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眼睛向外,看懂别人,明白自己
学科的分野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产物。在古典时代,比如希腊传统里面,科学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叫作自然哲学,近代早期仍然如此。启蒙时代的那些思想家,比如伏尔泰等,他们都是所谓 “百科全书式” 的思想家。我觉得恢复一种综合的视野是有意义的。我们需要把被现代学院体制割裂得越来越细的学科交叉融汇起来,这不仅能帮我们获得更开阔的眼界,而且可能带来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甚至形成新的范式。现在上学,学科越分越细,跨学科就如隔山,医院专业科室越分越细,跨专业科室也是如隔山。多数的人,都变成了学科或专业科室专家,但是跨出自己的狭隘范围,就一头雾水,如小学生进入大学课堂。这种发展就容易造成很多人抱着自己片面认知而排斥甚至攻击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这很不利于全面深刻认识理解这个世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开启一个不同的视角这个世界现在是什么样的,正在发生什么,过去是什么样的,曾经发生过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视角,当然我们也顺理成章的把更大的权重赋予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往往我们会觉得这就是世界的真实样子,甚至是全部,或许格局大一些的,关心技术革命,跟踪经济走势,而这本书聚集的政治体制,文明冲突,思想演变,文化主张很少成为思考的主要内容,或许看完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这本书是个倒叙,从 2019 年开始往前写,开始觉得这样的安排挺奇怪的,真的看起来,充满了从熟悉到恍若隔世的感觉,短短几年十几年,曾经舞台中央无比巨大的政治文化事件,几乎已不存在多少痕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在竞争中成长作者观点:回顾过去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许多惊天动地的变革在之前完全难以想象。2 月中旬在中美贸易新一轮磋商之后,人民网和新华网等官媒都转发了一篇公号文章,其中写道:“美方提出的一些结构性诉求,乍一看似乎咄咄逼人,但仔细想想,很多何尝不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正要做的?” 这是挑战引导变革、冲突促进汇聚的可能性之光在社会微观层面的投影。在宏观的视野中,文明从来是彼此遭遇的,始于隔膜与误解,经由漫长反复的竞争和冲突,伴随艰难的对话和理解,促成相互塑造和转变,最终得以汇聚在一个求同存异、和平共存的近身世界,虽然远不是 “天下大同”。或许,世界历史在当代最宏伟的戏剧正拉开帷幕,只是没有现成的剧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了解西方知识界思想的必要性这是刘擎老师每年评论的西方年度思想的综述,回顾了从 2003 年到 2019 年西方知识界对当年大事件的评论和态度。老实说这本书并不好读,它很精炼,很简短,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刘擎老师每年要阅读数百篇文献,然后从中精选出几十篇作为当年思想回顾的底稿,借此来了解西方知识界的思想动态和发展,作为我们对西方了解的一个窗口。中国在现代化转型和发展中,以及思想讨论上,或多或少都会参照西方学术思想的背景,所以说西方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他者,帮助我们理解自己认识自己,西方思想同样也是中国思想构成性的一部分,从他们的讨论、交汇中我们能重新审视自己,对世界的整体有更清晰和更自觉的把握。这一点,是我们要了解西方知识界思想的必要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探究精神困境与时代最近,刘擎教授的一段演讲在得到站内刷了屏,演讲的题目叫做 “我们在余生的第一天相遇,谈谈平凡生命的非凡意义”。在这段演讲中刘擎教授谈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无意义的忙碌与对未来人生的迷茫。在对它们进行描述的基础之上,刘擎老师还试图给出这两种困境产生的原因。 因为我们这篇文章是对刘擎教授新书的评述,所以关于擎师演讲的具体细节我就不过多透露了。我这样开头,我只是想要请大家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 “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三点,按照逻辑顺序,我将这三点概括为精神困境模型。首先,任何精神困境的产生必然是以反思作为前提的,这是我们探究问题产生的起点。其次,光有反思的能力还不行,要产生精神困境,契机也很重要,这从每一次突发事件的背影中可见一斑,例如这一次的困境就是由疫情引发的。除此之外,随着外部的扰动,人的内心也会有所触动,这就引出了问题产生的另一个端点,即面对未知事物时人的脆弱性。以上三点原因,对应着社会发生剧变的三个方面,在每一次的紧急时刻,都作为内在的要素推动着危机的产生、变迁与流转。因此,接下来,我也就将从这三点出发来对刘擎教授的这本新书做一个简要的评述。下面,我们就先从这本书的体裁说起。在这方面,《2000 年以来的西方》这本书稍显不同,它并不是像其他政治学著作那样以一个理论贯穿始终,而是以事件为载体,以年份为次序进行撰写,这就为作者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便利。当然,以事件为载体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像我上文所说的,能够更好的以模型化的力量来对事件进行分析。结合到本书的内容,我将书中的事件按照领域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由经济引发的政治问题,这当中包括经济全球化下的断层线问题,以及各国,尤其是中美在国力竞争上的博弈;第二类是单纯的政治问题,或者换句话说,是政治思想在各国的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反应了人类对历史总趋势的探讨,以及面对当下,各国政府审慎的抉择。第三类是对科技的反思,这里面最主要探讨的是人工智能与人类自身的关系。除了这些,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对历史的回顾。因为它们大部分与现实关联不大,所以我就不打算单拎出来说了。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当代危机发生的方向,但方向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要解决现代人生存困境的问题。关于这点,我在开头提了一个分析问题的模型,那么接下来,我提议将这个模型进行反向思考,这样的话,我们或许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启发。首先是第一点--反思,我们都知道反思很重要,但如果反思错了方向,则很有可能会对人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关于这一点,我想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吧;但与此同时,我又深藏着一颗玻璃心,有时,这两种情绪会共同出现,此时,我就会陷入到无尽的自责之中。具体体现在,每一次行动过后,我总是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缺陷,进而寻找原因,一刻也不停歇,这导致之后我越反思越自责,最终落入了阿德勒所讲的自卑情结的陷阱。为了防止大家产生与我类似的问题,我建议大家在每一次反思时,对自己进行恰当的引导。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将刘擎教授的这本书当成一本指南,指引着你的反思之路。其实,不瞒大家说,擎师在这本书的后记当中就直白地提出,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引领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毋庸置疑,他确实做到了。以上是模型当中的第一点,下面我们再来说第二点,即历史事件本身的发展。按理来说,单纯谈论历史事件大概率是不会得出建设性的方案的,但刘擎教授这本书不一样,我在读他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中的的确确获得了一些启发。启发的第一点是看问题的角度,这是我从书中各式各样的对中美关系未来状况的预测中得出来的。其次,按照原书的行文逻辑,我猜想刘擎老师赞成的大概会是将中美关系放在长时间段内来考虑,这就提醒读者们要将看问题的耐心置于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高度。我受到的第二点启发是历史现象之间的相延性。相延性的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历史本身的逻辑,第二是由思想的传承引发的逻辑。关于前者,因为涉及政治敏感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只谈思想的传承。为了论说清楚后者,我先举个例子。这书中提到德国很有可能会爆发第三次法西斯运动,原因就在于法西斯主义的传承。我想,这种判断并非信口开河,置于持否定态度的人,我建议你们进行反向思考。试问,德国近几十年为何会坚守和平,他们自己吸取教训当然是一层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环境的压力。但是如今,欧盟面临着分裂的风险,这导致之前逼迫德国坚守和平的环境已经不复存了。再加之,如今在难民危机影响下的民族主义浪潮。这种情况之下,谁也不能断定崇尚集体主义的日耳曼民族不会再一次地爆发法西斯主义运动。而要从历史上分析,未来法西斯主义运动的兴起大概率上就源于之前的一次民族主义运动;而内在的思想之所以会保持持续,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就在于政治思想的延续性、稳定性,以及思想家们对各类思想所持的信念。第三点启发是结合到人本身。众所周知,不同的时代蕴含着不同的变量,变量的幅度有高有低,历史的演进也就有快有慢,与之对应的是,每一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在这一点上,考虑到作者论述不充分,我打算举一个我自己身边发生的例子来进行论述,即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上短视频带来的文字体感的丧失。这个问题很严重,但因为我们的主题是谈论时代,所以相比于为年轻人唱挽歌,我反而更倾向于分析时代的走向。简而言之,文字偏向性的背后掩藏的其实是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代。在不完备的思维能力的影响下,当代年轻人出现了一种蔑视理论的冲动,这种冲动被主流思想家戏称为后现代主义。之所以说是戏称,是因为它的身上存在着一对矛盾,即反对理论又自称理论,于是,从产生时起,它就预示了短时间内崩盘的命运。坦率来讲,我选这个例子是有私心的。每天,我亲眼见到同学们对于理论的抵制,我其实是很理解他们的,但苦于没有解决方案,因此,我打算向知识城邦同学们求助。如果你恰好看到了这点,又对理论的解释方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请告诉我,让我们一起成为后现代的先行者!!!广告做完,让我回到逻辑探讨上,在开头的模型里,我们将对历史事件分析分成了两点,上述我们说的是第一点,下面我们谈谈第二点,这一点的标题是 “人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脆弱性”。按照我的理解,一个人就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在平时,处于均衡状态之下,这个系统尚能保持正常行动的能力,但当这种均衡被某种外来力量打破时,系统的运转就面临着失灵的风险,这表现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就是会显得比较得脆弱。这其实不难理解,就不用说大的危机了,人在面对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摩擦的时候也常常会表现出手足无措的状态。或许是之前没准备好,又或许是事件发生之前真的没有预兆。总而言之,我们的手足无措无一例外地发生在已知与未知的界限上。此次新冠疫情也符合这个道理,但因为篇幅所限,我就不细说了,请大家自行脑补。以上便是我拿从精神困境的问题抽象出来的模型做的一点点阐述。除了我提到的这些之外之外,刘擎教授在这本书里还提出了许多有见识的洞见,但因为篇幅所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这本书的附言,因为,在这篇附言中,刘擎教授透露了他之后研究的方向--边疆与遭遇的理论,以及新世界主义,这两个理论看起来真的很有趣。ps:今天的这些,大部分属于笔者本人的一点拙见,与本书原本的内容无关,我这样做,并不是想为了张扬,而实在是有感而发。如果你也想像我一样,从这本书中获得自己的启发,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去读读原书,保不准,读完之后,你获得的启发会比我更加得深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用好西方这面镜子这本书是刘擎老师关于西方思想史的非常个人化的聚焦和梳理。 查了相关资料知道,去年其实就该出版了,但因为杂七杂八的小事情让这本书直到现在才出来,但内容一点也不丢分。这本书原名叫《大逆转》,也就是当今世界的演变就是西方向东方的、美国向中国、民主自由向的大逆转。这本书对了解一些议题的流变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近几年开始听课学习才开始关注国际政治的我来说,这本书越往后读越是早年的思想显得愈发陌生与好奇,毕竟越早之前铺的道路对现在影响越大。也通过阅读渐渐发现老师是站在中国的视角来思考西方的,让尽可能深入的从内部了解西方,但同时又保持一种批判性,可以更冷静地反观中国的处境,而不是急于呐喊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这种在往返折冲之间不断地追问和求索就显得格外有现实意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刘擎老师的西方思想年度述评这本书初拿到手不好读,但一旦静下心来仔细品读有特别好读,俨然一份读懂近二十年西方思想变迁的活地图,未必完整且肯定不唯一,但已经足够有兴趣读懂西方世界的读者作为导航,在喜欢的地方驻足、深入。与每年看刘老师一期述评不同,沿着时间线倒叙通读全书会有种别样体会,就像穿行于西方大家思想碰撞的熙攘声中,每个年份依次翻过,一串声音纷至沓来,他们的声音定格在历史的时刻上,你却可以自由穿行其中,是种深刻而富于思考的思想之旅。近二十年的连续智力搬砖不易,读者有福了。合上本书那刻,突有种失落和警醒,那些年月明明你也经过,为何充耳不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我们如何想象世界?📖书名:二〇〇〇年以来的西方✍️作者:刘擎❓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中国已经是世界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世界秩序的变化也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包括许多不确定性。中国领导人多次表示,中国并不是要取代现有的国际秩序,而是要做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和改造者。- 当今世界是一个 “联通的世界”,已经不可能相互隔绝。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地独立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完全地独立决定自己的命运。每个国家都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一员,这需要建立起真正的全球秩序。- 而全球秩序的未来,不可能把一个区域秩序的价值和原则强加给整个世界,而应当在尊重各个民族国家及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真正的对话。这种互动不只是为了达成相互理解,也要求各自的改变,要求各个国家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了和平与公正的全球秩序做出变革的努力,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包含相互批评、竞争甚至一些冲突。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在更深入的层面上展开全球对话,以此构建新的世界秩序的原则框架。🌟- 问题不在于信息多少,现在我们完全不缺信息,而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和阅读中进行筛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以前我每个月都做一点笔记,把将来可能作为综述的题材记下来。后来资讯越来越丰富,发现需要读的文献越来越多,根本来不及读,就收藏起来,但积累到年底,工作量就非常可怕。- 每年大概从 12 月初开始,我会淹没在文献的海洋里,阅读和整理收藏的资料。这个过程既愉快又痛苦,因为会读到很多有意思的文章,虽然大多数文章是用不上的。- 我尽可能做到相对客观、全面地对信息、材料、事件和线索进行评估和取舍。由于截稿时间的压力和篇幅限制,我每次都会陷入紧张焦虑的情绪,特别困难的是在时间压力下做出判断:哪些议题要纳入,哪些要排除;哪些文章要介绍得详尽些,哪些只是点到为止。- 取舍的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客观,照顾到重要的事件或线索,警惕自己的个人兴趣和偏见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篇幅限制,又要避免为了客观而包含过多的内容,陷入漫无边际而杂乱无章。总之,尽量在简约性和包容性之间寻找平衡。我不认为自己成功解决了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文章发出来后,也会有朋友提到可能遗漏了某些重要的事件或线索。- 我想,每个人都依赖自己特定的视角,这个系列的写作当然达不到一种 “年鉴” 的水平,总是受到个人学识和阅读范围的局限。希望将来有年轻的学人来做这个工作。🌟晚清以来,与西方世界相遇后,中国真正开始发现外部世界,在此过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参照背景转换。在中国传统的话语、概念、认知或规范体系之外,我们遇到了一个陌生的参照体系。此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思想讨论,多少都会参照西方学术思想的背景。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思想不是外在于中国的,而是中国思想构成性的一部分。🌟 西方思想内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且包括了各种自我批判的思想传统。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种 “内部视角” 去认识和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以我们的立场来借鉴、反思和批评。我们要尽可能深入地从内部了解西方,但同时又不盲从,保持一种批判性距离来远观它。我不敢说自己做得多好,但努力寻求一个比较平衡的认识是我的初衷。🌟 关于选择标准,我想任何人做这样的工作都会不可避免地代入个人特定的视角和框架。我在做这项工作时,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能否不受自己太多的偏见的约束和影响,有时候非常挣扎。🌟 马克斯・韦伯谈过所谓社会科学的中立性,大家知道纯粹的中立性是做不到的,但韦伯的意思也不是做到完全中立,而是把中立性作为一个可追求的明确目标。这意味着中立性或者说客观性的获得,是通过不断地对主观性进行反思,并且设想站在异己的立场上如何面对问题,由此逐渐逼近中立性,这是一个无尽的过程。🌟这个写作当然隐含着自己的问题意识。我对西方思想史、现代性的问题特别关注,虽然处理的材料是西方思想界的文献,但我会反复追问:对当今中国的公共讨论而言,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和相关的?这是我进行筛选的一个标准。我会尤其注意那些对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线索。因为当代思想的有些东西可能是昙花一现,但有些东西会有长期的影响。当然这里永远会有判断的风险。🌟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公共讨论而言,西方现在奠定的自由主义民主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基本社会构架,在多大程度上是可持续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非西方国家借鉴?它们的局限和困境在哪里?这对于西方本身是重要的问题,对中国的发展也具有相关性。所以每年的年度综述,都会涉及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辩论,对其社会政治后果的反思。西方内部对这个主题始终存在丰富的讨论,这个辩论也和中国相关,这是我关注的一个焦点。主题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文明带来的文化改变。社会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可能不太关注这一点,但从长期的历史来看,人类的技术进步,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也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影响人类的生活。实际上,技术文明在很深的意义上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以及对自我存在的理解。所以我会特别关注技术文明对文化变迁的影响,这也是一条主线。🌟我持续关注的第三个方面,是身份或认同问题。我认为这对中国的公共讨论也有参考价值,包括社群和族裔的认同问题。在文化上和政治上,我是谁?我属于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对哪个共同体是忠实的?多重身份将引起怎样的分裂和自我矛盾?在宽泛意义上,这涉及 “身份政治” 和 “政治文化”,这也是一个持续出现的焦点。🌟 题目是个技术性问题,但实际上涉及更为实质的问题:我到底想要写什么?在《学海》发表的系列里,我一直沿用 “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 这个题目。但这个题目太学究气了,似乎也不太确切,所以在媒体版上,就用了 “知识界回顾” 这样一个更含混、包容性更大的题目。在此 “知识界” 是用来对应 “intelligentsia” 这个词,但这个英文单词的意思要狭窄一些,主要指受到良好教育而且关注公共思想、文化和政治问题的群体。就范围而言,我着眼于 intelligentsia 这个领域的活动和状况,所以不是所有的 “知识” 都与这个写作相关,而是那些具有公共影响的知识或思想。🌟 我觉得恢复一种综合的视野是有意义的。我们需要把被现代学院体制割裂得越来越细的学科交叉融汇起来,这不仅能帮我们获得更开阔的眼界,而且可能带来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甚至形成新的范式。🌟 西方学术界近年来有所谓 “实验哲学” 的运动,在不同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把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实验与传统的心灵哲学、道德哲学关联起来做研究,非常引人注目。🌟 马克斯・韦伯曾说,现代化是一个 “祛除魅力” 的过程。现在看来,人类本身最后的神秘性似乎也要被祛魅了。很难说这到底令人欣喜还是沮丧。🌟无论如何,技术文明对人类存在的方式和自我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让我重新思考,人作为道德的、文化的、精神的和政治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比如互联网的诞生就出现了 “网民”(netizen),这与原来以国家界定的 “公民”(citizen)是什么关系?一个学生曾经给我看过一张 “在线共同体” 的世界地图。我们传统的地图,包括几大洲和几大洋,还有俄罗斯、美国、中国、加拿大等国。但这个 “在线共同体地图” 显示的是 “Facebook 国”“Youtube 国”“Twitter 国”,还有 “QQ 国” 等。这张地图很有冲击力,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想象世界,也可以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获得身份认同。🌟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个世代,你是哪个国家的公民可能没那么重要了,而你是哪个 “网络共同体” 的成员可能更重要。我相信,人类正处在新的技术文明大突破的前夜,它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图景,改变自我理解的方式和存在方式。这对我们传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安排,都有难以估量的影响。🌟 世界是彼此相连的,现在中国在世界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且它对世界未来的格局会有深远影响。我想,这对西方知识界本身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们发现了一个 “他者”,这个 “他者” 目前是生机勃勃的、有进取力的,某种意义上说在强有力地崛起。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 对西方而言,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问题专家关注的对象,也正在成为他们知识思想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参照,对西方本身的思考产生意义。所以,将西方知识界、思想界对于中国的讨论带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内在地理解西方。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一桩纯粹的 “地域性” 的事务。如果不把西方对中国的感知和理解纳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就没有办法充分地理解今天西方思想图景的全貌。🌟 另一方面,西方对中国的讨论,对我们中国人自己也有参考意义。有一种固执的偏见认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但学过心理学、社会学的人知道,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恰当的自我理解,恰恰需要把自己和所谓 “关系性” 的自我联系起来,与外部对自己的认识结合起来,完全孤独的自我是无法理解自己的。因此,将西方对中国的理解纳入中国自己的视野,这是一种本来就存在的,也许正是我们在不自觉地沿用的认知方式。🌟 我个人相信,中国的发展,无论人们抱有非常乐观的期许,还是有比较谨慎的预估,都在很大程度上进入了全球秩序,它会对世界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我觉得应该受到重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西方政界与思想界的许多人士误判了历史和中国的发展方向,强硬对抗中国的所谓 “新共识” 是源自于对中国挑战的恐慌:一是对国际自由秩序真相的误判。实际上中国是处在这个秩序中,并没有摧毁它的意图和能力。二是误判了美国对华战略的历史。美方既不愿在经济方面脱离与中国的相互依赖,又想在技术等领域构筑壁垒。美国对华政策历来都是具有接触和围堵的双重性,在此期间,所谓的 “新冷战” 的议题也开始针对中国。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一种更好方案的是美国能以 “谦逊” 的态度来看待自身改变中国的能力,既不寻求孤立和削弱,也不试图去转变中国,应该以良性竞争以及和平方式共存。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世界未来的格局也有着深远的影响。《2000 年以来的西方》是刘擎教授对近 17 年来西方思想界的年度综述评论,全书视野十分开阔,参考文献极其广泛,不仅有助于我们认知西方世界局势,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观和了解中国。同时,对一部好的文献进行深阅读,了解作者阅读、整理和写作的思维和方式,也能使我们获得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和视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