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5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从开国斗到亡国》。人只是某种历史任务的道具,制度即命运。历史是版画,制度是装置版画的木框,而命运则是画面上相互纠缠的线条。博尔赫斯说:“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是我们永远处于焦虑不安之中的原因。” 时间是拨弄人性的那只手,人性是吐纳时间碎片的机器。我们知道,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执政者的边界从来不是依靠暴力,而是依赖于各种社会组织、制度和文化,依赖于支持这一社会政治秩序的历史记忆。而这些,都是元朝所缺乏的。中华大地正在蒙古异族的统治之下,全国人分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朱家属南人范畴,位居末等;而他们又是这末等南人中最为穷困、最为低贱的雇农,属于草根中的草根。当时的老百姓都被编进固定户籍,包括民户、军户、匠户、灶(煮盐)户、站(驿站)户、儒户、矿户等,有几十种。三年的江湖经历对于朱元璋来说,相当于他在社会这座大学堂里完成了全部的学业。在任何时代,游民的社会经历和社会经验都会比那些困于一隅的农民来得更加丰富。也正因为如此,种种世相历练了朱元璋的多重性格。“流氓” 取 “氓” 义解之,是脱离了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 田地,没有正当的业务可恃且又愚昧无知的社会底层成员。而作为流氓之 “流” 的字义解,又可包含或引申出向坏的方向嬗变以及放纵成弊等内容。也就是说,“流氓” 词义的不同,也可视为流氓演变史。流氓们开始只是没有土地,后来连品行也变坏了。燕王朱棣率领北军进入南京,宣布悬赏捉拿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等左班文臣二十九人。至于解缙,史书中用了极其形象的三个字,“缙驰谒”。他跑得不可谓不快,态度不可谓不恭敬,为的不过是向大明的新主子报到。与其同行的还有吏部侍郎蹇义,户部侍郎夏原吉,翰林院修撰胡广、李贯等文臣,“叩马首迎附”,建文旧臣摇身一变而为永乐新贵。能在人群中看见解缙,朱棣的心情想必是愉悦的。当年,太祖皇帝活着时在他面前没少提过此人。朱棣登基后,将建文朝大臣们的一千余道奏章收集起来,命解缙等人编阅。凡涉及农业、经济、军事等的一律登记造册,以备查阅。凡涉及讨伐北军的文字,全部当场销毁。朱棣用半开玩笑的话对朝臣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儿吧?” 史称 “高煦长七尺余,轻趫善骑射,两腋若龙鳞者数片”。朱高煦跟着父亲朱棣南征北战,从征白沟、东昌有功,江山之战又有救驾之功。朱棣几次陷于危难,都是朱高煦奋勇前来,转败为胜。朱棣觉得这个儿子最像自己,可以担当大事。朱棣曾抚着他的背,许以皇储之位。虽然这种许诺不乏政治利诱和一时冲动的成分,但也不可能完全是空口白话。朱厚照从来不是慵懒之辈,他有着异于常人的运动天赋。据说,他第一次骑马,就可以在马背上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刚学会射箭,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射中靶心。明孝宗朱祐樘还为他专门请了武师,教他舞拳弄棒。他的武力值,估计在明朝皇帝中排名靠前。所谓艺高人胆大,朱厚照的胆量越来越大。他经常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只身进入虎豹笼中,凭借着自己敏捷的身手和超凡的力量制伏虎豹。朱厚照在豹房玩累的时候,常常躺在江彬的腿上睡觉,一连几个时辰,而江彬竟然能够做到纹丝不动,两人的关系极好。就连朝廷大员们想见皇帝都不容易,但他们只要看到江彬出现,就知道他们的皇帝也到了该现身时刻。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期间,内阁首辅的权力虽然在皇权的压制下有所收敛,但相较于前朝已经大到除了皇帝,无人可以约束的地步。正因为如此,文官们争夺首辅之位的斗争愈演愈烈。朱厚熜将内阁办公的地点设在了午门之内,这样就与从前内阁所在翰林院和文渊阁区别开来。时人谈起内阁,不再简而化之地将这几个机构混为一谈。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朱厚熜在制度上将内阁大学士定位为文官之首,并且将那些既忠心又听话的文官选入内阁,赋予他们干预六部事务的权力。其实内阁制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官集团的权力演变。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朱厚熜对宦官控制很严,动辄将那些犯错误的宦官往死里整。朱厚熜执政时期,宦官的势力在帝国的权力分润中并没占据多大比重。宦官的权力受到限制,使得首辅争夺成为帝国的焦点事件。这一时期,首辅更替频率之高、人数之多,都创造了一个时代之最。嘉靖时期,大明帝国先后涌现了四名内阁首辅,其中夏言和严嵩两人的任期加起来足有二十多年,整整占据了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的半数以上时间。由此可见,两人在明中叶的帝国官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两人都是江西人,年龄也接近,夏言只比严嵩小了两岁。严嵩虽然比夏言进入内阁晚六年,却比夏言早十二年得中进士,资历不浅。两人虽然都是帝国的文官领袖,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并非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夏言的籍贯是江西贵溪,隶军籍,祖上靠军功博取功名。严嵩是江西分宜县人,隶匠籍,祖祖辈辈都靠手艺吃饭的匠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张居正坐在火山口上,并且一坐十年。在帝国历史的暮光时代,那一束耀眼的光,既是暮光,也是世人投去的目光。暮光是天上的火光,目光是地上的火光。经历了宪宗、孝宗两个 “守成之君” 的惯性治理,帝国需要一个打破历史沉闷的小高潮。随着徐阶、高拱的黯然离去,历史把她的绣球抛给了张居正。对于张居正来说,他 “江陵秉政” 的十年,是转移世运而大行改革的十年,是兴衰交替而锐意进取的十年。他就像是川剧里的变脸艺人,意到手到,变来幻去,不知哪一张才是自己的真正面目。这个人争议太大,忽而被捧到天上,忽而被打落尘埃。于是,功也成了过,真面目也就成了大花脸。历史的诡异,在于局中人看不透。你以为的 “胜者通吃,败者候死”,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久,汪文言在监禁中被折磨至死。尽管汪文言已死,许显纯还是捏造了一份指控杨涟、左光斗受贿两万两的口供,把已经削籍的两人重新逮捕,一同被逮的还有朝中对阉党攻击最有力的四个东林人物,分别是给事中魏大中、御史袁化中、太仆寺少卿周朝瑞和陕西副使顾大章。此即史称的东林 “六君子”。这个从青年时代就被期许为宰辅的钱谦益,从万历三十八年进入官场到帝国大厦倾覆的三十五年间,在朝为官的日子加起来不足三年。我仰慕他们,甚至也同情他们,他们是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厚熜、朱见深、朱厚照、朱翊钧、朱由检;他们是李善长、胡惟庸、刘基、解缙、方孝孺、于谦、王守仁、高拱、严嵩、张居正、顾宪成、钱谦益,人只是某种历史任务的道具,制度即命运。历史是版画,制度是装置版画的木框,而命运则是画面上相互纠缠的线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明朝版权力的游戏

      随着《明朝那些事儿》的走红,不少读者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有的可能像我一样在把原书看了好几遍之后还会翻阅相关的书籍做进一步的了解。《从开国斗到亡国:明朝残酷权力斗争全史》可以说是明朝版权力的游戏。在作者的讲述下,我们更容易看清楚那些朝堂之上的政治博弈是如何进行的。真正的历史往往比影视作品要精彩得多。1. 建文之谜明朝最广为人知的谜团之一恐怕要数建文帝的下落之谜。靖难之后打着清君侧的朱棣登上皇位成为永乐帝,可他的前任建文帝究竟是死是活却成为一个谜。当然官方的口径肯定是建文帝早已死去,葬身火海是挺起来最合理的解释,然而民间流传的版本就未必如此。《明朝那些事儿》里作者当年明月给出的解释是建文帝没有死,还被永乐帝派出的使者胡濙给找到了,只不过此时他已无心眷恋皇位,所以两者最后得以相安无事。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郑和数次下西洋的实际目的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本书作者在书中很明显不赞同这种观点,建文帝葬身何处可能证据不太充足,但郑和出行的目的却并非如此。更可能的说法是永乐帝得位不正后希望利用国际舆论来为自己造势,从而确保政权的合法性。复旦大学的葛剑雄老师也持此观点,确实听起来比阴谋论的版本要更合理一些。明朝统治两百多年,此类谜团不在少数,有的还有着好多个不同版本的演绎。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但也未必是唯一的答案,更未必是正确的,只能说是目前来讲较为合理的一种。对于猎奇的读者来说,这些细节可能无所谓,但对于想要认真了解这段历史的,一定要有所留意。在了解作者讲述的故事同时更要学会使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判断和分析。2. 人性泯灭嘉靖年间,严嵩横行,一时之间满朝文武皆俯首帖耳,纵使后来将其赶下台的徐阶也不得小心谨慎以避其锋芒,甚至不得不和其结为儿女亲家。一来自保,二来麻痹对手。作为王阳明心学传人的弟子,徐阶虽未当面请教,却将其中的智慧运用到了政治斗争中去。更因为他的喜好,让心学成为了人人崇尚的学问,无疑成为了争名逐利的手段。可惜在此过程中被改变的何止是学问,人性更因此泯灭。面对严嵩的示弱徐阶抛弃温情的面纱,在政治斗争中将严氏父子斩落马下。然而这场胜利并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对方失败的同时他自身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前文提到和严家结亲的是徐阶长子徐璠之女,她被许配给严世蕃之子。严嵩之子严世蕃被判斩刑也宣告了她生命的终结,落得一个被父亲毒杀的下场。知道此事后的徐阶也只是默默微笑点头。我们看着朝堂之上的你来我往固然很精彩,可也要知道这背后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裹挟其中的无辜者,比如徐阶的孙女,俨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站在徐阶的角度上,从大局出发,为国锄奸,牺牲一个女人也在所不惜。可站在其孙女的角度上就未必如此,甚至可以说她没得选。严嵩在位之时她还有存在的价值,倒台之后她活着无疑就是徐阶政治生涯上一个很大的污点,因此可以说她的命运一开始就被注定了。我们要是了解到徐阶的整个人生经历,就会发现他身上的污点何止这一个。只不过在那个时候,女性更容易被牺牲,哪怕是亲生骨肉,在这些政治人的眼里远没有其想要的东西那么重要。沉浸于政治斗争的精彩,欢呼严嵩的垮台之时,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因此而牺牲的那些人。徐阶的孙女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还有不少书中没有提及的,甚至在史料中也被省略掉。3. 道德楷模肮脏的政治斗争,腐朽的现实统治,大明王朝世风日下的同时却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人物,比如被奉为道德楷模的海瑞。老百姓爱,大富人家恨,当朝皇帝哭笑不得。海瑞从官二十多年,依靠他的人生信条和个性受到了世人的尊重。然而伴随着民间的爱戴的是同僚之间的疏远,那些将他视为榜样的也没几个愿意效仿他去行事。说他是清官、为民请命倒也贴切,只不过正如万历皇帝所说他更像是一个道德楷模。对国家有一定的价值,却对亲友造成了不少的伤害,然而即便如此,换来的又是什么?他所效忠的王朝早已风云飘摇,他举起的道德大棒也抵不过现实中的残酷。贪官横行、民怨四起,一个海瑞也镇不住,就是再来上几个也无济于事。道德号召的力量远远不及现实生存的逻辑强大,众人可以对其大加称赞却不会真心效仿。当然后来还有以顾宪成为代表的东林党对海瑞的尊崇,可没过多久就变了味道,甚至以此晋升后很快就同流合污。我们与其感慨人心不古,还不如向这糟糕的世道宣战。4. 内斗不止正如本书标题所说,明朝从建国到灭亡,甚至是到了南明小朝廷,内斗的火苗就未曾熄灭过,甚至是愈演愈烈。这一方面贡献了精彩纷呈的政治斗争戏,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管是朱元璋用大诰来惩罚贪官,还是张居正在体制内的改革,看似可以改善民生,但最终造成的结果却往往是不尽人意。其中留下的胜利果实更因为无尽的政治斗争而消失殆尽。如果要说看了这么多的惨剧,最后留下什么教训,我认为倒不妨看看解缙的案例。他本是当世的才子,却在政治游戏中迷失自我,以至于最终牺牲掉了宝贵的性命。在朱元璋手下干事对方还想着留条命给后人用,等到永乐帝上台后以魏徵相比,知无不言的结果不是名留青史,反倒成为了笑柄。按说他应该熟知历史,魏徵最后啥下场心里不清楚么?不知是被权力的欲望迷混了头脑,还是对于政治斗争的单纯,让他在侥幸活了多年之后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好好做你的才子,不沾惹这些本来还可以成就才名。此后的人未必有他这么幸运,可以做出不错的选择,往往为了生存别无选择。5. 历史教训权斗很精彩,但这不是我们阅读和学习的目的。相比之下,我们对它的了解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去防范和保护自身。就像可爱的猫咪不能光靠可爱的脸庞,还得有锋利的爪子。再好的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可能会变成让人厌恶的样子,与其过于相信道德的力量,不如及早做出防范。内斗带来的内耗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又是确实无可避免的。在明朝,这更是常态,唯一的区别不过是谁今天站在上风。随着游戏的继续,权力的角逐中无人幸免,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王振、严嵩和魏忠贤的为祸人间,背后都是皇权的不安分守己。作为一个皇帝无所作为反倒是可以起到好的作用,让官僚体制运转,甚至会呈现盛世气象。然而掌权者未必有此觉悟,其他觊觎的也不会甘心。皇权的暴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后,没有了足以和其抗衡的力量。稍有不慎就让生灵涂炭,在其眼中这些似乎都不存在。历史的结果是多个因素综合之后产生的,时常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作者叙述的是他目前所理解的版本。我们可以在中有所收获,但也要注意加以甄别。对于历史的不同认知会影响到我们当下的行为和对未来的预期。6. 写在最后《大明王朝 1566》的热映可能会引发不少观众对于历史的兴趣,然而真正打开之后才会发现,史书的字里行间留着多少血泪,那些沉默着的离事实更近。文字有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人脱离事实,甚至会演化出和现实完全不同的版本。那些掌握话语权的历史记录者就没少这么干,我们以此来加以了解,很容易迷失在其编织的谎言之中。要说历史学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大概就是质疑。将自己放在历史场景中去,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也许未必将历史完美重现,但在一定程度上的复活更容易察觉到其中存疑的地方。史书记下了帝王将相的故事,却很少留下普通民众的故事。在男尊女卑的年代里,女性的身影更是很好见到。海瑞的女儿和徐阶的孙女出现还是以性命为代价才留下了印迹。相比之下,不出现反倒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遭受如此厄运。我们在看到书中所讲的更要去探索那些没有被提及到的。有的是受限于作者的视野,有的则是其三观筛选的结果。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刻意人为的因素,诸如此类都值得我们深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个书,读的时候很轻松,读后感觉回味很深刻,同时做到这两点,不容易,诙谐有趣又说理精准,史实清晰而不时议论,如饮醇醪。      自古改朝换代无非外族以武力征服或朝堂权臣贵族篡政,自底层起事,而能成事不过刘朱二人,二人的性格、发迹史、草创后的治理模式颇多近似,反思其中一个原因就源于权力来源合法性不足,创业成功后难以解决早期合伙人和原始股东分红矛盾。自洪武废相,到万历辍朝,在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中,有意集权而无意间制造了分权制衡的副产品。有明以来的制度设计,让今人喟其构建精巧,相生相制,自然运行,从万历晚年的情况来看,似乎帝国即使没有皇帝也运行正常。如果不是皇权时常难以遏制自己想要干预的冲动,代议制体系大概也能形成。权力厌恶真空,打到相权,就回归了皇权,皇权式微,还会回归士林集团,无论哪种组织结构,最终要有一个操盘手。       综上所述,一个王朝是顺遂安定,还是内斗不止,主要取决于权力来源的合法性是否充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立刻被吸引了。相较于《明朝那些事》的完整恢弘和略带温度的风格,这本《从开国斗到亡国》就是《权力的游戏》的暗黑明朝加强版啊。明朝的历史对于知识城邦中的朋友来说应该都比我熟悉,关于内容我就不多赘述了。我只是简单分析一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之处。党争并不是明朝独有的现象,其实历朝历代都一样。比如东汉时期的党锢之祸。实际上,明朝的权力斗争与东汉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地主阶级为了地位和利益而互相争斗。因此,斗争的本质就是权力与利益的博弈。通常阅读这样一再循环的斗争历史,总是有些枯燥的。但是作者宗承灏却以 “神入” 的心态来描绘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从他们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情感、理想、信仰和意图等。通过这种 “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 的研究方式来感悟历史,让 “历史” 得以 “活过来”。此外,作者生动的文笔,也很好的将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权力斗争最为激烈的朝代,展现的淋漓尽致。整个明朝时期,皇帝与阁臣相互争斗,阁臣之间也展开激烈的斗争,甚至还有阁臣与宦官之间的角力。这些斗争之惨烈、花样之繁多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无休止的内部争斗也耗尽了明朝的国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让人性复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这块曾经风云际会、战火弥漫的大地上,我们每个人就像是痴迷的寻宝人在历史的瓦砾中寻寻觅觅,翻翻拣拣。在往事的蛛丝马迹中让久远的回响在心灵中震荡,在天地间复苏。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它让我们从中读出人性的幽暗与光辉,读出现实问题之所在,引领我们走出一个时代的迷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启发,推荐阅读

              从《明朝那些事》开始喜欢读明史,再次通过这本书重新穿越了一遍明朝,熟悉的故事,但不同的视角,非常精彩,也更加令人扼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明朝从开国到亡国

                读完宗老师的书籍,从明朝朱元璋建立到朱由检终止,可以看出所有明朝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阶段。会让我们对于人性、信仰,忠贞。勾心斗角大为震撼,真正的把封建社会下,所表现出来人性的善于恶,展现的淋漓尽致。明朝的兴盛和衰败从前期朱元璋的基调中就已经展现。无非出现几个有战略格局的统治者,不过昙花一现。社会形态决定了能走多远,读史明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假

                  历史的细节在时代中是一粒灰尘,但是这灰尘落到个人头上总是连带家族被时代的闷棍敲的七荤八素头昏脑胀的。真也不是真,假也并非假,可以借鉴模型,在结构中模型拥有着兴衰起伏的判断力。智慧是时代的产物,巨人肩膀上就是捷径的开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斗争最激烈的朝代,终其一朝,皇帝斗阁臣,阁臣斗阁臣,阁臣斗宦官,斗争之惨烈,花样之繁多,令人 “叹为观止”。而无休无止的内斗,也耗尽了明朝的国力。嘉靖大礼议:皇帝斗阁臣 1521 年,明武宗朱厚照暴亡无嗣,其堂弟朱厚熜继位,称嘉靖帝。此后,关于以谁为宗法意义上的父亲,嘉靖帝与朝臣们争论不休。冲突最激烈时,包括内阁大学士毛纪在内的二百余名护礼派官员集体跪于左顺门外情愿,换来的却是嘉靖帝当廷杖责的命令,其中有十七人被活活打死。在这一顿棍棒之后,敢与嘉靖帝唱反调的大臣越来越少,皇权一度压倒阁权。严嵩与夏言的角力:阁臣斗阁臣严嵩与夏言本是同乡,夏言一度将严嵩视为自己人。严嵩表面上对夏言很恭敬,暗地里却无时无刻不想扳倒夏言。1548 年,针对是否出兵收复河套一事,严嵩利用嘉靖帝不愿出兵的心理,与力主出兵的夏言唱反调。最终,夏言失败致仕,但严嵩仍觉不足,再次上疏弹劾夏言离京时怨谤皇上、纳金受贿等等,终于激怒皇上,下令将夏言斩首。东林党人挑战魏忠贤:阁臣斗宦官 1624 年,东林党发起了声势浩大的 “倒魏运动”。面对文官们的弹劾,魏忠贤与客氏一起长跪在明熹宗朱由校面前哭诉,最后博得了朱由校的同情和支持。逃过一劫的魏忠贤转头就对东林党发起了残酷的反击,杨涟、左光斗等东林 “六君子” 被投入诏狱,后遭到秘密杀害。东林书院也被拆毁,其木料与田地变卖后所得被运往苏州,用作魏忠贤生祠的修建之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权力,欲望,人性,交织在一起的宫庭大乱斗!打江山时的兄弟战友,到坐江山是防范,根除的对象!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同富贵!帝权场上的权力寻租,为排除异己不择手段,犹如一场大戏,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不断上演!(苟富贵,勿相忘):笑话呵呵!封建专制王朝,家天下!从建立到灭亡,机缘巧合,又有其必然的规律!大权独揽,后宫干政,宦官乱政,皇帝深居后宫,消息闭塞,官宦欺下瞒上,帝王懒政,导致民间集怨越深,政事懈怠,官吏收入微薄,搜刮民众极尽所能,民怨越深!鉴古知今,在乱世,百姓都生灵涂炭,如同蝼蚁,所谓的盛世,也是勉强糊口,无病无灾即好!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滥用私刑,东厂,西厂,锦衣卫!遍布全国,随时巩固着权力的威严!连坐制度又让百姓固定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为帝国棋盘上一个微小的棋子,社会流动沉寂,当官变成为出人头地唯一的途径,但官员俸禄的低微难以维持生活时,极尽能事搜刮民脂民膏,各种税负又让百姓苦不堪言!可悲,可叹,可怜,可笑,又无可奈何!在人类组织的变革中,从奴隶制,封建专制王朝,酋长制,君主立宪制,到共和主义!在想象的共同体中!从极少数的威权,兄弟间的反目,信仰种族的不认同,从民族不容,不断的杀伐大战,冷兵器到热兵器时代,战争规模越来越强大,杀伐的数量,质量也越来越大!但好像,这个过程一直未间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上总归是昏君多,明君少

                        所以千万不能指望一个人去领导国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明朝的是是非非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作者从 “斗” 开篇,从 “斗” 结语!明朝确实是值得我们深读的一个朝代,但是读了那么多关于明朝的书籍,作者以 “斗” 贯穿全文的故事叙说让我们更能深刻的理解那个朝代,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十六位帝王的治理体系,在作者笔下终归一个 “斗” 字,不会读其他类似历史书籍那么苦涩,能够让读者更有自己一番体会,值得拜读,值得不止一次拜读,感谢作者带给我们不一样视角下的明朝!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起来酣畅淋漓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