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人人都应该读点精神分析
我经常和其他人科普说,曾奇峰的精神分析值得一读,一来是因为他本人的咨询时间足够长,遇见过很多案例;二来是他的文笔流畅,可以把复杂的精神分析逻辑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解释;三来是他的学术水平很高,精神分析训练非常强。我刚认识曾奇峰是在 B 站上,那时候他在里面有一门关于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践视频课程,我看了两遍,启发颇大,后来视频被下架了,不过耐心寻找还能在互联网上找到,我推荐大家去观看。这本书讲的是精神分析学(心理动力学)的理论知识科普,对于刚刚接触精神分析的同学,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许多内容可以多次阅读,反复揣摩,我自己就买了一本纸质书放在书柜,可以随时对照翻阅。精神分析这门学说,对理解自己与他人、社会,集体来说都像是在电影中戴上了一副 "3D 电影" 的眼镜,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它能捕捉到我们从来不曾了解,但却直接影响到我们行为与认知的关键因素,这是人人都应该读点精神分析的原因。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5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跟着曾奇峰透过潜意识,学会更好地生活很多人都对精神分析有误解,以为精神分析就是弗洛伊德,就是什么都和原生家庭有关,就只有解梦和自由联想…… 所以,精神分析,到底是什么?精神分析是治疗学派、研究方法,也是系统化的理论和技术。它针对潜意识工作,很重视父母跟孩子的早期关系,帮助我们了解人性和人格,充满神奇和玄妙。这本书,是精神分析代表人物曾奇峰,钻研精神分析 30 多年给大众的入门科普,全书围绕防御机制、关系、育儿、情绪以及心理咨询五大部分,深奥又有趣。如果说容易懂,其实书里的很多内容看十遍八遍也未必真正理解;说不容易懂,曾奇峰写的却并不晦涩。只能说,精神分析太深奥,我们都是了解九牛一毛,在探索的过程中尽量应用。看这本书真的很幸福:七年前我就贴了 7 张写满 “心理防御机制” 的白纸到我的卧室门上(现在还在);学习 “李鸣精神分析 120 讲” 课程,我听的第一节课也是心理防御机制;翻开书,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也是心理防御机制… 说说这本书最触动我的部分吧,于我个人而言,是曾奇峰说 60 分的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因为:1️⃣母亲的缺点是孩子创造力的来源。面对完美的母亲,创造力就是攻击。2️⃣过度焦虑的母亲会把不能消化的情绪投射给孩子,让孩子各种能力受损。3️⃣60 分的妈妈完全独立,不再需要完美来得到爱,面对瑕疵不羞耻、所以也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4️⃣60 分的妈妈有着最接近真实的自我,缺的 40 分构成了所谓 “母婴间隙”,让孩子天宽地阔、拥有自由…… 我曾经很焦虑,自责自己在精神世界投入更多,而对女儿生活方面照顾得非常差劲儿。因为自己自理能力都很差,所以也不知道怎么给她梳辫子、衣服也不会根据天气合理搭配、买菜做饭洗衣服都是奶奶每天操心… 而且还是个手残党,每次幼儿园留手工作业,只能靠爸爸。很多关于女儿的重要事情,也都是老公一手操办。但看到了 60 分的妈妈对于孩子来说最健康成长,我一下子没那么焦虑了。虽然我生活方面确实稀里糊涂,但在我的影响下,女儿超爱运动、专注力强、求知欲旺盛、热情友善、自信满满… 而且我对她人格、情商、人际关系、适应性、表达能力等重视和培养,都会在未来增强她核心竞争力,助力她活得更轻松自在。这样一想,我还是可以及格的,60 分,差不多刚刚好。还有更多好内容,需要亲自解锁。这本书的内容,让我们透过潜意识,学会更好地生存和生活。
成长总是伴随着自我撕扯和重组的痛,但值得。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9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学点精神分析,让潜意识意识化人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受内心的不安而导致的,从心理层面出发,给予最好的帮助,这是心理咨询最崇高的意义。精神分析更多的是帮助我们了解梦幻的世界的存在点,同时精神分析并不能仅仅局限在患者的情绪与意识,而是要从真实的问题着手去解决,引导患者认清现实,做回自我。现实中我们患有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我们想要克制自身的负面情绪,而一方面我们又容易作出冲动的行为。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它认为人的侵犯行为一部分来自本能,是良性的;另一部分来自不合理社会的压抑导致的发展受阻,是恶性的。精神分析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从幻想回到现实。一是走出幻想目标,回到现实目标;二是扫清潜意识障碍,能够 "指哪儿打哪儿",让行为与目标一致,获得成年人的力量和自由:我可以清楚自己的需求,并且做出选择。人之所以难以从心理困境中走出来,是因为很多的潜意识没有意识化,具体表现为:1、无法看清自己与外界的关系;2、无法区分当下与未来的选择;3、预期跟现实总是截然相反。所以心理咨询更为重要的是共情,即能够理解患者的经历与心理,可以让患者最大程度的敞开心扉。心理咨询能够透过现象,用不同的视角给你最信服的答案。有勇气允许他人表现真实的自己,或者与众不同。换一种说法就是不管他人做了如何让你觉得愤怒悲伤的行为,这些行为对他本人来说都是有理由的。游离于当下固有的关系视角,就能用更包容的态度拆解真实的挑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4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满满的张力1. 我很喜欢一个说法:别人的真理,必须经由你身体的检验,才能成为你的真理。2. 人的一生也像是一场考试,表面上看,大家都怕过得不好,往深处看,很多人都怕过得太好,所以 “故意” 过得不好。3. 如果我们把宗教情感融到了像恋人或者夫妻这样的世俗关系中,也会提前为破坏关系做好准备,为什么呢?因为你在有一个灵魂伴侣这样理想化的要求的时候,你就会对眼前这个人百般挑剔,很多的亲密关系就是这样被破坏的。4. 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一个成年人应该能够搞定自己所有的事情,这样就把像婴儿般对他人的依赖消除了。如果没有搞定,几乎只有一个原因,你压抑了搞定这些事情所需要的能力,这是精神分析或者说现在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咨询目标。5. 有的人一辈子带着症状生活,也没什么太大的麻烦,该干吗干吗。我最在意的是一个人建立有滋养的亲密关系的能力,赚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能力,满足自己自恋的需要的能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精神分析的魅力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人群湮没的一员。宏观视角下的人类如同宇宙中的尘埃,微观视角下的个体如同全世界的神仙。我想精神分析就是在探究个体微观世界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我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感受世界的思想,你可能以为自我思想都是受自己所控制,但其实我们的所想、所感、所为,很多时候是被我们不知道、不理解的潜意识操控的。这是非常抽象且难以被觉察的部分,而精神分析就是带领着第三视角的我们去觉察、看到和体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惊险的旅程。书中说:“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拥有健康和强大的人格。” 我非常赞同,就像我们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需要健康的身体去体验一样,期待一个幸福的生活,也许健康的内心去感受。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你有敢被孩子“抛弃”的勇气吗?我们与书也是有缘分的,因为武志红老师课程和书籍知道了有曾奇峰老师,很久之前就已经买了这本书的纸质版,当时只看了一点点,一方面因为时间忙,另一方面是当时还未读出这本书的味道。时间忙是借口,我的潜意识是抗拒这本书的才是真相,也就是机缘未到。就像这本书里讲到的很多反常识的逻辑,不是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女儿,而是,爸爸不想陪伴女儿,而选择了在外地工作;不是因为当时时间忙而没有看这本书,而是因为潜意识抗拒这本书,所以没有时间看,也品不出其中的味道。与一本书的缘分也是冥冥之中注定安排好了一样的感觉。当我专业从事两年的家庭教育工作,并且这段时间专门用来沉淀学习的时候,再次在得到上找到这本书的时候,缘分到了。几乎是一口气听完的,简直不能太爽,甚至都这本书都有一种性爱的快感。三观被不断的碎的稀巴烂,认知被不断的刷新和升级,且先不论精神分析有没有像科学实验那般的证据确凿,就曾老师这表达的逻辑,已经是一种深入浅出的很好的看待各种关系和现象全新的视角了。读这本书不断的有一种深入浅出的快感,不断的有一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畅快。沿着精神分析的视角,对两性关系、亲子关系、自我成长等等重要的人生课题有入木三分的剖析。读起来简直不能太爽。自己脑海中已经有一些模糊的雏形和理解,文章刚好让自己这些模糊的东西一气呵成的、系统全面的表达了出来。这种感觉实在太好了!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细细琢磨的好书,尤其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想要深刻的认识自己、深刻的认识关系的人。推荐指数:6 颗星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