹心的,现在回看贾老师写的那 10 年,可能是经济上发展最快的年代了。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8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此生见过最精彩的文字版小视频因文化参考知道贾行家,听多了他讲别人的作品,莫名想拜读他的作品,标题的评价是给其中市井的,市井就像一束玫瑰花的花朵,令其它部分失色,市井口味重,盖过了其它部分,以至于只有市井是欣赏加反刍的,其它部分一瞥而过市井的行文有鲁迅和阿城之风,锋利的同时画面感不描而生;市井的文字和内容不只是接地气,更是深根于社会,你不需要懂导演技术就可以在大脑里上演一幕幕精彩片断而不用担心各种审查;它又不像某音某山的小视频给你肤浅的乐,它让你笑的同时把喜剧的内核带给你,会让你痛,会让你反思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7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人间百態,收于笔下《潦草》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人间观察合集。道听途说也有,亲身经历也有,所见的所闻的人间悲欢,咬嚼碎了熔进 163 字里(网易微博的字数限制),被编辑分门别类装进九宫格拼盘里,呈上来一些场景,一些片断,一些人生。贾老师的文章,永远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有时像個旁观者,站在人群中,静静地看这个人世间。间或有一两句表达自己看法的话,贾老师也是相当谨慎。在他的短文中,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情感,他不大说自己的事,表达意见很小心,尽量展现描述,但是却不清意下判断句。这与和菜头老师的乾坤大挪移 (一件事说着说着,突然转到另一观点上) 有很大的不同。常常是那种无法被定义的,没有所未结尾的收笔(还是网易微博的字数限制)。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所理解的,生活的本质首先是喜欢书的封面,很有质感;再者是书名和几行备注非常吸引我,“一闪念 一片段 一言行 一场景 一旧事”,比写满编辑 / 名人推荐的腰封强太多了。第一次读贾行家老师的书,开卷很惊喜,是我喜欢的风格。最喜欢《再会》和《市井》,像快刀青衣说的,“贾老师的文字画面感很强”。发现我欣赏的作家都有一个共性:语言精炼到位,画面感强。跟随贾老师的文字,我将这市井里里外外逛了个明白。也许是小时候总跟家人逛早市和夜市的缘故,加上从小生长的街区人情味儿很浓,让我不太向往高楼大厦的富丽堂皇,而是喜爱偏街窄巷里的人情冷暖 —— 冬天流浪汉守在喷着热气的井边,披着破棉袄,支上小锅煮东西;老大爷还在用原始的会发出爆炸声的炉子崩爆米花,可惜那种老味道已经鲜有人问津;一对夫妻从熏腊店走出来,笑着讨论回家做点什么下酒菜;小朋友接过糖葫芦,张嘴啃下顶端的一大片焦糖,笑得心满意足… … 这些苦涩的、甜蜜的、平凡的、微小的日常,是我所理解的生活的本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谢谢贾老师。《潦草》读完了,最后的感觉有点沉重,这应该不是作者贾行家老师的本意,确实是我真实感受。读得出,在写这些段落里的文字时,作者多少还是刻意保持了克制,有些词句委婉甚至隐晦。这反而读起来就像寻宝一样,有趣且长见识。只是,不想自作聪明,不想跟杨修学习。很多谜语面前还是忍住了揭谜的冲动。贾老师这种表达方式,给我很大启发,原来值得记录的事情如此之多,原来还可以如此记录。在 “再见” 的时候,我也把自己的心情记在了这里:之前,我也是不知不觉间说了太多的孤独和无能为力,这种情绪记录得越多,自己越发觉得孤独和无能为力。差不多是 5 年前,我开始把柔软和温暖也说出来,依然免不了的仓促狼狈,却中和了之前的孤独与无能为力,竟然让自己一点一点积聚了力量。这力量尽管还不足以让自己摆脱无能为力,但毕竟可以支撑自己继续走下去,走向更远一点的地方。说不准,哪一天就到了目的地。谢谢贾老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