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与想象中不同的游牧人
与小说集同名的短篇小说《找信号》,讲述了一群青年人在沙漠中寻找一个牧民遗体的故事,索南才让把寻找遗体的任务和冲突放在没有信号的沙漠这种极限环境中,来展现游牧文化面临现代文明冲击时牧民生活态度的畸形以及对待死亡的方式。《和一头牛共进晚餐》讲述 “我” 在鞭打一个不听话的母牛之后,意外伤了腿,这头被 “我” 鞭打的母牛救了 “我”,“我” 因此决定郑重地与它共进晚餐。索南才让借 “我” 之口批评了牧民对待赛马的功利态度,又通过人与牛共进晚餐这一看似反常的行为,让人和动物 “互养” 的和谐关系重新得到肯定和彰显。在《无界的暗夜》中,主人公宁高对 “养一头可可西里公牛” 执着,是留存在真正的牧人基因中的对血性与野性的渴望,更是人与动物的动人连接。与公牛相对应的,是宁高买回来的摩托车,尽管摩托车也是宁高渴望已久的,它却在无形中对他们一家人带来了异化甚至伤害。………… 对游牧文化遭遇危机的警醒,或者说,对重新确立信仰的萦绕于心,在中篇《圣人画像与象牙麻将》中得到了有力的强化。《圣人画像与象牙麻将》是一部完全在挣扎与救赎中推进情节发展的小说,尼玛在朋友东周家里发现了象牙麻将和一副价值不菲成吉思汗画像,屡赌屡输、生活陷入困顿的尼玛,与古玩商合伙骗走了东周的麻将,还深夜潜到东周家里偷走了画像。然而随着他偷情被抓以及赌博之事败露,尼玛开始清醒:“他很自然地想回到原点,想把画还回去。这是万事大吉的一个办法,这也是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交代,是他回归一个完整蒙古牧人的必经的赎罪之路。他心中早有答案,现在做出决定,一阵轻松,仿佛所有困难都已烟消云散。”“游牧生活到了今天,已经不存在真正的纯粹性了,我们这一代人也许就是最后的游牧人。”“最后一代游牧人” 的身份带给作者索南才让一种责任感或者说使命感。不同于徜徉于民族历史、特殊风物的少数民族作家,索南才让的关注点在当下,在牧民的内在精神和心灵:“我更多地关注游牧文化到了危机时刻,青年一代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危机。一些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未来产生怀疑和质疑的人,他们对自己的不确定未来采取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不是消极,而是变革的必然行为。” 找信号,也许就代表着寻找信仰,或者说,寻找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寻找在未来闪动的些微亮光,以此来驱散荒原牧人眼前的迷雾,重建当下的生活的基底。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很难相信作者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这些故事里所呈现的那个处于文明边缘的牧民的世界,既陌生又真实。作为一个生活在城市文明的普通人,不可能经历过那样的奇幻人生,可是一路读下来又没有片刻和丝毫的犹豫就全然接受这些奇幻的真实性。明明那么远,却又那么近。这些人的这些事,在我们的世界绝对能够 "震惊" 全网、冲上热搜,在他们眼里,甚至没有泛起太多涟漪。死亡、亲情、爱情,在那个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那么不可思议,却又那么合乎情理。寻找是贯穿牧人一生的主题。在牧人的生活里,寻找是很具体的。寻找几个男人欠逝去的母亲的一个真相,寻找离家出走的父亲的尸体,寻找重复的梦境,寻找等不到遇不见的爱情,寻找莫名降临的死亡真相。当代文学的很多经典,也是在变换形式写寻找,寻找过去,寻找自己的记忆和身份。寻找是因为失去,而感到失去是因为空缺和迷茫,这就和当代人的生命主题连上了。再加上索南才让的文字的神奇质感,只能用天才来解释。很多居心叵测的欲望是需要晾晒的,晒着晒着,就晒死了。我在她眼中似乎可有可无,不足以让她顾忌。这种感觉她传递得很明白,我也接收得十分清楚,但奇怪的是我并不愤怒。读完后我感觉好像走了特别遥远的路,累得昏睡过去,醒来发现读过的内容一点也没有记住,可又觉得它们在我的身体里形成了一股力量。他们站在燥热难耐的公路上,尽量缩小自己的身体。最强烈的阳光处于行动最慢的时候,他们尽量背对着太阳,焦急等待。这么一大块时间在煎熬着他们,他们俩像两块酥油,正慢慢融化在大地之锅中。婶婶走在前面,身体的笨重增强了生命的力量,她仿佛是将生命拿捏在脚下,越来越厚实了。可是,阿爸死得太快了,宁高一点也悲伤不起来。他甚至觉得这一幕太可笑了,也不是真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