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时间如何记录,这本书有方法。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685 本《时间记录》“时间记录” 的定义:时间记录,即把一个人每天的时间使用情况通过场景的划分,数据化地记录下来,进而能让他对自己每天的时间使用情况有一个客观的数据化认识。“要了解时间是怎样耗用的,从而据以管理时间,我们必须先记录时间。”“一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得:对时间的控制与管理不能一劳永逸。他们要持续不断地做时间记录,定期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还必须根据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的多少,给一些重要的活动定下必须完成的期限。” 持续不断地做时间记录,意味着我们需要不间断地记录一天 24 小时的时间使用情况,也意味着要长周期、连续多年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以便于知道自己的时间耗费在了哪里。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投入时间,这就涉及两个方面:频率和投入时间。如果经常做一件事,投入的次数多,在时间记录里反馈出来的频率就很高,时间记录里就会经常出现与这件事相关的关键词。如果有一种习惯,比如健身,每次投入的时间在 30 分钟以上,虽然频率没有其他习惯高,但是投入的时间多。一个对人有重要影响的习惯,在频率和投入时间上占比都会较高,与之相关的关键词会在时间记录里经常出现。对于时间记录这套体系,建议每天记录 20~30 条,时间花费大概是每天 10 分钟。时间记录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你怎样生活,你就是一个怎样的人。时间记录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知道我们是怎么生活的,从而看清我们是怎样的人。时间记录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比如吃饭花费多少分钟,时间记录就记录多少分钟。时间记录可以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自己。对时间的规划需要延伸至未来 30 年到 50 年这样的跨度 —— 长周期、大范围,时间记录需要和长远的目标结合起来才有效。从现在开始在哪些方面进行投入?在未来 10 年、20 年、30 年或者 50 年,分别会有哪些产出或收入?换句话说,通过时间记录反映的现实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投入了哪些资源,以及在以后能够产生哪些相应的成果。“时间记录” 的核心要素,时间记录有几个核心要素: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事件描述、时间标签。通过这几个核心要素的结合,时间记录要能反映这样的事实:在哪一天、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花了多长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事情属于什么类型。通过事件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有哪些爱好、喜欢做哪些事、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否爱学习、是否顾家、是否喜欢社交、是否喜欢去不同的地方,等等。不同的人记录的事件描述,其关键词会很不一样,每个人都会有差别,哪怕关系再亲密,在事件描述上都可能有较大差别,因为每个人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时间标签分为:主要标签和次要标签。主要标签针对的是对大场景的划分。在本书中,主要标签分别是:学习成长、工作事业、社会交际、家庭生活、健康休闲、交通时间、睡眠时间;次要标签针对的是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划分。在本书中,次要标签分别是:阅读时间、写作时间、社交网络、餐饮时间、陪伴家人、生活事务、运动时间、休闲娱乐、午休时间主要标签和次要标签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迭代且有较高代表性的标签,这些标签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且从长期甚至一辈子的时间长度来说,都有可能持续使用,以及值得区分和划分的时间标签。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你究竟做了什么,时间记录能看到🌻阅读笔记《时间记录》作者:剑飞遇到这本书,是在得到上搜索 “奇特的一生”,发现的相关书籍,于是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时间记录的,也许有不一样的启发。我知道时间记录,是 2011 年看《把时间当做朋友》,进而看《奇特的一生》,了解到柳比歇夫,这位非天才昆虫学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做时间记录,是专家,也是杂家,完成了好几十本的著作。第一次做时间记录,是在被种草的 2011 年,只坚持了 2.3 天,后面断断续续开始过好几次,都没能坚持下来。这次又开始,已经有 20 多天,是坚持天数最长的一次。时间记录,能真实的反应你的生活。包括:饮食、睡觉作息,实际的工作时间,休闲娱乐时间,闲谈时间,是否运动健身,阅读时间。没有时间记录,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很可能是不正确的、主观的。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做时间记录,怎么给所有事项分类,每个分类下代表什么意思。作者介绍了自己团队开发的 APP “时间记录”,但因为我用 APP 失败过多次,还是觉得传统的 Excel 更好用。于是用作者的方法,设计了时间记录表。用 Excel 的优势,就是一眼看出来,一整天做了什么。缺点是,每个项目究竟花了多长时间需要手动计算,如果要看周数据,月数据,更加需要手动。时间记录表的表头是: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事件描述 / 关键词、标签标签,是把所有事项进行分类,便于后期的分析、统计。标签的分类,我借用作者的,有所改动:03. 写日志(书中没有)04. 学习成长 04. 学习成长∶阅读时间 04. 学习成长∶写作时间(书中没有)05. 工作事业 05. 工作事业:品牌输出 07. 社会交际 07. 社会交际∶社交网络 08. 家庭生活 08. 家庭生活∶餐饮时间 08. 家庭生活∶陪伴家人 08. 家庭生活∶生活事务 09. 健康休闲 09. 健康休闲∶运动时间 09. 健康休闲∶休闲娱乐 11. 交通时间 12. 睡眠时间 12. 睡眠时间∶午休时间事件描述,是记录,遵循 3W 否则,在该时间段,你做什么事,和谁,在哪里,事件描述里,尽量多用关键词,便于后期检索分析。因此事件描述准确性非常重要,这里做的的好,十年后根据事件描述,都能快速回忆当天发生的事情。关于这 2 个地方,作者给出的建议是:1、弄清楚各个「标签」的含义。2、「事件描述」用名词,尽量不用情感词,例如:不用情绪低落类似词汇,但可以给自己的情绪值打分。3、「事件描述」记录时,词汇要保持一致,比如:如果你说早餐午餐晚餐,那以后就都用这个词,不用午饭等其他词,便于以后搜索。类似细节很多,如果你真的要开始做时间记录,这本书值得看看,有很多操作细节。时间记录,遵循 3 个原则:客观、及时、持续。客观,代表真实,如实记录。及时,做完一件事,马上记录,减少回忆,回忆是不可靠的,而且大脑很快忘记前 3 个小时究竟干什么了。持续,是要坚持做,只做一个月效果不好,最少 3 年,最好是 50 年。记录后还应该做时间分析,分析时思考:1、哪些事情,是可以不做的 2、那些事情,是可以优化的 3、未来 20 年,哪些是真正要做的核心事情(作者写 50 年,我改成 20 年了)你现在做的事情,拿到 5 年、10 年、30 年后看,还有没有长期效应。比如阅读后的阅读笔记,写作中的思考,投资中的定投,这些能带来长期效应的,才值得做。所有的分析,都是为:看到不足,改进不足,调整,规划。如果记录分析后,发现自己没有期待的好,要注意提醒自己【只有改进,没有批评】。批评,耗费的是自己的心力,减少心理能量。时间记录描述中,你的人生越丰富精彩,关键词越丰富。比如你尝试第一次一个人旅游,可以把在事件描述中写上 “第一次独自旅游”。“第一次”,可以作为关键词。记录 3 年后,可以回头看,每月,每年的同一天,你在做什么。也容易分析自己的生活规律、睡眠规律、情感波动规律、工作事项规律。伟大不是突然造就的,一个人如果做成了某件事,一定是因为他花费了足够多的时间,努力去完成。我只是个普通人,只是想通过最简单的训练,慢慢提升能力,达到我能到达的最顶部。关于事件,《时间记录》这本书给出了几条建议:1、留出机动时间,40% 左右 2、结合长远目标,做出时间调整 3、每天复盘总结 4、学会保护时间,保护阅读、写作、复盘、输出、社交、运动、家庭、餐饮、睡眠时间。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过着稳步提升却无比机械的人生真的好吗?真的好。这本书读的我跟照镜子一样。让我反思了很多。虽然我还没有机械化那么久,可这一年的生活确实活得非常 “单调”。这本书里提到的柳比歇夫,我好像是在万维钢老师的课程里知道的。他把时间的颗粒度精确到了五分钟。然后完全照实的去记录。然后在他所处的时代,他个人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按照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理解,这就是一个开了挂的人生。但是无论是当时听万老师的课程还是我个人的感受,都觉得人不应该活的那么机械。否者即使一生拥有无论多少伟大的建树,又如何呢?多不快乐啊,人生不就是应该充满邂逅和惊喜吗?所以抱着这样的思想,在读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一的体量时,我是各种反对和不屑一顾的。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的价值观几乎和我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就是管理自己用的方法不一致而已,但是目的都是相同的。其实他的方法对自己更凶残一些,但是可能很适合他。因为他一再强调,记录时间这件事,绝对不能成为负担,是很微小的一个习惯,因为他声称是要坚持五十年的,如果占用太多精力,没有人能坚持下来。这和我的理念是一致的。当第一遍读完时,我又从头读了一遍这本书,自己看了他关于每天如何记录这个环节。说实话,这个方法可能仅适合于他,因为如果内因没有动力,单纯模仿他,哪怕记录这件事在微不足道,让一个还没有自律能力的人去做这样的记录那基本上就就是想把一个人逼疯。这也是为啥第一遍读时,我比较不屑一顾的原因吧。当我逐渐意识到他的方法其实可行,但是,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时,我突然反思起了自己的方法。我不止一次在我的读书群里,分享我的读书方法,甚至还系统的写了几篇文章来讲述怎么才能做到。可收效甚微,当时我还觉得是群友们的认知里有一道思维的墙,才无法采用我的方法呢。可想到我刚才对他的方法的排斥,突然明白了很多。我之所以认为我这样的人不适合他的方法,原因在于,第一,我不想把我有限的意志力浪费在每天如此琐碎的记录上。因为这不单单要记录,还要不断的记录,还要总结、分析、思考,改进行为,一想到后续一大堆事情,我相信以我的自控力坚持三到六个月应该不成问题,可我真的能坚持一生这样的生活吗?我一定做不到。这不单单是方法的问题,而是这个马鞍不合符我这骆驼的身躯。这绝不单单是一个记录的问题。因为从小到大,我就没针对这个行为的训练和观念的养成,即使强扭,也只能凭借意志力完成。然而人的每一个行为其实靠的更多的是内驱力来完成的,也就是我自己喜欢,我想要这样去做,我才能去优化方法,思考解决方案,否者面对的全是困难。比如别人看我的方法相信也会产生同样的想法。首先两倍速听读真的能听清吗?能听懂吗?那要怎么记录呢?用什么时间思考呢?其次如何一心二用呢?如何瞬间角色转换呢?怎样三屏交互使用呢?那时间不全是碎片了,能完成啥呀?还一天一本书,那还干不干别的了,还听课?还画画,看把你能的。你咋不上天呢?。。。。。真心无力反驳啊。就像群里一个小朋友这个月一直在做读书打卡的行为。明明在我看来,你读都读了,读进去了还在乎是十五分钟的要求还时半个小时吗?肯定是读完,或者读的过瘾才结束啊。可他因为那个挑战要求每天就只需要读十五分钟就可以,所以他恨不得可丁可卯的就读十五分钟整,多一秒都不想读。那你做这个练习又有何用呢?你又不喜欢,还跟上刑受罪似的,何必呢。所以,随着思考的深入,在阅读完第二遍后,我才写了这篇读书感悟。我其实不太推荐大家读这本书,因为很多同学总想着要学个什么绝招和捷径,看完这个没准头脑一热,接下来的一两个礼拜,就跟抽风似的又开始各种记录了。其实如果你真的想要提升,一定要从自身出发,去寻找最为适合自己的那套方法。如果你找到了,每天做不累时,一年下来,你能完成的任务足矣震惊所有人。比如,我从不在意语音语调,我只为听懂阅读的内容,所以,即使在【掌阅】时期,那个机械语音那么差劲的情况下,都不能阻挡我读书。而从 2009 年我就开始训练的,瞬间角色转换的能力更是积累了多年,才能做到现在所谓的一心二用,只不过是状态切换的快罢了。你看,这些都是我自己独有的一些能力,只有有了这些铺垫,才能造就我的方法来学习。而剑飞(作者名字)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讯飞口述写书,每小时能干到一万字,这个是他的刻意练习,别人来不了。而他的随手整理,随手对照,随手思考,随手翻阅以往的记录,从中可以获得各种乐趣,这也是他的功课,别人只能学他,却做不到他那样。他的偶像是柳比歇夫,所以他按照他的方法来规范自己,而我的偶像是《土拨鼠日》里的那个男主菲儿康纳,我们都是在一天天的重复我们的能力,而通过这种能力的加持,完成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愿望和能力的提升。慢慢的形成自己独有的技能树。所以,如果你问我:过着稳步提升却无比机械的人生真的好吗?我会很认真的回答你:真的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保持专注,利用时间的复利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会感觉自己很忙,但回头复盘时,又会发现不是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刀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想做的事情太多,而一天的时间又太有限。这本书想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做好日常的时间记录,当我们把每天时间用在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都详细记录下来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调整自己的时间规划,以及时间分布。在我们做完时间记录后,可以让这份记录帮助我们规划以下事情:1. 多把时间投入到具备投资属性的事情上比如阅读,写作,运动,陪伴家人等等。自然睡眠也具有投资属性,因为可以让自己保持更好的状态,进行更高效率的工作。2. 将自己的时间外包将一些其他人也可以完成的事情,外包出去,在此期间,可以专注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上,让时间持续升值。做这个决策的原则也非常简单,就是用自己做这件事所需要付出的价值成本,先去将这件事外包出去的成本,如果为正,就值得做。3. 多做有价值,能产生复利的事情正确的做事,以及做正确的事。4. 保持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保持足够的专注度,使自己达到专业的水准。后面做的事情,才会事半功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三个小时阅读完剑飞作者写的《时间记录》,这本书是更像是关于时间记录 APP 的操作指南。既收获了如何用好这个 app 的工具,又提升了对于时间的理解:第一,让模糊的时间概念更精准。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减少对:未来、近段等这样的一些概念性的描述,多一些具体时间的记录,比如说近期是指 3 月 2 日到 3 月 5 日,未来指 2024 年前,越具体越能客观呈现它对我们的影响范围,同时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觉察。第二,记录应该客观、全面、长周期持续。真实的面对客观的数据,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自己以前会因为数据不好看而不想面对索性就不记录了,忽略了不是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作者提倡的是只有改进,没有批评。第三,让时间更有价值的路径是:记录、分析、规划、增值。有觉知的和时间相处,用长时间的周期来看待当下的时间安排是否在正确的事上积累。这也是时间管理的 PDCA 的循环,提升自己对于时间的敏感度,有意识的来进行时间的安排。第四,用事件记录来勾勒未来,提到用每年生日时给自己未来每一年直到 90 岁的生日写一封不低于 1000 字的信(当时的生活状态,想法和感受)。用长远的视野来看待自己的人生可能性,同时也看到自己每个阶段的变化,应该会特别有意思和收获。怎么规划好时间,就是怎么规划我们的人生,让时间托举着我们向前,做时间的朋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培养对时间的知觉意识了解剑飞是通过他的语音写作开始的,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只要想清楚一件事情就会长时间去坚持,并且鼓励身边的人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我其实也是试过记录自己的时间。但是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时间卡得太死,每分每秒都要记录起来。最近看了一本书轻松主义。有的时候只要进入了心流状态,做一件事情专注就可以。只要我们生活中的时间,不要被那些无意义的事情所吞噬。每时每刻都做这样的时间记录,把生活过得像打仗一样,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作者强调了对时间要有意识的察觉,是书中的精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拓展的意识和技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内事不决看他人电子书这种东西就是用来解决问题嘛,之前也一直有做记录,从看了李笑来的和时间做便朋友开始,不过一直没有系统的方法论,所以很暴躁,也会时断时续的,在这本书可以收获还可以的标签体系本身,分析时间记录本身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别人从你的时间记录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嘛,强调的也是做复利的事情,做重要的事情,做有门槛有难度的事情,做的事情少,自己减负真心喜欢,效率自然就起来了嘛,作者说跨度五十年,还是想做就去做时间记录的原则有客观,持续,及时效率高,其实晚上是会很轻松不累的作者团队作出的 APP 是时间统计这个 APP 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双拼和语音写作时间记录是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帮助你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睡眠,运动,饮食,学习,社交,英语,你可能会高估自己学习和运动的时间,因为你把他们摆很高,低估娱乐,因为你看不起,但是你看不起的东西会玩死你,像幽灵一样缠着你,在你没有气力的时候袭击你,主动休息是很重要的,因为可控,而被动娱乐会搞死你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